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535章

好莱坞制作-第535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蒂娜?菲的提醒,他也知道了,对方不止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经纪人,还是罗素?克洛的共管经纪人之一。

“杜克,”马丁?米勒停下搅动咖啡的那只手,忽然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我现在是威廉莫里斯的执行股东了。”

“恭喜。”杜克回了一句。

能成为执行股东,意味着马丁?米勒已经是威廉莫里斯的核心决策圈中的一员了。

端起咖啡杯,杜克喝了一口,感觉口味不太好,摇了头,将咖啡杯放到一边,他没有时间跟对方兜圈子,直接说道,“马丁,我接下来还要去威希尔大街,有事请直说吧。”

“威廉莫里斯从来都没做出过针对你的事件。”

很清楚杜克的性格,马丁?米勒也不再兜圈子,说道,“罗素?克洛是威廉莫里斯最重要的客户,现在他的处境不是太好……”

“原来是这样。”杜克点了点头,说道,“罗素?克洛为人是很差,但与我有过矛盾的人是大卫?埃里森,我与罗素?克洛之间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做过任何针对他的行动。”

事实也确实如此。杜克的水军在网络上大面积散播《罗宾汉》的负面口碑,但那些丑闻却是从其他渠道流传出来的。

“但网络上,特别是即时分享上面……”马丁?米勒显然不怎么相信杜克的话,至少没有全部相信,“关于罗素的丑闻传的到处都是。”

杜克皱了皱眉,还是耐心解释了几句。“我已经不是即时分享的股东了,也无法太过影响即时分享公司的决策,网络也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影响的。”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能控制网络舆论,纯粹是脑袋进水了。

马丁?米勒看着杜克,杜克则摇摇头,站了起来,“马丁,你应该知道罗素?克洛这十多年来惹怒过多少人……”

他向对方伸出手,“就这样吧。”

马丁?米勒也站了起来。在杜克的手上握了握,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同时离开卡座,从不同的方向朝着玻璃门那边走去。

杜克没有再看马丁?米勒一眼,现在的他也不会太过在意威廉莫里斯公司对他有什么想法,而且威廉莫里斯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威廉莫里斯和caa从去年开始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两家公司直接卷入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品牌竞争战,整个好莱坞的经纪公司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抓住威廉莫里斯和caa一决雌雄的机会。从中捞取一些好处。

无论是杜克曾经生活的那个国度,还是现在的北美。总是有一些关于经纪人的神话在流传,但圈外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好莱坞经纪人神话背后全是厮杀。

开着自己的宾利车,杜克离开世界城,很快就到了附近的威希尔大街,准备去接来这里办事的斯嘉丽?约翰逊。

行驶在在威希尔大街的比弗利山。杜克经常能看到洛杉矶难得一见的景象,在这个以悠闲自诩的城市里,工作场合穿休闲装是符合礼仪的,但威希尔大街上到处有人身着漂亮、挺拔的套装,步履匆匆。低着头狂按黑莓和iphone。

在纽约,这些西装革履的家伙十有**是股票经纪人,但在天使之城,基本都是娱乐经纪人。

他们制造出一个个娱乐明星,也为自己进账巨额酬劳,然而,这活并不那么好做,尤其是当他们混在竞争激烈又无比复杂的好莱坞。

这些娱乐经纪人常常出没于比弗利山和附近世纪城的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的威希尔大街和圣塔莫妮卡大道一带。

众所周知,代表全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演员、导演、音乐人和剧作人的好莱坞四大经纪公司的总部就在此处。

杜克稍稍偏转头,就能看到caa的总部大楼,它位于世纪城一幢很惹眼、外人称之为“死亡之星”的大楼里;不远处,在米高梅大楼内的是南希?约瑟夫森的icm,旗下明星包括查理兹?塞隆和布拉德?皮特;转回比弗利山,离金光闪闪的威希尔酒店不远的是威廉莫里斯,与早时的威廉莫里斯不同,现在的威廉莫里由好莱坞资历最老和最浅的经纪公司合并而成;街对面坐落的则是uta,其客户包括约翰尼?德普、哈里森?福特和格温妮丝?帕特洛。

虽然经纪公司在好莱坞的地位远不如**十年代,但他们也是好莱坞引擎得以正常运作的一种润滑油。

跟传说中明星的主人不同,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经纪人就需要时刻将明星客户放在首位,这种特征从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往往在邮件收发室里,就已经灌输给他们了。

这是个无情的地方,时间长、工作辛苦,然而邮件收发室已成为好莱坞经纪人的某种成人礼,任何一个在这一行混饭吃的人都必须通过这一关。

或许曾经的经纪公司确实无限辉煌过,也真的是这个圈子最为关键的部分,但杜克从来没有见到。

如今的好莱坞已不再是当初的小镇,无论对于崭露头角的新星,还是一线演员来说,可供选择的经纪人都太多。

比如endeavor的创立者、现在威廉莫里斯的要人之一阿里?艾曼努尔,这个身形瘦削、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是白宫幕僚长拉坶?艾曼努尔的弟弟,其长期客户包括马克?沃克伯格、拉里?大卫和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他就跟杜克在一次闲聊中说过,随时准备着不惜一切手段为自己的明星客户争取最大的利益。

像他这样重视客户利益,又头脑活络的经纪人永远有市场。

然而,娱乐经纪公司要忧心的远不止是彼此间的竞争,也来自其他领域,尤其是好莱坞各大公司给客户的酬劳问题,如今整个好莱坞的制片厂都在设法削减成本,以抵消dvd销量大幅下滑的损失。

毕竟,dvd的销售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是它们最大的利润源之一。

在九十年代,好莱坞明星的酬劳由于家庭娱乐需求的猛涨而飙升,几个超级巨星都拿到“20加20”的单子——2000万美元酬金加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二十!

如果是大片,这意味着演员或导演可能有超过1亿美元进账,经纪人同样也能有可观收入。

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dvd市场的急剧缩水,制片厂不得不大幅缩减预算。同时他们发行的影片数也减少了,去年好莱坞生产的影片有520部,与前年相比减少了近百分之二十。

娱乐经纪公司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向体育产业和其他行业进军,比如caa和威廉莫里斯之间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品牌之争,比如icm近期就拿到了为纽约杨基队的新体育场作市场推广的合同,南希?约瑟夫色还筹备在nba的某支球队里,创造一个史无前例的的超级三巨头的计划。

杜克这次过来,一是陪斯嘉丽?约翰逊来威希尔大街,二是与南希?约瑟夫森商讨他的洛杉矶突击者队推广计划,与马丁?米勒的约定见面只是顺带而已。

洛杉矶突击者虽然从奥克兰搬迁到了洛杉矶,但想要在这里扎根并不容易,历史上突击者队不是没有来过洛杉矶,却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全美第二大城市,也是北美第二大人口聚居区,有着发达的经济和足够多的人口,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市场,杜克想让突击者队成为洛杉矶的突击者队,需要做的工作无疑还有很多。

南希?约瑟夫森的icm,也接受了他的雇佣,负责突击者队在洛杉矶的市场推广。

icm深植于洛杉矶数十年,非常了解这片市场,而且与caa最近才成立体育部门不同,他们的触角早在南希?约瑟夫森的父亲执掌icm时,就深入到了北美的职业体育赛事联盟中。

如今洛杉矶的美式足球市场,主要被南加大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支大学球队所分享,从新赛季开始,洛杉矶突击者要打出足够好的成绩,成绩是争取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且杜克也准备投资建造一座全新的球场,他的代理人已经在跟贝律铭事务所接触了。

从威希尔大街的电影学院总部接上斯嘉丽,杜克驾车离开了比佛利山庄。

“怎么样?”

遇到红灯的时候,杜克转头问道,斯嘉丽微微耸肩,“我也是个犹太裔,那几个人又是教母的老朋友,对我的态度还不错。”

想要冲奥,仅仅依靠影片和角色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于市场,杜克与学院的关系只能说一般。

不过,影片质量是基础条件之一,他也准备开始筹划新项目了。(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六十一章地心引力

时间刚刚跨入六月份,华纳兄弟就正式对外公布,杜克的新片已经立项,即将开始筹备,新片的题材为太空历险的类型。

因为时间过于紧张的关系,杜克完全把影片的宣传工作扔给了华纳兄弟,新片立项连新闻发布会都没有召集,杜克只是在进出华纳制片厂被记者追问时,随口说了句新片会是类似《荒岛余生》的太空版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话也没有错,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会是斯嘉丽?约翰逊的独角戏。

这部影片的剧情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剧情,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女主角在太空遭遇意外,想尽办法回到地球。

新片名字没有对外公布,但杜克召集完自己的团队后,已经对内正式命名为《地心引力》。

而且在新片立项的第一时间里,杜克就敲定了另一名演员,他向乔治?克鲁尼发出了邀请,后者与他的经纪人几乎没有做任何考虑,立即答应了这份邀约。

本来,小罗伯特?唐尼从华纳兄弟得到一些内幕消息,想要出演这个角色,却被杜克拒绝了,或许以演技的角度考虑,乔治?克鲁尼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从奥斯卡的角度来看,他出现在影片中的好处远远大于小罗伯特?唐尼。

在前十几年里,小罗伯特?唐尼几乎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如果不是《钢铁侠》,他想翻身,难道不亚于登天。

但乔治?克鲁尼不同,对方在好莱坞的关系网之宽泛,在演员当中绝对是有数的几个。

好莱坞的演员和导演热心政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基本都是常态,乔治?克鲁尼就是其中的代表,甚至他通过刷政治格调,才有了如今在好莱坞的地位,而且与一大群热衷政治活动的人关系良好。比如史蒂文?索德伯格、茱莉亚?罗伯茨以及哈里森?福特等等……

关系网对于冲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杜克无心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但想让斯嘉丽战胜在犹太俱乐部非常受欢迎的娜塔莉?波特曼,必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而且斯嘉丽本身也是个政治活跃分子,与乔治?克鲁尼也有点交情。

将乔治?克鲁尼拉进来,成为这个庞大冲奥计划中的一环,肯定能增加一些斯嘉丽获奖的几率。

或许很多人认为乔治?克鲁尼在好莱坞名不副实,但不管他用了什么手段,一线明星的地位和本身的好人缘却是是实打实的。

的确,如果以曾经那个杜克的角度和立场去看。乔治?克鲁尼的言行是很恶心,但他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杜克了,从好莱坞导演的身份和立场出发,合作只会带来好处。

何况,真要以曾经的立场去判断,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布拉德?皮特、查理兹?塞隆、妮可?基德曼、汤姆?克鲁斯乃至斯嘉丽?约翰逊等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好莱坞人士都可以划定在合作范围之外了。

那他还用在好莱坞混下去吗?

政治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好莱坞,好莱坞明星也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

这一世。杜克判断商业合作的标准很简单——利益!

私下里,华纳兄弟曾经询问过杜克。能不能把主角换成男性,不过在杜克拒绝后,也就没有继续提。

其实从投资方的角度考虑,这样一部类似独角戏的影片,主角换成男性可以更加吸引人,毕竟在好莱坞这些传统公司的观念里。男性电影远远比女性电影受欢迎。

但这部影片不在这个行列里面,确切点来说《地心引力》在剧情方面没有任何创意,说是没有剧情都不过分,影片主要靠两点产生吸引力,一是出色的特效。二是演员的表演。

特效不用说,演员如果换成男性的话,会大大降低整部影片的氛围,男性和女性在大银幕上代表的含义截然不同,男性在影片中天生就是坚韧和刚强的代名词,而女性代表的是柔弱,是被保护的对象……

《地心引力》的主角换成男性,其自救带来的震撼力绝对不会像女性这么强大。

毫无疑问,影片想要在新年之前最少做到点映,时间非常紧张,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和杜克的拍摄还都比较好说,影片的特效制作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杜克为此跟华纳兄弟要了高达两亿美元的制作预算,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会仍在特效方面。

他专门去了一趟旧金山,与工业光魔的高层谈了一次,在高额的预算面前,对方答应派出尽可能多的特效师参与到《地心引力》的制作上。

随后,杜克又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