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

第129章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第129章

小说: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万八千人口,若能安全抵达的话,无疑是对黔陬有力的补充。

如此一来,刘闯就可以彻底控制住胶州湾地区,而后迅速发展。两万八千人登陆,而后夺取壮武,就是第二个三足立鼎。由此迈出坚实的一步,便等于打开了东莱郡西南部的门户。

“传我命令,着子义加快夺取不其,无比要在惊蛰到来之前,完成安置计划。”

“喏!”

小校立刻领命而去,刘闯则兴奋的在厅上徘徊。

这时候,诸葛亮正好从外面进来,看到刘闯如此模样,忍不住好奇问道:“孟彦哥哥,何以如此兴奋。”

“孔明,壮武败了!”

诸葛亮闻听一怔。旋即也露出欣喜之色。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按道理说,刘闯夺取不其,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可不知为什么,在听到如此好消息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感到非常高兴。从最初对刘闯这个群体的排斥,到如今渐渐融入其中,个中的心境变化,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没有能觉查出来……

“如此,却要恭喜孟彦哥哥。”

诸葛亮眼珠子一转,目光落在刘闯身后那座尚未完成的胶东沙盘上,突然问道:“孟彦哥哥,如此。何不令公刘大哥派一支兵马屯驻胶水之阳?如此一来,也可以令壮武感受到更大压力。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只要不其拿下,壮武的王营就会自乱阵脚,倒是可不战而胜。”

刘闯想了想,觉得诸葛亮这个主意很不错。

于是他点点头,“孔明所言。甚合我意!”

建安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张弘再次登上不其城头,看着城外的兵营,脸色煞白。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张弘喃喃自语,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嘶声咆哮道:“你不是说王校尉会派援兵?援兵呢?援兵在何处?”

当日信誓旦旦,言王营一定回来驰援的县尉。此时也哑口无言。

是啊,援兵呢?

就在昨天。王营的确是派出援兵,可没想到在沽水河畔,与黄珍所部遭遇。

其时,王营有三千兵马,而黄珍不过千余人。

双方在沽水河畔摆开阵势……黄珍借地形之力,死死抵挡住王营兵马。双方从辰时开始交锋,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眼见着黄珍就要抵挡不住的时候,太史慈率一支骑军,突然从王营后阵掩杀过来。王营猝不及防之下,阵脚大乱。黄珍趁此机会,向王营发动反攻。

一场大战,王营惨败,落荒而逃,返回壮武县城。

三千兵马只剩下一千来人,剩下的不是战死,便是成为太史慈俘虏。

经此一战之后,王营再也无力救援不其。

他一面派人向长广恳请援兵,一面在壮武加强防御,以放着太史慈继续进攻。

可是,太史慈却根本没有理睬王营,在沽水大胜之后,立刻率部又返回不其……当晚,薛州剩下十艘海船抵达胶州湾,三千余人成功上岸,和薛文汇合一处。以至于在天亮后,张弘发现敌军似乎增加数倍兵力,已多达五千余人。五千余人在不其城外扎下联营,景象无比壮观。

眼看着远处旌旗飘扬,张弘被吓破了胆子。

就在这时候,太史慈带着薛文和后钱再次来到城下。

“不其令听着,我家公子乃中陵侯之后,汉室宗亲。

今得康成公之邀,前来北海,平定匪患。某最后一次警告尔等,若明日天亮时,还不开城献降,便马踏不其城。我家公子心怀仁义,不愿不其百姓受刀兵之苦。然尔等若执迷不悟,休怪我等心狠手辣。”

太史慈走马盘旋,在城下高声喊喝。

张弘则听得心烦意乱,更不敢站出来回应。

他下了城头,返回县衙,便如同失了魂魄一样。

死战?

他还真没有这个勇气……太史慈何等人物,在东莱郡名声响亮。

想当初,数万黄巾围困北海,他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向徐州借来援兵,才解了黄巾之围。

此后,太史慈南下江东,以至于人们渐渐把他忘却。

可谁想到,他居然在这个时候又突然杀回来,而且势头之盛,根本不容人抵御。

张弘一方面想要保全不其,另一方面又不敢与太史慈死战。

他坐在中堂里,唉声叹气。想要投降,有不想投降,不想投降,又不愿开战……如果让刘闯评价,就是一句话:贱人就是矫情。他想要顾全颜面,却又不敢开战。进退两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夫君何以如此心神不宁?”

张弘的妻子端着晚饭走进来,看张弘失魂落魄的模样,忍不住轻声问道。

“夫人有所不知。

今王营大败。不其已无援军。而贼兵兵势甚大,人马越来越多……前两日,也不过千人,可现在竟数千人之众。我有心以死报国,可又担心会连累城中百姓;可若献城投降,又担心留下从贼骂名。”

张夫人听罢,忍不住笑了。

“夫君,那太史慈素以勇力闻名,东莱郡何人能与之相敌。

再说了。那刘闯也并非贼众,我此前听说,他是皇亲贵胄,更拜入康成公门下,乃康成公弟子。你想啊。康成公弟子怎算的是贼人?他今日要夺取不其,夫君又何苦在这里为难?”

“可是……”

“夫君可是担心,那李县尉?”

张弘点点头,轻声道:“夫人当知道,不其兵马,几乎都控制在李县尉手里。

我今天在城头上也看得出,他并无信心。挡住太史慈。可他又不愿投降……我就算有心开城献降,也需得他同意才好。若他不肯同意,我若坚持献降,反而有可能。被他坏了性命。”

张夫人也不禁眉头紧蹙。

她想了想,突然道:“夫君,这种时候,万不可再犹豫。

否则待那太史慈攻破县城。夫君就算是想要投降,恐怕也难保全性命。妾身有一计。不知夫君敢不敢为?待会儿,妾身准备些酒菜,夫君就把李县尉请来,说与他商议事情。你先探探他口风。若他愿意投降,自然也就省了麻烦;若他不愿,就把他灌醉,然后夫君你……”

张夫人做出一个下刀的动作,却让张弘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夫人,这样能成功吗?”

张夫人看着张弘,心里不禁一声轻叹,眼中闪过一抹鄙薄之色。

“除非他李县尉能未卜先知,夫君必可将之除掉。

除掉此人,夫君便可以做主。到时候开城献降,是大功一件,说不得夫君还能得到刘公子赏识,到时候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张弘站起来,在屋中徘徊不停。

半晌后,他突然一咬牙,“夫人所言极是,那姓李的想要拖着我与他一起送死,我又岂能束手待毙。

就依夫人之计,我这就派人与他联络。”

当晚,张弘在府中宴请李县尉,席间突然发难,将李县尉诛杀。

旋即张弘便控制住不其县兵马,命人打开城门,并派人前往南山大营,向太史慈请降……

太史慈得到消息之后,也是万分欣喜。

虽然他早就知道,夺取不其不过早晚之间,却没有想到,张弘居然这么快就做出决定。

这样也好,省的费手脚,也可以加快屯田速度。

当晚,太史慈带着后钱进入不其县城,先是对张弘好言宽慰,而后命兵马进驻不其县城。

天亮之后,当不其百姓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不其城,已换了天地。

好在太史慈严令,兵卒不得骚扰百姓,所以不其百姓在经过片刻慌乱后,便迅速恢复平静。

其实,这样也好!

对于不其百姓来说,连日来担惊受怕,也让他们苦不堪言。

眼看着城外兵马越来越多,不其已经成为一座孤城。一旦被攻破,少不得要被洗掠一番……如今可以兵不刃血的解决,倒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且,看这支兵马,也不似普通贼寇。

在得知刘闯乃皇亲国戚,中陵侯之后,郑康成弟子后,不其百姓,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中陵侯是谁?

他们不知道!

皇亲国戚……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可郑玄弟子这个名头,却足够安抚人心。

郑玄何人?

那可是北海名士,当代大儒……最重要的是,郑玄在遭受禁锢的那段日子,有大半时间是在不其渡过。当时郑玄带着一帮弟子,在南山耕读,声势浩大。不其人至今仍记得当时的盛况,对郑玄自然也非常了解。郑玄的弟子,那定然不会是坏人,不其落入他手中,也不是坏事。

所以,这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十二月二十九,随着不其告破,太史慈命薛文留守不其,他率两千兵马,在沽水河畔与黄珍汇合之后,兵进十里,扎下营寨。

他们距离壮武,不过三十里距离。

王营在听说太史慈已夺取不其,并且率部正向壮武靠拢的时候,也是大惊。

随后,他又听到刘闯派出一支人马,渡胶水屯扎。

那架势,分明就是要夺取壮武,王营这心里,又怎能不感到紧张?

再三盘桓后,王营拿定主意,趁着夜色,带领一帮亲信逃离壮武县……随着王营逃离,壮武县顿时大乱。太史慈得到消息,立刻连夜进发,畅通无阻拿下壮武,将胶州湾完全控制在手中。

短短几日光景,刘闯接连占夺取不其、壮武两县。

长广援兵本已出城,可是才行进到一半,就得到壮武被占领的消息,立刻又退回长广。

东莞十三县,已经被占领四分之一。

而这一切,是在短短数日内发生,令北海国人顿感震惊。

不过,对高密和夷安两地百姓而言,刘闯越强大,他们就越是安全。

但对于远在剧县的彭璆而言,刘闯展现出如此咄咄逼人的架势,让他感到,难以心安。

“伯公,闯儿今已成势。

他有郑康成老儿背后支持,今又夺取不其、壮武两县,长此以往,只怕早晚会寻你我麻烦。”

彭璆把公沙卢找来,与他商议对策。

公沙卢脸上,仍残留着淤青之色,上次被刘闯打断了鼻骨,至今仍未能痊愈。

要说对刘闯的仇视,彭璆远远无法和公沙卢相比。

不知是因为刘闯在大庭广众下对他进行羞辱,更重要的是,刘闯那威胁的话语,至今在他耳边萦绕。

武安国?

公沙卢怎会不记得……那厮与他有杀子之仇。

而今武安国在刘闯帐下效力,若由着刘闯壮大,只怕用不得太久,武安国就会杀到他面前。

公沙卢眼珠子一转,沉声道:“彭相,绝不可由着那闯儿,继续壮大。”

“伯公,可有对策?”

“闯儿今有郑玄支持,彭相若对他用兵,恐怕会落人口实。

不过,我有一计,可令郑康成也说不得话来……前几日我认识一游侠儿,武艺高强,剑术无双。今闯儿得势,必然骄纵,疏于防卫。不如我买通那游侠儿,找机会将闯儿刺杀,如何?”

第一零一章刺客之大汉皇叔

建安二年,正月初一。

汉帝刘协在曹操的安排下,犹如傀儡一般,完成了祭天大典。

整个人好似许多一样,坐在许都皇城的大殿之中。刘协换上一身便服,翻阅着桌上的奏疏。

其实,也没什么奏疏。

曹操迎奉天子以来,奉天子以令诸侯,政令皆从司空府出。

能够呈送到汉帝手中的奏疏,并不是很多,而且大都是无伤大雅的奏疏。

刘协表面上看,似乎对这种事并不在意。可内心里,却早就感到厌烦。想当初,曹操西迎洛阳,刘协心里非常感动。要知道在当时,各路诸侯都袖手旁观,身为帝王,却险些饿死在洛阳城里。若不是曹操及时赶来救援,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变成死人。说不感激,自不可能。

可是,随着曹操迁都许县之后,态度日益强横。

刘协虽说是锦衣玉食,可实际上就好像曹操养在皇宫里的笼中之鸟,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

这也让刘协非常苦恼!

他今年已十六岁,虚岁十七。

在经历过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以后,刘协对权力,已渴望异常。

奈何……

这许都城中,都是曹操党羽。

那些跟随自己从长安逃难而来的老臣,更手中无兵无将,得不到任何话语权。曹操帐下,虽有荀彧心向汉室,可他始终还是认为,曹操是中兴汉室的肱骨之臣,更愿意协助曹操。

如此一来,汉帝在朝堂上,又哪里还有话语权呢?

想当初,刘协从长安逃出来。也就是不想再受人控制。

本想着曹操是个忠臣,可现在看来,他和以前的董卓,后来的李傕郭汜,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刘协幽幽一声叹息,把手中奏疏丢在桌上,再也无心翻阅。

“陛下,何以叹息?”

一个柔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刘协没有回头,依然知道是何人前来。

“梓童,这么晚,怎么还没有休息?”

来人是刘协妻子,也就是大汉皇后伏寿。

她出身名门。父亲伏完,乃大司徒伏湛七世孙,世袭不其侯。

伏完去桓帝之女阳安长公主为妻,生六子一女。又因女儿嫁入宫中,拜辅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