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草根警察 >

第175章

草根警察-第175章

小说: 草根警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若海点点头,然后问道:“大勇,你的意见呢?说说看。”

    “我的话没有什么依据,也不怎么中听。既然龙大要问,那我就实话实说。我只有句话,就是这个人的味道不正。”徐大勇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接着,他又解释了句道:“大家以为我是因为停职检查的事,才对他火,其实不是这样。他那天在公园的现场上,直在上窜下跳,我总觉得,显得很反常。有句话我不敢说,还是让时间和事实来检验吧。”

    “好,就用大勇这句话,让时间和事实来检验我们的赵大队长吧。出了这个门,此事就不再提起,知道了吧。”

    龙若海刚盯瞩,徐大勇和李小江就连连点头。他们也知道,如此评论自己的同志,传出去的话,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接下来,龙若海也就不再废话,而是直接开始布置工作任务。

    他的内心很是着急。忙活了二十多天,虽然取得了‘扫黄打黑’的成果,但自己要查的事情,还是没有点眉目。

    还好,也不完全是无用功。总算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班底。自己内心的计划,也算是能有人帮着落到实处。

    “下阶段的工作,大勇这边以打为主。要抓住这次‘扫黄打黑’的机会,四面出击,绝不手软。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对象,都要做个有心人。多往毒品案件上想,多往灭口案件上靠。”

    说这话的时候,龙若海的脸上现出了冷酷之色。不容推辞的说道:“我的想法,就是要把那个潜在的对手给逼出来。这么说来,你的任务就是个‘逼’字。把手上的案件办好,旦现线索,就要紧追不放。”

    “行,只要领导能支持,没有人掣肘的话。我保证把这帮狗崽子,赶得无处可逃。”徐大勇二话不说,很爽快地接下了自己的任务。龙若海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继续进行着自己的分析和部署道:“对方要出货,这是肯定的事。但近期在本地出货的概率,我估计不是很大。如果说是往外地出货,我们就要盯住那些危险人物,看谁在往外面跑。还要对宾馆舞厅这些可能的交易场所进行布控,注意留心外地来人,特别是南边来人。这项工作,就由小江负责。”

    “行,我把所有的眼线都给动员起来。各行各业全部开始行动,不留下个死角。”

    “对,就是要这样。你特别要把这次放下去的几个眼线,给我用好。面上的排查,也要抓紧抓好。就从查易燃易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入手,既是找突破口,也是逼对方跳出来。查得紧点,肯定会有人要跳的。问题是谁先跳出来,用什么方式跳出来?声势要大,工作也要实。”

    “好哩。我今天晚上就去看孙圣杰的妈妈,顺便把这事交个底。有他在暗地里帮我当参谋,做暗线,肯定没有问题的。那几个眼线,应该也是能挥作用的。我们多线作战,总会能有成果的。”李小江笑眯眯的表了态。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多线作战,联手合围。面上的事,由我牵头负责。我们公开秘密两条线作战,看谁先能得手。”看到两个助手都很省心,龙若海笑得露出了口洁白的牙齿。

    “哦,还有件事。自我到任以来,张家的表现直都很反常,点也没有在这之前的嚣张。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有点不放心。”

    对张家的沉默,龙若海直感觉很奇怪。在大勇的事上,没有跳出来。在孙圣杰家的事情上,也只是请人打招呼,没有针锋相对的意思。

    这次的‘扫黄打黑’,虽然在‘扫黄’时,没有损伤到他家的利益。‘打黑’对他家来说,那可是伤筋动骨的打击。但他家依然没有反应,不知是什么原因?

    徐大勇把嘴撇,指着李小江说:“问他,这家伙是个‘四脚白’,什么事情都知道。”

    “嘿嘿,本山人确实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李小江又贫开了。天不贫嘴,估计他会很难受。

    “知道?你既然什么都知道,那你告诉我毒品生产基地在哪儿?”徐大勇不让李小江猖狂,有意和他抬起了杠子。

    “只知半,只知半。如果全部知道,我就成了神仙啦。再说,泄露天机太多的话,会遭到天谴的。”

    刚刚正经了会,两人又开始了斗嘴。把个来帮着加开水的婵娟,笑得几乎直不起腰。龙若海也就在他们俩人的抬杠之中,对张跃进和‘二狗子’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对象,有了进步的了解。

    “哦,想起了件事。昨天赵有才帮着传话,说是张老板想见见我。我也想就此摸下底。你们说,怎么样?”

    “龙大呵,我说你别去。不要工作没有进展,空让自己也惹上身羊臊气。”

    对龙若海打算接近张跃进的想法,徐大勇是不以为然的。这个眼中容不得半点砂石的汉子,对龙若海越是佩服,就越是唯恐心中的偶像会沾上污秽。

    李小江就比他聪明多了,轻笑声道:“大勇,你就关上你的嘴巴吧。少说两句,不要影响龙大的布局。既然相信龙大,就不要给领导添乱才对。你放心,我看人很准的。我们的学弟,不是那种同流合污的人。只是他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吧。听我的,没错。”

    龙若海也知道,徐大勇的话有定的道理。更何况在自己到宁北之前,岳父也好,同事也罢,都在劝说自己不要与这个人打交道。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总是在外围游荡,永远也没有办法弄清楚事实。搞不清楚姓张的这家,究竟与毒品案件有没有关系。

    送走徐大勇和李小江后,龙若海帮着收拾好碗碟,小俩口休息了会。下午的时间,他的任务就是兑现诺言,为叶婵娟作好向导,在宁北县城好好游玩下。

    县城虽然不大,所好的是前任领导在改造城区时,很有战略眼光。在大兴土木的同时,将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房屋,都完整保存下来了。这样来,现在的宁北县,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展的气息。

    婵娟特别喜欢在老城区这边转悠。

    说是那些由钢筋混凝土堆集而成的建筑,根本没有欣赏价值。她喜欢看那些明清时代的房屋寺庙,在那里寻觅沉淀的历史。

    街坊邻居看到这对充满阳光的小夫妻,也总是笑嘻嘻的让入家中,由着婵娟细细观赏。有健谈的老人在家的话,还会给这个脸好奇的女孩儿做上番解说。

    叶婵娟感慨万端,说这儿的居民很善良,很好客。

    龙若海心知肚明,这是前阵扶善惩恶的结果。嘴上却在打着哈哈,说是因为我们的小叶老师长得特别可爱的原因。婵娟虽然知道老公是在打趣自己,但也感觉到十分开心。

    前些日子的‘扫黄打黑’,产生了连锁反应。时之间,宁北城里的风气纯净了好多。

    在校学生经过处理和教育后,纷纷返回了校园。整天在街头巷尾舞枪弄棍的小混混,也几乎时为之绝迹。

    许多宁北城里的老居民,都在称赞龙若海积了大德。说是他让孩子们迷途知返,让家人有了安全感。

    两人笑笑闹闹地玩了半天功夫,又转到了条小巷子里。

    看到路上都是方块的青石板,婵娟更是来劲。她象是回到了少女时代,顺着大青石,格格的跳了起来。

    龙若海看就着了急。

    我的妈哩,你可不是般的女人。万有个闪失,把肚子中的孩子给伤到了,我可怎么给老人交待哩。他连忙上前拉住了兴致勃勃的娟妹。

    只是叶婵娟这童稚般的举动,已经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也将不少大人从家中给引了出来。

    “龙大队长。”

    有人在自己身后叫了声。回头看,原来是老熟人。也就笑呵呵地回答道:“孟师傅。你怎么在这儿呢,今天没有出车吗?”

    “我家就住这儿呀。今天没有出车,车子让侄子开去了。我正好是偷偷懒,休息休息。快,到家里来坐着歇会。这位是侄媳妇吧,不要热坏啦。起到家里歇上会。”孟师傅热情地出了邀请。

    在孟师傅家,小俩口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接待。

    就连周围的邻居,也都围拢了过来。大家都来观看这几天在宁北城里呼风唤雨的传奇人物。此情此景,让婵娟感觉到很是幸福。

    她知道,这是老百姓对自己老公的肯定。

    “孟师傅,最近生意好做吗?”龙若海关心的是打黑以后的真实情况。总不能轰轰烈烈的打黑,还让新的势力再滋生出来吧。

    孟师傅笑呵呵的回答说:“龙大呵,你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哩。现在不但是中巴车没有人来收保护费了。就连街那边的小商品市场,也同样安宁了许多。”

    “是吗?那大家的生意就好做了吧。”

    “是呵。大家都知道,‘红枪会’没有了,‘黑龙帮’也同样遭到了政府的打击。做生意就不要热心肠的啦。你们做的这事哟,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呵。”

    “那就好,能让老百姓有安全感,我们做警察的才会有面子哩。”

    “龙大队呵,我们这方的人都在念叨着您哩。大家都说你是积了大德,让那些不学好的孩子,重又走上了正道。上学的上学,做工的做工。”

 第二百三十八章 游览宁北(二)

    孟师傅说话的时候,周围的邻居,也在随声附和。.

    他们之中,也有亲戚朋友或者是同事的孩子,得到了挽救。提到这种事情,当然都是感慨万端。

    “孟师傅,话可不能这么说呵。工作是大家干的,我也只是其中的分子哟。要谢就谢我们局长吧,是他领导得好。谢我可不行哦。”

    听到孟师傅和邻居的夸奖,龙若海也是打心眼儿里开心。不管怎么说,自己总是帮宁北人民做了点好事。

    听到龙大队长到了自己的家,孟师傅的儿子,专门从单位里赶了回家。说是要谢谢龙大队长上次在车上对父亲的帮助。

    这位比龙若海年龄小三岁的小伙子,也是个爽快人。交谈之中,两人见如故。相互之间,很快就以弟兄相称。

    小孟在宁北宾馆做大堂经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各式各样的消息自然听得不少,对这位龙大哥当然是佩服之至。当龙若海请他多关心有嫌疑的旅客,特别是南方来人时,立即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

    费了好多口舌,才算是谢绝了孟家门老小的热情挽留。好不容易脱身而出的小俩口,继续在宁北城里溜达。

    “龙哥,宁北的寺庙文化很有特色的哩。走不了多远的路,就能看到处寺庙。虽然香火不是很旺盛,但作为观光的景点来说,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地方。”很快,婵娟就现了宁北的与众不同之处。

    “呵,我家娟妹的眼光,可不是般的敏锐。要不要让我为你解说哟?”

    “龙哥——”叶婵娟拉长鼻音,开始了自己的撒娇。

    听到自己妻子的娇嗔,龙若海知道不妙。再拖延下去,那就要接受老婆的温柔修理。他不敢再加刁难,连忙开始了自己的解说。

    “这个宁北城,在历史上也曾经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经济达,人才辈出。历史上的范仲淹,在这儿做过盐官。还有七仙女的传说也很有名。除了不少遗迹之外,郊区还有座董永庙哩。”

    “哦,有这么多的美丽传说!真是个令人难忘的地方。”

    “据说,唐代征伐附属小国的时候,也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美丽的故事。唐皇李世民跨海征服个小国时,从这儿经过。驻扎洗马的地方,就叫着‘洗马池’。 ”

    “真的吗?竟然会有这样的地方。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然,老公我还会哄你吗?这儿还有唐代大将薛仁贵行军时,战马被陷住的地方,称之为‘淤泥河’。就连这个寺庙文化,也只是经济文化达时,随之而生的个衍生物。”

    “对。我听爷爷说,经济文化达的地方,才会带来佛道的兴旺。”

    “最为兴旺的时候,这个小城有九庵十庙之说。庵是尼姑,庙是和尚,各有不同。那场大革命的时候,寺庙被毁坏了不少。这几年来,沾了经济展的光,寺庙也恢复了些。香火最为兴旺的要算是‘天王寺’了。怎么样?要不要去看下嘛。”

    婵娟对老公最佩服的就是这点。

    不管到了哪里,都要研究当地的人文地理。不管什么事,到了他的嘴里,都能说得出那么点道道儿来。

    让人听了以后,止不住的浮想联翩。

    刚到宁北这么几天功夫,工作还又那么忙。就这样,他都没有忘记学习和吸收地方上的风土人情知识。

    想到这儿,她不禁把自己的脑袋,往龙哥的肩头上靠了靠。

    “龙施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