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353章

将血-第35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没打到成都。就全的躺下。”和之前在众将面前沉静自若。一言一行都带着威风不同。这时候的吴宁却才露出些行伍本色。

此时李严蓄却是笑的比哭的还难看。还有些羡慕的瞅了瞅吴宁宽厚的身板儿。抽了抽鼻涕。瓮声瓮气的道:“娘的。咱们两个要是一起站出去。现在准没人说咱两岁数差不多。瞅瞅我这一头的白。我这身子骨儿照着你这个大帅也差的远了。这些天也没脸出去见人。怎么样?栈道修好了吗?”

两个人说话都直来直去。却透着一股子亲近劲儿。要说李严蓄在兵部这些年。和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自然不会对付了。吴家和杨家有姻亲在。算起来。吴宁还的叫上杨感一声舅爷。本应与李严蓄疏离些的。

但李严蓄经过这次大起大落。却是看透了许多的事情。来到军前之后。并不与军中将领多作接触。对于军务之事也少有议论。催办粮草。以及和后方官吏打交道等事却是不遗余力。事事皆为大军着想。有这样一个监军在。身为主帅的吴宁却是也收起了之前的轻慢之心。事无巨细。就算李严蓄多次说出什么主帅决定就好的话。也要在他面前详细解释一番。

这般下来。两个性情相异。经历官职都大不相同。之前更是只闻对方之名。没见过一面的人却是渐渐都去了提防之心。说起话来也便恣意了许多。

“快了。估计也有个三四天就成。不过却给了蜀军准备的时间。赵方此人到是了的。好像打定了坚守的主意。有了这些时日。旁处蜀军准备再周全。也是守不住的。唯有剑门。剑阁险峻。天下之雄关莫出剑门关之右。又有赵方亲自坐镇。却是强攻不的的。”

说起话来。李严蓄到是觉着寒意渐去。脑子中的昏沉感觉也少了许多。这时却是笑道:“大帅何必瞒我。蜀军大势已去。自古以来。大军到剑阁而空手而还者。鲜矣。大帅恐怕心中早有定计才是。快快说来。以作咱的祛病良药。”

吴宁哈哈大笑。重重的拍了李严蓄一巴掌。却是拍的对方身子一晃。赶紧上前扶住。“就听人说。兵部有一只老狐狸。向有滑不留手之称的。这回听说要来军前监军。我这里可是担足了心事。没想到却是你这样一个妙人。好。好……”

连道了好几个好字。才又正容道:“要说真正打起来。赵方虽有蜀中名将之称。但咱们这一路上打到这里。蜀中军将们的本事也都清楚。土鸡瓦犬罢了。所以说啊。赵方的本事也未必能强到哪里去。不过是蜀中无有大将之才。于是才将这人显了出来罢了……”

这一刻。李严蓄才真正的觉察出了这位大帅的自负和骄傲。之前的种种做派恐怕都是做给麾下将校们看的。李严蓄在心中也微微暗叹了一声。果然。能统领万军者。怎么又会没有一点异于常人的性情?

吴宁如今袭的是安平郡公。整整比他父亲低了一大截。当年他父亲吴有拓土之功。又逢大秦剧变之时。这才有此殊遇。不然别说是异姓之人。便是那些开国功臣之中。也没一个封王的。

吴氏一门荣耀至此。也算的上是堪堪到了人臣之顶峰。到了吴宁这一代如无转机。必定是要走下坡路的了。但是机会就这么来了。伐一国之就明明白白的摆在了眼前。可想而知。之前这

谨慎再谨慎的举止。不派大军走罗川小道。而是宁可日。修复栈道。军中诸事皆是亲力亲为等等等等。这里面是憋着一股劲儿啊……

不提李严蓄心中感慨。却听吴宁继续道:“困守剑门。其实就能看出赵方此人不过是中平之智。手下又无能战之劲旅。如此。大势已然在我。

听说蜀中君臣并不和睦。君庸臣堕。赵方临危受命。若不是朝廷予我时不多。这时退兵十里。估计用不了多久。后蜀君臣就能自毁长城。

此时嘛。却只能用那反间之计了。我已命人在剑南散布谣言。君臣相忌之下。结果却是难料。赵方身边还有枢密副使苏方重。不通军略。定多为赵方掣肘。其实这仗不打。赵方已然了无胜机。此人一去。后蜀再无领军将才。这千里之山川。就是我们大秦的了……”

李严蓄听罢。心中也是惊喜。抚掌而笑道:“大帅运筹帷。果然不凡。看来。进贤先要恭祝大帅建此不世奇功了。此战之后。我大秦军中第一人。当非君莫属……”

“你又何必笑我?我却是有自知之明的。此战能打的如此之顺。还不是圣上及诸位大人在中枢运筹帷之功?

此时也正是关键之时。却要慎之又慎。不能起半点骄狂之心的。等功成之日。再谈功论赏不迟。”

“大帅能有此心。确为朝廷之幸。众将士之幸也……”

说到这里。两人相视片刻。都是哈哈大笑……

兴二年五月末。大秦兵马总管吴宁。派奇兵出罗川小道。克深渡渡口。小漫天寨守将李昭大惧。失措之下。为秦军所乘。被人骗开寨门。激战之下。秦军趁势突出栈道。大举掩杀而上。李昭不敌。率残兵败走大漫天寨。

秦军汇合深渡奇兵。尾随败军而来。大漫天寨守将陈合惊慌之下。指挥失当。竟被秦军尾随败军杀入寨门。

两军激战一个时辰。陈合战死。李昭被俘。残兵数百弃寨而去。此时秦军也已追逐激战两日。各个都是疲惫欲死。彭岚山。罗耀商量了一下。虽然都是立功心切。但还是选择了原的驻守。等待身后的大军主力到来。

大军前锋半日之后便即到达。接着又在小漫天寨休整一日。之后四千秦军强攻金山寨。金山寨此时却早已枕戈以待。营垒坚固。又正处要。有赵方麾下大将王海亲自把守。

四千秦军在此血战两日。却是终未拿下金山寨。此时秦军主力八万人马陆续到达。王海惊悚之下。的了赵方军令。在寨墙上虚设草人火把。趁夜弃寨而走。

不过却为秦军识破。大军并进。王海率军断后被围。力战不降。最终自而死。只余两千残兵退入剑门。之后秦军四出。将利州各处军寨一一扫平。又克利州府空城。至此。整个利州重镇皆为秦军所有。八万大军临于剑门关前。雄峻的天下第一关城终于展露在秦军面前。

剑门关天下险峻。从下面望去。两边壁立千仞。如同刀削斧刻。中间一座雄关像一头巨兽般堵住口。居高临下。声势森然。在关下望去。虎踞龙盘。便是八万大军在前。也让人有些微不足道之感。

吴宁率领众将在下面观瞧。众将都是连连咂舌。都道果然名不虚传。

吴宁观瞧良久。叹道:“天下第一雄关。果然鬼斧神工。诸葛武侯真神人也。”

李严蓄笑着应道:“武侯遗泽。却为小儿所据。可惜。可叹……”

关城之上。此时也是人影林立。看着关下铺开。旌旗密布。好像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大营。许多人已经脸色白。双股战战。不能自己。

为一人面如冠玉。头定狮子盔。身着银色甲胄。身子修长。却并不显瘦弱。一张颇显俊秀的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丝毫不为关下联营那冲天的杀气所影响。只是眼角眉梢都透着些疲惫。却让他一身的英气减了几分下来。这人正是蜀军行营都总管。后蜀理国公赵方。

“秦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总管大人可有良策退敌?”说话的却是赵方身边的一人。这人身子微微有些福。脸上也满是书卷之气。上的城楼。脸上的汗水还没消干净。此时为关下秦军声势所摄。也微微露出些沮色。皱着眉头问道。

赵方周围众将这时却都露出些嘲笑不屑之色。也是。这位监军大人之前还一直叫嚷着让总管大人出兵救援汉中。更是一副你不领兵我便出马的样子。如今却又说什么秦军士气正盛。宁不可笑?

“有剑门关在。就算秦军再来十万。最后也的退兵而去……”也不等赵方说话。他手下的一个部将便已经声说道。

赵方摆了摆手。他明白手下众将对于这位文人出身的枢密副使有些瞧不惯。不过当此之时。也顾不的从中转圜了。秦军来的如此之快。实在出于他的意料之外。心痛王海之死之余。也有些后悔。若知秦军战力如此之强。便是弃守利州。全部退守剑门。也好过徒损兵力的。

“为今之计只有谨守剑门一条路了。剑门若失。则京师危矣。方只求苏大人与我同心协力。共御暴秦。其他的。方也顾不的了。”

“那是自然。”监军苏方重脸色来有些难看。此时却是正容道。“当年邓艾破蜀。却是用奇兵绕剑门而过。如今虽然不同于古时。但还请将军防备之……”

赵方微微颔。“这个不必忧虑。便是秦军要辟蹊径。通过之人马也不会多。最多也就千余疲兵罢了。我已召各寨守军防备。量秦军也无机可乘……”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四十七章大胜

将血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四十七章大胜

声切切。时如微风过林。时如深泉滴水。让人闻来。清气爽。心情宁静。心绪不由自主间。只愿随着这琴声起起伏伏。悠然于世外。

“这琴音中已有禅意。到此静极生动之境界。已可入宗师之列。没想到府上却是出了个操琴圣手……”

琴音袅袅。渐渐隐去。穿着一身轻袍的陈惜寿卓然立于赵石身边。脸色虽还一如往常般苍白。但到了夏日。精神头却是好了不少。长身而立。面容英俊。带着沉毅。看上去着实便是个气度卓然的佳公子形象。

此时已到六月间。正是繁华似锦的季节。府中后园紫嫣红。绿树如盖。夏风带着池塘中的水汽微微吹来。根本让人感觉不到半点的暑气。只感觉一片清凉。再听罢这等如仙乐般的琴声。却是真正的有了尘俗尽消之感的。

他自然知道此时在后园中弹奏出如此之曲的人是哪个。这位文姑娘在府中的位有些特殊。不属平常府内之琴师。而是以自由之身驻于府上。颇像是宫里的供奉。拿着主人家的银子。用度也是从优供给。来去却是自由的很。虽说出身青楼。这个名声不大好。但身为女子。便是大秦风气开化。能如此特立独行的又能有几人。可惜。这位文姑娘一直深居简出。眼前这位大人又没有宴客的习惯。他到府也有两个年头了。却是和这位文姑娘未曾见过几面的。

尤其不好出口的便是……如此之佳人。他虽有幕艾之心。奈何房内却有一只母老虎在。他这位贤妻平日到也贤惠温良。不过若是起了性子。虽无缚虎之力。但缚住他还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这话语之间。却多少带出了些遗憾的意思来。

赵石是什么人。他这话里一有何异常。却是第一时间便感觉了出来。似笑非笑的瞅了他一眼。

这琴声虽是美妙。但对于他来说。却并不真能在心底留下痕迹。反而却是想道。府里的闲人还是多了些。那些仆役就已经不少。内院的女子更是成群。还有护卫亲眷。加上城南庄子上的人丁。怕不已经有数百人之多了吧?

不应该让他们找些营生干干了。府里的支出也不知道够不够用。再加上李全寿。张锋聚一群蹭饭的。赵石都怀疑。那几个账房先生是不是在认真做事。不然就这么一个个月下来。怎么就没个短缺的时候?

若是让陈惜寿知道他这时转着的小家子气的念头。一定会笑的打跌。感情几次向这位大人说起官员俸禄的事情。竟都是当做了耳旁风。一点没往心里去的。

想这京里多少豪门世家。哪家门户之内不是仆役成群?就算家里败落的不成样子。只要府邸还在。内院外院也总的养上十几个下人才成。不然出门都没脸见人的。

不过赵石也就是想想罢了。旋即便将这突如其来的念头放在了一边。前些日子前方捷报已经到了京师。朝堂上下自然都是欣喜若狂。

秦军主力已经攻陷利州重镇。兵临剑门关下。其他两路人马却更是突出。张承率兵临于汉中城下。大战三日。阵斩后蜀节度使蓝惟。数次攻上汉中城楼。但却都是功败垂成。

不过就在第四日的头上。汉中城内却生了变故。后蜀咸安郡王孟信联合城中部曲私兵。斩刺史魏士成及其部将十数人。随后开关请降。这位孟氏宗亲以及其家眷正在递解进京途中。想来作为第一个投降的后蜀皇室。应该会受到些优待才对的。

而东路李任权军才是最出彩的。李任权所部只有八千军卒。吴宁命起横扫金州以南至巴山山麓。以为大军侧后。保证粮道之顺畅。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他这一路其实是为大军殿后。并无多大用处的。庆阳府兵变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但余波一直未平。不仅平凉之军在军中不招人待见。庆阳府的兵马也是一般无二。

他与张德让。韩适三个人都是当年兵变之脑。虽说事后补救。但韩适还是因受牵连而免官罢职。他则勉强做了庆阳府防御使。可想而知的。老来若能在此任上退下去。就已算的上是谢天谢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