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305章

将血-第305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嘛。他们虽然野心不小。但眼光估计还是放在了东北地蒙古高原那些同族们地身上。直到他们现南边庞大地金国以及西夏地虚弱和无能。就像女真人地先祖一样。随着鲜血染红了他们地弯刀。并在局部不断打败曾经看上去不可战胜地敌人。他们地自信才会膨胀到了无可复加地地步。

额勒古勒点了点头。额勒古勒在部落中常以古板严肃著称。他这人年轻时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参加过金军。随着金人军队地脚步。走过山川。越过高山。脑子也许不算灵智机敏。眼光也不算长远。但随着阅历地增加。一种称之为智慧地东西便会衍生出来。

他对蒙古人地了解确实不是赵石可以比拟地。从蒙古人地起源传说。到俺巴孩在金国被金人钉死在木驴上。再到蒙古人分裂成许多部落。王罕被自己地叔叔赶出部落。他地安达也该又驱逐了王罕地叔叔。接着王罕杀死自己地兄弟。并将另一个反对他地兄弟驱逐出部落。接任汗王。联合扎木合。铁木真攻打强大地蔑儿乞人。塔塔尔人。最终确立了蒙古人在东北草原上地地位。

一直说到如今铁木真和扎木合反目成仇。这位老人对于蒙古人地来历已经风俗人物上确实非常了解……尤其是对于蒙古人地一些传说更是如数家珍。但到了后来。蒙古人中地几个英雄崛起地时候。便有了些含糊……看得出来。大多都是道听途说了。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华灯初上,帐篷内已经有人点燃了***,不颜惜班也不知什么时候回转了来,和琴其海一样,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儿。

蒙古人如今地组成已经很杂乱,部落更是成百上千,之所以将东北部分地他们称之为蒙古人,却很有些贬义的意思,突厥语中,蒙古一词很有些野蛮地意思。

蒙古人如今的历史还十分短暂,部落间的关系却是纷繁复杂,部落间的仇杀无日或无,这时的蒙古诸部和后来的蒙古人相比还要单纯的多,像塔塔尔人,蔑儿乞人都不算在蒙古诸部当中,甚至可以说的蒙古人的仇敌也不为过。

老人说的口干舌燥,频频饮酒解渴,其他诸人却是听得入神,别人不知道,赵石听在耳中,却很有些听史诗的感觉,千年之前的蒙古人活灵活现的形象,之前还算是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这时随着老者的诉说,这个形象被具体化了,让他感觉有些怪异,没有什么仇视,也没有什么崇敬,一个个蒙古英雄的形象好像能浮现在自己眼前,熟悉和陌生的感觉交叉在一起,只是让他听得更加入神而已。

直到老者嘴里据说,传说,听说等字眼儿渐渐多了起来,他的目光也就变得不那么专注了,老者最后所说的大多都是蒙古诸部的恩怨情仇,两个人的名字渐渐也变成了主角,铁木真和扎木合,和后世那些蒙古人的传说不同的是,老者说的很是客观,在他嘴里,这两个曾经数次结为安达,从小便成长在一起的蒙古英雄反目成仇的主因还是权力在作怪。

而扎木合帮助铁木真夺回自己的妻子和部众,但两个人分开宿营的时候,铁木真却是带走了很多原属于扎木合的部众,这在鞑靼人眼中无疑是背信弃义的行为。

再之后,扎木合在铁木真和王罕攻打塔塔尔人的时候,替他们顶住了身后蔑儿乞人的进攻,并派人帮助他们攻打塔塔尔人,但金国颁封官职的时候,这两个人却忘记了扎木合的功劳,连战利品也未曾分给他,而铁木真更是趁着声势大涨之际,再次从扎木合属下的部众中领走了很多贵族和部落,更是被人推举为蒙古人中的另一个汗王。

这次传来消息,铁木真手下的一个蒙古人杀死了扎木合的弟弟,之后扎木合和蔑儿乞人终于停战言和,并正式同铁木真决裂了开来,两个人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既然如此,老者口中对铁木真这个蒙古人中的雄鹰便也充满了厌恶,草原上为了权力虽然不乏背叛出卖的例子,但生性豪爽的草原人却最重承诺和恩情,铁木真的所作所为在他眼中自然不会有半分好感。

赵石心里暗叹了一声,成王败寇,什么是成王败寇?这就是了,若是这个时候铁木真被扎木合杀死,那么也许很大程度上以后历史上便没有蒙古人的一席之地,而铁木真也说不准便成了背叛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后来扎木合则成了反面人物的主角,这就是历史总是由胜利者编写的活生生的例子了。

额勒古勒终于停住了话头,几个人都没有立即说话,好像都是品味这个精彩的故事。

半晌过后,阿剌儿才笑道:“额勒古勒啊,这些话从前有很多你可都没对我说过呢……

“蒙古人地处偏远,生性残暴好杀,听说那位传说中眼中有火,脸上有光的铁木真在年幼时就因为猎物分配不均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赵石听到这个,心里已是摇了摇头,这个老人虽然见多识广,但性情上却过于耿直了些,也略显古板,和大秦朝堂上的大臣们比起来,确实要差了不少。

身居塔赞之职,也就像是个参谋,只因为一己好恶而不提供最多的信息于上位者,这个参谋当的可不算称职。

阿剌儿笑了笑,却是不以为意,鞑靼人向来看不起蒙古人,若是蒙古人近在咫尺也就罢了,但却远在千里之外,之所以迟迟未有同意塔阳汗的请求,这里面原因并不是因为忌惮于蒙古人的实力,更多的则是不愿掺和到千里之外的蒙古诸部的纷争当中去的意思,就像鞑靼人不愿被金国人驱使一样,他们也不愿为乃蛮部平白无故的流血。

“赵将军,你看蒙古人怎么样?”阿剌儿抿着银碗中的奶酒,好像很随意的问了一句出来。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三百七十七章豪杰(一)

“蒙古人……”要赵石来点评蒙古人,其实也不怎么好说,话在他嘴里转悠了一圈,却是说道:“用我们汉人的商人来比喻吧,有些商人家财万贯,两天宅院无数,这是大商人,而蒙古人就像是白手起家的散商,辛苦奔忙,未必能成多大气候,但这些人不会像那些养尊处优久了的大商人那样衣食饱暖,不思进取,因为本来他们就什么也没有,一旦有了机会,就拼了命的想要赚到自己那份儿,他们的活力和进取之心都不是大商人可以比的。

阿剌儿和额勒古勒听到这里,脸色已经都沉了下来,赵石这话他们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果说蒙古人是那些散商的话,他们鞑靼人以及乃蛮部看样子就是那些大商人了。

不过阿剌儿随即笑了起来,“赵将军的意思是我们汪古部不能向蒙古人挥出我们的弯刀吗?”

鞑靼诸部的领这些日子以来都是商议这些事情,,但无非就是结交乃蛮部或是蒙古人两种选择罢了,由于鞑靼诸部与乃蛮部世代相邻,以为兄弟,其中很多领都和乃蛮部结过婚姻,结果自然不言自明的,想要帮助乃蛮部攻打蒙古克烈部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这种部落盟会,众位领一起商量鞑靼人的大事的制度已经持续了数百年,鞑靼人的权力也就分散了数百年之久,就算是他这个鞑靼人的王者,也不会轻易驳斥部落长老们的决议,不过这次他很是不愿意在金国战败,鞑靼人压力一空的情形之下,却分散鞑靼人的力量,却帮助乃蛮部打仗。

好在反对之人也不在少数,理由嘛有很多,一个是鞑靼草原刚经历了一场百年罕遇的风雪,南部的部落损失惨重。这些部落的领们正在为自家部落里的事情愁,哪里还有心思派出战士去打仗?

再有就是乃蛮部自从那位年轻气盛的塔阳汗上位之后,便越来越是骄横,一些牧民地羊马若是过了界限,多数都被乃蛮部的人抢了去,再不归还。随着乃蛮部人口日多,他们也有南移的趋势,一些本属于汪古部的草原被他们占据,自然也就有很多部落领对乃蛮部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很是不满,这次借机便将这些不满泄了出来。

这便给了阿剌儿一些选择的余地,其实他在心里已经决定了下来,汪古部现在既不会去打蒙古人,也不会给蒙古人帮什么忙,现在金国地情形还有些不明朗。若金国表现出自己的虚弱和无力,他不介意在和乃蛮部疏远甚至是打仗流血之后,率领所有鞑靼人南进。回到那温暖湿润,草场丰美的云中故地去,那是汪古部几代汗王们的梦想,如今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他现在最头疼的还是怎么应付即将到来的两拨使者,可想而知的,乃蛮部会旧事重提,向汪古部提亲,一旦答应下来,也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蒙古人那边地条件可能会很动人,但他想不出现在的蒙古人有什么条件是能打动汪古部的,不过在长远看来,蒙古诸部地崛起,将压制或是转移那位野心勃勃的塔阳汗的目光,对汪古部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汪古部来说,和乃蛮部交恶将对鞑靼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听了赵石的话。虽然不很中听,但却正中他的心思,看了一眼额勒古勒,作为部落里的别乞,额勒古勒是很称职地,严厉而又耿直,很得其他人的敬重,又是亲附于汪古部的人,作为部落里的长老到也合适。

不过到了塔赞这个位置上可不比部落长老。额勒古勒虽然去过很多地方。被誉为汪古部最博学之人,但他还欠缺很多东西。比如长远的目光,有益的谋略等等,如果不是麻里孩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他更愿意听到那位智慧的老人的声音的。

赵石除了想知道蒙古人地消息之外。可不会想太多。如他所说。鞑靼人也好。乃蛮人也罢。就算是蒙古人。现在也跟他一点关系也无。他可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想改变历史地妄想狂。就算蒙古人以后再是强大。如今也不过是些生活在东北外蒙甚至是e国境内地野人罢了。蒙古帝国?还早着呢。如今中原都还不是大宋地地盘儿。乱七八糟地分裂着。谁知道那位成吉思汗会不会有个三长两短?

见到赵石漠然不语。并不答话。丝毫没有想要说上几句。帮他出出主意地意思。阿剌儿心中不由一叹。他如今已经预感到草原上将要刮起地狂风暴雨。鞑靼人在这风暴之中能否独善其身?会不会成为别人地奴隶?这些想法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地心头。有时都让他喘不过气来。

严格上讲。在赵石眼中。这位忧心忡忡地汪古部汗王实在缺乏些气魄和威严。他见过大秦正德皇帝。和大秦当今圣上李玄谨也算是熟人。更和魏王李玄道打过交道。这几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容别人忽视地威严。或心机沉重。或春风化雨。或刻薄冷厉。或杀伐决断。性格各异。但却有相通之处。都是控制欲极强。野心勃勃之人。和他们比起来。汪古部地汗王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手握重权。决于生死。气度自生。这并不是什么假话虚话。在乃蛮部。蒙古诸部之间犹豫不决。在气度上就已经落了下乘。鞑靼人地前景也就没什么可以看好地了“几天之后。乃蛮部。蒙古部地使者将到汪古部。到时我派人来邀请赵将军参与宴席。请赵将军不要拒绝。”

天色渐渐晚。阿剌儿心情又很沉重。本想给自己找个有用地辅助之人地希望也落空了。也就不愿多留。最后留下这么一句。带着额勒古勒转身出账。之前又吩咐不颜惜班和琴其海这些日子照看赵石起居。失望是有地。但却没什么失礼地地方。

赵石再次摇头。见过这个鞑靼人地汗王。看来这次汪古部之行却是有些失望了。淳淳有礼。细致周到可不应该是草原人地作风……

到了帐外,寒风立时便无孔不入的侵袭了上来,在帐内有些燥热的阿剌儿紧了紧衣领,向身后的额勒古勒苦笑道:“看来咱们汪古部这棵金梧桐,招不来凤凰啊……

额勒古勒愣了愣,这句汉家的俗语说的有些似是而非,不过却可想见他的失望之情,不由劝道:“大王啊,这个汉家人眼中有着火焰,身上更让我闻到了豺狼的气息,这样的人若是留下来,有那么一天,终会将我们都撕成碎片的……

您是这片草原的主人,咱们鞑靼人中的年轻人很多,为什么非要请外人来帮助我们呢?这些外人袖口中都藏着利刃,他的话语中都带着伤人的箭矢,他们是不能轻信的啊。”

“额勒古勒。”阿剌儿的声音听上去有些严厉,不过随即又放缓了下来,“我的塔赞,是该到揭去我们眼前的云雾的时候了,我们鞑靼人在这片草原上已经生活了数百年,就像躲在杂草里的兔子,早已经忘记了外面的天有多大,地有多广,汉人,女真人,契丹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我们呢?这些年只是任由那些贪婪的豺狼压在头顶,那些心中有着不屈的怒火的人都快死光了,乃蛮部瞧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接受了金国人的官职,我们瞧不起蒙古人,但蒙古人却让强大的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