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1223章

将血-第122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今年真能金榜题名,”

话音未落,女人转过头来,哼了一声,眼神中带出的全是警告之意。

汉子撇了撇嘴,在大路旁边,旁若无人的伸了个懒腰,“长安也到了,二妹你要去寻亲,哥哥呢,要去国武监那边儿瞧瞧,听说那是个出英雄的地方,咱旁的没有,就是有不缺英雄气概。。。。。。”

“国武监不是那么容易”女子终于开了口,声音竟然出奇的清越。

汉子不服,“凭咱一身本事,不信就进不去。”

“大哥既有投军之意,不如等我两日如何?”

别看这个汉子一身草莽气息,但一点都不傻,闻言就往女子身边凑了凑,“呀,你家亲戚难道还能送咱进国武监?”

女子不语,汉子砸吧了一下嘴,“要是这样的话,某只能陪二妹你一起入城了。。。。。。”

(二更,求月票,新加进来的人物,好好描写一下,大家别嫌烦。)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路遇

这一男一女,女子话少,只闷头走路,男子话多,唠唠叨叨的,许多话还偏偏挺不着调,但两人这么相处的惯了,却是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不久,城门便已到了眼前。

女子脚步反而慢了下来,手也不自觉的摸上了剑柄。

汉子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也明白近乡情怯的道理,知道自家二妹有点紧张,其实他也挺好奇,二妹这样的人,家人又会是怎么一个模样。

别看他说话不怎么着调,也有些嘴碎,但见识却绝对不算少。

这里是大秦都城长安,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可不能闹出事来,没看他自己连刀子都送人了吗?

见二妹这般模样,他轻轻一把拉住对方的胳膊,苦着脸就劝,“二妹,咱能不能不带剑进去?哥哥可还想多活两年呢。。。。。。”

女人下意识的握紧了剑柄,但随即。。。。。。就转过头来,看着汉子,眼中多少流露出些轻蔑,好像在笑话的他胆子小,让汉子有点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就知道是这样,想要让她把剑扔了,还不如让她去死呢。

就在这时,城门处一阵骚动,马蹄得得,一群骑士陆续出现在城门口处,看来是想要出城,只是城门这里,人流较多,他们也只能勒着马缰缓行罢了。

汉子眼前一亮,拉着女人就快走了几步,想要趁着乱劲儿混进去。

但手一紧,却是被女子使劲拉住。

“”

片刻之后。汉子就知道为什么了。

骑士们陆续出了城门。这些人一个个身形彪悍。虽说都穿着便服,但腰间都挎着利刃,座下的马匹,也都膘肥体壮,一看就是正经的河西健马。

而且,骑士经过之处,守卫城门的人,纷纷行下军礼。

两人驻足路旁瞧着。不管女人怎么想,但汉子却知道,这些骑士怕是哪位大秦将军的护卫才对,没别的解释。

汉子有点羡慕的东瞧瞧,西瞅瞅,心里却在不孝的埋怨老爹,若非他拦着,当初自己可就投军了,现下不说给人当护卫,说不定自家都能成个将军了呢。

绿林道上那些贼厮。长的一个个横七竖八的,好像各个天生一副贼像。穿的也从来都是破破烂烂,怎么能有这些人威风?

龟儿子的,这趟长安应该算是来对了吧?

不过,这些骑士看上去虽然威风,但出了城,也没把马速提起来,做出鲜衣怒马的骄横模样。

路过时,汉子还听见一人在嘀咕,“奶奶的,又这么”

不过此时汉子的心神,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了。

队伍中,一人坐在马上,只那魁伟的身形,就让他在一群骑士中间,如鹤立鸡群般的显眼儿,更何况,那些骑士前前后后,都隐隐以其人为中心。

好像感受到了汉子的目光,经过的时候,这人撇了路旁的两人一眼,在汉子身上没多停留,到是多看了女人两眼。

不好说是什么感觉,汉子不自禁的微微垂下了头,背后有点发凉,以他的心性,这可有点稀罕。

骑士们陆续过去,有些压抑的空气,立马松动了开来。

汉子跺了跺脚,心里自我安慰着,今天算是见了一位人杰,嗯,若非俊杰,怎么能有那样的气势?

“这些人是。。。。。。”

“哼,叶公好龙,大将军赵柱国当面,大哥也不识得,还想进什么国武监?”

呀,汉子张大了嘴巴,显然吃惊的厉害。

只是,这位心比较大,随后就缓过了脸色,满脸懊丧,嘟囔道:“二妹啊,怎么不早说,要知道是。。。。。。”

女人抿了抿嘴角,“知道了又想怎样?”

汉子想了想,随即脸上却是露出嬉笑讨好之色,“二妹竟然一眼能认出他来,是不是认得?哥哥。。。。。。嗯,哥哥也不求别的,你看凭哥哥一身本事,应该能到大将军身边当个护卫吧?”

女人伸手,在他肩头拍了拍,没说话,但那意思不言自明,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汉子乐呵呵的,实际上,心里却有点失望。

大将军赵石名满天下,没想到出行会这么平淡,和他想象中截然不同。

就像当年项羽观始皇帝,若是始皇帝轻车简从,霸王项羽多数不会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才对。

不过汉子转过脸来,脸上笑意渐渐敛去,出神的看着那些骑士的背影,不言不笑的他,竟是好像凭空多出几分成熟和坚毅出来。

不过嘴上还在嘟囔,“你说你们女人就是麻烦,什么事儿都藏着掖着的。。。。。。就像咱家小妹,才多大一点儿,就有了心事了。”

女人声音虽说清越,但总是没多少波动,说话的时候,总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冷清。

“那是她看上了姓林的小子,你个做哥哥的,竟然没看出来?”

“哼,咱又不傻,但姓林的那书呆子,怎么瞧怎么别扭,妹子嫁过去,定要吃苦头”

“之前那人,可也是书呆子,大哥还不是谈的热络?”

“那怎么能一样?虽说也满嘴之乎者也的,听着让人有点厌烦,但知道谁对他好,晓得冷暖人心的人,结交一下,又有何妨?不像林家小子,读书都读傻了,空长了一副好皮囊。”

女人嘴角微翘,算是笑了笑,显然很是同意汉子的说法。

实际上,若非汉子看上去有些粗疏,但见事却极为明了,当年她也不会跟汉子结下金兰之好。

两人闲话几句,准备入城。

但身后马蹄声响,不等两人回头,身后有人已经唤了一声,“小樱樱。。。。。。前面的是不是任红缨?”

声音一听就出自女子之口。

女人身子僵住,眼睛却眯了起来,汉子一瞅,就知道这是二妹动怒的先兆。

不过他这里也是暗笑,小樱樱,嗯,哈哈,这名字听着顺耳。

今日红缨在手,何日缚得苍龙。

任红缨之名,正是源于此处,而且,绿林道上,三目神剑之名,现在也响亮的很呢。

秦川出刀客,尤其是当年秦夏边境之上,使刀的好手不计其数。

但使剑使的好的,却还要说后周和南唐那边儿的人物。

所以,绿林中有刀自秦川,剑出中原之语。

任红缨不但用剑,而且是女子之身,在她于巴山蜀水之地游荡,会遍蜀中群豪之后,三目神剑的名号,也就算立起来了。

仇人会叫她一声恶婆娘,不相干的要尊上一声任大侠,最不济,也总能得个任姑娘的称呼。

但小樱樱哈哈,这是什么玩意,闺名吗?

汉子有点幸灾乐祸的转过头,他到不担心二妹一怒拔剑,这里是长安,不是荒郊野外。。。。。。

马蹄得得,三骑转眼间就到了跟前,汉子也看出来了,这应该是方才那些骑士中的几位。

为首的一个是个妇人,一身干净利落的骑装,腰间同样挂着长刀,到了近前,马还没站稳,骗腿就下了马。

紧走两步,就来到女人面前,上下一阵打量。

然后。。。。。。就是眉开眼笑,一把拉住女人就不松手了。

“真的是你,小樱樱。。。。。。多少年没见了,呀,都长成大姑娘了,嗯?还点了朱砂,看着可真俊俏。。。。。。不对啊,这是什么东西,谁伤了你了?”

这才是真正的絮叨,汉子那点嘴皮子功夫,和人家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这亲热劲儿可不是装出来的,一边碎碎念着,一边摸摸胳膊,搂搂肩膀,捏捏脸蛋儿,这会儿女人站的笔直,只能像一个木偶般被人揉搓。

看到女人额头上的疤痕,妇人心疼的不得了,想要摸摸,被女人摇头避开,不过,随即就被对方扶正,还被迫低下头,妇人凑上去,仔细的瞧了瞧。

片刻之后,妇人又摸了摸女人粗糙的手,眼圈就红了起来,“你说你啊,想出去走走也不知会咱们一声,一去多年,音讯皆无,你知道咱们有多担心?哪个狠心的王八蛋,还在你这里划了一下,告诉我,我去拆了他个王八蛋,你瞧瞧,你瞧瞧,手上脸上这么粗,这得吃多少苦啊。”

汉子在旁边摸了摸脑袋,这是碰到亲戚了?不像啊。。。。。。

旁边那两没下马的,一看就憋着笑,张头张脑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也怪这个二妹嘴巴太严,他如今也只知道她家住长安,其余的问了也是白问,不然的话,到是能猜上一猜。

妇人絮叨了半天,好像也知道任红缨的性子,对她的冷淡不以为然,这会转过眼来,就问,“这是谁?不是出去一趟,带了自家男人回来了吧?”

“飘姨,这是红缨的结义兄长,王罄,字名远。”

“结义兄长啊,嗯,那还凑合,这傻小子可配不上我家。”

(有人晒稿费,阿草瞅了瞅,被打击够呛,后来想想,晒稿费的家伙,不是真正的大神儿,就是扑街众,像阿草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从来不去凑热闹,嗯,一下心理就平衡了许多。)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过往

王罄,蜀人,父亲乃西蜀驼帮首领。

所谓的驼帮,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些私盐贩子组成,往吐蕃,大理以及蜀中蛮族那里贩卖私盐,干的也是掉脑袋的买卖。

后来,这些私盐贩子相互之间很是内乱了一阵儿,又经官府打压,很是销声匿迹了一些时候。

不过,很快,他们又出现在蜀中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回,他们的组成又了变化,他们中间多了很多蜀中绿林人物,各个身手不凡,而且,互为援手,比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接下来又贿赂官府,结好各寨蛮族,驼帮的名字也就此叫了起来。

不用问了,驼帮的出现,和当年祸乱蜀中的拜火魔教脱不开干系,也为拜火魔教起事,提供了最重要的银钱上的支撑,贩卖私盐,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所以,等秦人占据蜀中,驼帮在那一场场动乱之中,也顺便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在秦人治下,蜀中元气渐复的时候,就又有马队行于古道之上,虽然不敢沿用驼帮之称,还是有很多人,以旧称呼之。

但在这个时候,他们断不会是拜火魔教余孽死灰复燃了。

他们摇身一变,多数都变成了正经的商人,虽说,他们和绿林人物总脱不开这样那样的关系,而且,盐茶等官府管制之物,在他们的行囊之中,也能屡屡查获,但他们确实有着官府的文书。不会再像以前那般东躲西藏的了。

像是王罄的父亲。就因熟识道路。又懂番语,本在村寨中以射猎为生,却被大家推举为了首领,做起了以前驼帮的买卖。

王罄十六岁上,就能独自带领商队,走一走比较安宁有些的马道了。

到了十八岁,娶了蜀中谢氏之女为妻,得传谢氏弓箭之术。在蜀中众多驼帮中终于闯出了些名声。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蜀中官府密谍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蜀中的方方面面,驼帮也不能有所幸免。

像蜀中谢氏,在当年蜀中大乱之时,可没少为秦人出了力。

不过,像王罄一家,也只能勉强算是外围,他父亲更是一辈子连密谍的面也没见过,只能说是不自觉间,就成了人家的棋子罢了。

而王罄和任红缨相识。说起来有些俗套,一次王罄出行。在山中救了重伤的任红缨。

那个时候,任红缨满脸是血,还在山上滚下来,断了一条胳膊,浑身有那么几处

王罄这人吧,心不算软,却喜欢到处交朋友。

说好听一点,那就是仗义疏财,有豪侠之风,说不好听的,就是结交匪类,早晚要出祸患。

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处,一个女人伤的这么重,而且手中还攥着犹自带着血迹的利刃,怎么看都不是好路数。

搁在平常人这里,可能早调头跑了,但王罄却把女人带回了村寨,并严令手下人等,不得外传,连他爹都死死的瞒着。

王罄到也不是傻大胆,一边给女人治伤,一边派人四处打听。

其实不用多久,女人还没清醒过来,就查清楚了。

救起女人的地方叫古木峡,女人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