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金牌小书童 >

第447章

金牌小书童-第447章

小说: 金牌小书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听到了自己胸骨碎裂的声音。
    “嘭!”
    声音很悦耳,伴着声响,那侍卫甚至还有时间低头看了看。然后,他便看到自己胸口多了一个碗大的洞。
    杵尖带着鲜血,就像一个嗜血成狂的杀手,向着下一道阻碍拼命撕咬而去。
    “嘭、嘭、嘭、嘭、嘭!”
    六个人,前胸后背十二道铠甲,层层叠嶂。而那伏魔杵,却像是一往无前的勇士,无惧任何阻挡!
    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第五人,第六人!
    转瞬之间,余下的五名亲卫复制了第一人的悲惨命运。他们甚至来不及呼喊,便被胸口那透明的坑洞夺去了性命。
    而哪怕他们付出了一切,也不能延滞伏魔杵哪怕一秒,更无力改变他们所尊敬的皇帝陛下的命运。
    赵无极第一次感到了恐慌,他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模模糊糊就在自己耳边。
    他不信命,更不相信在千军万马之间,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乾坤。
    他是被长生天庇护的人,是将来的天下共主!他将要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将夏国的旗帜插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无数的君主都要跪在自己脚下高呼万岁,千千万万的黎民都要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
    这样的自己,岂能受人威胁!
    不自觉的,他甚至挺了挺胸膛——他已经忍耐的够久了,压抑得够久了。他绝不愿、也不能露出怯弱的一面。
    绝不!
    他已经打定主意,以坦然自若的姿态来迎接挑战。可近乎同时响起的“嘭嘭”声,却让好不容易积累的勇气瞬间瓦解。他不清楚声音的来源,却听到了死神的呢喃。
    “嘭!”
    当他最后一次听到这个声音时,风静止了。
    他感觉什么东西穿透了自己的身体,胸口冰凉一片。隐隐约约地,他好像明白发生了什么,可他宁愿自欺欺人,也不愿意接受这样冷酷的事实。
    伏魔杵在他身后透体而出,金色的杵尖染上了一片红色,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红艳艳的光泽。
    一朵血花,悄然绽放。
    赵无极的瞳孔骤然收缩,眼前波澜壮阔的景象迅速被一层黑幕所遮掩,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漫无边际的黑。
    朝拜的使节,跪伏的群臣,颂德的百姓,堂皇的宫殿,头戴金冠加冕天下之王的自己……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一瞬之间,却又归于虚无。
    “不可能的!朕是……天下……共主!”
    执念化作一道电流,最后一次在他脑海中闪现而过。不甘、诧异、野望、懊恼……万般情绪汇聚成了他眼神中片刻的光彩,最终消散于一片死灰。
    在周遭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伴着被鲜血染红的衣衫,眼神暗淡的赵无极仰天摔倒!
    “咚!”
    当他的尸身落在地上,众人这才发现,他的胸口已经多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血洞。
    哪怕摔倒在地,赵无极的眼睛依旧没有闭合,而是直勾勾地望向天空,仿佛在质问无所不能的长生天:为什么在自己最需要她的时候,撤回了长久以来的庇护?
    千秋帝王梦,终有消散时。
    东征之路,漫漫黄土,埋葬了一位曾经心怀野望的帝王。
    风散,云轻。
    当上苍再度拨弄轮回的指针,浴血厮杀的大军却仿佛静止了。
    许多人张大嘴巴,仿佛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化这一则近乎传奇的事实——那个单枪匹马冲入敌后的男人,真的完成了“斩首”任务!
    没有人愿意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安静地躺在黄土地上一动不动的赵无极,已经用他的性命宣布了让人心碎的消息。
    夏王赵无极驾崩,终年四十六岁!
    与胡人的茫然失措比起来,大唐战士则是截然不同的反应。
    季晨瞪大眼睛,望向那个挺直胸膛站在黄土地上,面对黑压压的大军怡然不惧的身影,求证似的问道:“大哥他……”
    “他做到了!”陈不平肯定地点点头。如此铁铮铮的一条汉子,却被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真的做到了,他救了我们所有人,他是整个大唐的英雄!”
    代天涯望向西方,足足怔在原地好半晌。
    面对汹涌如潮的夏国大军,他早已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或许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就是自己最好的归宿了吧。
    可是最后的最后,仿佛远在天边的奇迹忽然降临到自己面前,让他有些茫然无措,难以置信。
    夏国赵无极死了!
    唐安,他成功了!
    忽然之间,犹如一道热血直冲头顶,代天涯黝黑的脸上,五官都因为极度的兴奋而扭曲在了一起。
    他将手中的长剑高举过顶,用尽浑身力气呐喊道:“夏国皇帝已死!!大唐必胜!!兄弟们——杀!!!!”
    “大唐必胜!!杀!!!!”
    从每一个大唐将士喉咙里爆发出来的呐喊声,连成一片足以掀翻天地的声浪,让黑压压的胡人大军为之胆寒。
    哪怕人数不占优势,可是此时在每一个唐人心中,他们就是无敌之师!
    他们所尊敬的唐大人,孤身涉险宰了夏国第一人,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消息么?
    刀和剑,成为了唐军手中的杀器。曾经的耻辱,曾经的侵略,曾经的憎恨,都化成了一片刀光剑影。
    杀,杀出一片万里河山,杀的胡虏肝胆皆裂!
    胡人们的确开始胆怯,并非惧怕唐人的勇武,而是对那不确定的未来。
    赵无极死了,匈奴和铁勒两大部族的头人也死了。茫茫的大军中,再没有一个人有资历服众。足以踏平天下的夏国铁蹄,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
    余下的将领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脑筋飞快运转起来。尽管不想承认,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没有合力、无法团结一致的大军,已经不配再被称为无敌之师。攻占大唐的计划,已经随着皇帝的殡天而搁浅了。
    最为可笑和讽刺的是,诺大的帝国,只败给了一个人!
    夏国耗费无数精力,倾尽所有而发动的战争,最终没能获得足够的利益,会引发什么结果?
    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大部族会加速吞并小部族,保全自己的地位。而小部族为了生存,也会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
    西域的混战非但不会停歇,反而会愈演愈烈!
    而在此之前,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消息送达自己的部族,便能抢得先机,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西域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换句话说,各个部族的头领此时的战略重心已经开始偏移——从如何攻下大唐这个庞然大物,向着如何自保而倾斜!
    随着第一个部族头人调转马头,大喝一声“撤退”!终于有一支“溪流”从黑色的“江河”中分流而下,朝着西方仓惶而逃。
    这一逃,便奏响了大军土崩瓦解的序曲。
    在没有了主心骨的指挥下,越来越多的部族选择保存有生力量。一支又一支黑色的队伍开始撤退,无坚不摧的西域联军如同倾倒的大厦,刹那间便已崩塌。
    代天涯怎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夏国人的欺压、凌辱、残暴,让每一个唐人对他们的恨都化作了狂暴的血液。眼见对方士气全无,战意正浓的唐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一路向西冲杀,将望风而逃的胡人杀的溃不成军,慢慢黄土都被染成了红色!
    更让他们骄傲的是,在与夏国人近百年的征战中,大唐第一次取得了正面战场的胜利。
    而且是如此辉煌、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捷!
    马蹄声、奔逃声、震耳的喊杀声中,身为这场战役最大功臣的唐安则毫无胜利的喜悦。
    仿佛生怕溃逃的军队惊扰了爱人的美梦,他重新回到苏媚儿的身边,轻轻揽起她那柔弱无骨的腰肢,将她抱入怀中。
    周围尽是黑色的身影,可奇怪的人,没有一个人胆敢向他发起进攻。在他身侧,已经变成人干的四王,仿佛在无声的透露着冒犯这个如同妖怪的男人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远远望去,黑色的洪流中,只有唐安方圆数十米空无一人,仿佛他就是河流中的石头,隔绝了奔腾而下的洪水。
    陈不平终于杀到了唐安的身边。在他的带领下,浑身是血的“复仇者联盟”的战士们将他团团围住,保护着主帅的周全。而看着他近乎呆滞地搂着“熟睡”的女人,所有人都脸带不忍,默契地保持了沉默,不知该不该惊扰这对苦命的恋人。
    唐安对周围的一切闻所未闻,没有焦点的眸子茫然地看着黄土地,伴着飞扬的尘土,兀自哼唱起一首曲调怪异的歌谣。
    不用一首歌的时间,
    我就爱上你。
    音乐没停止,
    思念就开始。
    如果爱情是个游戏,
    我愿输给你。
    想不到,等待是个孤独的东西。
    我爱你,我爱你,不过是三个字。
    简单地,认真地,吓坏了我自己。
    没问你,就爱你,我不是最好的。
    对不起,请你准我高攀了你……
    这样一首歌,能否打动你的心?
    媚儿,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歌声未毕,他已泪如雨下。在他的世界,早已没了荒漠的炽热,而是飘起了漫天大雪。
    紧紧搂着苏媚儿的香肩,唐安早已哭成了泪人,在一干将士偷偷抹泪的注视下,喃喃自语道:“媚儿,我们这就回家,回到那个永远太平安宁、永远与世无争的地方……”r1292

 。。。  

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血;帝王心

    大唐,正阳殿。
    诺大的宫殿之中,唯有秦天一人而已。
    他负手立于大殿中央,脸上又恢复了往昔的自信与从容,只有鬓角的一缕白发,诉说着这些日子以来,他耗费了多少心力。
    在他面前,铺展开一幅画卷——那是一幅三国布局图。
    他静静地注视着卷轴,眼眸不时游移,从一个又一个战略要点上掠过,始终带着波澜不惊的表情,似是一眼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神。
    事实上,他的确已经成为神。
    十几年的卧薪尝胆,十几年的心力交瘁,终于在这一刻结出了最丰硕的果实。
    一个月前,当赵无极兵败身死、大夏联军遭遇溃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没有人会再成为他一统天下的阻力。
    历史是最好的审判者,而他,正在创造着历史!
    东方远行一代枭雄,却始终被年少的自己牵着鼻子走。在多年隐忍过后,秦天逐渐表露出了对权利的眷恋,让东方远行为家族香火传承而感到担忧,最终走向了一条联合外族染指大唐江山的不归路。
    这一切秦天早就看在眼中,却始终没有点破。他将部队全部派往西域,营造内部空虚的氛围,放东方远行的大军一路长驱直入,最后却利用隐藏的力量瓮中捉鳖,一举剜除了大唐最大的一颗毒瘤,将整个帝国牢牢握在手中。
    这时的大唐,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西域东侵。
    当然,这个危机是他给自己制造的。可他并未恐惧,而是将其看做撕碎那畸形政权的唯一机会。
    在他看来,大唐最大的麻烦在于东西两端。以彼时大唐国力,哪怕勉强挡下了胡人疯狂的进攻,国力也将倒退数十年,沦落到任齐国鱼肉的地步。所以他派出了能言善辩的唐安,利用齐国“伪仁”的传统,不费吹灰之力借来了十万大军。
    对于这个孱弱的国家,秦天一向没有放在眼中。而这十万大军踏出齐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永远无法再回到东方的命运。
    逆转西域战局之后,秦天一纸密令传来,将这十万大军永远留在了荒芜的黄土地上,替大唐镇守西方国门。
    齐国的士兵显然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仁义之师,是出于道义协助齐国抵抗夏国的英雄,大唐凭什么恩将仇报!
    他们小看了秦天一统天下的野心。为了将三块破碎的江山合而为一,他不会讲什么恩情道义,只会看到无穷无尽的利益。
    齐国人想要反抗,可面对人数士气均胜过他们的大唐军队,想想一路东去没有补给没有支援,十万人哪怕再不情愿,却也只能屈辱地选择了妥协。
    如此一来,齐国损失一半军力,对大唐再无威胁。而大唐西陲,则用大唐的血液,弥补了一道铜墙铁壁。
    至于夏国……东征失败,有的部族为了生存,有的部族为了弥补损失,又开始了无休止地征战和抢夺,而且比从前更为惨烈。
    为了以防万一,秦天打算派出使节,在夏唐交汇的狄马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逐渐同化那些茹毛饮血的胡人。当他们穿上华美的衣裳、收获令人眼红的财富、吃上山珍海味之时,谁还愿意挑起战争?
    想想未来三国合一的盛世,饶是以他古井无波的心境,脸上仍涌起一抹兴奋的潮红。
    “沙、沙、沙、沙、沙。”
    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在空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