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1256章

将血-第1256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也可以仔细看一看,秦国人到底有多么的强大,我的安达,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博尔术毫不犹豫的拍打自己的胸口,低头道:“英明的大汗,明白您的意思。。。。。博尔术也很好奇,秦国的汉人,到底跟我们的奴隶有着怎样的区别,所以,请您允准我,亲自去。”

成吉思汗铁木真哈哈大笑,显然,他很满意跟随自己多年的安达,依旧保持着当年困苦时的勇气。

不过,他最终摇头道:“我的安达,你是诸人之首,我最有力的臂膀,我的身边,怎么能离开你呢?派另外的人去吧,带上拖雷,虽然他还小了一些,但他是我的儿子,应该承担起他的责任了。”

说到这里,铁木真惋惜道:“可惜,窝阔台不在这里,不然的话,他应该是最好的”

话音未落,术赤已经急声道:“父汗,阿弟还小,术赤愿意代替他,去秦国的”

铁木真毫不意外的笑了下笑,“术赤,你的性情太急躁了,你是一个善战的将领,而不是一个好的使者的人选。”

“好了,国师,我需要你的那些鹰犬充当我的眼睛和耳朵,让他们都出去,为我探听一下秦国的消息。。。。。。嗯,听说燕王那里有些乱,也派些人过去查探一下吧,如果燕王真的老到,眼不能见,耳不能听的地步,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好准备了。”

“赤老温,你准备些礼物,亲自带人去一趟燕王那里,送给他,并当面告诉他,我需要他尽快平息河北的内乱,也要让他明白,我一直在注视着他。”

“博尔忽,哲别,速不台,者勒蔑你们四个分别领一个万人队,去东边,攻打那些一直不肯臣服于我们的家伙,我已经命人在东边给你们准备好了一些过冬的地方,你们有一年的时间,让东边那些部族低下头颅。。。。。”

说到这里,他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大声道:“金国人的皇帝,逃去了高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东边安定下来,我会亲自带领你们,去高丽捉拿金国皇帝。”

在座的蒙古人都振奋了起来,实际上,他们多数不会去管敌人是谁,他们只需要战争带来的丰厚收获而已。

酒足饭饱,一种蒙古人纷纷散去。

成吉思汗铁木真将博尔术和丘道人留了下来,这一蒙一汉,才是他如今看重的智者,很多大事,都会跟他们商量。

直到晚间,这两人才告辞出了宫廷。

而他们这个时候,其实都明白,大汗虽然算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没跟秦人开战,但大汗心里的不甘,他们都能清晰的感受到。

因为成吉思汗铁木真,本就是从困苦中走出,一路上。遍布荆棘。从来都是以弱胜强。也从来没在强敌的压迫下,有过任何的畏惧。

正是这样坚毅无畏的性情,让他成为了蒙古人的大汗。

当他遇到强大的敌人的时候,只会让他愈加兴奋,所以,现在大汗看似平静,心中却已经燃起了一团火焰。

他在寻找秦人的弱点,谨慎的注视着这个庞然大物。如果有一天,他觉得时机到了,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向这个庞然大物

而他们,作为大汗的臂膀,要做的其实十分简单,让蒙古人强大起来,并为将来的战争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博尔术的心思很单纯,从他跟随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将自己全部的忠诚。献给了铁木真,铁木真的意愿。就是他的使命,尽三十年过去,这一点从来没有变化过。

不过,另外一位成吉思汗的心腹,国师丘道人,心里所思所想,就要复杂的多了。

以他对秦人的厌恶,他是乐于见到蒙古人与秦人交恶的,这些年来,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方面的努力。

他如今充当的不只是成吉思汗的谋士,蒙古人信仰的来源,而且,他还是铁木真的耳目,汉地的情形,多数都是他告知于铁木真的。

不过,要说他有多忠诚,呵呵,不用开玩笑,他和燕王李任权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投靠的早晚而已。

所以,他现在是蒙古人的国师,备受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信任,而李任权,却会受到所有人的猜忌和不屑。

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很多,虽然他熟读道经,但权势这东西,已经将他牢牢锁在了蒙古人的战车之上,蒙古人一旦败亡,那么他这位国师,下场也将极为凄惨,甚或会留下万世骂名。。。。。。

在这一点上来说,别无选择之下,他必然会是一位“忠臣”。

。。。

夜晚,蒙古人都城城外。

这是一处村落,周遭开垦了很多农田,差不多快到秋末了,农田中一片金黄,一片丰收在即的景象。

但在村落之中,却是黑洞洞的寂静无声,彷如鬼怪居所。

恐惧悄悄在黑暗中蔓延,生活在蒙古人治下,这种景象在汉人聚居的村落中,很常见,很多时候,醉醺醺的蒙古士兵,会在夜晚中,骑着战马,闯进村落当中,闹的村中鸡犬不宁。。。。。。

很多时候,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惨剧。

太多的鲜血和惨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彷如置身地狱,汉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的权力,有史以来,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在这村落西边最大的一处宅院当中,还依稀亮着灯火。

村落依旧寂静,因为那片宅院,本就与整个村子不在一个世界当中。

那里住着一些女真人和契丹人,也正是他们,在执掌这个村子,收税,拉丁,或者帮着蒙古人作恶等等,都少不了他们。

他们同样是蒙古人的战俘,也大多都有着奴隶的身份,但他们的地位,无疑比汉人

几百年了,辽东的土地上,从来都是以血脉来划分等级,现在也没变,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大多数汉人一直过着卑微的生活。

现在,蒙古人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带来的是另外一场噩梦,当然,这是对于汉人

宅院中,村中的几位贵人都在,饮着美酒,吃着菜肴,隐晦的讨论着,今年的收成,几成应该送去给蒙古大人,几成留下来,自己等人又能占多少。

当然,村里那些汉奴,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别饿死便成,其余的,自然是由他们来瓜分。

在这个年头,粮食是比金银更珍贵的东西,一斗粗粮,在这个时节能够换取的东西,是盛世之人,所无法想象的。

说到得意处,几个在灯火摇曳间,彷如鬼怪的家伙,发出刺耳的笑声。

当然,女真人和契丹人曾经的荣光,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半点儿,剩下的只有猥琐和卑怯而已。

不过,缅怀祖上荣耀的时候,他们也都会暗自庆幸,他们都活了下来,不像西边那些同族,被汉人杀的干干净净。

他们时常诅咒那些秦国的魔鬼,却更加对如今的主人感激涕零。

如今,辽东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族群大致分为三种,一种自然是蒙古人,一种是汉人,另外一种,便是留下来的女真人和契丹人了。

因为蒙古人毕竟人口不多,所以,蒙古军中如今已经渐渐出现了另外两族的身影。

最为蒙古人喜欢的,其实还是从东边掳掠过来的生女真,他们和蒙古人一样,天生就是好的战士,而且,行事的准则,和蒙古人很相近,获得他们的忠诚也非常简单。

击败他们,掌握他们部族的生死就成了。

如今,这已经成为蒙古人最为重要的兵源之一。

这一晚注定不会平静,正在几个家伙有了几分醉意的时候,有下人小心翼翼的进来,禀报了几句。

为首的女真人愣了愣,蹭的一下站起来,叽里呱啦的喊了起来。

于是,几个家伙立马手忙脚乱的跑了出去,很快,他们便出现在宅院的大门口,而那里,已经有几个人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大门敞开,看到几个衣冠不整,一嘴酒气,迎了出来的几个家伙,为首的中年人扬起手中的马鞭,就是几下。

挨了鞭子,头脸上火辣辣的疼,但没人喊痛,也没人求饶,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蒙古人的脾气,任何怯懦的表现,都会换来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和羞辱。

果然,来势汹汹的中年人打了几鞭子,便收住了手。

“把正厅准备好,之后还有人来,都不得阻拦,让到正厅,准备酒菜,仔细点,不然小心你们的脑袋。”

字正腔圆的汉话,让几个家伙都愣了愣,蒙古人什么时候该说汉话了?

但这并不包括为首的女真人,他一脸谄媚的笑着,转头便吩咐其他人去准备,自己身子一弯,便伏在了地上。

中年人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家伙的厌恶,重重一脚踏在他的背上,走进了大门,他身后的两个护卫,也是照葫芦画瓢。

这就是蒙古人的礼节,俗称过门梯,和下马时弄出来的下脚石差不多,都是用来彰显等级的方式。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女人

如中年人所说,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

有的人单独一人,突然出现在宅院的门前,身上带着股鬼气儿。

有的带着一二从人,大大方方来到这里,一如投宿的夜客。

有的则是纵马扬鞭,踏碎一村的宁静。

直到深夜,客人才算来齐。

这个时候,宅院正厅中聚集了二十余位形形色色,穿着各异的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正厅中却还算安静。

有的人到了就埋头吃喝,根本不理旁人,有的跟相熟的人打个招呼,坐下来交头接耳几句,也就没了声响。

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们再没露面,因为为首的女真人将他们都赶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知道,来的这些人大多都是汉人,从他执掌这个村子开始,中年人就曾来过一次,将这座宅院定为了他们的落脚之处。

至于这些汉人都是干什么的,他不太清楚,只知道,这些汉人是为蒙古人效力的,这也就足够了。

更何况,这些汉人并不管他们同族的死活,和大金朝时,那些汉人权贵差不多,能让他在这里作威作福,还能借给他一点势力,这年头,也就不用妄求太多了。

不过,他可不敢保证,这位的手下人等都是怎么想的,这是个人命不如鸡犬的时节,脑袋掉了,你都没处说理去,为自家性命着想,还是不要在这些人面前露面为好。

他们不出现其实最明智不过。这些家伙可并不斯文有礼。等到月上中天。厅中已然杯盘狼藉,若非大家知道,还有大事未说,这厅堂中,不定会喧闹成什么样子呢。

“人来的差不多了。。。。。。劳烦大家趁夜跑这一趟,李某多有惭愧,来,李某敬诸位一杯。给大家伙赔罪。”

中年人开口便带出了一股江湖匪气,并举起酒杯,稍稍示意,一仰脖干了。

厅中众人,纷纷举杯对饮,不过,放下酒杯,一个瘦小骨干的汉子大声道:“李先生,就不用废话了吧,你叫大伙儿来。肯定是另有吩咐,直说便是。等了这大半夜,老子可不耐烦听这些客套话。”

显然,中年人匪气还不够足,威望也不够高,想要死死压住这些匪类,还有些困难

“大家伙也不是闲人,大半夜走这一趟,确实有点耽搁买卖。”

“你有个屁的买卖,不走这一趟,也是搂个娘儿在炕头上折腾,耽搁,耽搁你生儿子吗?”

“也是,大家伙儿同人不同命,小弟确实有些买卖要做,比不得诸位哥哥坐在家中就能金银满屋,所以啊,吕大哥说的不错,还是痛快点的好。”



既然有人开了头儿,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有的趁机开始诉苦,有的显然对李某人不满,在发泄怨气,有的煽风点火,也不怕事大。

爹娘老子乱飞间,二三十人,每人一句,厅中就乱的好像开了锅的沸水相仿了。

李先生脸色不变,心里已是骂了一句,乌合之众。

确实,这些人来历各异,其中有出身马匪的,有坐地分赃的大盗,有专以杀人夺命为业的杀手刺客,还有以贩卖奴隶为生的板木城主。。。。。

若非这是个乱纷纷的年头儿,这些家伙也出不了头,即便如今都算有了身份,聚拢在一起为蒙古人效力,但所谓沐猴而冠,自己都觉着心虚。

不然的话,聚会也不会选在这样一个半夜三更的时节。

不过,不等中年人说话,已经有人一拍桌案,“都住嘴,正事儿还没说呢。。。。。”

声音洪亮,一下就让厅中安静了下来。

看看说话的人,有那不服气的,也只能忍了。

因为说话的这位黑黝黝的汉子,名声在辽东这片地界上,可是响当当的,他们这些外来人,想要在这里活的好一些,都不敢过于得罪于他。

这位看上去貌不惊人的汉子,是辽东参客的头领,手下尽多亡命之徒不说,几乎所有辽东人参,毛皮买卖,都要看他几分眼色。

据说家资巨万,富可敌国,是辽东一等一的大商巨贾。

女真人在的时候,他是女真权贵的座上宾,蒙古人来了,他还是毫发无伤。

像这样的人,底子肯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