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700章

将血-第700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要是本是主政河中,奈何,却让段德适逢其会得了这么个大便宜,唉。世家大族,表面光鲜,但在朝野之间如履薄冰的艰辛,外人哪里又能明白?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世家子弟,在景兴一朝,想要兴旺门楣,却又谈何容易?

不过场中除了他们两人,其他加官进爵的却疏无半点喜sè。虽未露出半点愤愤不平之sè出来,但目光却都瞅向了跪在头里的大将军赵石。

可不是嘛,论起功劳来,在场中人,谁又能比得上赵石?旨意。却是赵石在河中的权柄剥了个干干净净,也许回京之后另有封赏,但旨意中的猜忌之意却是清清楚楚,这些人都是赵石心腹。心里哪里舒服得了?

赵石此时虽面无表情,但心头也已升起了几分怒火。隐隐的,一丝不祥的预感也如影随形般萦绕不去。

再回想起这一路至今,拥立之功立下,却立马被遣去潼关,几番生死,立功还朝,接下来平蜀之战,却只得了个传旨钦差的名头,到也算适逢其会,尽心竭力,才立下了平蜀大功。

但接下来呢,卸了羽林左卫指挥使一职不说,在长安一呆就是数载,还挂了个狗屁的羽林中郎将的虚衔,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将武学建成,又逢战事,还未出征,武学祭酒的职位就交给了旁人,不说中间还有平定羽林左卫兵变之功,到了潼关,嘿,却只能是一路偏师

而今血战数场,终是占了河中,更逼得金人遣使求和,可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张纸,就削去了自己所有权柄,真真是让人心寒到了极处,好好好,咱就回长安瞧瞧,什么在等着。

宣旨太监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加快了语速,其实也就剩下最后几句了,是要大将军赵石护送金人求和使节回京。

等到念完了圣旨,将圣旨托着交到赵石手中,脸上笑的已经和花儿似的了,并一把掺住赵石的胳膊,“大将军劳苦地上凉,快起来,快”

说着也不顾身份,弯下腰,为赵石掸了掸膝盖上的尘土。

赵石如今城府rì深一rì,虽心里不舒服的厉害,却还是笑了出来,一把抓住对方的肩膀,硬生生将这位大太监给拎了起来。

“这个可不敢当,公公怎么称呼?”

“奴婢王诚,表字定言,若大将军不嫌弃,直呼奴婢表字便是。。。。。。”一边谄笑说着,一边动了动肩膀,但只觉对方一只大手如铁钩般抓住自己肩头,纹丝没动,眼底不由闪过几分惧sè。

早就知晓这位大将军的凶名,在宫中也见过几次,也从未敢上前搭过话,这次来河中宣旨,本就是宫中诸人眼中一等一的苦差,也就是他这人老实,才被大家伙儿推了出来,途中也打定主意,什么宣旨钦差,可断断做不得准儿,尤其是在那位大将军的面前。

但这圣旨唉,老天爷保佑,这位大将军千万别将一腔邪火儿发在他身上才好。

之后设宴便是为宣旨钦差接风,这位王公公更是丝毫不敢拿大,胆战心惊间,是酒到杯干,不一乎,就将自己灌的烂醉,连临行前陛下嘱咐的敦请大将军上路的话都没敢说,直接昏天胡地的被人抬了下去安置。

接着段德,王正清两人也以不胜酒力为由退席,赵石挥退众将,只留下几个心腹说话。

“大帅,今后如何,我等唯你马首是瞻便是。”

本有许多话要说,但最终,杜山虎还是只来了这么一句,两人多年相交,不必多说什么,其他人也是点头。

“我到不担心这个。。。。。”赵石摇头笑了笑。军中派系林立,自古皆然,而现如今他南征北战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在军中根基已成,削夺权柄?哪里是那么好夺的?除非将他的旧部一网打尽。不然的话。只是职位变更,却是无济于事。

“大帅,可是京中出了什么事情?没听可恼的是,却便宜了那姓段的和姓王的。莫不是他们暗中使坏,嘿,之后定叫这两个老王八好看。”种怀玉义愤填膺。

张锋聚也是咬牙切齿,“大哥,要不咱们几个一起上书朝廷。议和就议和,咱们也不管,就说河中新定,有匪人作乱,离不得”

赵幽燕马上火上添油,yīn着一张脸便道:“几个金狗就在眼前,”同时做了个下切的手势,接着道:“如此,金人必有异动。也好让那些心怀莫测之人清楚,河中若是没了大帅,谁来也不成。。。。。”

不过,不等赵石斥责几人如同悖逆般的胡言乱语,已经有个怯怯的声音道:“几位将军想陷大帅于不义否?大帅率我等浴血敌前。功劳有目共睹,若行此yīn私之事,以保自身权位,于国为不忠。于那些战死将士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事若是做下。置河中诸军于何处?又置大帅一世英名于何处?”

众人怒目看去,却是居于众人下首的一个年轻人。

“张钰。”赵幽燕咬着牙吼了一声,“你个吃里扒外的王。”猛的站起身来,就要上去饱以老拳。

“够了。”赵石皱眉,喝止赵幽燕。

“大帅,朝廷之上定有小人作祟,若大帅就这么回去,旁人还道我河中军中无人,rì后欺压起来,岂不更是变本加利。。。。。。”有人抗声道。

什么叫骄兵悍将,这才叫骄兵悍将,他们不是对朝廷有了不臣之心,不过一旦群情激奋,这些百战而还的家伙们顾忌确实比那些文人要少上许多,而且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话赶话的,热血上头,什么后果就都不顾了。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不必赘述什么。

“你们想陷大帅于。”那边厢的年轻人也是涨红了脸,他在这些人当中,资历最浅,跟随赵石时rì也是最短,平rì里,本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不过这个时候,却是倔强的扬着头,丝毫也没有认错的意思。

“都给我闭嘴。”赵石重重一拍桌案,“瞧瞧你们出的馊主意,还不如个年轻人看的明白,岁数都活到狗身上去了,你们想干什么?想谋反不成?”

他心头本就烦乱,这时被众人吵的更是不耐,冰冷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瞧的众人一个个低下头去,再不敢抬起来,才算作罢。

“河中这里不同旁的地方,民心远未到安定的时候,只不过金人欺压太甚,这才让初来的咱们立定脚跟,但之后嘛,还得看穿衣吃饭,肚子吃不饱,衣服穿不暖,河中就依旧不是咱们大秦的河中。。。。。。”

“金人损兵折将不假,遣使求和也不假,但女真人是个什么德行?一旦兵jīng粮足,翻脸定然比翻书还快,你们这些人留下来,要把河中守好了,这才能对得起此战死难的将士。。。。。”

“你们为我鸣不平的心思我明白,但朝廷有自己的章程,再说了,让我回朝叙功,这功还没叙呢,你们鸣的哪门子不平?”

“再说,我今年二十有五,等得起,早晚有重回河中的那一天,到得那时,嘿,你们却被金狗打的灰头土脸,是对得起我呢,还是对得起今rì死难的万千将士?”

“嘿,都忘了大帅的年纪了,末将等一定守好了河中,等大帅回来,带着咱们杀他狗娘养的。”种怀玉谄笑符合。

“这就”赵石也笑了起来,指点着种怀玉道,“朝廷用人还是有分寸的,你们瞧,不怕死的张佩官在汾州,胆小怕死的种清哲躲在后头。。。。。。”

这时气氛彻底轻松了下来,张锋聚也呵呵一笑,打趣道:“处置使府一定是设在解州,那杜猛林又算什么?”

“呸。。。。。。”杜山虎一翻白眼儿,不过转过来,便正sè道:“大帅何rì启程,用什么人,一起吩咐了吧,今夜大帅若是不累,末将想与大帅再喝上几杯。”

赵石微微点头,旁人那里,即便是张锋聚也无二话,这是要私下交代些事情了。

“木华黎,张钰。”

“末将在。”

“你们两个各挑一千人出来,记得,不准挑jīng锐,嗯,就从受了伤,但不重的人里挑,不要分秦人,还是河中人,也不要分猛虎武胜军,还是禁军,只要愿意跟着回去顺道养伤的,都成,事先都说好了,这一战下来,大家功劳都是铁打的,谁也抢不走,在河中老实呆着,加官进爵不在话下,但跟我回去,可就说不准了,让他们自己想好了,你们两个也是,都想清楚了,明白吗?”

“末将明白。”

“大帅,不如让王览,赵幽燕这两个小子跟着,他们都是老”

“不用,他们两个这次也能弄个将军当当了,跟我回去做什么?都在这里带兵,再者说,王览伤重,现在还躺床上呢,亏你说的出口。”

张锋聚讪讪闭嘴,但心头的忧虑却只有更甚的份

他哪里知道,此时赵石心里已经有了些打算,若说之前还只是预感,现在旨意一到,他心中的担忧好像就已经被证实了,朝中定然已经生变,只是长安中的自家人没有发觉罢了,只盼这场风波来的晚些,不要让人猝不及防

“至于什么时候走,年关之后。”赵石摸着下巴缓缓道。

第十卷天下兴亡谁人晓第七百八十八章惊异

灯火如豆,几碟家常小菜,一个锅煮,腾腾的冒着热气,周围散落着几个酒坛,一如当年巩义县,两人彻夜对酌时的情景。。。

杜山虎手捻着酒杯,醉眼朦胧,心里在暗自感慨,年纪到底大了,才饮了一坛,便已不胜酒力,若放在二十年,不十年前,怎么也能喝个四五七坛才对。

“老了啊,想我家那小畜生都已成亲生子,要说,咱们当年在巩义时,他才多大?转眼便是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小旅帅成了大将军,我这个庆阳弃将也快成大将军了,旅帅,你说说,咱们这一辈子是不是没白活?”

赵石脸sè如常,以他的酒量,再喝倒十个杜山虎也是绰绰有余,听杜山虎这么一说,回想当年,心中微暖,笑笑道:“白活不白活,还要看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杜山虎哈哈大笑,不住点头,“旅帅说的总是有道理,男儿在世,想要的什么?可不就是荣华富贵嘛,这么说来,老杜这一辈子不算白活,”

说到这里,神情微黯,“老杜三十多岁才投在旅帅帐下,若。。。。。晚生些年,跟在旅帅身边,那才叫想当年。。。。。。”

“猛林,我们巩义有句老话,只有老朽之人才总愿回想当年之事,而有志之士,看的是现在及将来,不是我说你,你才四十多岁,至少还有二十年功业可建,别在我跟前充老啊”

杜山虎眼睛一亮,到了他这个年纪,最怕的其实就是年华老去,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这话他愿意听。

“比起旅帅来,可不就是老了吗?这老也有老的好处,西北张大将军年迈。但却安安稳稳做了这么多年的延州指挥使,大将军王佩,嘿,年纪也不小了,但灰溜溜回去之后。还能继续作他的殿前司指挥使。旁人都说是。。。。。。其实啊,在老杜看来,朝廷上下,就是喜欢其“老成持重”。还有种大人,那可真真是当年太子一党,为太子做了多少事,再瞧如今,枢密副使作的有滋有味儿。再遍观中书,六部,枢密,别说四品以上了,便是五品六品的年轻人又有几个?”

说到这里,杜山虎已是眼眶微红,却还是接着说道:“旅帅啊,在您面前,这里也没旁人。老杜不怕说些犯忌的话,自旅帅从军至今,老杜都瞧着,看着呢,以旅帅的功劳。封侯封王算得什么?但到如今,也不过是三品大将军,得胜伯。。。。。。”

“想当年在巩义的时候,咱就听旅帅说过。天下间的对手多了,打完后蜀。后周,南唐,灭了金国,西夏,还有南边的大理,西边的吐蕃,再不行,南边丛林,北边大漠,部族多如牛毛,再往远了说,西域诸国,过了那里,还有泰西诸国,天地之大,不愁没有。”

“那时老杜便知道,旅帅的志向根本让人无法企及,只要风云际会,定非池中之物。”

“说这些做什么?”赵石举起酒杯,一如往常般干脆的一饮而尽,酒水入喉,辛辣刺激着咽喉,就像是着了一把火,心道,杜山虎是喝多了,不然不会如此唠叨,还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但这些年,能在他耳边唠叨的,除了老娘,也没几个了吧?也不知是那河中烧酿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只觉心中暖暖的,却没有往常般不耐烦的感觉。

“这些道理不用你说,大家伙儿都明白,还是那句老话,不招人妒是庸才,王佩?在禁军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都呆废了的人,不用提了,西北张大将军,自折大将军去后,西北哪儿还打过像样的大仗?到现在,我看啊,西北jīng锐已是昨rì黄花,拿不出手儿了。”

“种被人防着防着,就已垂垂老矣,好在,还能终老长安。。。。。。要我说啊,这就是前车之鉴”

杜山虎此时一拍桌子,“着啊,老杜想说的就是这个,这些年起起伏伏,老杜才算瞧明白,这当官儿,就和打仗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