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124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24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奇才呀!”德妃贾元春忽然哦了一声,又道:“本宫想起来了,皇上前些日子还说起过韩非,说他是我朝不可多得的干才,对了,九公主这次平安回京也是他出手相救的!”

    贾元春透露的信息量很大,说明韩非简在帝心呀,所有人心中又对他高看了一眼。

    坐在贾元春身侧的贾母,忽然说道:“韩哥儿确实是个好孩子,老身越看越喜欢,他长得与宝玉有几分相像,老身觉得他就像是咱家的孩子一样!”

    这时贾宝玉又说道:“二哥的才能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仿佛就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他,他家里不仅有民申报、成品药、香水,他还精通首饰制作工艺……”

    贾元春惊道:“他还会制作首饰的技艺?”

    “是的!祖母最喜欢的手镯就是二哥亲手制作的,还有德妃娘娘的凤钗……”贾宝玉稍停又道:“这些还算什么,二哥还造出了电风扇……”

    “电风扇又是何物?”

    “电风扇就是电驱动的风扇,夏天能够自己吹出风来……具体的,臣也说不清,薛韩两家关系最近,宝钗姐姐或许清楚!”

    电风扇目前还是韩家未公开的项目,薛宝钗有心不说,但见到德妃贾元春探询的目光,只得晕红着脸,说道:“启禀德妃娘娘,奴家去韩家探望兰姐时,确实见过电风扇,但对其中道理也是半懂不懂的,奴家只知道先用发电机发电,再用电驱动电风扇运转,就能得到凉风。”

    德妃贾元春沉吟片刻说道:“韩非既然是宝玉的结义兄长,也不是外人,就传来一见吧!”

    韩非根本不知道那个三弟贾宝玉因为一时兴起,已经把他出卖了,他吃过晚饭,在府中闲坐了一会儿,正打算带侍书出门,赴同乡之约。

    就在这时,一名贾府家丁骑着快马过来了,“韩公子,德妃娘娘召见!”

    韩非一愣,德妃娘娘贾元春省亲是家庭聚会,召见他这个外人干嘛?但娘娘有令,他不敢怠慢,随即吩咐侍书去知会同乡一声,他自己却和贾府家丁同乘一匹马,赶到贾府。

    “江苏举子韩非拜见德妃娘娘千岁!”韩非由太监引导入殿内,立即大礼叩拜。

    贾元春观韩非果然如传说那般气质不凡,特别见他与贾宝玉有几分相似,更有一种亲近感,和声说道:“韩卿家平身!”

    韩非不知贾元春找自己过来干什么,这种场合也不便去向贾宝玉打听,只得微低头静立一旁,等候贾元春的吩咐。

    贾元春上下打量韩非几眼,内心对他的品相更加赞赏,颔首道:“本宫早就听圣上说起过韩卿家,今日一见,果然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娘娘过奖了,微臣不敢当!”

    “本宫听宝玉说你研制出了电风扇,不知此物是何道理?”

    电风扇还未完善,韩非不愿多谈。他暗中瞪了贾宝玉一眼,说道:“启禀娘娘,电风扇就是为了夏天扇风用的,但此物才研制出来不久,还存在诸多风险,等完善后,微臣一定让三弟进献给娘娘!”

    “好,本宫静候佳音!”贾元春一抬头,恰好看见殿外摇曳的寒柳,又道:“韩解元才名满天下,就以那寒柳为题,作一首词如何?”

    “微臣遵旨!”韩非只想完成任务早些离开这里,当即走到一书案后,提笔略一沉思,一挥而就。

    站在韩非附近的林黛玉,看到韩非下笔,即被他的字吸引住了,不觉走到他的身侧,吟道: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章 北静王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德妃贾元春喃喃自语,双眉间萦绕一丝怅然若失的情怀。

    韩非快速扫视了一遍殿内情形,见大家都沉浸在词的意境中,知道这正是自己退场的时机,忙道:“德妃娘娘若没有其他吩咐,微臣告退了!”

    “嗯——”德妃贾元春轻轻应了一声,但眼神飘忽,明显还未从词的意境中回醒过来。

    韩非只当德妃答应了,朝殿中贾母等长辈一一躬身施礼,随即匆匆退出大殿。

    “真是好词呀!”德妃贾元春回过神来,朝殿内扫了一眼,没有看到韩非,不由奇道:“韩解元哪里去了?”

    随侍在侧的太监急忙答道:“启禀娘娘,韩解元已经告退了,娘娘若是还要问话,奴才这就去传他进殿!”

    “罢了,由他去吧!”德妃贾元春侧头对贾母说道:“祖母,韩解元确实是博学多才呀!”

    “何止是博学多才,恐怕还是一个磨人的精哩!”

    贾母扫了一眼殿内姑娘们,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等人都在望着韩非离去方向,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林黛玉更是频频拭泪,依然沉浸在词的意境中。她不禁暗中叹息一声,说道:“韩哥儿一首词,就将丫头们的魂都勾走了,若是再写一首词,恐怕老身也无法淡定了!”

    “咯咯咯……”殿内的夫人小媳妇们一阵娇笑。

    德妃贾元春笑罢,扫了一眼几个害羞的姑娘们,心中一动,低声对贾母说道:“祖母,韩解元深受陛下器重,前程必然不可限量……本宫听说韩解元还没有正妻,他和宝玉有结义之情,若是再进一层,对贾家……”

    贾母颔首道:“娘娘,老身知道怎么做了!”

    韩非离开大观园,在门外与贾政等人告别后,与已经赶过来的侍书会合,快速离去。今晚是贾家的大联欢,他实在不想掺和进去,再说,和后宫嫔妃交往过密,也是仕途的禁忌。

    今晚元宵节,家人都在金陵,宅子里空荡荡的,韩非也不想太早回去,便和侍书顺着大街,往热闹地方走。两人一路观赏着街道两边各种花灯,倒也赏心悦目。当然,看灯的主要是韩非,侍书则是紧张的护卫在他的身侧,生怕街面上拥挤的行人,冲撞了韩非。

    两人赶到与徐峥等人约会的地方,徐峥等人已经不知去向了,这也正常,既然韩非派人关照没时间去了,他们不可能在那里死等。

    “老爷,徐公子他们都走了,咱们去哪?”侍书皱眉望着大街上拥挤的人群,问道。

    “咱们就随便看看吧,逛一会儿就回府休息!”韩非忽然看到街边有个摊点挤着很多人,又道:“那些人在干什么,咱们过去瞧瞧!”

    当两人走到摊点附近时,空气弥漫着一股臭豆腐的味道,韩非一愣,走得更近一点,才知是君悦酒楼设的摊点,专门卖油炸臭豆腐的。他看到争相抢购的人群,不禁暗中笑道,“那个臭丫头,确实有商业头脑,利用今晚这个几乎全城人都上街了的时机,摆上臭豆腐的摊点,不仅大赚了一笔,也顺带把臭豆腐的知名度打开了。”

    “老爷,是何小姐酒楼在卖臭豆腐哩,那东西确实好吃,小的去买几串给您尝尝,可好?”

    韩非看到侍书一副要流口水的架势,一拍他的脑袋,笑骂道:“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那东西是你家老爷我做出来的,想吃的话,明天让君悦酒楼送一些过来就是了!”

    “啊,原来是老爷做出来的呀?对,小的糊涂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也只有老爷才做得出来的。老爷,这东西这么好吃,肯定赚到很多钱,干嘛不放在咱府上酒楼?”侍书又哦了一声,自作聪明地问道:“老爷,是不是何小姐也要成为咱府上的姨娘了?”

    韩非啪的一下,又在侍书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斥道:“胡说什么?下次再嘴上不把门,胡说八道,把你赶回金陵去!”

    侍书急忙躬身道:“老爷,小的知错了,下次不敢再犯!”

    街上行人实在太多,韩非忽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好像行人根本近不了他周身一尺的空间,因而行走起来并无拥挤的感觉。

    其实,这还是他不懂得运用内功的结果,他从绝情仙姑身上获得了一甲子的功力,奇经八脉也被绝情仙姑无意中打通了,这些功力在受到外力感应时自然就在周身流转,向外产生一种抗力,把行人抵挡在一尺外面。若是他懂得运用内力,将会把行人推开得更远。

    韩非对猜灯谜之类的,不感兴趣,也就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随意打量着街边的景致。忽然,他看到一个有奖猜谜的摊位前站着两位年轻人,不由停下了脚步。两位年轻人都是俊俏得不可理喻,一边吃着臭豆腐,一边望着灯谜,似在商议着什么。

    两位年轻人,右边一位正是女扮男装的九公主张婉仪,左边一位不认识。韩非与九公主虽然没有文定,但已经有了夫妻之实,如今看到她竟然与陌生男子夜游,心头不禁火起。

    现在在大街上不是算账的时候,韩非一转身准备离开,又一想,不对,九公主张婉仪虽然有些任性毛躁,但并非不知检点的人,左边的年轻人莫非是她的家里人?

    韩非想想,便向九公主两人身边走去,接近半丈距离时,从侧面闪出两名彪形大汉,隐隐有阻拦之意。他明白这是九公主两人的侍卫,为防止造成误会,连忙咳嗽一声,喊道:“张公子,你也出来逛街了?”

    两名年轻人回头一瞧,九公主张婉仪看到韩非,急忙迎上来,惊喜地说道:“韩非,你来的太好了,快来看看,这条谜面的谜底是什么?”

    韩非见九公主手上拿着七八串臭豆腐,不禁说道:“张公子,这油炸臭豆腐固然好吃,多吃则易上火,明天脸上会长痘痘的!”

    “哦……啊,会长痘痘?”九公主举着臭豆腐犹豫不决,扔掉又舍不得,听说要长痘痘又不敢再吃了。

    韩非从她手中接过臭豆腐,交给侍书,微笑道:“只要不吃得过量了,没问题的,张公子,这位公子是哪位贵人?”

    九公主身边的年轻人一直在打量韩非,见他询问,不等九公主介绍,连忙拱手说道:“张某叫水溶,久仰韩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幸甚!”

    张水溶?看对方的架势,必是来头不小,但韩非哪里听过这个名号,不禁微微一愣。

    九公主看出了韩非疑惑,忙低声道:“这是我的堂兄北静王……”

    (本章完)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走水了

    北静王文采风流,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虽然是皇室子弟,但在京城士林享有很高的声望。北静王是世袭宗族王爷,并没有什么实权,但因为与当今皇帝关系极好,经常出入皇宫,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自然就形成了一定的权势。

    韩非初到京城,并不知道北静王的姓名,但对北静王的名望也有耳闻,得知面前之人就是北静王,急忙躬身准备大礼参拜。

    “韩公子不必多礼!”北静王张水溶急忙扶住韩非,说道:“小王与士林朋友交往,一向非常随和,不讲究这些虚礼,韩公子以后随意些就好!”

    韩非也不喜欢动不动就要跪拜,便趁势拱手道:“王爷心怀宽广,学生敬佩!”

    “韩公子客气了……”

    “好了好了!”九公主张婉仪打断北静王张水溶的话,说道:“你们不要这么客套了,这里又不是朝堂上,哪来那么多虚礼,大家兄弟相称不是最好吗?”

    北静王张水溶微微一笑,道:“九……九弟的话有理,就这么决定吧,韩兄你看如何?”

    韩非自然没有意见,当即拱手道:“小弟遵命就是!”

    九公主张婉仪一拉韩非的袖子,说道:“还是来猜谜语吧,那个灯笼好漂亮,你帮我赢过来!”

    韩非抬头一看,一张条幅上写着谜面“年年难过年年过”,谜底是二句词,奖品则是一盏莲花灯。他略一沉思,便笑道:“这是易安居士词中的两句……”

    “易安居士?”北静王张水溶哦了一声,说道:“不错不错,确实是易安居士的词句,‘载不动,许多愁’!”

    “哼,事后诸葛亮,刚才怎么想不出来?”九公主娇哼一声,高高兴兴的把小莲花灯领了回来。

    北静王张水溶被九公主的憨态逗乐了,与韩非相视一笑。

    “那边还有!”九公主拉着韩非,说道:“那边的小灯笼也很漂亮,再帮我赢几盏回来!”

    “张……兄,有一盏不就行了嘛,要那么多小灯笼干嘛用?”韩非不禁说道。

    九公主在韩非侧后推了一把,说道:“我不管,我就喜欢,你快去嘛!”

    “好好,我去就是了!”韩非只得无奈的走到另一个摊位前。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