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草根警察 >

第121章

草根警察-第121章

小说: 草根警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出门的时候,费了好大阵功夫,才算把泪眼婆娑的叶婵娟安抚妥当。龙若海感觉到有点奇怪,过去也经常出门在外,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去京城学习更是不短的时间,妻子也从来没有这样难舍难分过。

    时间还早,车上也没有几个乘客,自己算是来得早的人了。在烈日的照射下,车子里就象个大蒸笼,热得让人感觉到好象透不过气来样。

    还好等候的时间不算很长,驾驶员很快就准时从车站了车。窗外吹进的微风,虽然还带有阵阵热气,但总算是好上了许多。让龙若海已经湿透了的t恤衫,慢慢地逐渐转干。

    “嗯,这就是坐中巴与坐小车的区别,也是当官的与平民之间的差距,难怪人们总是想着当官和财哩。”龙若海暗中咕嘟了句,也不再作多言。

    他对这种人生差距虽然也会偶议论,但绝对不会去做‘愤青’。人生如果真的能做到平等无差距,早就成了世界大同。先辈们曾经以此为目标,鼓动大家闹革命。现在已经很少听到有人提到这个口号,这就说明想要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整天叫骂,到处哭喊,那是无且于事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承认现实追求美好的思想基础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争取更好的处境。这就是龙若海的心态。

    他也不去多想这些事情,自己找了个靠窗子的位置闭目养神。在他这种以事业为重的工作狂来说,妻子的儿女情长并不能使之止步。只是会在闲暇的时光中,内心里增加几分温柔而已。

    刚坐下不久,妻子那番情丝绵绵的娇柔形状,就被他暂时给丢到了脑后。满头脑子里全是在思索,思索的是到宁北后如何开展工作。

    就在龙若海深思的过程中,又有个传呼打了进来。是交警那边陈队长的嘱咐。只有不长的句话:小龙,到宁北要低调,尽量避免与张跃进叔侄二人正面碰撞,更不要与况群生纠葛。

    看到这条信息,龙若海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感觉到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现在是有钱人的利益为大,当官的才不管什么正义不正义,切都在围绕有钱人转。张跃进叔侄,难道他们真的成了洪水猛兽,让人不可轻拂虎威。

    大部分的人都让自己只管种好自己的亩三分地,就连郭副厅长也只是让自己利用和况大哥的关系,注意贴近这么张关系网,从中现蛛丝马迹。但也再三提醒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尽量注意不要深陷其中。

    为什么许鹏程许市长却让自己要多关心宁北的政坛,让自己多了解掌握官场上的**和不正之风,并且要及时向他汇报。看来宁北的政局,不在他的掌握之中。难道说他想让自己做的事,与他和过文康之间的角逐有关?

    况大哥,这么个聪明的人。为什么会这么不智,与张跃进同流合污。难道真的有大家说的这么不堪吗?想到这儿,龙若海不禁感觉有点头疼。

    他双手使劲在自己的脸上来来回回的按摩了几下,让有点绷紧的面皮稍许舒展了点。自己只是个纯粹的警察,对那些政客之间的事窍不通,敬而远之为好。

    这些事情,还是让政客之间去相互较量吧。到于和况大哥交往的事,还是看看他的态度再说吧。叹息了阵以后,龙若海继续陷入了对案件的沉思。

    随着汽车的阵轻微摇晃,他摇了摇涨的脑袋瓜子。先慢慢腾腾的睁开直眯着的眼睛,再朝窗外瞅了眼。这瞅,让他现了个奇妙的现象。已经开动二十多分钟的汽车,竟然还在车站门前打转。

    这是怎么回事?龙若海禁不住心中的疑惑,张口就问了起来:“师傅,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开了这么久,还没有能够开得出城区?”

    没等驾驶员回答,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个年龄约莫在5岁上下面庞略显清瘦教师模样的大叔接上了腔:“小伙子呵,看来你不经常坐这班车吧?”

    “是呵,大叔。怎么开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出城呵?”看到有人接话,又是个长者,龙若海当然不会失礼。先是恭恭敬敬的颌为礼,然后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大叔倒是很谦和,笑嘻嘻的帮作解答问题。“小伙子,去宁北的车子都是这个样子。上路的时间短,转圈的时间长。这还是好点的啦,有的车子能转得你都不知道东南西北哩。呵呵。”

    “真的?怎么会这样呢。转来转去,不也要消耗汽油吗?”龙若海有点茫然不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坐在前面的这个大叔。

    “你听说过七头牛的故事吗?没有吧!呵呵,那我说给你听听。车子反正还要再转会,就当打时间吧。”也可能是枯坐无事的缘故,也可能是天性健谈,这个大叔饶有兴趣的给龙若海说起了故事。

    宁北农村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好多年没有进城。当地的风俗习惯就是过了六十以后,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说,老人的寿诞庆典是逢九搞庆典活动。

    总说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七十九岁这年,儿女当然要给这个老人做下生日庆典。本来是想喊周围的乡亲起吃顿饭,好好的热闹下。

    对子女的孝心,老人却默不作声。这才有人想起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就问他有什么心愿。老人的回答,很是出乎大家的意料。说是二十多年没有进城啦。只想在闭上眼睛以前,再逛逛县城。儿女听,这个事情简单,就带着老人进城玩了天。

    老人回家后,村里好事的人就来逗老人开心。问这问那的热闹了好半天,有人问道:“老爷子呵,县城大不大,好玩不好玩?”

    老人眨了眨眼睛,满脸自豪地说:“好玩哦,县城真的是好大好大。你问我有多大吗,真的好大。比我年轻时看到的县城,不知大了多少倍。我告诉你呵,我共看到了七头牛。”

 第一百六十七章 途中闲聊

    老人说看到七头牛的话,让村里的人吓了大跳。{( 〔 〕.1.大家都不知道,县城什么时候有了七头牛。所有的人都听不懂,不知老人说的是什么意思。猜测了好久,都没有能够找到准确的答案,

    后来还是老人的儿子解开了谜底。县领导为了树立城市形象,在汽车站门前的广场上竖起了尊雕塑。雕塑的样子,模仿的就是华尔街交易市场门前那座金牛,喻意为财运亨通,兴旺达。

    头牛怎么又会变成了七头牛呢?那更简单。老人坐的中巴车和龙若海坐的汽车个样,在车站门前不停地转圈,先后转了七个来回。老人很少出门,不懂转圈的事。就认上了条死理,那就是在县城里共看到有七头牛。

    故事倒也简单,只是结尾有点出人意外。龙若海听了以后,也只能是哑口无言。不过有了这个故事说,也立即拉近了两个素昧平生的乘客之间关系。

    “小伙子,看你的样子,有点面生。到宁北是去走亲访友,还是联系什么业务呵?”“都不是哦。大叔,我是到宁北去报到上班的哩。”

    “哦,说说看,是到哪个单位工作?在宁北,没有我不熟悉的地方。”中年大叔自诩地夸下了海口。

    互介绍,现双方竟然还有那么点渊源关系。健谈的大叔叫沈全瑞,在县信访局当个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土生土长的宁北人,再加上几十年的工作实践,说他是‘宁北通’,确实不算是夸口。

    再聊下去,方知道双方都不是外人。大叔是宁北公安局刑警大队长沈全斌的叔伯哥哥。当他得知龙若海是到县公安局报到后,两个人更是谈到起来了。

    双方也不觉得时间的漫长和天气的炎热,俩人就这么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称呼也改了过来,不再喊中年人为大叔,而是顺着沈全斌的辈分喊起了大哥。

    “小伙子,你是不是姓龙呵?”两人聊得兴趣正浓,没有想到司机大叔也加入了进来。

    龙若海感觉很是奇怪,不解地回答说:“是呵,我是姓龙。司机大叔,你怎么知道我姓龙的呵?”

    “哈哈,这就对哩。小兄弟,你忘了抢我汽车的事了吗?”司机大叔听到准确回答以后,乐得笑了起来。不过他这么点醒,龙若海顿时也恍然大悟。

    他忘记了自己是坐在汽车上,兴奋得下就站了起来。开心地连声说道:“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是孟师傅。”

    “哈哈,你刚才上车,我就感觉眼熟。只是你比过去白得多了,这才没有敢认。听你和沈局长聊天,才敢和你打招呼的。”孟师傅这话说得不错。那时的龙若海是交警,整天在烈日的照射之下工作,想要不黑也不可能。

    “小龙,这中间定有什么故事吧?”沈全瑞是个阅历很广的老江湖,立即现内有玄机。在他不解的目光注视下,龙若海说出了那么段让自己带来好运的往事。

    当时,龙若海将汽车修好送还车主时,才知道司机姓孟,是宁北县人。当他掏出5元钱交给孟师傅,说是用以补偿误工损失时,老孟说什么也没有肯收下。说是警察为老百姓做好事,我怎么能再掺杂到中间敲竹杠。

    事后龙若海深有感触地对同事们说道:“老百姓真的很朴实无华。只要你不是欺人太甚,他们都不会去计较。就是吃了点亏,也不会说什么的。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说什么大道理。只要记住我也是老百姓就行。”

    这么段经历,说起来也很简单,听起来却扣人心弦。不单是沈全瑞听得是津津有味,就连后来上车的旅客也听得入了神。龙若海不好意思地说道:“别听孟师傅说得这么神奇。我是碰上了个笨蛋罪犯,才这么沾了个大光。”

    话虽是这么说,沈全瑞可不是好糊弄的人。他本来就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不寻常,这么来,更是刮目相看。多年的社会经验,让他感觉得到,龙若海绝非池中之物。到宁北工作,恐怕也只不过是种过渡或者说锻炼罢了。

    既然是熟人,龙若海当然也不见外,大家也就聊得格外的热火。天南地北的聊了阵以后,他突然想到了自己乘车去宁北的目的。遂武器问道:“大叔,这两年的生意怎么样?还好吧。”

    听龙若海谈到承包生意的效益,孟师傅叹了口气。有点叹息地说道:“唉,大兄弟。这生意不好做哇,只能就这么混着过吧。能有口饭吃就行。”

    孟师傅这话说,龙若海感觉有点奇怪。听人说,现在承包汽车的人,大都了财。为什么孟大叔却这样说哩。这中间。难道也有什么行内的奥秘吗?

    “龙大队长,你是好人,沈局长也不是外人。我就告诉你们个实话吧。”追问之下,孟师傅才五十地倒出了内心的苦水。

    运输公司刚改制时,孟师傅家东借西凑,买下了这辆中巴车和营运线路。刚开始的日子,确实是不错。没有多长时间,就还清了借款,全家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照这个势头展下去,估计要不了几年,自家就能率先成为小康之家。

    况县长调来之后,说是要将运输企业做大做强,要更能彰显宁北县的展,让从业人员获得更多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么说,大家都很来劲。

    谁还会嫌钱多?能更快地进入小康社会,当然是大好事件。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也是有管理的要好上些。还可以避免争抢线路的事情生。这样举几得的事,没有人会反对。虽说要上缴点管理费,大家倒也愿意。

    时间不长,大家就现上了当。改来改去,最后将营运线路改成了姓张,都成了张跃进宏大集团的聚宝盆。

    不管是谁,要想上路客运也好,货运也罢,都必须要向张跃进集团旗下的运输公司交费。不然的话,你只能到边去休息休息。这行的饭,没有你的份。

    想要说理,张跃进那个大名叫张小强绰号叫‘二狗子’的宝贝侄子,就会带人将你打出门去。想要打官司也找不到门,法院公安局的门,都朝着张家的人开着哩。

    交了管理费,真的能让业务量有所提高,倒也就罢啦。老百姓最是能够自我满足,就当少赚点钱吧。谁知道,他们是只收钱,不管事。有什么事情想要找到他们,那还不如不找。这也就罢哩,司机的忍耐精神还是不错的,也就当花钱消灾吧。

    没想到时间不长,又出来了个‘红枪会’,要和‘二狗子’对着干。你们开中巴车的人,给‘二狗子’交管理费,也要给我交保护费。这样来,司机们是雪上加霜,不敢得罪任何方,只好忍气吞声地两头缴纳费用。

    时间不长,‘二狗子’知道了这个消息。说是要保护司机的利益,专门成立了个‘黑龙帮’。他组合了帮小混混,和‘红枪会’开了仗。本来以为这是好事,总会要少缴纳点费用吧。却没有想到干仗的结果却是更坏,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