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120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20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李家祖宅现在已经是韩家宅子了,韩非凭借自己的信誉,这么快就得了这么一个大宅子,也是暗暗得意。送走了李员外王员外,韩非和贾宝玉又回到了宅子里面。

    贾宝玉不无羡慕地说道:“二哥,你真是太厉害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这么大的一个宅子,你准备何时乔迁新居?”

    韩非打量了一遍空荡荡的宅子,说道:“这边安静,正好适合读书,里面必要的家具都齐全,明后天买几个下人收拾一下就搬进来吧!”

    贾宝玉一愣,急道:“这宅子很多地方都破旧了,怎么不翻修一下?”

    “三弟,现在哪里顾得上修宅子?等考试结束后,金陵那边人过来了,人手多了再弄不迟!”

    “也好,二哥乔迁新居,我得备份礼物才是……”

    “别,千万别!三弟,咱们什么关系,还需要什么礼物?再说,你虽然得祖母恩宠,但毕竟是大家族生活,没有自己私下里的产业,手头上并不宽裕,何必为此破费?”

    “二哥,我……”

    “好了,你的心意我领了,你若当我是二哥就听我的!这样吧,你府上下人懂规矩,到时派个人过来帮我训练训练下人就行了!”

    “好,我听二哥的,等二哥安定下来,教我做点营生可好?”

    “这个还有什么说的?”

    两兄弟说了会话,贾宝玉把韩非送回君悦酒楼住处,再三交代明天一定去贾府,才乘兴而归。

    何翠琴回来听说韩非已经买下了一个宅子,惊得瞪大了眼睛,继而强烈要求去参观韩家新宅子。

    “翠琴,现在已经申时了,明后天再去如何?”

    “不,我现在就想看看!”

    韩非拗不过她,只得带着她,又赶到了新买的宅子里面。

    “这宅子好大呀,在京城,十万两银子能够买到这么大的宅子,绝对不亏!”何翠琴逛了一遍,不禁赞叹道。

    韩非自得地笑道:“那是当然,我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生意?”

    “哼,那是你的运气好,刚好遇到了急着卖房回乡的人!”何翠琴忽又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住进来?”

    “宅子里家具齐全,添置几个使唤的人,就可以搬进来了,这里安静,正好温书应考。哦,对了,你不是要去买下人嘛,正好帮我挑选几个厨娘丫环小厮之类的。”

    “嗯!”何翠琴似笑非笑的盯着韩非,说道:“这么大的宅子,你住着不显得孤单吗?”

    “孤单又如何?怎么,你愿意住进来陪伴?”

    “行呀……不过得等你中了状元之后……”

    韩非并未注意到何翠琴话中的含义,他脑中正在考虑明天去贾府该带些什么,毕竟第一次登门,不好空手而去。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初进贾府

    说起贾府,其荣耀程度,在大华朝是绝无仅有的,一门双国公,走在贾府街上,高大气派的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门楼,昭显着无上的荣光。在京城,除了皇室宗亲,贾家绝对是贵族中的贵族。

    韩非三弟贾宝玉就生在荣华富贵的荣国公府,当然,袭荣国公的并非他的老爸贾政,而是他的伯父贾赦。但据说贾宝玉生下来的时候,嘴里含着一块通灵宝玉,一时传为奇谈,因此,他在府中备受老太君家母的宠爱,在贾家的地位非常高。

    韩非乘坐何翠琴的马车,赶到荣国府门前,朝气势不凡的荣国公府门楼打量了一眼,便走到门口,向守门的家丁说道:“劳烦通报一声,就说韩……”

    贾府家丁瞄了韩非一眼,只当又是来贾府攀附,不耐烦地抢着说道:“留下名帖吧,我家老爷若有空见你,自会通知你!”

    韩非神情一滞,对贾府的印象顿时降了一个等级,但考虑到贾宝玉的情谊,耐着性子说道:“韩某不是来求见贵府老爷的,而是……”

    “好了好了,贾府的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留下名帖,快走吧……”

    “瞎了眼的狗奴才,你活腻了吧?!”贾宝玉正好从角门里跑出来,喝斥家丁一句,又道韩非说道:“二哥,小弟临时有事走开,迎接来迟,致使二哥遭到奴才羞辱,小弟惭愧!”

    “三弟言重了,不知者不怪嘛!”韩非从跟来的伙计手中接过一个食盒,说道:“为兄初到京城,身无长物,正愁没有见面礼,君悦酒楼刚好新研制出了一种菜式,为兄就带些过来给老太君尝尝!”

    贾宝玉接过食盒,提给一个随从,说道:“二哥,咱们自家兄弟还需要带什么礼物,快进门吧,爹爹已在厅堂等候多时了!”

    韩非随着贾宝玉进入贾府,见他吩咐随从要把食盒送到后院去,忙道:“此物气味奇特,先向老太君说明一下,免得冲撞了老太君!”

    贾宝玉陪着韩非一路说说笑笑,很快进入了二进院子,直接走进厅堂,向端坐在主位饮茶的一位锦衣中年,说道:“爹,这就是孩儿的结拜二哥韩非韩守正!”

    韩非望着立起身的贾政,心弦莫名的像是突然被人拨动了一下,不禁神情一呆,忘了上前见礼。他对贾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心理上很是亲近,但他绝对可以相信自己从未见过他。忽然,他看到旁边的贾宝玉,不由心头自嘲的一笑,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他们父子自有相似之处。

    贾政乍一看到韩非,心头也是莫名的一紧,不由凝眉沉思。

    贾宝玉见父亲和韩非大眼瞪小眼,不说话,不禁惊疑地喊道:“爹爹,二哥,你们……”

    “晚辈韩非拜见叔父大人!”韩非当即大礼参拜。

    贾政急忙扶住道:“贤侄不必多礼,老夫早就听闻了贤侄的大名,今日一见,贤侄的气度果然不凡呀,哈哈,宝玉能与你结义是他的福气,贤侄今后常来府中坐坐,多多提携宝玉!”

    “叔父谬赞了,小侄不敢当!小侄和三弟情同手足,自会相互砥砺促进!”

    “好,贤侄快请坐!只有一月时间就要会试了,贤侄还需多多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小侄一定加倍努力,不负叔父期望!”

    贾政和韩非的谈话,基本上都是礼仪式的套话,但气氛还是相当融洽的。韩非早就习惯了这类官僚人员的习性,因而,对谈话场面的把控游刃有余,连一向惧怕父亲的贾宝玉也被他引导得加入了谈笑的行列。

    其实,贾政对韩非的了解,只是听了贾宝玉的介绍,以及外面的一些传言,并未深入的详查。在他的观感里,韩非应是一个有才学,性情稳重的富家公子,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韩非真正的实力。

    因而,贾政对韩非,更多的则是站在长辈的角度说教。韩非最大的优点就是虚怀若谷,不管别人的言辞如何,都能平和的接受。

    忽然,贾政说道:“韩贤侄,听宝玉说,你精通首饰制作,我这边有件凤钗极为珍贵,不小心折断,不知能否复原?”

    “叔父,让三弟带给我看看吧,小侄尽力一试!”

    “好,贤侄若有复原之法,还望在元宵节前修补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小厮走进来禀报:“二老爷,后院传话,老太君想要见见韩公子!”

    “宝玉快带韩贤侄去见你祖母吧!”贾政起身走到韩非跟前,说道:“见过太君后,让宝玉领着贤侄到处转转,以后有空了,也欢迎常来府中坐坐!”

    “多谢叔父大人!”

    贾政亲自把韩非送到厅门口,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廊道转角,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贾母在贾府地位非常崇高,可说是贾家的老祖宗,一般的客人根本见不到她的,韩非不知道她为何脑子发热要见自己。老太君住在后院,女眷们待的地方,韩非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不便左右张望,双目微微下视,跟在贾宝玉后侧,快步行走。

    两人走到后院正房厅前,贾宝玉让门前侍立的丫环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名俏丽的丫头揭开门帘,说道:“老太君等候不少功夫了,两位少爷快进去吧!”

    “多谢鸳鸯姐姐!”贾宝玉轻笑一声,又对韩非说道:“二哥,咱们进去吧!”

    韩非知道鸳鸯是家母身边得力的丫头,在贾府连一般的主子也要敬让三分,便也朝她点头笑笑,跟随贾宝玉进入厅堂。但厅堂内的情形令他一愣,正对面一位端坐的老妇不用说定是贾母,左右两边还坐着几位老少妇人,侧室门帘内隐隐约约有人影晃动,想必是一群姑娘小姐们。

    “晚辈拜见老太君!”韩非既然与贾宝玉结义了,只得老老实实以孙儿之礼叩见。

    “好孩子,快起来,近前让老身看看!”

    贾母盯着韩非上下打量,好一会儿,忽然立起身走到韩非面前,动容地说道:“太像了,真是太像了!孩子,你与贾家太爷长得很像,又宝玉结义了,说明老身与你有祖孙之缘呀!孩子,你以后和宝玉一样,喊老身祖母可好?”

    韩非一愣,但看到贾母慈祥期待的面容,心中像是被撞击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喊道:“祖母——”

    “好,好孩子!”贾母拉着韩非的手,让他坐在自己的身侧,说道:“韩哥儿带来的臭豆腐太好吃了,老身非常喜欢,不知在哪里买的?”

    “这是孙儿友人酒楼新研制的,还未对外出售,祖母若是喜欢,孙儿让她派人定期送一些进府就是!”

    “那太好了,需要多少银两,让凤丫头支……”

    韩非急忙说道:“祖母喜欢吃,就是对孙儿的奖赏,哪需要钱?”

    “那怎么行?”

    贾宝玉忽然笑道:“祖母,金陵韩家是天下闻名的富豪,您尽管吃,绝吃不穷二哥的!”

    这时一位妇人,突然叫道:“韩公子莫名就是王十三娘的夫君?”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才学压群芳

    韩非转头见是一位中年夫人,不敢怠慢,起身施礼道:“有劳下问,王十三娘正是内人,敢问夫人您是?”

    “二哥,这是我娘!”贾宝玉随即把厅中老少妇人一一向韩非介绍。

    韩非这才知道荣国府中主要夫人都集中在这里了,当中有贾赦的夫人邢夫人,贾政的夫人王夫人以及妾侍赵姨娘周姨娘,以及少夫人王熙凤、李执。他早就听说了二十岁上下的王熙凤,已经是贾府内当家,不由对那个辣妹子多看了两眼。

    “十三娘是我王家的最有才慧的女子,早年遭遇了不幸,我每每想到这里都叹息不已,后来听说她于归韩府,夫君是博学多才的少年郎君,我也为她庆幸!”王夫人望着韩非,含笑:“今日见到韩贤侄,果然是一表人才呀,听说韩贤侄正妻还未定下,不知哪家的小娘子有这般福气哩!”

    韩非知道若是被这群女人说起此事,一准没完没了,急忙说道:“叔母过奖了,先母遗命未竟之前,小侄不敢论及婚姻大事!”

    “哦,孩子,你母亲留下什么遗命了?”贾母关心地问道。

    “禀祖母,先母遗命孙儿科举入仕!”

    一旁贾宝玉笑道:“二哥,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连中魁首,如此才学,今年会试一定能高中的!”

    贾宝玉这番话引起了厅中一阵惊呼,一连四魁首,这在整个大华也是绝无仅有的事,那些女人望向韩非的眼神,都闪着星光。

    韩非瞪了贾宝玉一眼,忙道:“考试的事,偶然性很大,岂能说得准?”

    这时,一名使女从侧室帘子后面走出来,禀报:“老太君,姑娘们想向韩公子讨教讨教!”

    麻烦终于来了,贾宝玉一番吹捧,韩非听到侧室帘内女子的惊叹,就知道那些无所事事的才女们不会放过他的。他正考虑如何婉拒,只听贾母笑道,“好呀,韩哥儿就一展大才,压压几个丫头的傲气!”

    厅内几个老少妇人,也是一片赞好附和。

    韩非没有退路了,淡淡一笑道:“那就请姑娘们出题吧!”

    帘内女子叽叽喳喳一阵,随后一个女子说道:“韩解元,我们姐妹商议,欲以古迹为题,请教一组绝句,第一题,赤壁……”

    韩非也懒得与那些女子啰嗦,闻言即吟道:“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帘内顿时响起一阵喝彩,又有一个女子,说道:“韩解元好诗才!韩解元来自金陵,就以钟山为题再吟一首如何?”

    韩非淡淡说道:“诗词小道,娱乐而已,不值一提!钟山……嗯,有了: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再有一名女子说道:“广陵怀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