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293章

暗黑大宋-第293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骑兵营驻扎在长安周边地区。

出问题的就是这几支骑兵营,可能其他骑兵营同样有了问题,但不在王巨与章楶眼皮下,两人是无法知道了。

其中有两营指使,三名都头,以及其他七名将校先后参与到卖马案。

这两营指使还在长安城中置了一个宅子,买了小妾,过上小富家翁的生活。

他们买宅子与小妾的的钱,不仅是卖马,恐怕还有其他的一些灰色收入,比如克扣军饷马粮等等。不过这必须等将人抓起来后才能查了。

“方指使小妾今天过生,一些营中的好友纷纷来庆贺,正是抓获的好机会。”

不是不能到军营里抓人,但到军营里抓人,弄不好就是麻烦。

“夏束,你做得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这个钱拿去给兄弟们吃茶。”王巨抓出一叠交子说。

“不能收啊。”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也是军中的规矩,勿要拒绝,我们这就去长安。”王巨说着,喊全二长子备马。

妃儿说道:“官人,又要出去?”

“出去办一点事,估计明后天才能回来,你不必牵挂了。”

“上哪儿?”

“长安城。”

王巨翻身上马,与王束他们南下。

“夫君这是要办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妃儿,你未听到诏旨啊,说什么勾判陕西官兵鬻马案,一定是骑兵将士私自卖掉官员,让朝廷得知,官家下诏让大郎去查。”

“这些人要作死哦,”妃儿气愤地说,当初王巨在华池买马,她不大清楚,但她在延州却看到,为了这个马,自家与朱家两家都想典当家产,好给官兵多买几匹马回来,增加骑兵数量。那一匹马不是千辛万苦弄来的,这些官兵居然敢私自卖掉。

“这些人弄不好真是作死……”琼娘心里想。

二十几匹马在平原上驰骋着,郑白渠施工时间真的很长,一是工程量大,二是难度高,三是王巨修得比较细心,对质量要求严格。最后则是王巨也修了一些配套设施,比如道路,桥梁,以及那些集镇。集镇算是谋利的,但这些道路与桥梁却是真正的民生。

往南去,已经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金黄。

大部分是去年竣工的耕地,然而刚刚竣工几个月,便被百姓开垦出来。

如今大麦飘香,小麦金黄,一片丰收景象。

又有一些勤奋的百姓,种下了桑树,到了这时,这些桑树开始有了生机,绿意昂然,只是新载下不久,还没有长大。

“明公,还要感谢你啊,不用几年,这里就成了关中大粮仓。”夏束说道。

“不能感谢我,要感谢官家,这些钱帛多是官家从内藏库里省出来的。”

夏束显然不大赞同。

但这个不大好争论的,难道说王巨功劳大于皇上不成?

“夏指使,另外要记住一句话,想要得到就得付出,就是渠工竣工了,所有耕地得到很好灌溉,但渠工要继续维修,耕地在耕耘播种,这样才能有收获。你们安置的九十几营保捷,尽管免去所有税务,朝廷还给你们缗钱,不过要劳动,要训练,要作战,会比百姓更辛苦。”

“辛苦也是值得的,”另一名十将说道。

特别这个免税,再加上缗钱的发放,这两项合在一起,一年最少就能获得二十多贯收入了。

一户人家植上一两亩桑田,余下的再种上粮食,不用几年,一家人生活马上就会变好了,况且这是一等一的良田。

这也是苗授看到保捷军面貌可喜的原因,可他们不知道王巨所说的付出,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行人进了长安城,王巨先是拜访了钱明逸。

“钱公,这是朝廷的诏旨。”

钱明逸打开诏书看了看,问:“鬻马案?”

“这是我无意听说,向官家反映了,官家责我查办此案,永兴军有四营骑兵,其中两营指使参与了此案。”

“子安,要小心哪。”钱明逸担心地说。

这些都是将士,不是绅士,抓得不好,弄成哗变,到时候可糟糕了。

“钱公,不用担心,他们将营中的良马卖到京城,又用这个钱在长安城中置了宅子,并且各自买了两个靓丽的行首做了小妾。其中方指使的小妾今天庆生,就在城中。请钱公配合。”

“在城中,那就好办。”钱明逸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人很有意思,因为性子软,喜巴结,被吕夷简用来做枪头对付范仲淹与富弼。后来知了开封府尹,假皇子来了,喝道:“明逸安得不起?”然后呢,他做为若大的开封府尹,脸涨红了,慢慢地起。赵祯一看,小钱同志,你这个性子知开封府不行哪,于是外放到了蔡州。治平初拨为翰林学士,结果一二三就被轰下去。然后知永兴军,王巨来修渠了,结果渠刚修,便斩杀了数名胥吏。

王巨无所谓,钱明逸悲催了,许多言臣上书弹劾他软弱无能,御下无方,对王巨纵容。但钱明逸有什么办法?

难道他带人也将王巨卡嚓了?

遇到这样强势的下属,他只能泪牛满面了。

后来韩琦替代他,小皇帝也不错,将他重新拨为翰林学士,结果一二三再次轰了下去。

那就外放吧。

结果还是外放到这个悲催的长安。

因此他小心地问:“子安,朝廷对这些将士有何想法?”

“钱公,你不是看到了吗,便宜行事。”

“子安,还没有到肃杀之季。”钱明逸哆嗦地说。

“钱公,我知道。”王巨敷衍道。

钱明逸叹了一口气,偏偏他消息比较灵通,知道王巨在新皇帝心中的地位,哪里敢开罪。心中悲叹,王巨又不知道会给自己添什么包袱了,但为什么韩琦在长安,你不杀人哪。不过嘴上还是下令,增派了三十几名衙役,配合王巨抓捕。

王巨在一名十将带领下,向城长扑去。

唐朝长安面积很是惊人的,即便宋朝东京城扩了又扩,还远不及唐朝长安的面积。

不过长安虽面积大,始终没有住满人,南城区内甚至有许多农民在种蔬菜与庄稼。天宝时人烟渐渐稠密起来,安史之乱来了。后来稍稍恢复,黄巢又来了。最后朱温看不下去了,索性一把火将长安烧掉。

这些年长安略略恢复了一些生机,但到李元昊兵临长安时,城墙还不大完善。现在才勉强完善,然而规模远不及宋朝的长安城了。当然,它还属于宋朝大城市之一,只不过不能在大字前面加上一个特字。

不是很远,王巨迅速扑到方指使置的宅子前。

宅子有些偏,不过环境不错,四周绿树丛生,鸟儿和鸣。

里面传出喧哗声与丝竹声,大约都在吃酒作乐。

“扑进去。”王巨说道。

几十人一下子闯了进去,里面开了几桌酒宴,有几十名客人。中间一个三十几岁的汉子,正搂着一个妙龄少妇,长得十分妖媚靓丽。

“明公,就是他。”夏束道,那个汉子就是夏指使,边上的小少妇大约就是他买回来的小妾,小妾的什么,王巨不会管了。他看着这些人。

“谁!”方指使喝道。

他不认识王巨,但认识钱明逸,立即施礼:“见过钱公,为何……”

这情形不大好啊,这么多兵士与衙役的。

“子安,宣读诏书。”

“喏,”王巨宣读诏旨,然后说道:“闲杂人等,一律避开。抓。”

开始抓人,查到的十二人,有十人在此,只有二人在军营。

“查抄财产,”王巨又说道。

“不能抄,那是民女的财产,”那个少妇终于惊恐地喊叫起来。

“我是保安王巨,是你的财产,本官不会动的,勿得阻拦公事。”王巨说道。

人先带到长安大牢。

王巨又让夏束带着手下与衙役,将余下的两人抓来。那两个人只是小罗喽,即便进军营抓人,也不会闹出太大风波的。

“上报朝廷吧。”钱明逸道。

“钱公,为何官家下诏让下官便宜行事?”

“那只是便宜二字。”

“钱公,那么下官再问一句,难道禁兵就这几人不法吗?”

PS:卡死了,昨天这一更连续码了两遍,都不行。今天似乎还有些脑子昏沉,倒。

第四〇〇章二王(下)

马,器甲,吃空饷,这些是禁兵堕落的表现,这样的禁兵上了战场如何给力?

所以王巨在隐约地猜测,王韶与章楶建功,主要还是保捷军与蕃军的带动,提高了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实际史上吕惠卿到了延州后,也察觉到这一点,以往战斗时,宋军让蕃落冲锋,禁兵在后面跟上与策应,这样不行哪,禁兵战斗力如何能提高,于是让他们一道冲锋,最后这个措施失败了。

钱明逸听明白了,皇上这是希望杀一儆百,但又不希望事情闹大,于是就在永兴军内部处理。

反正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

以王巨的德性,这次能不杀人吗?

但王巨能顾他的感受吗?

王巨立即提审这十个人,开始不招供的,可是王巨手中有了大量证据,又将他们区别开来,单独拷问,几哄之下,慢慢得到口供。

不过这个案子比较复杂,不仅是卖马,还有谋私,克扣。

天就黑了,王巨继续将这些人关到大牢里,然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前面安顿后,后面章楶就过来了,他做东,在一家酒楼请王巨一行人过去吃饭。

夏束他们呆在外面,章楶与王巨进了雅间。

他不是钱明逸,会问王巨如何处理。禁军几大弊病都很严重,但这个战马问题更严重,战场上速度作用,远胜了器甲,特别是战马的撞击力。骑兵一旦败坏,特别连带着蕃骑败坏,不要说北方,连西北也没办法打了。

章楶关心的是另一件事:“子安,朝廷要变法?”

“质夫兄,你也听说了?”

“这件事闹得这么大,我怎么未听到?”

这就是王巨想不通的地方,难道王安石要表示决心,或者争取大义?

怎么做就做吧,何必喊出这个口号,看看现在一个法还没有变呢,便让整个天下汹汹。

其实王巨看到了更多真相后,对变法总体来说,还是支持的,它是真正的及时雨与救时雨。

没有王安石,那个黑窟窿就让宋朝有的忙了,不要看司马光在史上后来的折腾,若是没有熙宁变法的底子在,他敢不敢折腾?甚至到了宋徽宗时,还享受到了变法的余恩。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失误。

实际这场雨下过后,大地湿润了,就该做正事了。赵顼也确实做正事了,可惜没有成功。在思路上王巨与赵顼一样的,想要解决西北问题,就得打,想打就得有钱。

虽然没有成功,思路却是对的。

但对付西北时,那时候国家经济也回转过来,就要及时矫政一些变法所带来的弊病。比如开支,不能说小苏说得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将开支包括役钱在内压缩到一亿五百万,正常开支在九千万,这还是不小的一笔数字,应当是能办到的。

然后包括募役钱在内,收入压缩到一亿三千万,实际收入只有一亿一千几百万,不再继续那么疯狂的敛财,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亿八千多万,反对派还能有多少市场?百姓还能有多少压力?

变法就能持续了。

这是宋朝第一个危机。

第二个危机便是赵顼与王巨共同的目标,军事。时间并不长,不过五十几年,王巨若有文彦博的寿命,都是能看到的。金人就崛起了。切莫小看了女真人。

那时候只要宋朝不能及时将兵力从西北释放出来,无论有没有海上之盟,都会凶多吉少。

第三个危机,就算没有女真人压力,一百年后,宋朝人口必然膨胀到三千万户,甚至王巨若是有能力矫正更多的弊病,甚至不用一百年,人口就能膨胀到三千万户,到了这个数字后,宣布宋朝正式结束。

“子安,估计会很难。”章楶说道。

王安石说尧舜禹汤,司马光也不排斥,这一点司马光与赵挷煌模話要来实的,司马光却喜欢来虚的,因此对尧舜禹汤比王安石更推崇。

王安石说人才,司马光也不排斥,没有理财的人才,经济如何转好?

但司马光对这个不加赋税而国用足产生了怀疑。

宋朝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财政,就是钱!

而且这个钱窟窿很大很大,慢慢改良那是不可能了,只能急敛,一旦急敛,往那一群体上敛,难道能从下五等户上敛出钱帛?

章楶也是这个意思,但两人想法截然不同,司马光是排斥与反对,章楶是担心,这个钱有多紧张,他在庆州就知道的,然而一旦敛财,这个风波想小都小不起来。

“质夫兄,你多虑了,那是大人物要做的事,与你我并无关系。”

“子安,未必啊,郑白渠很快就要竣工了,以官家对你的信任,你非得入京不可。我是没关系了,你到时候如何避免?”章楶开玩笑道。

“质夫兄,我正为此事发愁呢,你可有良策?”

“你真不想进入?”章楶愣道。

“不但不想进入,连京城我都不想进。”

“会有这么严重?”

“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