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537章

将血-第537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石也只有暗叹,这次回去,事情赶在一起,恐怕又要忙luàn上一些日子了,身不由己的感觉很浓,但也没奈何,让手下诸人收拾了一下,便即启程回京而来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一十六章亲族

不到十天的功夫,再回到府中,得胜伯府之内,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府中各处布置的都已差不多,张灯结彩,huā红柳绿的,看上去就好像要准备过年,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说起来,上次赵石娶妻时场面要大的多,也要隆重的多,但明眼人一瞅就知道,里面多数有皇家推波助澜的影子,赐爵,搬礼,太后亲问婚姻,陛下下旨厚赏,皇家的宠信简直就是无以复加,再赶上川中战事捷报频传,于是乎,nòng的朝中大臣们也不得不锦上添huā,其中多少有些借机向地位越来越是稳固的皇帝陛下表忠心的意思在里面。不过真要细数一下,那时别看风光,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仓促突兀了一些,赵石本身的身份地位以及亲家那里都有些配不上,唯一说得过去的恐怕只有赵石身上那个外戚的光环儿了,论起功勋威望来,却还要差的多呢。不过这次却是不同了,赵石在蜀中一战功成,在军中威名赫赫,不论爵位,还是军功,谁都清楚,经此一战,赵石起码在西军中的威望除了像折大将军,张夹将军这等沙场宿将之外,已是不作第二人想,至于年轻一辈,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说”此次赵石结亲李氏一族,虽无复当日胜景,但却也不需多借皇家之力,凭的多是自身地位了。如此,便也有了差别,还未到婚庆之时,贺礼已然陆续送上门儿来”其中多有京中大族”显赫者犹以辰王,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的李氏一族为首,别看自赵石回京之后,门庭有些冷清,但这个时候,送礼之人却是络绎不绝,其中犹以王公贵戚为多,连魏王李玄道都派人来送上了一份贺礼。

这都是交通往来的应有之意”也不必细说,礼物虽然送上,看似与前岁大婚时无异,但婚礼当日,人家派什么人来道贺”就是另一回事情了,可以想见的,再不会如之前般上演许多贵客盈门的戏码了。

身为主角的赵石却不管那么多,府中的事情大多时候他都是放手不管,想起来,才会问一问”当然,大多时候他是想不起这些事情的。

府中比离去时又闹腾了几分,这个他到也有心理准备”回到府邸,也不理身前身后”一顿张罗,总在他眼前晃悠的大管家杜鹰,径自回子后院。

说起这个管家来,还要费些笔墨,此人却是他东征时带回来的,来历什么的前文都有叙述,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人化名保福,原名杜鹰,胆子不大,却有一股旁人没有的伶俐劲儿,好似天生就会伺候的这么一个主儿。

到了他这府中,先是在前院当今管事,后来大管家老齐见他很有眼sè,又懂规矩,却三十多岁了,还光棍一条”索性将自家孙女许配给了他,去岁老齐偶染风寒,又自感年纪老迈,精力越发的不济,就有意把大管家这个差事给了孙女婿。

跟陈先生以及老夫人提了提,可以想象,前两者哪会在这等小事上踌躇?于是乎,这个从东到西,捻转来去,坎坷的一塌糊涂的杜鹰,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得胜伯府的大管家,其人之经历若数说起来,却也真有那么几分传奇sè彩的。不过对于正在缔造传奇的赵石来说,杜鹰此人那点经历可真不够看的,更没多少在意。

回到后宅,先是洗漱一新,接下来便是先去石头娘那里走一圈了。石头娘这里却是热闹的很了,一屋子的欢声笑语。

石头娘居中而坐,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旁边陪着说话的六七个人,其中一半是女眷,坐在石头娘下首的三人,一个五十多岁,头发huā白,声音却浑厚响亮,不是别人,正是赵石如今的老丈人,范天养两外一人,却要比范天养还要年长一些,面庞清肖,一身青袍,透着几分儒雅和飘逸,只是气sè不太好,带着几分病容。

而最后一个,却是赵石最熟悉的,手脚长大,满脸的憨厚,说话没有几句,却只在那里傻笑,那种朴实的农家人模样怎么都遮掩不住,这人却是有些时候没见的赵赵狗子的下首坐着赵石的姐夫,赵石的姐姐也在,而老太太身边,还陪着一个中年妇人,虽已年过不数,但眉眼之间,却还能依稀瞧出当年的风采,而此时,中年妇人拉着石头娘的手,眼圈微微红肿,显然刚刚哭过的。

当然,这身穿青袍的老者以及中年妇人赵石都是认得的,也是石头娘这边正经的亲戚,赵石本人还得喊上一声姨夫姨母,不用猜了,这两人正是巩义县张家的主人,张世杰三兄弟的父母。

所以,在这里看到张世杰和张世文兄弟两个就不用奇怪了,范天养在,范柔儿自然也跑不了,此时正在屋中一角,拉着一个比她年长不少的女子在唧唧咯咯的小声说话,态度亲昵,不用说,这女子就是张世文的婆娘,范柔儿的大姐了。

加上端茶倒水,忙里忙外的丫鬟婆子,一屋子的人,都不用什么炭火,赵石进屋就觉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赵石没怎么惊讶,在外面的时候下人就已告知了这里的情形,他只是觉着有些奇怪,这些人怎么就不远千里的来了,尤其是范天养,这次他娶的可是平妻,就算这么个三妻四妾的年代,老丈人来给女婿道贺,也说不太过去吧?

至于张家的人,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要说整个张家,也就是张世文与赵家,其实也就是导他赵石相交最厚,其他人嘛,包括张世杰在内,若单论起交情来,也只是泛泛罢了,别nòng张世杰在府中呆了有一年多,但以张世杰的性情以及当时的情形,也未处下多少私谊。

当初他大婚时都未亲临,这次却几乎全家都来了长安,赵石第一个念头就是张家估计又出了什么狗屁倒槽的事情了,其他的还真解释不了,至于说趋炎附势,以这一家子来说,还不至于。

他一进来,屋子里就好像按下了暂停键,声音一下子就都没了,所有人的脑袋都齐刷刷的转了过来,权势这个东西的威力在此时此刻真的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随即,椅子,茶杯什么的响做一片,连带着石头娘,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方才还显得其乐融融的屋内,却是立马被敬畏和拘束取而代之了。响动虽大,但却没一个人开口,身份上的巨大差距,即便是身上多少都卒血脉联系,事前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准备,但临到头来,却也不能从容以对的了。

场面多少有些怪异,所有人好像都感觉到了那分压力,身形高壮,面容显得有些普通的少年只在门口一站,让人联想到的却全是这个少年身上那耀眼的权势,这才叫jī窝里面飞出了金凤凰……

饶是赵石经历了那么多,神经更是坚强的彷如钢浇铁铸一般,这时也被nòng的没来由的一阵紧张,搜肠刮肚,也没找到应对这种场面的手段。

还是石头娘开了。,“石头,愣着干什么?快来见过各位长辈兄长?”

气氛稍稍松动了一下,十几只眼睛都盯着,这下马威给的,好像全屋子的人都给吓住了一般。

赵石缓了一口气,心里也是嘀咕,怎么就有种初上战场的威觉呢?这些人,好像没一个是以前没见过的,怎么聚在一起,反而就……

没多想,先是见过了姨夫姨母,两人虽还有些拘谨,却还能堪堪保住长辈的架子,范天养不用说了,见的次数比其他人都多,所以最从容的就是他了,乐呵呵的,不但扶住赵石,还多问了几句身体什么的。

到了赵狗子这儿,这憨厚的农家汉子却是手足无措的紧了,赵石那姐夫更是腿一软,差点跪地上,还是赵石眼疾手快,一把拎住了他的膀子,这个姐夫上次受了无妄之灾,在大老里很是关了些时候,却还是他施展手段给捞出来的,这人老实能干,就是少了几分彪悍之气,不然的话,想法给他nòng个一官半职的,现在也是轻松的很。接着又和屋里其他人一一见过,张世杰还是那般古板,礼数一点”不缺,在这种场合下,就显得有些疏离了,到是张世文挤眉nòng眼的,那大咧咧的性子没变多少,到是让人感觉亲切的多。

小丫头过来,叫了一声夫君,又吩咐人上茶什么的,一副小大人模样,雷人的很,见礼已毕,众人才又重新坐定下来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一十七章家族

“去岁乡里风调面顺,年景很是不错,就是……就是绶役重了些,不过到抢收时便好了的……”……

“听闻南边大胜,乡里百姓都是感奋非常,从军的也比往年要多,家中不少子弟还说要来京师投羽林军,呵呵,羽林军又岂是他们这些无知小子能高攀的上的。口勺……”……乙

“他家商叔叔已是老了,当初身上就有伤患,年轻时还不显什么,但这两年却一多半都在床上,管不了什么事了,到是他家那小子,上山下水,将家里照看的不错弓箭也耍弄的好,将村子里其他几家猎户可都比下去了呢,若非家中需人照看,也早就从了军的……

“读书的娃子都还安心,赵学究还管得住,咱们那家学也办起来了,还从县里聘了几位饱学的先生,那些先生啊,听说是来咱们赵家庄教书,都乐的跟个什么似的,现在别说县里,就是府里,也都说咱们赵家庄是快风水宝地,来到咱们那儿,说不定就能沾些仙气儿呢……

自嫂子走了之后,咱们那里可又搬来些人家,攀亲来的也不少,村老们都说,这人丁兴旺是大好事,所以人也越来越多,每日里瞅看到是喜庆,就是游手好闲的也多,很有那么几个偷鸡摸狗的小子……

多是张家老爷子在说话,但石头娘这里问起的还是家中的亲朋,那就得赵狗子来答话了,零零碎碎的,也不过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一些琐事,不过却勾起了石头娘的思乡之情,连连追问,又喜又悲的,让气氛也跟着起起落落。

但说话的人也未必专心,眼睛若有若无的都在赵石身上转悠,赵石陪在下首,也不说话,只是听着听着,那青山绿水的乡村好像也渐渐浮现在了眼前,若有若无的,一丝怀念之情也涌上了心头。

漂泊日久,安定的时候着实没有多少,却在那青山依依,绿水环绕,如桃花源一般的世外之地安居数载,所以故乡这个词儿一旦出现在心头,不期然想到的必定也是那静谧安详的小小村落。

又过一会儿,女眷们都退了出去,屋里这几位长辈才渐渐谈起这次来京师的缘由。

范天养目的很单纯,就是来看女儿的,至于是不是听说赵石又要娶亲,担心女儿年幼,吃了子什么的就另说着了。

赵狗子这里就复杂了些,赵家庄越来越大,以前的小村落现在俨然如同市镇一般了,而作为主家的赵氏一脉在巩义县的地界不自觉的也成了举足轻重的大族。

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吧,也差不了多少,反正在巩义县那里,所有人都眼瞅着一个新兴的权贵世家崛起在眼前,而且速度极快,几年夫,不论田产,还是其他什么,都急剧膨服了起来。

赵家村的人原来都是农人出身,没什么见识,但随着外姓之人纷纷蚁附而来,自然少不了出主意的,有人就说,以京师那位赵家未来族长的权势,乡间亲族怎可还是如此?不然岂不丢了大将军的脸面?

本来赵家人觉着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就成了,比起那时三餐不继,一场雪下来,村子里总要死伤几个,徭役来了,也只能闷头应着的日子可是好到了天上去的。

这样想的人是真不少,但总架不住人天天说叨,于是大家伙聚在一起一琢磨,也都觉着现在外姓人越来越多,这么下去,十几二十年后,赵家岂不连祖坟都成了旁人家的田地?大将军护得咱们一世,但子孙呢?

于是乎,算计下来,又找些见识多广的人出主意,最终却是弄出了个章出来……

为后世子孙计,几个村老也是下了狠心,先是请来风水先生,寻了一块风水宝地,在那里建起了新祠堂,新祠建好之后,硬是将旧祠给拆了,当然,中间又找和尚又找道士的,其中的讲究可就多了,便不在这里一一细数了。

当然这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却走到府里打着赵石的名头,请来好几位德高望重之人,为巩义赵氏一族重新录了族谱,并在官府入档。

不过不管是那些村老,还是旁边出主意的,都没忘了现在巩义县赵氏一族是地地道道的外戚,这种几乎和皇帝改元差不多的行为的大动作,腿元炽会了主支的,那边听到这个消息,对于这种几手等同公甘泣门户的举动却是不怒反喜,赵家老爷子没露面,却是派来了家中辈分极高的一位族老,算是作个见证。有了新祠堂,有了新族谱,还得了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