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71章

好莱坞制作-第71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正常相处,本就是常态。

而且,对于卡梅隆?迪亚兹来说,这也算是与杜克这个正迅猛崛起的导演拉上了关系,如果有合适的角色,在同等条件下,他肯定会优先考虑她。

拉人脉套交情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可以说是好莱坞最普通不过的一种。

“想什么呢?”

上了宾利车,杜克看着副驾驶上出神的查理兹?塞隆,“需要喝点水吗?”

“你有女朋友吗?”她忽然问道。

“没有。”杜克摇了摇头。

“那……”查理兹眼睛中露出期盼的神色,“我可以……”

“我们该回去了,莎莉!”杜克直接打断了她的话,发动汽车,等车子拐上大街,想了想后,说道,“我会让南希……南希是我的经纪人,让她帮你介绍一家出色的表演培训学校,如果你的经纪人肯加入她的经济公司,icm会为有潜力的演员提供演技、礼仪、形体和口音多方面的培训。”

他从来都不是只知道索取,却不懂付出的人,当然,付出肯定会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我回去会跟约翰商量的。”约翰是查理兹的经纪人。

“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到处撞机会。”杜克皱了皱眉,最后还是说道,“最好把你的毒。瘾戒掉,没有剧组会贸然启用吸毒成瘾的演员。”

言尽于此,杜克不会干预别人的私生活,而且车子还没有开出多远,口袋里的手机就响了,暂时将车子停在路边,他按下了接听键。

“你去哪里了?”

质问的声音属于索菲亚?科波拉,“从昨天下午开始,我给你打了五次手机,向你的公寓和莉亚阿姨那里也挂过电话,你在做什么?”

“抱歉,我没有看到。”

索菲亚找自己,肯定是有急事,杜克明白这一点,“我去参加派对了。”

“派对上的美女让你迈不动腿了?”

先讥讽了一句,索菲亚才换上谈工作的语气,“《勇闯夺命岛》的北美和部分海外分成到账了,公爵工作室和你的会计师需要你确认后签字,否则无法入账!”

“好,我马上就回去。”

挂断电话,杜克加快车速,直接向着洛杉矶赶去。

他没想到,华纳兄弟竟然有良心发现的那一天,这才十月份,距离协议的最后时间还有两个月,他们不但将北美分成支付到账,还汇入了部分海外收入的分成。

不过,只用了五秒钟,杜克就想明白了,他现在主导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联合投资的上亿美元的项目,对方如此痛快的支付分成,未尝没有激励的意思——以本属于他的分成,激发他更多的工作热情,从而为华纳创造更多的利益。

送下查理兹?塞隆,杜克直接赶回了北好莱坞的公爵工作室,协同索菲亚和会计师处理财务方面的工作。

除去高达1200万美元的北美收益分成外,华纳兄弟还提前支付了部分海外票房方面的收益分成。

如今,《勇闯夺命岛》的海外票房高达2亿2211万美元,尽管影片海外放映结束可能拖到明年才会结束,但已经在绝大部分主要海外市场下档,那些计划放映和还在放映的中小国家及地区,基本都是直接买断放映权,产出的票房与华纳兄弟和公爵工作室几乎没有直接收益关系。

这一次,华纳兄弟与海外行销商的票房结算金额总计高达2亿美元,这一数字看起来超过北美票房,但每个海外市场的院线发行分成比例不同、税收不同、发行商代为支付后又扣除的宣传费用不同等等,华纳兄弟结算时获得的分成比例要远远低于北美票房。

海外票房分成计算非常麻烦,有些国家和地区支付给华纳兄弟的分成还需要缴纳税款,有些则是扣除税费后的净收益分成……

如果不算缴纳的税金等费用,平均下来,华纳兄弟在海外获得的票房分成大概能占到海外票房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但经过层层利益分享之后,实际到手的数额,也就是四分之一多一点。

华纳兄弟从第一次海外分账中拿到了5400多万美元,其中还要扣除补缴税款、人工成本、资金回收费用、行销费用等各种开支,拿出来与公爵工作室等投资商分享的数额是4000万美元。

公爵工作室拿到了其中的五分之一——800万美元。

杜克雇佣的律师和会计师团队,也确认这一数字基本符合实情。

相比巨大的海外票房数字,这部分钱不多,当然这不是全部的海外收益分成,除去还有一部分票房要等到下一次结算外,海外的录像带和电视版权转让费用,也在公爵工作室的分成范围之内,这要等华纳兄弟与各地行销商的谈判结果,还需要继续漫长的等待。

这已经是杜克显示出价值后,华纳兄弟少有的良心支付时间了,好莱坞的大制作商业片绝不是快速见效的短期收益投资,其中的繁琐和等待,往往会让很多投资商苦苦煎熬。

随着分成收益到账,杜克准备实施新的计划。

第一百章未来转型计划

求推荐!求收藏!

公爵工作室的账面多了2000万美元,不去说任何人都会痛恨的税收,这部分钱也不完全属于杜克。

按照协议,公爵工作室在《勇闯夺命岛》项目上获得的收益分成中有百分之五属于南希·约瑟夫森,还有百分之五是律师和会计师团队的开支;还有1000万美元杜克要用于归还母亲的贷款,根据口头约定,母亲享受这次投资收益的百分之十作为利息。

总计1400万美元可能随后就要支出。

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那种独享收益并且一个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事情想都不用去想,不给做事的人足够的佣金,等待的必然是远超出佣金的损失,甚至是投资的完全失败。

算下来,公爵工作室还会结余600万美元,加上杜克手中还剩余的100万美元的《勇闯夺命岛》薪酬,以及制片方已经支付的200万美元的《独立日》的基础酬劳,他手中也有了一笔资金。

这笔资金该如何运用,就是他一直考虑的事情。

就算财务方面再差,杜克也知道美元如同所有纸币一样,是飞速贬值的货币,持有大量现金是最为愚蠢的理财方式,如果按照好莱坞圈内的投资习惯,股票和房地产是明星导演最为热门的投资项目。

这也是杜克考虑过的投资项目,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更为重要的资金用途。

接下来的几天里,杜克在《独立日》筹备工作之余,跟经纪人南希·约瑟夫森接连会面,密谈了不少未来电影方面的事务,其中她这个前娱乐律师、资深经纪人和谈判好手,要成为他的暂时代理人。

不过,杜克不会盲目的去相信这些狡猾如鼠的经纪人。

“索菲亚,我向制片方替你请过假了。”

公寓的客厅里,杜克看着索菲亚,她是他下班后专门带回来的,“你明天开始暂时离开剧组,协同南希的工作。”

“说吧。”索菲亚很清楚,杜克如此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和律师盯着南希点,我不是特别信任她。”

交代完最重要的事,见索菲亚认真的点头,杜克这才说道,“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电影计划。”

“是你的计划。”索菲亚拿起银壶,在两个杯子里先后倒满咖啡。

“是,我的计划。”

杜克懒得在这方面计较,喝了口咖啡,从身边取过一份厚厚的资料,递给索菲亚,“你们先去一趟纽约,去百老汇买一部剧目的电影改编权!然后去伦敦,去见一家版权托管机构的负责人,他们托管的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应该不在他们手上,想办法打动他们,让他们协同我们拿下电影改编权……”

边听着杜克的话,索菲亚边翻看着手中的资料,她的神色渐渐凝重,不再去说揶揄的话,这个家伙想要做什么?这是准备要转型?

是啊,自己都能看到杜克的问题所在,以他的头脑,又怎么会察觉不到呢?他自己也承认过,纯粹的感官刺激,总有让人厌烦的一天,将来必然要转型……

索菲亚没有想到,杜克还没有走上爆炸的巅峰,就已经准备好了更加长远的计划。

只是,他能成功吗?这两部改编作品的题材不但跟他的风格相去甚远,甚至它们之间题材都完全不同!

离开北好莱坞的时候,索菲亚还在考虑这一点。

虽然上个周末有些过于放纵自己,但回到工作状态,杜克迅速将查理兹·塞隆和卡梅隆·迪亚兹扔在了脑后,根据早就想好的计划,支配到位的这笔资金,为未来必然会进行的导演之路转型提前做准备。

律师、索菲亚·科波拉和南希·约瑟夫森,这是杜克早就考虑好的人选,其中哪怕是作为好友的索菲亚,他也不会盲目的无限信任,三方正好构成了互相制约监督的体系。

购买电影版权的两部作品,前者还好说,尽管是百老汇的传统剧目,却一直无人问津,而且停演多年,而后者有些麻烦,有限的记忆告诉他,最近的两年内是解决分散的电影版权最好的时间段,否则拖到95年之后,数家电影公司都会加入进其中,势必要多费不少手脚。

作为狂热的粉丝,杜克还记得,曾经仅仅是版权问题,就扯皮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导致项目差点夭折。

这部分资金很可能不够,因此杜克打算暂时压下母亲的贷款,看情况再决定是否今年内还清,如果到时资金短缺,先以这部分款项付账,如果有盈余,那他就投资股市。

没有人全知全能,曾经与现在,杜克对于股票等金融市场完全是门外汉,但经历过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的人,就算再孤陋寡闻,也听说过苹果、微软和谷歌。

谷歌还不知道在哪里,微软一直是热门股,苹果深陷泥潭等人拯救……这是杜克确认的一点。

他的投资不需要太过繁琐的运作,就是长线持有保值和升值,而苹果和微软也是他记得的有限的股票中,如今能在股市上见到的。

在少年时代,杜克也曾经想过投资金融,然后从股市上敛财,接着进军好莱坞大杀四方,成就一番伟业,然而还不等实施,就发现这不过是幻想而已。

首先,家庭有钱和他有钱是两码事,十六岁之前,最多的时候,他每个月也只有40美元的零用,想要有更多的零花,做报童是最快最省时的方式,却也挣不了几个钱,想做的别的?对不起,没几家公司会雇佣童工,更不会支付高薪。

而过了十六岁之后,按照罗森伯格家族的传统,除去母亲负责的昂贵学费外,杜克必须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导演学习开支负责,做剧组杂务工和临时演员,实际上也挣不到多少钱。

至于哼段曲子复制歌曲和投递剧本就能赚钱,那纯粹是想多了。

前者先不说其中需要的高度专业性,就算能哼出来,那也需要作曲家重新编写,谁能保证对方不起什么心思?是的,编剧协会是可以备案词曲作家的作品,但首先要成为会员,成为会员要缴纳数千美元的会费,而备案费用同样有数千美元!

剧本同样不靠谱,仅仅是六大公司,每年收到的剧本总计就会超过一万个,其中能变成电影的有几部?这些中又有多少是改编作品?多少是制作人或者经纪公司以及明星演员带来的项目?

杜克本身最初的遭遇,就是对新出道的编剧最好的写照,好莱坞的大小电影公司,案头上堆着厚厚的等着发霉的剧本!

而依靠家中的广告公司,弄几支未来式的广告就更不靠谱了。

众所周知,电影深受社会现实状况所影响,而同为影音作品的广告比电影更有时代局限性!

这个道理实在太简单了,每一个时代,总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审美,广告是针对大众的产品,必然要符合时代的审美,而主流社会总有一种奇怪的心态,往往具备很强的怀旧感,却对过于超前的事物极其排斥!

杜克清晰记得的广告,无一不具备鲜明的网络时代的特质,将网络大爆炸时代的广告挪用到八十年代,还能成功引发轰动,有比这更不靠谱的方式,比这更为可笑的笑话吗?

他家庭确实很富有,财产所有人却不是他,不说太多,哪怕动用几百美元,也要母亲同意。

去说服母亲投资?他拿什么去说服母亲?他擅长的是电影制作的相关知识,不是金融投资。对后者除了概念外,基本上不懂。以一个未成年人的身份,拿些连自己都糊弄不了的理由,去说服作为成熟商人的母亲?

可以请专业人士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北美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往往也意味着价值,在这个商业国度,价值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金钱,聘请专业人士写出一份极其有说服力还有详实数据参考支持,最起码能打动一个身家千万的商人的投资分析计划,杜克需要为此支付多少钱?

如果有这么一笔钱,他还不如直接去买微软的股票。

甚至,杜克都幻想过,七十年代初就与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