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难得门当户对 >

第36章

难得门当户对-第36章

小说: 难得门当户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那些有用吗?对我有什么好处?”周彦酸不拉几地来了一句。
    “也对,说那些做什么?还是自己有点儿本的好。再说,那姑娘真挺好,就像你原来的嫂子一样。。。。。。”说到这里,小波不说话了,他原来的老婆早就改嫁了。
    周彦这一走,说是半个月,这哥俩儿天南地北地围着国家的高消费线,兜兜转转了两个月,才将周德凡生前折腾的那些产业初步地归拢齐了。
    周德凡生前是个爱热闹的人,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折腾。买楼,他不是一套一套地买,他是整栋地买,还有车,还有随处丢的义务、奢侈品,几乎每个产业都有他的足迹,但是留下的痕迹又不是太深。每次,他也就是刚买的时候新鲜个十天半月,转眼间他就忘得一干二净。
周彦越来越觉得,父亲是寂寞的。那种入夜之后,独留一人的寂寞,因为他也不知道,他忙来忙去到底是要奔向哪个家。
    他们都有过挺好的家,只是当年那个人不珍惜,将家拆得稀巴烂罢了。
    如今好了,祖国四面都是家,去哪个大都市都不愁没地方住,可是,人是去了,屋子还是空的。
    当然,周德凡也养过女人,几乎是天南地北,一个方向放一个。但是放了不久,他又厌倦了。几十岁的人了,活得就像个浪子一样,耍来耍去的,剩下的就只有自己了。
    他留下的房产不少,有十七八处,这还是国内的。就连在国外,周德凡也弄了一些玩意儿,如今看着形势也还不错,周彦便留了两套。
    至于国内的,周彦觉得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去那些城市住。于是便全权委托了律师,能卖便都卖了,现在楼市还不错,就都折现吧,他是实在弄不动了。
    两个月后,周彦终于回到了北拓市,回来之后他只是匆忙地给何双双打了个电话,打完一头扎在家里大睡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被小波的手下按门铃惊醒了。
    接着,有几十个捆扎好的包裹被送进了屋子,顿时将周彦那个本不小的样板间客厅,给塞了个满满当当。
    周彦收拾完,穿着大裤衩,盘腿坐在屋里,拿着一把剪子拆包裹。
    他父亲天南地北地丢了不少垃圾,有名表、古董、名酒,还有各种奢侈品,就连钢笔都有好几盒。周彦有时候觉得很可笑,那人都不写几个字的。
    瞧瞧这纯金的名片上印的一串头衔,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这些跟周德凡的生活有关系吗?周彦不解。
    他将父亲留下的各种材质的烟嘴摆了一地,有金子的,有象牙的,有玳瑁的。还有各种雪茄,连专门的丁烃打火机都有几十个。很多款,有些款式精致得可以进博物馆,都不像给人类的。
    周彦整理着这些东西,就像整理父亲寂寞而凌乱的人生一般,他拼命地回忆着,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却只是一张脸。
    输了他的学费抱歉的脸,输光了家里的口粮后悔的脸,喝了酒,骑在墙头唱大戏的脸,等等,至于发财之后的脸都好虚无,恍恍惚惚的,根本看不清楚。
    周彦正想着,屋外又有人按了门铃。周彦忙站起来,走过去打开门。
    门外,是何双双站在那里,两个月没见,她又黑了,还穿着那件牛仔衣,头发是长了,黑黑的,末梢还有些卷曲,发髻随意地弯曲着,她那双眼睛笑得弯弯的,看样子是想死自己了,特意跑来的吧?
    何双双的笑容不减,看到周彦开门后,一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哎呀,怎么黑了,也瘦了,你们没好好吃饭吗?我妈叫你晚上去我家吃饭,她给你包饺子。”
    说完绕过他,进了屋子,她的发梢就那么甩过周彦的鼻翼,带着一股子清新的青柠檬香气。
    周彦正在回味,屋内一声叫喊:“周彦,你疯了!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俩月没见了,蛮想的,挺亲的。尤其是每天早晚的电话,问他睡得好不,吃得好不,别感冒了这样的闲话问候。两个月,何双双从没间断过,早上一个电话,晚上一个电话,唠唠叨叨的。
    周彦反手关了门,走到何双双的身后,搂住她的腰,紧紧地将她扣在自己的怀里。他低下头,将他发丝里的味道,全部吸进了自己的身体里。
    阳光透过床帘,将空气里的粉尘照得清清楚楚。时间是静止的,那剧烈跳动的心脏声,遮盖不住地在何双双的胸腔里发生。
    周彦没穿上衣,就穿了个四角裤,他身上的温度就这样贴着背传到了何双双的身体上。何双双有些瘫软,眨巴着眼睛,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彦说:“双双。”
    何双双傻兮兮地回答:“啊?”
    周彦吻她的耳垂,“你想我吗?”
    何双双呆了,“啊?”
    周彦轻笑,“没想?”
    何双双很傻很直白地回答:“想呀,没人帮我修电器的时候就天天想你。”
    呵,原来是这样啊。。。。。。
    很快,有些人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确不会弥补,只能继续傻乎乎地呆着。

    那天晚上,周彦去了何双双的家,去的时候,抱着两幅画,一幅据说是宋朝的仕女图,一幅是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
    何副主任就爱这个,周彦便选了两幅做礼物。
    这样的东西,周彦的爸爸也不知道买了多少。
    何副主任很高兴,说他第一次收到这么珍贵的礼物。他打开卷轴一看,嗯,却没一幅是真的,便是如此,他还是很高兴,他也不好意思当着周彦的面儿指出来,只能在吃饭的时候,悄悄地在一边引导,“投资不能乱投资,尤其是在不懂的地方,虽然现在收藏很火,可是,有钱那也不能乱花不是吗?若是有钱,不如再买套房子呢!”
    周彦啼笑皆非,知道叔叔是好意,他表示记住了,再不乱花钱。
    他能理解的,父亲早期收藏的东西没几个是真的。后期真东西倒是不少,只可惜,别人时两倍价格都觉得高,他是五倍六倍的高价往家里整。
    “小周呀,多吃点儿,这是阿姨特意给你做的。一点儿姜都没放,三鲜的,你最喜欢的。”石林拿着勺子从厨房里出来,二话不说就将周彦刚空的碗接了过去,满满地给他来了一大碗。
    周彦表示吃不下了,石林很生气地训他,“傻孩子,别跟阿姨客气,你这才走几天,又黑又瘦的,前阵儿在咱家养得多好。瞧瞧,这没几天呢,脸都凹了下来。”
    周彦只能接着吃。
    何双双早就吃完了,吃完她坐在一边,耳朵上戴着耳机,跟不知道哪位奶奶在说闲话。一边说闲话,手里一边灵活地快速织毛衣。周彦看着那毛衣,如今也有一尺多长了,有个衣服的雏形出来了。
    哎?有进步呢!她现在都不用看书了,能一边说话,一边很随意地打毛衣。
    “我前阵子看报纸,那上面有几个消息就是说收藏书画的。你作为艺术投资者,要有个方向,别的不要先学,你先要学会的就是评估书画的价格。。。。。。”何副主任还在唠叨。
    石林气愤了,直接从厨房蹦出来骂,“你有完没完啊!孩子刚回来,你就没完没了地唠叨!等孩子先吃完饭,那么大岁数了,你就不知道个眉眼高低,怨不得做一辈子的副主任!”
    孩子?有多少年没有被人这样关心过了,这样爱惜着当成孩子了?周彦低着头,继续吃饺子。
    何双双抬起头,冲周彦眨眨眼,吐吐舌头,继续低头打毛衣。
    何副主任有些畏惧,见石林进厨房,他迅速地低头,悄悄对周彦说:“我去找找旧报纸,帮你把消息剪下来。记住,千万不要乱花钱,知道吗?”
    周彦点点头,“嗯,记住了。”
    何副主任很高兴,见周彦上道,就带着意思炫耀的语气对他悄悄地说:“我年轻那会儿,收藏了几幅好的,比你这个好,我都给放着呢!以后给你们,千万别卖啊,那好歹也是个保障,那会儿几十块就买来了,现在能值上万呢。。。。。。”
    他还想吹牛,石林却从厨房出来了,进了屋子。没一会儿,她就从屋子里出来,抱着两个鞋盒。
    “小周,一会儿吃完,试试鞋,前几天商场打折。老人头的呢,我一看价格不低,就给你买了两双,这可是牌子,一双七八百呢!我给你叔叔也买了一双。”
    周彦顿时就内疚,觉得自己只记得何副主任,却不知道给石林买点儿什么,你看人家对自己多好。
    何副主任有些吃惊,悄悄地坐到了女儿的身边,低声嘀咕:“你妈真虚伪,不是说五百块钱两双吗?”
    何双双撇嘴。她能怎么说啊,她老妈就这样,夸张了一辈子!
    周德凡的遗物被周彦整理了一个月,才大致整理完毕。周德凡生前买的名牌服装、鞋子,大多穿都没穿过。他也就是买了,然后挂在装潢奢华的衣帽间里,填补空间,皮具还好说,周彦也能用用,可是,鞋子的鞋号,衣服的打消就不合适了。
    最近这几天,周彦经常试穿爸爸的衣服,有时候他也能从父亲的选择里,对父亲的审美有个初步的评判。他的父亲其实不是个粗人,他买的衣服、鞋子,都是做工非常精致的东西,有的衬衣甚至颜色都是鲜艳的。在这里他能充分感觉到,周德凡有一颗爱美之心,可惜这颗爱美之心将所有的鲜艳颜色都叠放在一起,带着一股子无法脱去的土腥气。
    夜深人静,周彦将对爸爸很早以前有印象的几套衬衫放进了他的柜子里。就跟自己的衣服放在一起,以前他们的衣服从来就没有在一个柜子里一起放过。
    有时候早晨起了,他就站在那里来回抚摸一下,感受一下从未有过的父爱。
    没钱的爸爸是不懂爱的,有钱的爸爸也不懂。他觉得有钱了什么就都会有,可到底他的表达方式还是错了,可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吗?
    周彦不知道,他想找个人好好说下心里的疙瘩,想来想去的,世界就只剩下何双双。
    这天下班,天气有些不好,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周彦从公司出来直接去了何双双的小公司,何双双就一个人在,她没舍得开灯,用何副主任的话来说,何双双长这么大,打她第一次缴电费起,她就学会节省了。
    小屋内很安静,何双双的接线员早就被解雇了。她这家服务中心,从开业到现在也就收了十几位老人,每位老人一个月是三百块的托管费,十三四个老人,一个月不足五千元的收入,每月除了不够消费的,杂事还一箩筐。累点儿何双双倒是觉得没什么,可是,当她走入老人们的世界,尤其这些老人大多是孤独的,何双双本身又细腻敏感,于是,她的全部工作就成了无限附加的服务。
    周彦进屋的时候,何双双正在训人,训的就是李奶奶在国外的孙子就是那个寄高科技电饭煲过来的。
    “。。。。。。我知道你有钱,也知道你在国外不方便,可是你再忙,一个星期电话总要打几个的吧?你不能因为忙就一个电话也不打!老太太年纪大了,你们买东西的时候,但凡心里有她,就要按照她的要求买东西!那些高科技的东西对她来说不是享受,是负担!。。。。。。哦,接她出去?老太太一辈子在国内生活,出去人生地不熟的,几天就得憋出病来,就说电饭锅,我都搞不明白,老太太能弄懂吗?你给她弄一个六合一的,她反倒不会用了。超市里的小电饭锅,一百来块钱,按键就一个,一上一下多方便!当然,我知道你是好意,问题是这份好意,老太太消受得了吗?别拿你们的一起往老太太的身上套。。。。。。”
    周彦坐在一边安静地听着,也不打搅。他听着何双双的数落,有时候感觉就像在说自己,在不急不缓的叙述中,他竟也能想到一些词汇。比如,那真正的爱从来无关风月,也不过是在平淡的流年里慢慢地转化成永恒的能量。怎么能想到这个了?这句话是在哪里看到的?
    何双双终于挂了电话,然后又给李奶奶打了一个电话,“奶奶,我是双双。嗯,我帮您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说今年春节就回来陪你一起过呢!。。。。。。对呀,谢我干什么?您不好意思说,我就帮您说了呗!别说,您孙子挺孝顺的,都别我说哭了。。。。。。。没有没有,就是声音有点儿堵,我哪儿敢真骂他啊!没伤心,真的。好了,你老啊,就高高兴兴地等着,他保准不敢再乱花钱了。。。。。。。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何双双挂了电话,丢开毛衣,一侧头就靠在了周彦的身上,半天之后才呻吟了一声,苦笑,嗓子有些嘶哑,说:“周彦,我觉得我干不下去了。”
    何双双点点头,“以后我卖衣服也成,卖儿童玩具也成,反正是卖什么都成,我是再也不能做这种人的生意了,太难了。。。。。。还有半年合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