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热血 热泪 热土 >

第19章

热血 热泪 热土-第19章

小说: 热血 热泪 热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经常听我父亲说起过去岁月里的故事,当时的人很纯洁(应该说很单纯),思想很朴素,政府一声号令,群众纷纷响应。那时,政府的威望很高。我老爸说,修丰安水电站的时候,他在工地日夜奋战两个多月。生活很苦,吃得很差,穿得很破,劳动也是义务的。可他热情高涨,每次回忆起来都一脸的自豪。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见不到那样的场面了。所以,我老爸只要一说起那些事情,我总是觉得天方夜谭。
  但是现在,我亲眼看见了,感觉到了。有一个老人每天战斗在老龙河工地上,没有人叫他,他自己默默地来,默默地劳作。那么猛的太阳,他光着的脊背拱起如山,汗水小溪一样,一直流到脚下的土地上。我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即使不出工,也不会有人怪你的。知道他怎么回答我吗?他说,多少年了,我一直盼着这一天。只要我这把老骨头没散,我就会在老龙河工地上,直到工程结束。我听了,长久无法言语。心中有一种感觉,越来越浓烈,越来越纯粹,那就是感动。
  是的,感动。很久以来,久违了的感觉。就在那一瞬间,满满的,占据了我的心扉。从小到大,我什么也不缺,可我依然常常不开心。我一直在追问自己,到底什么原因?现在,我明白了,以前我缺的就是感动。
  现在,我也天天上工地去。我的力量有限,但我希望感受那样的氛围,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也能对下一代人说,这老龙河的堤坝上,有我洒落的汗水。对了,顺便跟你说,我准备到镇计生办应聘。我知道那个工作非常难,但我会努力的。
  暑假你没有回家,听你爸爸说,你打工挣学费去了。今年寒假,你回来过年吗?回来亲自感受感受吧,现在的丰安,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唠唠叨叨写了这么多,你一定看得不耐烦了。对了,差点忘记跟你说,那个老人,他就是你的父亲。
  信寄出后,牛惠珠心里不踏实,七上八下了好几天。很久没写信,也很久没跟牛得法说过话,不知道他看过信后,会不会笑她傻。

()
  三天后的下午,牛惠珠在工地上劳动。天突然变得阴沉,噼里啪啦落下一阵雨来。牛惠珠放下铁锹,跟大伙一起,跑向竹林躲雨。突然,斜刺里推出来一部铁斗车,牛惠珠来不及躲闪,撞个正着。“唉呀……”牛惠珠惨叫一声,一个屁股墩跌得人仰马翻。
  推车人吓一大跳,扔了铁斗车,上前搀扶牛惠珠。“这……这,真对不起!伤哪了?重不重?你能动吗?”推车人手忙脚乱。
  有那么一刻,牛惠珠几乎晕厥。听见有人说话,她慢慢睁开眼睛。两个手掌破皮了,血迹斑斑;揉揉膝盖,拎起裤管一看,膝盖下面紫了一大块,鲜血正往外渗。
  “那边有个工地医疗站,我带你去。”推车人扶起牛惠珠。
  牛惠珠站起身,扭扭脖子,动动腰身,感觉没有伤着筋骨,正要抬腿走两步,忽然听见推车人喊了一声:“是你啊,惠珠!”
  牛惠珠看清楚了对方的脸,也叫起来:“克明!”
  这人名叫楚克明,南水镇广义村人,是牛惠珠高中同学。虽然同在一个镇上,但由于牛惠珠平常不大出门,同学之间也不怎么走动,毕业三年了,还是第一次碰上。牛惠珠曾经听别的同学说,楚克明落榜回家后,到外面学习栽培蘑菇,后来在村里办起了一个磨菇场。
  楚克明和牛惠珠都没有想到,这一“碰撞”,却撞出了火花,有了日后悲悲喜喜的爱情故事。
  雨很快停了,是“过云雨”。在去工地医疗站的路上,牛惠珠一瘸一拐的,身体大半的重量都落在楚克明肩膀上。牛惠珠长得结实,浑身上下圆滚滚的,身高一米六二,好在楚克明身躯高大壮实,要不然,非给牛惠珠压倒不可。走到半路,楚克明着急,提议背着牛惠珠走。牛惠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像楚克明早就应该这样做。
  在学校的时候,牛惠珠和楚克明关系一般。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临近毕业,同学们四处串门,牛惠珠去过好多同学家里,可是楚克明的家没有去。好像当初楚克明没有跟大伙一起玩。
  此刻,牛惠珠伏在楚克明背上,下巴搁在他的肩膀,半边脸贴着他的脖子。伤口也不觉得疼了,闻着楚克明身上的汗味,胡思乱想着。可能楚克明感觉应该说些什么,两个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开了。
  好久没见到得法了,他暑假回家了吗?
  没有。他在城里打工挣学费。
  他家还那么困难吗?
  上大学要很多钱的。
  你们经常联系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和得法好,地球人都知道。嘿嘿。
  知道个鬼!
  有一次我还问过得法,以后是不是要娶你做老婆。
  他怎么说?
  哈哈!
  他怎么说嘛?
  着急了吧?我不告诉你。
  牛惠珠轻轻叹了口气,把头更贴紧一点楚克明。
  他是大学生,以后就是城里人了。怎么还会看得上我这个农村女孩?还有,我那么蠢,那么丑,鼻子又扁,眼睛又小,说话声音还那么大,谁会娶我?谁娶我谁就是猪!
   txt小说上传分享
缺了啥?那份感动!(3)
你知道这些话呀?
  我当然知道。


  牛惠珠想起当年牛得法背她过河的情景,感慨万千。她的意识有些恍惚,感觉现在把她背在身上的人就是牛得法。她闭上眼睛,沉醉在往事里。迷迷糊糊的,牛惠珠听见背她的这个人在说话,声音很轻,像是喃喃自语,但距离很近,牛惠珠听得清楚。
  要是能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做猪也愿意……
  
种蘑菇青年楚克明(1)
临时医疗站里,医生麻利地为牛惠珠消毒伤口,敷药,贴胶布。医生说,皮外伤,不碍事,过两天就好了。膝盖下面的伤严重点,撞痛了,但骨头没事。医生认得楚克明,笑问:“你女朋友呀?”
  “哪呀,我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就好了。”楚克明一边说,一边偷偷瞄了一眼牛惠珠。
  牛惠珠不吭气。
  医疗站里坐着一个人,大草帽,旅游鞋,手里捧着一个碗,把几个药片扔到嘴里,咕嘟咕嘟地喝光了碗里的水。牛惠珠觉得这人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大草帽主动对牛惠珠说:“伤得不重就好。要多注意安全。”又问医生,最近受伤的人多不多。医生说,每天都有。不过,都不是大问题。还有,就是中暑的比较多。大草帽吩咐医生不能掉以轻心,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可以安排几个人,熬一些解暑清凉茶水,送到工地上。
  牛惠珠猜测,大草帽可能是工程技术人员。
  大草帽问楚克明:“你是哪个村的?”
  楚克明说:“广义村的。”
  大草帽又问:“你们村今天来了多少人?”
  楚克明回答:“二十多个。我们村小,三百人也不到。”
  大草帽点点头,看着牛惠珠,“你呢?”
  牛惠珠说:“坝子村的。”
  一听是坝子村的,大草帽显得很热情。“我去过。里头有两棵大榕树,一口池塘,池塘边有很多石头。”
  牛惠珠喜形于色地说:“对呀!你真去过。那,你认识什么人?”
  大草帽笑笑,“认识的人嘛,我想想,有不少呢。有两个比较熟悉。牛安康,呵呵,他们都叫他老牛筋,还有一个,村长,也就是支书,叫……”
  “牛小满。”牛惠珠抢先说,停了片刻,又问,“那你去过村长家吗?”
  “去过。”大草帽回答。
  牛惠珠伸长脖子,把大草帽看了又看,说:“那我怎么没见过你?”
  “哦?”大草帽狐疑。
  牛惠珠一板一眼地说:“我告诉你,我就是他的女儿,我叫牛惠珠。”凝神沉思一会,不解地说,“不过,也可能是见过的。我一开始就觉得你面熟。”
  这时,医生接话了:“哈哈,你当然见过他。他是廖书记。”
  县委书记?牛惠珠和楚克明都很吃惊,相互看了看,然后把目光投向大草帽。牛惠珠激动地说:“对了,真的是你。”
  廖远山幽默地耸耸肩,问:“还有假的?”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刚才廖远山和韩思智在工地上走着,突然觉得腹部有点痛。他没有理会。过了一会,痛得越来越厉害,头也晕乎乎的。韩思智把他拉到医疗站,让医生瞧瞧。牛惠珠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
  廖远山问,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怎么他们两人没走。牛惠珠示意楚克明,要他先说。楚克明很想在牛惠珠面前表现表现,耍起了嘴皮子功夫。不过,楚克明是个老实人,不会耍滑头,说得很实在。他说,他也出去过,回来了。在家里守着几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辛苦到头,也就是一家人糊口。祖祖辈辈这样过来,没有哪个靠种地发财的。你算算,亩产即使八百斤,一百斤稻谷也就卖六十块,去年五十也卖过,一亩地产值四百八十块,除了化肥农药,还不算人工,剩下多少?报纸上说,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水稻亩产两千斤,我相信,但我们这里没有。种水果吧,也不容易,大年的时候价贱,卖得起价的时候吧,又是小年。前年,你知道橘子多少钱一斤?两毛!还不够摘橘子的工钱。后来,懒得摘了,任由烂掉,烂得到处都是。没有人收购,又不知道到哪去卖。即使想出去转转,又担心路费白扔了。再说养猪,一头猪养一年,把成本除掉,几乎没钱挣。农民都说,养猪只是存钱而已。农产品怎么就这么不值钱?我们要盖房子,要读书,要娶老婆,要生孩子,样样要钱。不出去打工,还有什么出路?

()免费电子书下载
  牛惠珠说:“你就说你为什么没有去打工。廖书记刚才问的是这个。”
  楚克明说,高中毕业那年,我跟本村的人出去打工,在一家大型的超级市场当送货工,也就是每天夜里10点以后,把仓库的货物搬出来,用手推车推到商场,摆上货架。苦和累没什么,但受不了那个气。城里人瞧不起我们,不信任我们,把我们当牛当马。有一天我发现,商场的蘑菇特别好卖,价钱很高。我动了心思,送蘑菇的人再来的时候,我跟着他走了。到了他的磨菇场,我对他说,我愿意在他那工作,不要工钱。那个人很好,留下了我。三个月后,我掌握了栽培蘑菇的技术,回到了丰安,在我家里人的帮助下,办了一个自己的磨菇场。我想,给别人打工受气,也不能一辈子都打工,对吧?我想试试,在农村,是不是也能找到一条出路。
  廖远山很感兴趣地问:“蘑菇卖得出去吗?”
  楚克明兴奋地说:“供不应求。起初,我找我的师傅——就是教我种蘑菇的那个人,把蘑菇给他,让他卖。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我准备再搭两个棚子,多种点。”
  廖远山问楚克明多大了,楚克明说,二十四,虚岁。好!廖远山由衷地叫了一声,表扬楚克明不错,有头脑,年纪轻轻,却懂得这么多,这么老练,连袁隆平也知道,哈哈,真是不简单。一定要抽空到楚克明的磨菇场参观参观,尝尝他种的蘑菇。
   
种蘑菇青年楚克明(2)
牛惠珠目光灼灼地看着楚克明,内心充满了敬佩。她豁然开朗,一下子心里亮堂了。自从高考落榜,牛惠珠心情很郁闷,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落榜意味着一辈子走不出农村,跟别的农村女人一样,嫁人,生孩子,过着平庸劳碌的一生;落榜还意味着他跟牛得法有了天差地别,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起。青春的梦里那缤纷的色彩,变得暗淡无光。她恍然顿悟,自己缺乏的就是楚克明那样的理想和目标。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的追求,只有悲观失望,庸庸碌碌。在给牛得法写信的时候,她隐约感到,自己缺少的是感动。今天,从楚克明身上,她认识了更多。
  牛惠珠看着廖远山问:“你还没问我怎么没出去打工呢!”
  廖远山平和地说:“正要问。你说说。”
  牛惠珠直率地说:“没考上大学,在家生闷气。别说出去打工,我哪也不想去。外面不安全,没有家好。后来,因为你,我改变了。”
  这丫头说话这么大胆,听的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她要说什么。楚克明眼睛睁得牛眼大,紧张地看着牛惠珠。牛惠珠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因为书记,老龙河开工了。老龙河开工,我老爸天天逼我上工地。上了工地,我感受到了一种以前从未感受到的东西——感动。无私的,不计报酬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流血流汗。也就是说,是一种精神。这段时间,我天天上工地,我真的愿意,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