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183章

暗黑大宋-第183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西使城,哪里可是吐蕃的老巢。”

“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

“也不奇怪,一是运气好,二是周边诸国不争气,给他们恢复时间时机,包括我们大宋,弄不好今年还会有大臣同意继续给西夏岁赐,让他们迅速恢复。”

战胜者继续向入侵者花钱买安,这真古怪,但在宋朝确实颇有市场。

“今年不会吧,子安已经写了那个奏章,由黄公公带到京城。”

“天知道呢,也许会,也许不会,”王巨说道。还真不大好说。

“子安,不知那一公会继续软弱?”

这个公不是指普通大臣,而是指两府大佬,甚至连普通的两府宰执都不能算,只有四个人,韩琦,曾公亮,欧阳修,文彦博。

“质夫兄,你猜猜会是那一公?”

第二七〇章县学

“还真有啊?”章楶不大相信。

“很可能就有,”王巨道。但未必与政治主张有关,而是政治斗争。

章楶心情就有些低落了,这也难怪,毕竟他以前虽担任过官员,可一直是幕职官,基层官职,虽然叔父是宰相,他本人却没有接触到多少高层的官员,所以才闹出替蔡襄儿子引见的乌龙。

王巨说得越多,他越失落。

“质夫,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是谁,他们都老了,”王巨说道。

通过这一战,王巨信心增加。

其实这一战,有许多作用的,不是从此将西夏人打得就不敢入侵了,未来那两个小梁,才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主,再打也打不服的。但这一战起了很多作用,不仅是替王巨捞了很大的政治资本,也打出了士气,与三军将士的信心。

还有那就是积累了许多经验。

就象姚雄,才开始做得不错,包括那一隐忍,随后立即派人送信回来,但烧掉西夏粮仓后,盲目地向西夏人发起进攻,那就是胡来了,所以昨天晚上让姚兕训了又训。

然而经过这一战,姚雄就会有进一步地成长。

成长的还有许多人,例如章楶,不要说章楶了,就是自己这一战都受益多多,况且军事天赋更出众的章楶。

并且这一战,也让他看到许多乐观的东西。

也许未来会有很多坎坷吧,但王巨的自信心在增强。

他与章楶说了一会话,下去传令。

随后又将归娘浪埋喊来,说道:“归娘浪埋,蔡公已将你功劳记录下来,马上连同奏章一起递向朝廷了。”

“我那有什么功劳?”归娘浪埋惭愧地说。

昨天他带着一群强人装作逃兵,扑向了疆砟堡,立即占住城门,然后派人大喊,本来堡中人心惶惶,这一喊,加上城头上又看到了野龙咩胜带着无数强人扑过来,他们也搞不清来了多少宋军,于是一起拨腿就逃。

结果归娘浪埋拨刀准备苦战呢,但站在哪里,直到野龙咩胜也到了堡中,这个刀还没有挥一下,反而西夏人逃之一空。

“不管怎么说,终是夺下疆砟堡的,这也是功劳,我承诺过你祖父,但那要很长时间,况且以后就是我侥幸能在朝堂上说上话,也不是我一人说得算。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这怎么好意思?”归娘浪埋搓手道,他听明白了,这摆明了是送功劳给他的。

“这个不要紧,你得立即回寨,通知你父亲大人,让他立即修寨墙。”

“为何?”

“你可听闻过同家堡的惨案?”

“听说过。”

“只要战功一报,西夏人同样会注意你们归娘族,若有备,他们考虑轻重,就不会发兵了,若无备,可能就会发兵报复。再对你父亲说一声,以后看情况,我派人暗中调一批弓箭与提刀过去,增厚你们归娘族的实力。”

“王知县,我们归娘族那受得起?”

“就不要说客套话了,当初你们帮过我,帮过王家寨,现在我帮你们,也很正常。说不定你们以后也能再次帮助我。我们是人,活在一个群体里,互相帮助,才会强大。就象一根绳子,拧的麻越多越紧,绳子越牢固,拧的麻越少越松,这个绳子就不堪用。”

“我明白了。”

“我们回华池镇吧。”

王巨带着四个门客,返回华池镇。

蔡挺奏章上写了什么,王巨不管了,甚至他都不会管赵曙如何想,韩琦如何想。因为他最大的好处随黄公公离开大顺城,已经捞到手了。

而且通过这一战,他打出一个感悟,可能未来王韶与章楶比自己厉害吧。但不能只从军事角度去考虑,就象让李元昊与张亢、角厮啰PK,弄不好李元昊只能占据下风。

但李元昊为什么能立国成功,越败占的地盘越多?角厮啰呢,一死吐蕃开始四分五裂。

这就是战略上的眼光。

自己战略上眼光更不会及李元昊,不过自己有大手指头。

将这个大手指加在一起,李元昊也不行哪。悟通了此节,王巨才真正有了信心。

不过这得需要一个重要人物支持,那个人就在京城里,正等着他的消息。

所以这一战过后的功劳如何利用,王巨就不考虑了,不过华池县还有一大摊子事在等着他收拾。

二妞老远地就扑过来。

“二妹,老大不小了,不能象小时候那样了,”王巨摸了摸她脑袋说道。

然后看着李妃儿,李妃儿肯定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往王巨怀里扑,不过脸上却洋溢着说不尽的笑意。

王巨平安回来,又打胜了仗,她心中欢喜至极。

“都回家吧,”王巨说道,又看着朱清,努了一下嘴,朱清会意,留在后面。

“朱管事,我马上派几十名强人与壮马协助你,得立即将那些人处理掉。”

“我知道。”

“速度得快,”王巨又加重了语气说。

朱清点头。

实际不用王巨说,今年春天朝廷发下诏书,归还战俘,也让他看出宋朝朝堂一些诡异的情况。但那批战俘并不多,现在的战俘才叫多,两万多人。朱清想想就头痛了。

王巨又来到县衙,找到杜主薄与仇县尉,先是问:“这几天华池境内可有什么事发生?”

“并没有,只是许多强人与蕃骑到前线参战,他们家属很挂念。”杜主薄答道。

“恐怕让他们失望了,”王巨微微一叹。这一战固然胜得很光彩,同样牺牲惨重,特别是胡谦那一营,等于是全军壮烈牺牲了。而且作为整个环庆路最强的军种,余下的都排在了最前线,即便后面的保捷军与强人,也因为自己命令他们与铁鹞子惨战,伤亡很大。

“杜主薄,我打算马上建一县学。”

“县学?”

“恩,不但建县学,我也会抽空亲自教导这些子弟。而且我会下一道露布,凡是在大顺城此战中牺牲的将士子女,不论蕃汉,都可以进入县学就学一年到两年,另外会有人资助其笔墨纸砚与生活费用。”

“这得多大的县学?花多少钱帛?”杜主薄惊诧地问。

他没有参加前方战斗,就连华池县境内的战斗也没有参加。但不用想,也知道这几天打下来,会死很多的将士。那可能是几千子女,整个环庆路有那一学,有几千子弟的?恐怕缘边四路诸州都不会有几千子弟的州学。况且这么多人仅是张嘴吃饭,一年又会需要多少钱帛?

“不仅如此,一千多帐野利族百姓正在向我朝转移,安置他们也需要花费不少钱帛。还有,不知道蔡公怎么想,如果他想进一步强军,恐怕也要求作坊继续生产铠甲武器。”

“那是必然啊,”杜主薄说道。

除了一定要保密的,王巨未说,不保密的,王巨也没有隐瞒,仇县尉与杜主薄同样知道不少真相。

就比如现在,蔡挺也派了一些胥吏与差役,在“帮助”朱李两家经营那个烧酒,可这些人并没有回来,朱李两家与王巨敢不敢将这些人踢回来?

“子安,你还要注意一条,恐怕那边的人会全面禁酒。”仇县尉道。

“有可能,但未必会全部禁得掉,就是禁也不怕,现在主要销路是吐蕃人了,钱帛更不会那么紧张。战争结束,那个强军的计划,我也打算渐渐停下来了,不然朝堂上会有人说话的。”

“这也是,若那样,会省下一笔不少的钱。”

“它是其一,其二就是会收多少学子,禁兵的子女在京畿一带,他们不会来,还有后方不少子女,就包括环州那边的将士与蕃子子女,也不会来,太远了,余下的,有的子女大了,有的子女还在襁褓之中,有的连子女都没有,实际能收的学子大约不过一千余人。学一学,不能唱名东华,但多少会开启智慧,几年后长大成人,他们子女就会受益。也许钱帛会有些紧张,不过今年竹纸销路比去年提高了一倍,我那边还有一些契股,有一些收入,先前垫付下去。并且也不用那么急,钱帛能转得开的。”

“唉。”

“杜主薄,仇县尉,我回到城中,城中百姓听闻前方大捷,全部欢天喜地,我的弟弟妹妹快乐地迎接我,那是我平安回来了。可多少人家从此以后肢离破碎?但我不后悔,如果大顺城之战重新来一遍,我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整个庆州百姓将陷入苦海中。然而后继的安抚之职必须做好,不然我不会心安。”

“王知县内方外圆,外严内仁,这才是真正的谦谦君子之风。”杜主薄赞道。

“别说我君子……”王巨没好气地说,这个君子就象后世的公知、大V一样,有一部分人确实也是好的,但在某些人推动下,几乎快成了反义词,反正在王巨心中,绝对不要与这个君子沾上边。

不过这次抚恤他确实也用了一番心思。

后面的还有一些举措。

逝者已逝,就让生者少一些悲伤吧。

“子安,听说那个李谅祚被砍断了手。”

“确有此事,不过让他逃了去。”

“逃了,真可惜。”

王巨同样也在纳闷,当时他在城东战场上,不过有的不用看也能想到的,逃走了不少西夏人,特别是城西战场上的许多西夏人一起逃跑了。兵力不足啊,又离白豹城与金汤城不远,这个结果是谓必然了。

不过他也坚信,李三狗他们率着骑兵是从大顺城进去的,最少能拦在李谅祚前面吧。那时他受了重伤,保护的人不少,李三狗他们带着骑兵四处找,也许因为兵力的原因,依然不能拦截西夏人逃跑,不过想看到那么一大群人,应当不会太困难。但现在李谅祚没有消息,连西夏许多随军而来的重臣重将也毫无影踪,就象凭空蒸发一般。

这群人逃到哪里去了?

第二七一章可怜的李谅祚

李谅祚这一行很惨很惨。

但他们逃跑的方向绝对出忽所有人的意料,这得感谢一个人,宋吉。

李谅祚有险,西夏还有许多忠于皇室的战士,一个个疯狂地堵击着宋军,并且因为地形的原因,李三狗三部骑兵数量虽然多,可不能发挥。因此让李谅祚得以逃脱。

然后他们随着大军滚滚向西。

就在这里,宋吉从山道上看到几支骑兵冲进大顺城,连忙叫停:“陛下,你看,他们进了大顺城,我们还没有到城西,他们就会到了。我们不能这样走。”

走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不能这样逃。

梁乙埋便问:“我们当如何走?”

“往东南方向走。”

“东南方向?”

现在西夏人四面八方地逃窜,有的向西逃,有的向南逃,有的向北逃,还有的往东逃,但有太阳指明着方向,即便急切之下胡乱逃到东面后也折返回头了。

往东逃,哪个方向是哪里?宋境哪。

“对,只有向东南方向走,才是一条生路,思顺将军,你的家乡离这里不远,想来偶尔也会打猎吧,能否带我们朝东南方向走,并且道路越隐蔽越好。”

大家还在犹豫呢。宋吉又说道:“他们昨天调动,昨夜又苦战了一夜,今天白天肯定搜查,但熬过今天,今夜就会松懈了,这一天,我们必须躲起来。”

他以前做过黑蜂盗,也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他们的身份,因此在这方面,是他的特长,连王巨刻意训练的那些踏白军们都远不及之。

这样说,大家便想明白了。

于是在赵思顺的带领下,一行人丢下战马反向而行,生生插到了宋境,就差一点来到鸡儿寨,然后找到一片隐蔽所在,藏了起来。谁会想到?并且因为孙沔主持的大撤离,这一带的百姓也全部撤到后方,几乎成了空无人烟的地带。实际说到底,宋军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兵力搜查到这里。于是他们生生躲过一劫。躲了一天过后,到了夜晚,一行人才再次上路,就是这样,还不敢走大道,也学习姚雄他们,翻山越岭。

渐渐他们就来到了十二盘。

不过他们仍然很小心,天亮了,宋军再次出动,山里面还有许多西夏逃兵呢。一个逃兵二十贯钱哪,况且还有大量的战马,也失散了,因此王巨起来后,一拨拨宋军又开始行动了。

一行人只好继续苦逼的背着李谅祚,小心翼翼地向前缓慢进发。居然让他们躲过了宋军的搜查,同时还有集拢了十几名逃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