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山河 >

第42章

醉枕山河-第42章

小说: 醉枕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倒也是,自家这个儿子哪里都好,就是整日地追在林家丫头的屁股后面,这两个小子不认识倒才奇怪了。


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


  看着自家儿子还有闲心关心那小子的情况,江大人不禁感慨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无忧无虑。

  而相比之下,他以前朝旧臣的身份坐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压力也与日俱增。

  官场上的事情,起起伏伏是很难说的,江大人一直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传统的权贵阶层,甚至是百战之勋的功臣派系尚且有朝不保夕的担忧。

  昔日老林家地位如何的尊崇,仍旧突然之间毁于一旦,显赫如林家尚且会有这种遭遇,更何况自己作为前朝之人呢?

  今次陛下插手春闱,江太岳动了心。

  只是一直居中调和和稀泥,在各大权贵争斗的夹缝当中求生存,做清流,那是不够的。

  他作为前朝派,没有任何结党的权利,若为江陵着想,这次的春闱是一个大好机会。

  因而他将诸位权贵递来条子上的名单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审核,将其中那些核心人物剃了出去,没有动手脚。而余下的大部分通通放在需要做手脚的那一侧,由着礼部的官员糊名誊抄加关节。

  而一转手,已经将那份列有诸位权贵想要打点的学子名单,由自己家的老管家,走司礼监大太监张公公的关系,托人送进了宫中交给了张公公,委托他交给圣上过目。

  这当真是一个胆大包天,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就连太子最初所设之局也没有彻底到这个程度。

  能对春闱会试的名单掌握到这么详细的人,并没有几个,这件事情闹开来之后他江太岳很容易就会成为被怀疑的目标。

  他这般如此明目张胆地违背了诸方势力之间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反手将这份涵盖了大部分权贵势力的名单,轻轻巧巧地送进了宫中,实在是冒了大风险。

  这绝对可以说是富贵险中求。

  在江尚书看来,他觉得陛下插手春闱之事,直接如同寻常权贵一样把话托到了自己的门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自己若是不能做出陛下满意的反应,恐怕力主提拔自己的陛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陛下并非是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是实在难以下手,其中所牵涉的东西太多。但随着陛下一年年老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管管这科举舞弊之事。

  自己此时的投靠是必然的,应当说陛下这样力主安排自己上位,就是为了此事。可如果只是象征性地回应陛下,那很可能只能落得一个两边不讨好的下场。

  权贵派系不会记得你的恩情,而虽然他江太岳投靠了陛下,陛下也会觉得你不老实。

  既然想到了这一层,那也唯有彻底投靠陛下才让自己摆脱前朝的标签,给自己儿子一个好的机会,真正加入到新皇朝的政权当中。

  看着自己身边的儿子,江大人不禁有些感慨于世事的无常。

  昔年他出生低微,发奋读书的时候心中想的都是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绝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吃这种苦。

  现在虽拜陛下所赐,他前朝的一个臣子仍能够位居六部之一的礼部之首,任二品尚书。

  但却不知道怎么的,面对自己这个心灵纯洁正直,才学过人的儿子。江大人的心中升起了一种,“若是你生在寻常人家该多好。。。。。。。“的感慨。

  生在寻常人家,虽是粗茶淡饭,但凭借自家小子的才华总能出头。

  而今看似是尚书之子,却是岌岌可危,随时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作为被打入冷宫,难以启用。

  所以他必须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赌,也是为了究竟自己能不能安安稳稳地从这个官场中退下来。即是为了自家的景绣前程,也是为了自己这半条残命。

  当初他还是穷酸学子的时候,听着座师发出类似的感慨还颇为不解。这名和权,自然是越多越好的,却是没有想到,这权是天家给的,你站到错误的队伍里去的时候,天家自然也能把这些收回来。

  给的时候是封赏,这收回来的时候可就不是罢官这么简单的事情了,不是你把大印一挂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了,搞不好自己人就被挂起来啦!

  江陵虽然也在贡院之中磨了九天七夜,但毕竟是年轻人,精力旺盛,此刻还能有兴致关心小林公子的状况。

  而江太岳江大人,虽是在贡院正厅好吃好喝供着,这一晚的劳累加上此次春闱的变故,做出了这个大胆决定的江大人,看上去疲惫更甚几分。

  江陵见得父亲这般模样,关心地连声询问。江大人却只是轻轻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他觉得自家的儿子生于这么一个交错的位置上,能有一颗赤子之心难能可贵,这个中的缘由,他明知道不告诉他可能不妥,却又实在不想告知自家这个心地难得纯净正直的孩子。便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两个人这便回家去了。

  凌晨的京都分外平静,咯咯吱吱的马车声当中,江大人闭着眼睛轻轻随着马车的颠簸摇晃着,心里算了算时间,此时大约陛下也当收到那份名单,自己的投名状了。

  “哼哼。”,江尚书从鼻子里发出轻轻地嗤笑。这太子真当自己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迂腐儒生?

  那都是老皇历了,江尚书微微摇了摇头。

  他太子的算盘打得太精明,说得是冠冕堂皇,为了保护势单力薄的江家,他东宫愿意出头担责此事。

  他江尚书冒官场之忌讳放出这名单来给陛下,难不成交给你东宫太子到陛下跟前去领赏?可笑。待得春闱事发之后,陛下问责下来,自己这个春闱总裁怎么交代?

  江尚书虽正直,但却不是多年前那个好糊弄的状元郎了。

  这名单必须给陛下,却用不着你东宫插手,指手画脚的。我自会上达天听。

  只是不知道陛下对于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对于这些涉案学子会如何查处。那些世家又会如何反应。

  江尚书想着想着,微微叹了一口气。最重要的还是,这次涉案人数这么多,就算自己当了污点证人,难不成真领了这个功劳站到世家们的对面去?

  这尚书坐了一年多,椅子还没捂热呢,恐怕又要有变动了。


第三十五章 下重手


  天刚刚拂晓,昨夜里忙了一夜的诸位礼部官员大都才赶到家中睡下。

  清晨地第一抹阳光照在皇宫内金色的琉璃瓦上,闪着迷人的光泽。

  这才是早上六点左右的时光,西殿内御书房里却已经有了两个人。

  文皇着实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几乎每天的作息都是如此。晚上常常到了深夜才睡,早上六七点的时候却必然已经起床。

  只是今天的陛下没有与往日一样,在御书房内拿着朱笔批阅奏折,而是从身边人手中接过了一个卷轴,缓缓展开。

  陛下身边的这位正是司礼监大太监张佥,方才司礼监有人送来这卷轴,御书房中的二位都心知肚明这其中的内容。

  笑着伸手接过卷轴,陛下道,“谁说这江殷是迂腐文人来着?这不是识趣的很吗?”

  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展开手中的卷轴,“朕这一张条子递过去,他这不是清清楚楚朕的意思吗?”

  “都说这科场糜烂,一个个嘴上说得像是那么回事,真要到了具体问题上,全在给陛下您打太极。这回您提江殷去做这个礼部尚书,这帮人总该收敛一些才是。”,张公公在一旁笑着接话。

  “嗯。。。。朕力排众议也要让江殷入主礼部,便是给他们敲一个警钟。”,陛下微笑着展开卷轴,一个个扫过这涉事学子们的名字。

  起初倒也没什么,这越看脸色是越差,越看脸色是越差。看到卷轴完全展开的时候,方才那会心的微笑早已消失殆尽。

  缓缓地将卷轴递给一脸疑问的张公公,陛下缓缓地走向自己的龙椅。“无缺,你替朕数数,这卷轴上到底有几个名字。”

  张公公飞速地开始用眼睛扫那卷轴,口中喃喃有声,两三个呼吸之间就已经数完。“禀陛下,涉案学子共二百三十二人。”

  “二百三十二人。。。。。。竟有二百三十二人!!”

  陛下先是怒极反笑,说这话的时候先是轻轻地点头。

  待到话说到结尾的时候,怒气勃发,龙颜大怒,猛地站起身来,抄起手边的那一杯心爱的翡翠茶盏对着地上狠狠砸去。

  随着一声脆响,碧绿的碎块四散而来,门外有两位小太监闻声在门口探了探头,看着这一地的碎片,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该清扫还是假装没看见。

  张公公在背后微微打了一个手势,门口的两个小太监连忙缩头溜走。

  陛下砸了自己心爱的茶盏似乎仍旧不够解气,破口大骂道,“三百人中竟有二百三十二人涉案,这帮混账东西!当真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他虽知科场如今风气不好,递条子走后门蔚然成风,但却万万没有想到春闱名额竟已经有八成被内定。

  “这名单上第三行那几个,嗯??整天和老三混在一起,不学无术,蹿腾着老三走马弄鹰,都传到朕耳朵里来了!还敢动手脚,通关节??”

  “怪不得王老退下去的时候,朕要提江殷,就他那边的声音最多,原来是存着这点心思。这江殷呆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也没见他少安排人啊。这若是依了他的意思,让姓吕的做了礼部尚书,怎么着?他要把整个春闱包圆了??”

  “这怎么回事?江陵和袁玮不是国子监有名的才子吗?这两人怎么也涉案其中?”,叫骂了几声之后,陛下的情绪很快冷静了下来,出言问道。

  “回陛下,江陵和袁玮是胡大学士和朱大学士打的招呼,两位大学士知道科场形势,怕自己的得意门生被走关系的挤下去,只好也递了条子。”

  “呵呵呵。”,陛下冷笑了两声,“这父亲在礼部当尚书的大才子,没有大学士替自己递条子,竟然有落榜的危险,真是滑稽讽刺至极!”

  “朕是该气两位大学士随波逐流呢,还是该赏江尚书秉公执法呢?”,陛下无不讽刺地说,“朕的两个儿子真是做的好啊。”

  三皇子和七皇子两派的人此次涉案极多,不怪陛下脸色这样难看。

  科场糜烂多年以来一直是他的心病,如今突然得知这病更比自己想象严重几分,两个儿子的参与程度也更比自己想的要多几分,就不由得很是愤怒。

  “此事太子做得倒是不错。”,陛下闭着眼回想了一下,方才卷轴上基本上没有看到太子那边的人。

  “但据说太子在任命令下了之后,仍旧违例去见了江尚书。两人相谈许久,大约有半个时辰。”

  “朕知道,允儿已经上表陈了此事。他考虑得倒是比朕周到,说是怕江殷不敢和涉案世家作对,所以想让东宫担下此事。”

  “朕本想着这几十个学子能扯出什么世家?却万万没有想到涉案人数如此之多!难怪允儿觉得江尚书可能会十分为难。”

  “太子有心了。”

  “哼。”,陛下从鼻子里发出了不屑的声音,“他的算盘朕又不是不知道。科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却也一样瞒着朕不说。”

  “如今看朕力主提拔了江殷,又送去了条子,知道朕已经决意要动科场,这才调转风向,来替朕办事。”

  张公公闻言笑了,“太子毕竟不比其余两位,若是陛下不表态,他实在也不好和世家们翻脸不是?”

  “也是。”,想起太子早逝的母亲,他入主东宫这些年,也没有母亲那边的势力帮衬,做事未免就小心翼翼了一些,总要猜着自己的心思。

  别的不说,就冲他这回的表现,强其余两个不争气的东西太多。

  “传朕的命令,让御林军统领唐山水去找彻儿,此事要悄悄地办,除了御林军和禁军,朕谁都信不过。”

  “明白。”,张公公点头应道。

  “仔细地研究这份名单,除开几位大学士关照的。其余的按关系亲疏,从远往近了抓,先抓小鱼小虾。尽最大可能,不要走露了风声。重要的那些,涉及当朝大员的统一在放榜那天,上朝的时候动手,朕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朕已经力主江殷入礼部,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却偏偏不把朕当回事。那就不要怪朕下重手了!”


第三十六章 东宫棋(上)


  皇宫那头,张公公领命去了,气氛是剑拔弩张,这皇宫另一头的东宫里却是别一番景象。

  太子与一位老人相向而坐,两人一人执黑一人执白,中间的桌案上黑白分明,泾渭,正在对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