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神枪侠侣 >

第129章

抗战之神枪侠侣-第129章

小说: 抗战之神枪侠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英国人和法国人果然上当了……”得知英法联军果然如魏起东所说的那样成功的上当,希特勒兴奋得直拍桌子。

    随即,希特勒下令按原计划行动,从阿登森林作为突破口。这阵子,德军在进攻那几个小国的时候,便已经派出部队深入了阿登森林,将计划要通过的路线上的树木全部锯掉一半,但又不至于让它们倒下。

    在命令下达之后,古德里安先率领他麾下的几个装甲师快速的冲入阿登森林,已经被锯掉一半的树木,在钢铁洪流的推动下,迅速的倒下一片。如果从高空看,就会发现茂密的阿登森林仿佛在快速的被开辟出一条绿色道路,贯穿整个森林。

    古德里安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每战都尽乎将闪电战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仅仅用两天时间,他的几个装甲师便突破了一百一十多公里,推进到了法国境内,并迅速的攻占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

    当然,攻占色当,并不代表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可以在法国平原上任意驰骋了,克服了阿登森林的困难,接下来就是马斯河了。

    此刻,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就位于马斯河北岸,他只有渡河,才能让他的装甲师发挥出闪电战的威能,才能真正的威胁到法国的腹地。

 第二四五章 敦克尔刻的重演(上)

    当天晚上,德军便开始紧张的准备着渡河战役,翌日,德军派出五百余架飞机,对对岸的法军阵地进行了持续、饱和的狂轰滥炸,直接将法军炸得生活不能自理,长时间没打仗,也没见过如此恐怖场面的法军,很多人直接被炸成了神经病。

    而在空军将法军炸懵逼的时候,德军分乘几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虽然德军对渡河之战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是,事情与料想的完全相反,他们受到的抵抗非常的微弱。

    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块区域并不是英法联军防守的重点,只是象征性的派了几个师的兵力,另一个原因,几百架德军飞机在法军头上低空俯冲轰炸和扫射,他们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怎么还能阻止德军的渡河行动。

    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德军便在马斯河南岸攻上了一个落脚点,然后工兵立即行动,开始抓紧时间架设浮桥。

    德军的动作非常快,在下午的时候,古德里安的几个装甲师便通过了马斯河,这直接预示着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大门向德军敞开了,得知这个消息后,英法两国政府完全慌乱了。

    丘吉尔立即下令派出空军去支援,法国也尽力配合,两国联合空军想以尽快的速度将马斯河上的德军浮桥炸毁,不让更多的德军涌入。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举动为增援部队赢得时间,从而可以将通过马斯河的德军消灭掉。

    可是,英法的空军又怎么能与德国空军相比,虽然说质量相差不大,但是,不管是飞机数量还是飞行员素质,他们根本都不能与德军相比。

    英法联军投入五百余架飞机,而德军直接出动了六百余架飞机,地面上还有高射部队配合,在德军空地联合围剿下,英法联军损失非常惨重,经过近六个小时的空中激战,这次二战爆发以来最大的空战以英法联军损失近四百架飞机而结束。

    剩下的百余架英法联军的飞机,几乎个个带伤,他们深知他们已经根本无法完成任务了,只得灰溜溜的撤退。

    马斯河上的德军浮桥,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德军工兵只是简单的修补一下,又迅速的可以投入使用了,德军疯狂的从这里不断的涌入法国腹地,然后开始驰骋。

    随着德军进入法国腹地,身处北利时的英法联军和马其诺防线的联军,都有被德军包抄的危险,形势对英法联军来说,直转急下。

    这次,在魏起东的建议下,已经对魏起东非常信任的希特勒,直接放手让古德里安率领他的装甲师快速突进,将比利时的四十万英法联军给赶下海。

    古德里安也不负众望,行进速度非常快,为了加快速度,他甚至懒得花时间去抓俘虏。

    仅仅十多天时间,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就贯穿法国大陆,兵临英吉利海峡。至此,随着比利时的投降,已经退入法国东北部的联军在陆上已经没有退路了。

    德军迅速的开始压缩空间,向着法国东北部推进,四十万英法联军已经没有陆上退路了,只有海路一条。但是,要聚集起可以撤退四十万部队的船只,可不是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德军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吗?这次,显然不会。

    四十万联军被一步一步的压缩在了敦克尔刻一带,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能固守待援,或者是被消灭在这里。

    德国空军先是对敦克尔刻的联军进行了狂轰滥炸,将联军仓促间建立的防御工事几乎毁伤殆尽。

    随即,古德里安一声令下,几个装甲师迅速的发起了攻击,虽然敦克尔刻地区由于沼泽、低洼等原因并不大适合装甲部队的作战。但是,希特勒已经下达了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先消灭这股英法联军的精锐。

    戈林几次表示他的空军就可以解决联军的困兽之斗,没必要让装甲部队付出损失。

    如果没有魏起东的提醒,希特勒可能还会听从戈林的建议,但是,魏起东所说的信息一再印证的情况下,希特勒已经不再有任何怀疑。所以,戈林此刻这般说,只会让希特勒反感,他的建议也被一口否决掉了。

    “你的空军,配合地面的战斗。既然是地面战斗,就交给地面部队解决。”希特勒直接给戈林下达了最后命令,戈林没敢再显扬空军的战斗力。

    当听说四十万大军被压缩在如此狭小的一块地方之后,英法两国都震动了,立即开始讨论对策,最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船只,能救多少是多少。

    可是,从英国调来的船只还没有到,德军的凶猛攻击已经开始了,古德里安的钢铁洪流疯狂的涌向敦克尔刻,而这股联军又非常的缺少坦克和反坦克武器,面对德军几个装甲师的冲击,他们应对起来非常的不容易。

    虽然英法联军面对德军疯狂的进攻应对起来很困难,但他们都知道,他们只能坚持下去,否则,只有死活一条。

    面对四十万英法联军精锐的顽强防守,德军一时之时也难以拿下,但攻击力度却没有减缓,而且还有大批德军的后续部队正在赶来,留给英法联军的时间不多了。

    而英国人还不知道,在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兵临英吉利海峡,直接切断了四十万英法联军的退路的时候,德国人就准备阻挡英国人的救援行动了,而这时,英国人的救援方案都还没有决定好。

    没办法,有了魏起东,希特勒如有神助,经常料事如神了。

    虽然敦克尔刻只是法国北部一个小镇,但却是一个悠久的古城堡,是法国第三大港口,拥有七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四个干船坞以及长八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出入自由。

    完善的防波堤和凸式码头可以有效的抵御英吉利海峡的强大风浪,如果这些港口设施被利用起来,四十万英法联军,几天之内就可以撤走,甚至还能带走他们的装备。

    这,自然不是德国人希望看到的,当从魏起东那里得知英国人很可能使用的救援方案后,希特勒立即给戈林下令,让他的空军立即将敦克尔刻的港口炸平。

 第二四六章 敦克尔刻的重演(下)

    仅仅一天之内,德军飞往敦克尔刻的飞机就超过一千架次,首先轰炸的就是港口,将四个船坞全部炸毁,八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

    甚至,德军连由木桩、木板搭建起来的,不足一千两百米的东堤也不放过,狂轰滥炸,将很多木桩都炸飞,将灯塔毁灭,将看到的可以用于船只停靠的设施,一律毁灭。

    这些设施一毁,从英国来的船只,即便是到了,想要停靠救人,也是困难重重了。

    同时,德军的潜艇部队也出动,专门去袭击从英国过来的各种船只,先从大船开始,空军也派出飞机去轰炸。

    从英国来的船只,还没到敦克尔刻,就有不小的损失了,但人命关天,他们并没有就此退缩,继续加派各种船只前来救人。

    等从英国来的,突破层层围剿第一批船只抵达的时候,敦克尔刻已经有一半落入了德军的手中,还有近十万的兵力被歼灭。

    知道时间不多,船只冒险停泊下来,所剩的兵力开始组织撤退,先从伤员开始,双方都在你追我赶中争夺时间。

    英国人拼尽全力,不计代价的努力了三天时间,直到德军占领整个敦克尔刻,他们再没有机会为止。

    三天中,英国人仅仅撤走了包括伤员在内的兵力不到一万人,但派出的各种船只损失了近四百艘,支援的各种飞机损失三百余架。四十万的军队,只撤走了这么一点,还损失如此之大,可见英国人这次撤退行动是完全的失败。

    其余的军队,有近二十万人做了俘虏,剩下的,都被歼灭了。

    敦克尔刻的失败,不但给整个欧洲蒙上了阴影,甚至给整个世界都蒙上了阴影,首当其冲的英法两国,更是被一种巨大的悲伤气氛所笼罩,特别是法国人,原来还准备坚持抵抗德国人进攻的少数派,也有不少人转为悲观态度,默许可以向德国人投降。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面对敦克尔刻这个结果时,又要面对法国人决定投降的局面,他一上台就给他两次重击,不是一般人,还真的坚持不住。但是,丘吉尔本也是个固执的人,他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他还要继续率领英国人抵抗。

    法国人是彻底的绝望了,在德国人处理好敦克尔刻的残局后,立即回师直冲巴黎。

    38年底,法国人终是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即便他们还有着一百七十万的陆军,曾经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就以这样的姿态谢幕了。

    39年新年伊始,也就是元旦那天,德国人正式接受法国的投降,投降的地点正是德国一战中投降的那节车厢内。

    “魏将军,果然如你所料,法国人这么快就投降了。”法国这么痛快的投降了,还真是非常了出希特勒的意料之外,即便他在之前听魏起东说起正史中法国在六个星期内投降的事实。

    “虽然时局变了不少,但是人没变,结果还是一样。”魏起东笑道,接着他又说,“听说,夏尔戴高乐没有被抓到?此人恐怕以后会给德国带来一点麻烦。”

    “此人也是指挥的装甲部队,但职位并不高,还与我装甲部队作战过,取得了不错的战线。不过,在法国投降的时候,他已经在英国了。”希特勒说道,如果不是魏起东说起,他根本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连将军都不是的小人物。

    果然,如魏起东所料,几天之后,戴高乐在英国通过英国广播电台公开发表继续抵抗的演说,并得到英国人的支持。而从这里也可以看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不一样,在丘吉尔的带领下,是准备顽抗到底了。

    但英国又和法国不同,英国是个岛国,与欧洲大陆分离,德国最强的是陆军和空军,海军却是无法与欧洲第一的英国海军相比。

    没办法,要征服英国,还是只能走老路,先通过空军对英国本土进行持续轰炸,看能不能直接威逼他们投降。但在轰炸的同时,希特勒又准备做第二手准备,就是正史当中最终被舍弃的海狮计划。

    希特勒之所以再提海狮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时局与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他从魏起东那里听说了正史中的诺曼底登陆,也从中学习到了不少大规模登陆作战的经验,可以融入进海狮计划中。

    所以综合这几方面考虑,如果条件合适,希特勒觉得还是有必要实施海狮计划,因为欧洲大陆已经没有敌手了,除了英国,剩下的最大对手就是美国了。可是,连近在咫尺的英国都征服不了,何谈去征服遥远的美国?

    如果英国不投降,那就拿对英国的跨海作战当成一次练兵吧。毕竟以后远征美国,同样是需要跨海作战,而且是要跨越不短的距离。

    戈林的空军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对英国进行了狂轰滥炸,首要目标是伦敦,企图直接逼迫英国投降。但是,哪怕英国人飞机不足、防空火力不足,依然在顽强抵抗,没有任何要投降的意思,首相丘吉尔还一次次公开发表态度强硬的演讲,表示要抵抗到底。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是公开声明会尽最大能力支援英国的抵抗,表示美国永远和英国站在同一个阵营。

    没有办法,因为美国人清楚,英国完蛋之后,德国人下一个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