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雄霸南亚 >

第410章

雄霸南亚-第410章

小说: 雄霸南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下策,而上策,自然是等到巴基斯坦建造航母的时候,苏联刚好已经解体了,到时候,直接把那些专家和技术弄过来,在巴基斯坦国内自己就能制造了。
  精密的加工能力,巴基斯坦完全具备,各种先进的技术材料,巴基斯坦也能自制或者从西方世界获得,而且,巴基斯坦本来还有维护弹射器的经验。
  至于国内自己搞,姆哈马德也是想过的,但是现在巴基斯坦各项技术都需要发展,一时间难以找出专业的团队来研究这个问题。而且,蒸汽弹射器只是过渡,以后肯定是电磁弹射器的时代,姆哈马德宁可在电磁弹射器上多下工夫,也不愿意在蒸汽弹射器上再浪费了,毕竟,巴基斯坦最多需求上八个弹射器,新开工两艘航母而已。
  在后世,法国人也是放弃了自研弹射器,直接从美国购买成品,就是因为自研太不划算了。
  “您的意思,是从苏联方面购买吗?”张将军问道。
  “弹射器是航母必须要拥有的装置,滑跃起飞的出动效率低,甲板占用面积太大,甲板作业效率低,不是好的选择。”姆哈马德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讲述弹射器的优势。
  “好,有关航母方面,我们会进行论证。”邓公向姆哈马德说道:“如果能够与贵方共同设计建造,对我们双方都是有利的。”
  这是通过合作实现双赢的节奏,邓公当然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国家可以少一半的投资,而获得其中的很多技术。
  “我们现在,已经在不断地发展各项子系统了。”姆哈马德说道:“我也希望看到未来的一天,我们的航母编队,能够航行在世界的大洋上。”
  航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母舰自身,舰载机也很重要,巴基斯坦只是有了雄猫战机而已,预警机的数量还是很有限,所以,对预警机的技术进行攻克,研制自己的预警机,也是迫不及待的。
  此外还有反潜机,攻击机,电子干扰机等等,都需要不断地突破。
  “苏联方面推出了改进型的苏…27战机,已经飞到了沈飞,这架苏…27战机经过改进,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缺陷,而且拥有更加杰出的空中格斗能力。”听到刚刚的话题已经岔开,三机部的部长显然是不甘心的,再次提起了苏…27战机来。
  姆哈马德总统的意见对华夏军方有很大的影响力,毕竟巴基斯坦的空军已经全面超越了华夏空军,刚刚姆哈马德一直在说苏…27不好,还说苏…27是雄猫战机的手下败将,倒不如让姆哈马德总统看看,苏联人这些年也没有闲着,人家改进出来的战机,更加漂亮,机动性能更强!
  在成飞的时候,姆哈马德就听到了苏…27的改进,姆哈马德当时还不以为然,苏联人能够有什么改进成果?后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算是改进成功了。
  但是现在,听到了这个家伙的话,姆哈马德倒是动心了,虽然姆哈马德看不起苏联人的战机,但是苏…27毕竟也算是一种优秀的三代机了,看看苏联人有什么新的改动?
  想到这里,姆哈马德说道:“既然如此,我还真想去看看。”


第五百八十四章 苏…35

  这是姆哈马德第一次来沈阳。
  当初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当苏联在西线击败德国法西斯的时候,同时也在东线发动了进攻,不可一世的小日本,发现在苏联这头北极熊的打击下,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苏联解放了东三省,兵峰几乎都要到张家口的坝上了,小日本全线溃败。
  战争结束之后,东三省靠近苏联,成为了苏联老大哥援助的首批基地,这里也就成了共和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
  汽车,飞机这些重点工业产品,都是首先在东三省生产的。
  作为老大哥,沈飞一直都是自傲的,国家的各种资源优先分配,就连每一届的航空院校的毕业生,都是沈飞优先挑选的,当然,己方的子女肯定是优先考虑的。
  不过,沈飞却没有交过什么满意的答卷,唯一能够拿出来的,就是歼八这架高空高速战斗机了。
  而此时,成飞已经开始量产三代机歼十了,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飞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他们做梦都想要有个三代机来制造,但是,凭借沈飞自己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要知道,沈飞造个歼八…2,就已经是使出吃奶的劲来了,匆匆定型,装备部队,结果部队飞出了大问题,还不承认,推诿是飞行员的问题,一直到主管领导骂街,沈飞才承认错误,回去寻找故障,重新改进了。
  而歼八,其实就是歼七的双发放大版而已,要他们全新研制一种战机,还是双发的主力制空战斗机。那就是在做梦而已。
  所以,最现实的,就是从国外引进,引进生产线生产,在生产中掌握技术。
  f…16流产之后,沈飞也是松了口气。幸亏当时没引进!否则,美国人这一制裁,沈飞就得自力更生,克服那么多的技术问题了,现在,苏联老大哥又露出了友好的姿态,要把他们的主力战斗机输出给华夏,还建立生产线,沈飞当然会动心了!
  西飞算什么?一个小弟而已。居然想要制造雄猫,来跟己方竞争,别做梦了!
  苏…27以前有很多的技术问题,但是,苏霍伊设计局拥有一流的飞机设计师,早就对那些技术问题进行改进了,在争取华夏的合同的关键时候,苏霍伊又飞来了一架新的飞机。进行飞行表演,展示这架飞机的强悍的机动性能。争取获得华夏的订单!
  沈飞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尽快变成沈霍伊了。
  一大群的从中央过来的领导,来到了沈飞,包括友好的巴基斯坦总统。
  邓公并没有跟着来,陪同姆哈马德的,是军方的主要领导,包括国防部长和空军司令等人。
  一路过来。姆哈马德还在心里好奇,等到见到了苏联人的新飞机,第一件事,就是让地勤打开机头,看看里面的雷达是什么样子的。
  姆哈马德当然知道苏…27的主要问题。就是因为落后的电子技术,导致了雷达太重,整个苏…27的机头,除了飞行员的座舱之外,其余的地方,都被电子设备塞满了,雷达的热量,几乎都散发到了座舱里,那叫一个难受。过重的雷达,导致了苏…27原本设计好的配平性能全浪费了,为了重新配平,连在大梁上钻孔的事都干出来了,软骨病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苏…27想要改变原来的缺陷,那就必须要改进电子设备,改进雷达,但是,苏联人走电子管的道路走了那么多年了,现在即使奋起直追,也不会短短几年,就搞定最复杂的机载雷达吧?倒是苏联人在国防部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是个十足的改革派,认为未来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天下,必须要重视电子技术,这点倒是很有远见。
  沈飞想要引进之后,全面换装华夏的电子装备,尤其是雷达,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由于姆哈马德的穿越,由于白雪等人的勤劳,华夏现在在机载雷达方面,已经超越了苏联。但是,雷达可不是直接装上就行的,苏…27已经重新设计好了,前面换上了重量轻一半的雷达,整个机体的重心,就再次转移了,说不定,沈飞还得在机头前面加上配重才敢飞。
  姆哈马德在来的路上,想到了很多,但是,当来到了沈飞,看到了跑道一段暂时做静态展示的那架苏…27的时候,还是一下子就愣住了,乖乖,苏联人难道也是发愤图强了?这么快就把苏…35搞出来了?
  苏…27是一架单后掠翼的战机,全动尾翼,而现在,就在机翼的前端,大边条的地方,又加上了一对鸭翼,成为了三翼面的战机!
  三翼面!貌似全球只有苏霍伊是这么搞的,而当初这么搞的初衷,就是为了给机头配平。
  机头太重了,导致这架本来设计的是静不稳定的飞机,完全地变成了静稳定的飞机,机动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苏霍伊在苏…27诞生之后,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在减重和增强机体结构之间来回跳跃,却还是不能避免苏…27在使用中解体的悲剧。
  苏霍伊也在尽力了,在苏…27服役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改进,先后有t…10s、t…10m、t…10k、t…10u、t…10ib五个主线的验证、原型机系列,总数达到数十架。
  而t…10k,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为了给机头配重,苏霍伊想到了在机体的前面加入鸭翼的想法,鸭翼提供的升力,可以给机身配平!
  同时,鸭翼还使气动中心大幅前移,形成静不稳定的状态,增强了飞机的俯仰控制能力。以前的苏…27战机,在大过载盘旋减速从超声速进入亚声速时,气动中心的剧烈移动会引起飞机的自动上仰,因此限制了跨声速区域的最大过载,以免出现大过载下失控的灾难性局面,这也是苏…27在跨音速的时候过载小的一个原因。
  而现在增加的鸭翼,让飞机有了强大的低头控制能力,完全克服了这一障碍。而增加了鸭翼之后,平尾在俯仰控制上的负担减轻,平尾终于可以进行差动了,也就是两边不对称偏转,又改善苏…27的滚转性能。
  而苏霍伊在三翼面的研究上是非常到位的,也已经有了工程实用,就是苏…27k,也就是舰载机苏…33,不过是为了提高起飞能力的。
  眼前的这架飞机,肯定不是苏…33,苏…33为了上舰,可是强化了机体用来承受起降的巨大冲击力的,结果更重,又换装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
  而且,苏…33为了起降的时候屁股不着地,尾椎是刻意缩短了的,而眼前的这架飞机,第一个特点是三翼面,第二个特点,就是两台发动机之间的尾椎了,这尾椎似乎更大,更长,难道里面有古怪?
  看到姆哈马德在这尾椎的地方停留,一旁的苏联技术专家,就自豪地介绍起来。
  一连串流利的俄语,其实姆哈马德是直接能够听懂的,不过,一旁的翻译人员,却还是随口就跟着翻译过来,只是翻译成为的却是汉语。
  他们主要是来给华夏军方介绍的,姆哈马德只是个额外出现的客人而已,毕竟苏联人是不可能把苏…27战机推销到巴基斯坦去的。
  “这个尾椎里面,装着我们最新研制的后视雷达!”苏联专家的话满是骄傲:“有了这后视雷达,我们的飞行员,不仅仅能够观察到前半球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对后半球的空情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飞机从后面咬尾,可以迅速地发现,而且,我们国内正在开发新式的导弹,可以越肩射击,飞到后面,攻击咬尾的敌机。”
  苏联专家的话,让在场的空军高级官员顿时就感兴趣了,后面还能加雷达?专门对付后面飞机的导弹?貌似很高级啊?
  姆哈马德心中不由得想要笑,又是个坑爹货啊,尾巴上的雷达?尾椎就那么大,尾椎上的雷达天线肯定也不会像前面那么大,搜索距离有限,而且,以苏联人的技术水平,这雷达的性能肯定也有限,在实战中,没什么作用,至于越肩射击,更是一种理想的情况。飞机发射导弹的时候,都是要尽可能地加速的,这样可以让导弹发射的时候,获得一个额外累加的速度,提高导弹射程,而现在,直接向后发射,射程会大减,而越肩射击,导弹需要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完毕,已经获得了很大的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够掉头过来,因为导弹的舵面效率,是跟速度有直接关系的,低速的时候,舵面效率很低,根本就转不过这个弯来,除非使用推力矢量。等到转个大圈过来,导弹的动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种异想天开的方式,只能是鸡肋,远远不如载机做机动摆脱然后占领发射位置更有优势。
  不过,尾椎两边的那两台发动机的喷嘴,倒有些奇怪。
  “这是我们最新的发动机了,尾喷管可以转向,这款战机,在我们国内被命名为苏…27m,不过很快,它就会有一个新的编号了,就是苏…35!”苏联的工程师说道。(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忽悠

  苏…35!在后世,这个编号让很多军迷们都大开眼界,因为,苏…27一直发展到这个型号,才终于成熟了!而俄罗斯媒体也在不停地叫嚷着,说华夏向俄罗斯订购了多少架苏…35,其实只是鼓吹而已,妄图想要让苏…35接苏…27的班,可惜,上了那么多年当的华夏才不会继续在这方面吃亏,立足自己研制才是真的,而且,发展到后世,华夏的航空技术和俄罗斯相差的,怕也只有发动机方面了,其他的地方,华夏反而还要更强,所以,最多就是喜欢苏…35的发动机而已,并不会投入巨资,购买苏…35整机。
  而那是后世的苏…35,和现在的苏…35是不同的。只有资深的军迷才知道,在后世的苏…35出现之前,苏霍伊就曾经给自己的战机用过苏…35的编号了,就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