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小郎中 >

第137章

唐小郎中-第137章

小说: 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好嘿嘿,所以我一看你就很对路你要是没有余粮,那也就罢了,要是还真有些余粮,就卖给我,我也是为了我队里的兄弟们。你把余粮卖给我有个好处,将来兵士挨户搜查时,我可以替你作证,证明你们的余粮已经卖给我了。他们就不会搜查。我可以按进城时的价格跟你买,一斗米按一贯钱有多少要多少,钱货当场两讫,我可以发誓,绝不会冤你假如你卖给我的米面多,那将来你们粮食吃光了,而我那还有剩余,我可以酌情把一点粮食回卖给你,价格还是按照我们买的时候的价格,一斗一贯。这样等于是你把粮食存在我这里。怎么样?很划算吧?”

  左少阳心想,一斗米现在都卖到了十五贯,你一贯一斗跟我买,还说划算,也不知道是不是用脚趾头算出来的。再说了,你一个小小队正,就算作证了,人家搜查队能轻易相信你?余粮倒是有,卖多少给你?少了满足不了你的胃口, 多了引人怀疑。

  本来我们药铺穷兮兮这样,搜查队还相信没有多余粮食,你这么一作证,他们反倒以为有什么猫腻,一打听都知道自己家药铺原来欠了一屁股债,粮价这么高,家中怎么还会有多余的粮食?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倒怀疑我药铺里藏有粮食,来个掘地三尺搜查,那可就全完了。反正现在是走钢丝,要么过去,要么摔死,想靠这个小小队正庇护,只有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左少阳脑袋里飞快地想通了这个问题,脸上痛苦的表情更浓了,拱手道:“队正,你这主意当真是太好了,非常体贴公道,只可惜,我是有泪哭不出啊,一人可以保留一斗粮食,可是,我家三口人,所有余粮就米缸里那一点了,加起来最多两斗,连自己的口粮都不够,哪里还有余粮卖给你。唉……,只希望你们能尽快打败叛军,要不然,我全家都得饿死”

  正文 第202章 小巷深处

  第202章 小巷深处

  樊黑脸瞧着他欲哭无泪的样子,也知道他们药铺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没有余粮也是很正常的,他其实更多的只是一片好心,想帮他挽回点损失,到没存什么指望从他这里买到更多的粮食。听他这么说了,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道:“如果是这样,你恐怕得多想想办法,买一些米面备着,这仗啊,只怕一两个月都完不了。”

  “是啊,可是上哪买去啊?”左少阳苦笑。

  “唉别的都好说,就这,我帮不了你。唉……”

  樊黑脸摇着头告辞走了,左少阳坐在一边沉思该如何应对。

  樊黑脸没必要骗自己玩,这个消息肯定是真的,而且完全符合情理。军队一旦征粮令下发,开始交粮,家里三口人,只能留三斗,剩下差不多两百斗都要交上去,那可要亏血本,因为这时候如果把余粮交上去,买的时候一斗将近五百文,卖的时候一斗两百文,那自己可亏大发了。当然,交了粮,可以保住全家性命。

  是保命还是保钱,这本来不是难选择的,但是如果存在有可能赚钱同时又能保命的兼得情况下,是否要冒这个险,就必须作出艰难抉择了。

  征粮令现在只是听樊黑脸说很快就会实施,但是在还没有实施之前,家里有粮食并不犯法,城里那么多大户人家都有存粮,也没见军队直接进去抢粮的,所以,赶在军队下达征粮令之前便把能换取好处的粮食都卖掉或者换取相应好处,捞取足够好处之后,等征粮令下了,再见风使舵,就算到最后把粮食便宜卖给了军队,也不亏了。

  想到这,左少阳坐不住了,粮食怎么处理?

  这之前必须留足口粮,原来计划的是加上姐姐家一共十口人,现在还有苗佩兰一家六口、白芷寒一家四口和桑小妹、黄芹两人,总共二十二人。因为有老有小,平均按每月二十斤口粮计算四个月的口粮,那就是一千七百六十斤。每斗十一点八斤,折合约一百四十九斗。这是基本口粮,是不能动的。

  先不考虑超出每人一斗米这个限量问题,先考虑剩下的粮食怎么办。

  必须卖掉,换成钱,不能全砸手里。

  如何把这些粮食平安地变成银钱,这是需要动脑筋的,而且速度要快,要赶在官兵征购令下发之前。因为征粮令下达之后,就不能再私下买卖粮食了。必须要赶在这之前把多余的粮食处理掉根据樊黑脸刚才说的,那这之前还可以卖粮,但是,很显然不能公开挂牌出售,否者立即就会引来官兵,强行收购,跟官兵初进城时强行低价征购粮食一样。所以只能私下里瞒着官兵卖。

  卖给谁?

  左少阳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赵三娘,当初母亲梁氏曾提议卖一些粮食给赵三娘,因为她家已经断粮。当时担心泄露消息所以没有卖,而现在,迫在眉睫,已经顾不上泄露消息。

  左少阳立刻把父亲左贵和母亲梁氏叫到卧室里商议。简单把樊黑脸说的军队很快会下发征粮令的事情告诉了二老。

  两人一听,都是面色苍白说不出话来。梁氏更是浑身发抖,想着那么多的粮食要被军队低价买走,这下只怕要亏到姥姥家去了,又气又急,却不知如何是好。

  左少阳随即把自己赶在军队征粮令下发之前把剩余粮食全部出售的想法说了,二老都都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梁氏低声道:“先卖给赵三娘吧她们家恐怕都揭不开锅了。”

  左贵道:“可以倒是可以,就怕他们没这么多钱。”

  “有多少就先卖给他们多少呗。”梁氏总觉得亏欠赵三娘的。

  “行,你跟忠儿你们两先去问问看。”

  左少阳摇头道:“算了,娘还是不要去了,她心肠太软,只怕该要的钱不要。还是我一个人去吧。”

  梁氏笑了笑:“你也别要高价啊,人家也不容易。”

  “好,我就按现在的市价一斗十五贯就行了。”

  “啊?这么高啊?”

  左贵眼睛一瞪:“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就现在这个价,好些人举着牌子抱着现钱在街上等着买都没人卖呢你还嫌高。忠儿得亏没让你去卖,否则,只怕一文钱都要不回来忠儿,你快去吧,我和你母亲把粮食从地窖取出来。既然征粮令限制每人只能有一斗粮食,他们家二十人,我们先准备二十斗吧,看她能买多少。”

  左少阳答应了,先跑进厨房,梁氏已经做好了午饭,蒸笼里蒸着热腾腾的馍馍。左少阳伸手拿了三个揣在怀里,赵三娘有两个孩子,他们母子三个可以先抵抵饿,也能说明卖粮的诚意。

  他快步出门往赵三娘家走去。他以前去过,知道路,距离他们药铺不远。

  一路上,他看见路边墙角下,向阳背风的角落里,三三两两蜷缩着流浪和逃难的灾民。有的躺在地上,已经气息奄奄了。这些灾民本想进城躲避的是兵灾,却没成想等待他们的,是无边的饥荒。

  还有一些衣着整齐,但是却两眼无神一副饥饿装的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城里的百姓,盘膝坐在路边,面前放着一张纸,上写“高价求购粮食,每斗十五贯”之类的告示。用渴望的目光望着一个个走过的行人。

  合州城里本来就缺粮,粮价一直攀升,联系外界的通道又被叛军掐死。只能靠城中仅有的余粮度日,而进驻的数万官军的粮草全部被烧了个精光,人均拥有量无形中已经减去一半,衙门粮仓存粮又大部被烧,城里许多家大户粮仓家宅都被烧毁,所以,城里粮食立刻出现了空前的紧张。

  这些逃难进城的难民,头一天官军还没进城时,还能买到吃的,或者要饭要到吃的,等到全城粮食一部被抢光,大部被官军征购,数万官军开进城之后,全城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饭馆餐厅路边小摊全部关门消失。有钱也买不到吃的了。而要饭也很难再要到东西。上万的难民没有吃的,逃出城又被叛军弓箭给撵回来。这些难民也就成了饥荒的第一批殉难者。

  正常情况下,人在没有水也没有食物的完全饥饿状况下,成人一般七到十天死亡,壮劳动力由于需要能量更大,新陈代谢快,所以存活的时间会更短,而新生儿则更短,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周就会死亡。而老年人肌体新陈代谢缓慢,对饥饿耐受性要强一些,比这个期限长。不过, 在没有粮食但是有水喝的情况下,时间会比这个长。而偶尔还有一点粮食或者野菜充饥,时间会更长。

  但是,假如是严寒情况下,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因为人在饥饿状态下,抵御严寒的能力会大幅降低,正常人能挺得过去的寒冷,对严重饥饿的人来说,特别是老弱病患,则是致命的。

  合州这些天便是连日的雪雨天气,十分的寒冷,所以,每天都有露宿街头的难民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这个数字在逐日递增。

  从官军进城到现在,六七天已经过去了,迫近了人耐受饥饿的极限时间。饿死的人数大幅上升。每天都有衙门民壮用板车一车车拉着冻死、饿死的灾民运到城外扔在乱坟岗万人坑里。这天寒地冻的,死的人又多,这些民壮也很饥饿,实在不想费这个力气去挖坑埋人。

  左少阳悲怜地望着路边的灾民,一双双无助地等待着死亡的眼神让他心悸。

  便在这时,一个小男孩拉住了他的衣襟,仰着脸望着他。

  这小孩最多四五岁,四肢干瘦,肚子却圆圆鼓着,披着一件褴褛的葛麻短衫,裤子只到膝盖,光着的两脚丫长满了冻疮,好多已经化脓了。

  左少阳以为只是个要饭的小孩,没想到小孩仰着脸望着他,说了一句话,让他惊得心里直抽抽,小孩说:“大爷,要我娘吗?只要一个馍馍”

  左少阳身子一哆嗦,以为自己听错了,低头问道:“你说什么?”

  小孩又说了一遍,还转身指了指身后的一条小巷。就在十数步远的一间屋角,蹲着着一个干瘦的**,用一双无神的眼睛望着他。

  那孩子拉着他往小巷走,左少阳心想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其实那**只是生病了,这孩子认出了自己是郎中,叫自己去救母亲,便跟着那孩子进了小巷。

  这小巷里也是稀稀拉拉地躺坐着一些难民,有老有小,面前都放着一个破瓷碗,都用无神的双眼望着他。他们似乎已经知道,乞讨也不会得到什么东西,还不如躺着省点力气。

  左少阳被那孩子拉到那妇人面前。

  这妇人三十来岁年纪,头发有些散乱,明显有些浮肿,脸上皮肤因而白亮亮的,她艰难地站起身,木然地朝左少阳招招手,转身走到房角的一个楼梯下面,那里铺着一些稻草,上面摊着一张破烂的草席。另一张草席斜靠在楼梯边上。

  那妇人将这张草席拿过来竖起围住楼梯下的空地,望着他,拉开了衣衫,露出一对低垂干瘪的ru房,耷拉着象两只倒空了的米袋。

  正文 第203章 寡妇门前

  第203章 寡妇门前

  左少阳急忙转身过去,迈步要走。

  那小孩拉着他,仰着小脸望着他,指着不远处蜷缩着躺在地上的几个饥民,哀声道:“求求你大爷,你就要了我娘吧,就一个馍,只要一个馍,我爷爷、奶奶和姐姐他们就要饿死了……”

  这几个人躺在一个背风的屋角,一个老汉和一个老妇,衣衫褴褛蜷缩在地上,闭着双眼,听到说话声,慢慢睁开眼望着他,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仿佛在哀求他行行好。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蜷缩在老妇身边,双手抱着双膝,把头枕在膝盖上,可怜巴巴望着他,身上满是补丁的葛麻衣挂一片拖一片,在寒风里跟小旗似地飘荡着。

  旁边一个已经浮肿得脸皮发亮的男人站起身,佝偻着腰上前两步,陪笑道:“大爷,×我媳妇一回只要一个馍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好吧”

  左少阳心头一震,盯着他,冷冷道:“刚才那女的,是你的媳妇?”

  “是啊,我媳妇很干净的,才生了两个娃,下面紧着呢……”

  啪

  左少阳一耳光将他打翻在地,上前又是两脚:“你这畜生,让你妻子出卖身子养活你?你还是不是人?”

  那男子孱弱地蜷缩在地上抱着头哀嚎着,坐在地上的小姑娘爬起来跑上去跪倒,抱住左少阳的腿:“大爷,大爷求你了,别打我爹求你了”

  刚才那小男孩也跪在地上哀求。旁边那两个老人抬起头,张着嘴,跟掉在地上的两条河鱼一般,只见张嘴,却听不清说的什么。

  左少阳停了手,叹了口气,把两个孩子拉了起来,摸了摸他们的头发,蹲下身问那大女孩:“你叫什么?”

  “回大爷的话,我叫草儿。”

  “你呢?”左少阳转头问那小男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