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刘尚传 >

第262章

三国之刘尚传-第262章

小说: 三国之刘尚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孙尚香,自然不好在这时候过来,只是带着女兵以及自己的陪嫁从偏门进入。人绕是如此,整个将军府外也是人流如织,孙家的明珠出嫁,孙家自然不可能小气了,光是派过来的仆人就是不下三千人。再加上孙尚香自己的数百名的女兵,还有他们的家人,这陪嫁的人,竟然足有万人。几乎把门口都是堵住了。
众人在门口简单的交谈了几句,就是前往议事堂中。分宾主落座。刘尚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晔,鲁肃,贾诩,徐庶,杨修,再加上一个新来的吕蒙,也算得上的人才济济。刘心中颇为的得意。
刘晔等人也是好奇的打量着吕蒙。心中暗暗的猜测着。议事堂这等地方,可不是谁都能够进入了,再加上,今日要讨论的,乃是征讨五溪的事情。分量不够,不属于军中的人,几乎是没有资格进入,除了鲁肃是个例外。他乃是刘尚的大总管。有资格列席。
“呵呵,给你们介绍一下,此乃吕蒙吕子明。我新收的爱将。对了,子明,你初来乍道,许多事情都是不懂,你就先跟着…。恩…。。”刘尚看了看左右,“跟着子敬学习一段时间吧。兵书韬略。史籍文书,都不能落下了。我会定时抽查,什么时候我满意了,我就命你为一方大将。”
“什么?让我读书?”吕蒙脸上拉的老长,活像个苦瓜一般。“主公,我也老大不小了,在读书,恐怕耽误了武艺啊。”
“别装可怜。我也不求你成为饱学的儒士。只要能够观其大略即可。子敬,子明的事情,就要麻烦你费心了。”刘尚笑着道。
鲁肃点点头,又是摸着胡须,上下打量着吕蒙。心中更是好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刘尚如此重视一个年轻人。甚至要自己教导他。
刘晔等人也是心惊。特别是杨修,双目放光的看着吕蒙,活脱脱像是看到了一个大宝贝一般。
“果然,高智商的人,就是恐怖啊。”刘尚看着杨修的那兴奋的样子,就是知道,自己的心思肯定又被他给看破了。
其余人显然也发现了杨修的表情。在场的都不是笨蛋,很快就是反应过来,神色也开始变得严肃。
没有人会去怀疑的眼光。既然刘尚能够让吕蒙坐在自己身边,也就是表示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众人放了心,开始进入了正题。
刘晔首先站起来,把最近五溪的情况说了一遍。随即,就是各处探子从武陵收集的情报一一放在了刘尚的案头。
“情况不怎么好,探子来报,五溪人大量涌入武陵各地,刘表更是给出了大量的甲胄,兵器,五溪人的实力恐怕最少也能提升个一倍左右。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是善战,有了精良的武器,当不下于我们的精兵。”鲁肃沉声说道。
“尽然已经聚拢了四万人。”刘尚眉头微微皱着。五溪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更是没有想到,刘表竟然一口气供应了五溪四万人的装备,这得要多少钱啊!哪怕仅仅让军卒穿上统一的服装,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还不止。”贾诩站起了身,也递给了刘尚一叠纸张。“主公,这是今天各处探子送来的情报。五溪之中,还有着大量的蛮族没有出来。若是他们倾巢出动,最少也能凑出七万人的规模。”
“七万人?”刘尚被贾诩的话给吓住了,他的手中,最多能够调动的也就是十余万人,这还是跟孙策两边联盟。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可是一个小小的五溪,竟然能够凑出这么多人。不得不让人震惊。
徐庶却是笑出了声,虽然是才来,可是徐庶无疑用他的学识在刘尚的身边站稳了脚跟。他站起身,朝着刘尚道:“恭喜主公,七万人,这可是五溪所有的能战之兵啊。”
刘尚眉头微皱,不爽道:“那是七万个人,不是七万只蚂蚁,喜从何来?”
刘晔倒是露出了笑容,有些鼓励的看着徐庶,笑道:“元直心中,可是有着妙策对付五溪了?”
徐庶没有说话,只是把眼睛看着刘尚。
刘尚心中忽然一动。看了看自信的徐庶,试探着到:“难道,元直真的有办法对付五溪吗?”
徐庶点点头,笑着道:“要破五溪不难,只是,主公是想着一战而令的五溪屈服,还是花个三五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的侵蚀的五溪部族呢?”
“三五年的时间?”刘尚龇牙咧嘴,暗道三五年的时间,若是努力一点,恐怕自己的子嗣都要断奶了,怎么等得起,
他摇了摇头,沉声道:“三五年太长了,若能一战而定五溪,自然是最好不过。”
徐庶微笑,“那么主公就不能太着急,要一点一滴的给五溪以压力,令的他们把所有的能战之兵都集中到了武陵。然后,再出其不意,自然一战功成。”
刘尚恍然大悟。没错,五溪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到今天,连大汉战无不胜的伏波将军马援也是无法剿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溪多山,根本就无法全力进攻。一个不对,他们退到深山老林,就极为的难以剿灭了
可是如今,五溪却是突然在武陵建国了,看起来他们仿佛是越发的强大,其实却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在山地之中,五溪无疑极为难缠的,可是在平地上,大汉的武装又岂是五溪能够对付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尚方才明白徐庶为什么要对自己说恭喜。若是等到蛮王把所有的兵马都集中到了武陵,自己再去堵住他们的后路,恐怕这五溪,还真有可能一战就能够平定。
只是,刘尚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刘表如今与五溪结盟。若是我们进攻,难保刘表不会出兵骚扰我们的后方,必须要先把刘表给打怕了,令的他不敢出兵,我方能顺利灭掉五溪。你们可有教我?”
“这…。。”刘晔等人眉头又开始皱起,刘表如今是摆明了用五溪做挡箭牌,自己却躲起来偷偷的发展。他要是避而不战,还真的难办。江陵可是荆北的重镇。就是打个一两年的时间,也不是不可能的。
倒是贾诩忽然露出了笑容,朝着刘尚拱手道:“主公,我有一个计策。当能令的刘表寝食难安。他就是不想战,也不得不战!”




第三一四章 商议2
商议完军情,时间已经快要到了傍晚。刘尚却是不能立刻回去,过去了庐江这么久,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了,五溪与刘表,更是仿佛两座大山一般压在他的头顶。令人心情沉重。
更有一些事情,也是拖了太久了,刘尚也必须要尽快的处理。送走了刘晔等人,刘尚片刻不停。就是带着黄叙寇封前往了城中的监牢。
多日不见,寇封的神情又是不同,虽然依然玉树临风,一看就是个标准的美男子,可是脸上已经有了一些硬朗的线条,更多了一丝男子汉的彪悍。虽然比之刘尚见到凌统还是不如,可是寇封的进步还是极为的明显。
这一个月。寇封几乎就是在太史慈的魔鬼训练下度过的。最明显的就是寇封的装扮,他如今也是学着太史慈的样子,手中提着一根三十余斤的点刚枪,背上插着四把手戟。处了模样还很年轻,活脱脱就是一个太史慈的翻版。
这一点,最是令的刘尚满意,在历史上,寇封的本事不能说好,可能连廖化都是不如,不过刘尚相信,经过自己精心调教出来的寇封,定然会是未来的一员猛将。至于黄叙,依然是个没心没肺的样子,刘尚也懒得管他,反正黄叙不用人操心,家中自有一个黄忠细心调教,望子成龙。
守卫监牢的是个悍卒,脸上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疤痕,看上去格外的狰狞。最特别的是他的右手,只有一条袖子垂落,看上去空荡荡的一片。十分的扎眼。可是他看向刘尚的目光,却是格外的激动。
这是一个老兵,因为手臂被砍断,不得已,只能退出了军营。本来他以为,像他这样的人,这辈子就算是完了,最多得到一点点抚恤,回到家中慢慢的挨日子,可是刘尚却是给了他们第二个机会,守卫着各地的监牢,对于刘尚。老兵是真心的感激。
刘尚看着老兵的空荡荡的袖子,心中也是伤感。温声问道:“那文聘呢,最近可还好?”
老兵笑着道:“回主公,文将军还好,就是闷得很,一直不说话。有人来看他,他也不太理睬人。”
“哦/?”刘尚心中微微有些触动。却又不得不佩服文聘的刚烈。他虽然痛恨刘表,可是却是一直忍到了现在,也没有开口向自己投降,无论是威胁,还是利诱。
可也总不能关着他啊。这样一个大将,眼看着他从辉煌走向没落,那是刘尚不忍的。
“今天,就当是我最后试一试吧。若是还不能令的他投降,也只好放了他,令他在武昌做个闲人了。”
一边想着,一边信步朝着监牢中走去。牢房很是空旷。只有零星几个犯人。但这并不是说刘尚的治下就是一片太平。只是因为不安分的人,几乎都是被刘尚给征调进入军中,或者跑去屯田了,真正能够关在其中,大多都是犯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文聘身处其中,自然寻不到人说话。但是文聘也不需要说话。刘尚是允许犯人在狱中看书的。尽管这一度引起了华歆为首的文官的不解,可是对于文聘来说也算是一个福音,起码这段日子,他的学识长进了不少。
刘尚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派就是看到文聘在看书。土坯的牢房上,有着一个小小的窗口,保证了里面的光线。文聘就是盘膝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诵读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也没有回头。
“仲业好兴致啊,这战国策可读的熟悉了?”刘尚示意牢头打开了房门,自己一步垮了进去。
读书声依然继续。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仿佛,文聘没有听到有人来了一般。
黄叙顿时就怒了,喝道:“大胆,我主在此,你还不转过身来。”
在黄叙看来,背对着别人,那可是极为失礼的行为,哪怕他曾经是荆州的第一战将。
读书声顿了一下,接着又是继续。文聘的头,依然没有转过来。
这下子,连寇封都是闪过了一丝怒色。忍不住要去拔背后的短戟。刘尚急忙阻止。摆手道:“这里没你们事情,都给我外面呆着去。”
“可是主公……”黄叙不放心,文聘的实力他可是清楚的,即使手中没有武器,照样能够轻易的置人于死地。
“出去。守在门口。顺便拿些酒菜过来。”刘尚虎着脸,把两人赶了出去。自己走到走到文聘的床头,随意的翻看着上面的书籍。
经历了一年多的改良,书籍的装订已经渐渐的开始了考究起来,上面不但有着封面,偶尔还有着一张张的插图。虽然样子很是难看,可是到底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刘尚就那么拿起一部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文聘的嘴角,顿时露出一丝苦笑。他本来以为,自己的不理不睬,能够让刘尚知难而退,倒是要杀要打,他也是无所谓了,可是他显然料错了刘尚容忍的气度,心中顿时感觉有些不知所措,就是诵读,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刘尚也是读过战国策的,虽然不是很熟悉,到底也有个印象,听到文聘心不在焉的诵读,顿时就抓住了里面的一个毛病,虽然很少,可是很巧,那一篇他刚好有些印象。
“看来这文聘,并不是真的心如死灰啊。”
出去的寇封,很快的寻来了酒菜,监牢不远处,就有一座酒楼,酒饭都是现成的,端进来热气腾腾,冒出阵阵香气,黄叙很不放心文聘,干脆借机蹭了进来,在一旁温酒。
炭火熊熊,劈劈啪啪发出声声爆响。一股子浓烈的酒香霎时充满了窄小的房间。
“十年的醉花香,乃是那酒楼的招牌了,听说掌柜的是从南阳过来的,这酒是他们家乡的特产。”黄叙一边说着这酒的来历,一边把旁边的酒觞给斟满。
香气越发的浓郁了,这种酒,不比后世的那种的白酒,翻来覆去,不过是辛辣而已,终汉室一代,饮酒都是一种风尚,这酒的讲究自然许多,甚至酿酒的器具,清水,都是有着莫大的讲究。
“仲业,不来喝一杯吗?”刘尚端着大觞,故意的来回的晃动。使得那酒香越发的浓烈了。
文聘忍了又忍,鼻子更是不断的抽动着,却很终究没有回头。
“可惜,如此美酒,一个人喝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刘尚一看,干脆把酒水洒在了地上。顿时,房间中的酒香仿佛沸腾了,几乎闻上一口,就能使人沉醉。
文聘的心都揪紧了,更是暗暗的为刘尚倒掉的酒惋惜不已。这醉花香。可是他家乡的特产,每次出征之前,文聘都是要喝个痛快的。只是自从沦落成了俘虏,他还真的许久没有品尝。
“仲业,真的不喝吗?不喝,我就要命人丢出去了。”刘尚很敏锐的发现了文聘的身体动了动,心中暗暗好笑,他可是打听过来,文聘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酒鬼,他就不信,文聘能够忍得住。
果然,文聘听了刘尚的话,再也忍不住了,扭过头道:“我喝!”迫不及待的转过身体,几乎是抢过了黄叙手中的酒壶,更是顾不得酒水还很烫,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呼;;;;;”多日来的渴望一朝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