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572章

好莱坞制作-第572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杜克手中拿回那瓶水,斯嘉丽关心的问道,“来时发生了什么,你发了那么大的火?”

在过来的汽车上,她见杜克接了一个电话,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以两人的熟悉程度,斯嘉丽自然能看出来,杜克在发火。

“漫威内部的事情。”杜克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拍摄完后我会过去处理。”

如同所有的商业公司一样,杜克已经拿到控股权的漫威漫画的管理层,同样存在着人事斗争。

原本,杜克就知道这些,却没有太在意。任何公司都会有内部斗争,适当的内部争斗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只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他这个控股方也不会去干涉。

只是如今的争斗已经超过了适当的范围,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漫威漫画和漫威影业未来的发展。

就在来时的路上,杜克接到了蒂娜?菲的通知,漫威影业的ceo凯文?费奇正式向漫威董事会递交了辞呈!

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人不可或缺,凯文?费奇之于漫威影业也不例外,但他的能力出众,既了解漫威的漫画,又是一名出色的电影制作人。非必要的情况下,杜克也不想看到他离开漫威影业。

其实,对漫威漫画内部争斗有所了解的杜克很清楚,凯文?费奇未必是想要辞职,更多的是在向漫威的董事会施加压力,以针对他在漫威内部的敌人——创意委员会。

又过了半个小时,在安保人员的努力下,广场四周终于安静了下来,杜克也开始了拍摄,这里的戏份相对简单,仅仅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拍摄就宣告完成。

《复仇者联盟》所有的拍摄也就此结束。

刚刚结束拍摄,杜克简单的吃了一个汉堡,就将剧组交给安娜?普林茨负责,自己则乘车赶往位于曼哈顿的漫威漫画总部,凯文?费奇目前也在那里,蒂娜?菲已经提前赶了过去,代替杜克召集漫威漫画的高层,讨论这件事情。

其实,先前蒂娜?菲打电话过来,也告诉了杜克一个好消息,在一场持续数月的诉讼之后,洛杉矶法院驳回了杰克?科比后人的上诉,判定漫威公司合法拥有《神奇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诸多漫画著作的版权。

这也为《复仇者联盟》的上映,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虽然杰克?科比的后人以及律师并没有就此放弃,宣称还会上诉,坚持到底,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只是虚有其表而已。

抵达漫威漫画总部,杜克先与凯文?费奇见了一面,然后与漫威的高层展开了磋商。

从拿到漫威漫画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起,杜克始终就未曾打消过控股漫威的计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他手中具备投票权的漫威漫画的股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漫威漫画早就改姓罗森伯格了。

只要杜克想,他不用花费太多手脚,就可以裁撤漫威的大部分人,但他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漫威漫画是现代化的企业,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不是个人的玩物。

凯文?费奇与漫威创意委员会的宿怨已久,彼此间的矛盾异常尖锐。

漫威创意委员会由漫威娱乐的负责人艾克?帕穆特带领,漫威娱乐原本包括漫威游戏、漫威影业和漫威电视三个部门,所以帕穆特算是凯文?费奇的顶头上司。

创意委员会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漫威娱乐主席艾伦?范恩、著名的漫画作者布莱恩?迈克尔?本迪斯,漫威发行人丹?巴克利以及前漫威总编、现任首席创意官乔?奎萨达。

他们是漫威管理层中的重要人物,在漫威电影创作团队中,负责提供最主要的想法和大纲,换句话说,他们能够给出一定的剧本决策。

创意委员会深入参与漫威电影的创作,有时会拖延制作,让剧组陷入无端的科学问题争端,甚至因为他们与导演不对付导致导演出走的事情也发生过。

作为漫威影业真正的一把手,凯文?费奇的对于整个漫威系列的发展都有重大的贡献,而在这过程中不乏一些冒险的决定。

相反漫威娱乐的艾克?帕穆特是个典型的保守分子,一直以抠门和守旧出名,也总是在盘算着控制每部影片的预算,甚至帕穆特为了限制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超级英雄电影,决定砍掉《神奇四侠》漫画,也不允许漫画作者再创造新的《x战警》角色。

艾克?帕穆特成了漫威内外不招人待见的角色,和帕穆特站在同一战线的创意委员会,自然也得不到众人的好感。

然而,这个创意委员会却是得到了杜克支持。

任何一个公司的实际拥有者,都不会无限放权给一个职业经理人,迈克尔?艾斯纳和华特迪士尼家族的恩恩怨怨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杜克很信任凯文?费奇,但任何权力都需要约束,没有监督的全力无疑是一匹出笼的猛虎,既会伤害外部的人,更会伤害到自己。

有过前一世的经历,杜克很清楚,权力必须被监督和约束,他不可能让凯文?费奇自监自管。

创意委员会本身就是为了限制公司一些高管的权力而存在的。

话说回来,漫威内部存在一定的斗争,也未尝不是杜克想看到的局面,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希望自己公司的管理层是铁板一块。

事实上,漫威内部的漫画和影业分支一直呈现博弈的状态,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漫画老人们所组成的创意委员会对电影造成的影响,还因为漫威电影也时常让漫画编剧们哭笑不得,为了配合电影和电视剧的一些情节设计,漫威影业也会插手漫画,提出一些情节上的要求,但这往往会破坏漫画本身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漫威的“内战”堪比一场“宫心计”,如果说帕穆特是铁腕的狼,那凯文?费奇也绝不是受尽欺负的小白兔。

凯文?费奇的打算很明确,想要施加压力让漫威董事会和杜克解散创意委员会。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从制作流程还是市场层面,凯文?费奇一定比艾克?帕穆特更懂电影。

而且,没有创意委员会,电影的制作周期也可能会缩短,从商业的角度来讲,这的确不是什么坏事。

但杜克从来就没打算这么做。

漫威电影宇宙也是依靠漫画长久以来塑造的世界以及积累下的人气而建立起来的,创意委员会作为最懂漫画的一群人,更能理解漫威电影最核心的忠实用户们的需求。

从浩如烟海的漫画中找出最适合的情节作为参考和改编,这些在漫画界浸淫数十年的创意委员会成员们对此的贡献也不能被忽略。

最重要的是,创意委员会是对类似凯文?费奇这类公司掌舵人权力的一种制约。

是的,影片的质量和宣发等事宜,创意委员会其实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但他们就是杜克控制整个漫威的另一只手,他根本不可能自断手臂。(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一十四章市价九百万美元的跑车

在圣诞节前整整一周的时间里,杜克都在对漫威漫画内部进行调整,分别与创意委员会的人和凯文?费奇谈了数次,并且在新的股东大会上,兼任了漫威集团的董事长一职。

杜克的态度很明确,创意委员会是不会解散的。

他确实在力争留下凯文?费奇,只是对方一力强求解散创意委员会,想要拿到更多本该不属于自己的权力的话,杜克也不介意接受凯文?费奇的辞职。

就像杜克说的那样,这个好莱坞哪怕是离开他自己或者詹姆斯?卡梅隆也会正常运转,更别说是凯文?费奇了。

好在凯文?费奇也不是傻瓜和自大狂,并没有做出太过不理智的举动。

杜克不会打破漫威的权力架构平衡,在他与凯文?费奇谈过之后,在新一次的董事会上,凯文?费奇的年薪和期权分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创意委员会对漫威影业的干预,也被适当的减弱,他们提出的相关建议,必须得到杜克的审核之后,才能进行实施。

当然,这仅仅限于漫威的电影,创意委员会监督的权力依然存在。

漫威漫画内部的争斗暂时得到平息,杜克留在纽约与母亲一起过完圣诞节,就赶回了洛杉矶,距离《复仇者联盟》上映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后期制作必须要尽快展开。

除了将麦克?道森的剪辑团队招入华纳制片厂,杜克重点顾及的还是工业光魔的特效制作。

电影特效制作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很难说某个单一因素就能成就它,正如对于人体来说,很难给脑、心、肺等器官的重要性排出一个顺序,因为离了哪一样。人也活不了。

资金、周期、人才、流程、沟通、设计等因素也共同决定这电影特效的命运,如果哪部电影特效做得好,说明各个环节都配合的不错;如果哪部电影特效做得不好,那说明其中至少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众所周知,制作电影特效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但具体来说。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上了?一部电影究竟花多少钱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特效呢?

制作电影特效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其中比重最大的是人工成本。像《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杜克在后期制作中需要动用上千人的团队,不仅仅是工业光魔,如同很多大投资电影特效都是由上十个、甚至二十多个特效公司、工作室分别负责一样,很多其他的特效制作团队也加入到了华纳制片厂的庞大特效制作当中。

这些人很多都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动画师、合成师等,报酬肯定不会低。

在《复仇者联盟》的预算中,百分之五十的预算都用来制作特效,杜克和演员以及其他职员的片酬大概占百分之三十五。剩下的百分之十五才是拍摄费用。

说白了,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在卖明星,更是在卖特效。

一部影片的投资规模就决定了它的特效效果,这是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改变的道理。

比如杜克还记得,曾经网剧《盗墓笔记》的“五毛钱特效”在网友中引起激烈的讨论,该剧号称单集制作成本上千万,但观众的感受却是特效“渣得不能再渣”。

假设片方在制作成本上的宣传没有掺水,该花在特效上的钱也都花了。但《盗墓笔记》三集时长就已经相当于一部电影,而一部投资3000万的电影。即使在太平洋对岸也不算大制作。

对于《盗墓笔记》这种以视觉奇观为主要卖点的作品,这点投资必然杯水车薪,谁能指望3000万rmb带来多好的特效?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特效制作是一个工业化很强的行业,好的流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好的流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

虽然特效制作的流程大同小异,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区别,不过目前主流的好莱坞视效团队在各方面都很成熟和严谨,他们拥有完善的工业流程,不论后期制片管理还是技术能力都已经非常成熟。

其中的代表无疑就是被杜克收入囊中的工业光魔。

最早。好莱坞的特效公司都不太讲究流程的,工业光魔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之后差不多变成了整个行业的一个标准,如今每个公司都希望拿工业光魔的流程来用。

工业光魔的工作都是连续性的,包括从开发到审核、沟通、定稿,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这也是杜克在好莱坞二十年,首选的特效合作方一直是工业光魔的重要原因。

在杜克的剧组里,特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子,从最早的时候开始,他就没有把特效团队从剧组中割裂过。

任何一项需要多人协同完成的工作都需要沟通,这并不限于电影领域,更不限于特效行业。

但由于电影特效天然的技术壁垒,很多剧组把前期筹备、拍摄和特效制作割裂为少有交集的两部分,而这正是电影特效制作的大忌,想获得好的特效效果,从电影项目启动之时起,剧组前期团队就必须和特效团队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制作开始前,杜克要确保所有的特效公司对所制作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工业光魔的视效指导在导演工作室与杜克、剪辑师麦克?道森和副导演安娜?普林茨先进行充分的沟通,确认杜克的想法和所有镜头的制作要求。

然后他们再与其他负责个别场次的特效公司沟通具体制作要求,针对关键场次,杜克先通过简单的图片确认环境、位置等关键因素,等图片确认后,特效公司制作出初级带动画的镜头,再与他确认,最后才制作最终效果镜头。

当然,不同的导演对待特效制作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像是杜克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类的导演,不会太过问特效制作的细节,只是很明确的告诉特效团队他们要的是什么,而特效团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准确的制作出他们想要的画面和镜头。

另外一类比如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导演,对特效制作的过程非常的上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