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神枪侠侣 >

第105章

抗战之神枪侠侣-第105章

小说: 抗战之神枪侠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上海的失败也给日本人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再不将中国当对手了,应该要当成差不多平级的对手了。

    以前正是因为不拿中国当对手,所以很多军事行动都很激进,上海的失败就是一个最大的例子,当海上退路被截断,上海的日军就立即成了孤军,要面临中国军队主力的不停围殴还得不到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不失败才怪。

    “中国军队取得这次胜利,恐怕南京方面会以此为契机,窥视华北。目前,我军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华北地区的防御,近期不要再冒进了。”

    “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大兵力的投入,华中短时间恐怕没办法侵入,那就要保证华北和东北不容有失……”

    “中国军队气势正盛,恐怕会一股作气的要发起进攻,我们要尽快增军华北……”

    上海战事的失败,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日军立即意识到华北的态势已经刻不容缓了,他们再不迅速的加强华北的防御,到时候华北说不定就是第二个上海了,这绝对不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

    于是,日本大本营第一时间命令朝鲜驻军和关东军抓紧时间抽出部分兵力增援华北。同时,华北方面军要抓紧时修筑各种防御工事。

    日本人这种反应不是没有原由的,果真,在彻底控制上海之后,南京方面都来不及重建因为战争造成破坏的上海,就计划着向华北增兵,企图趁日军精锐受重创之际反扑,先夺华北,再伺机收复东北。

    南京方面如此急切,实在是上海取得的胜利太大了,自信心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一股作气显示中国军威怎么行?

    不但是南京方面,山西的阎老西也跳了出来,前段时间因为魏起东舍太原求上海,从而让太原落入日军之手,他的晋绥军也遭受重创,山西的核心区域被日军占据,让他非常的不甘心。现在,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也可以腾出手,他自然是想趁机将他的山西夺回来了。

    阎老西不但一次次的向南京方面去电请求进军山西,也给魏起东和唐欣怡发了好多封电报,电报中的内容,无不是眼下正是收复山西的之类的云云。

    “东哥,现在,我们整个军队的气氛是不是有些过于狂热了?以我们现在的军力,真的能一下子击败华北的日军,并收复华北吗?”这段时间,唐欣怡也明显的感觉到南京方面和军队中的那种异常狂热的情绪,仿佛已经可以轻视日军甚至是轻松战胜他们了。

    魏起东叹息一声,“这一点,我之前就有想到过。正史当中,一场惨烈胜利的台儿庄战役都让军队的高层有些冲昏了头脑,企图在徐州与日军发生决战,差点儿导致中国军队主力被围歼在徐州。”

    “这次上海战事取得的胜利是前所未有的,军队上下一片狂热之气已经难以遏制了。”

    “我必须得把我的观点阐述一下,不然吃大亏就晚了。”魏起东想了想,说道。

    随即,魏起东将自己的观点一一的列出来,然后写出一篇长文,亲自发到南京方面。电报的内容大概意思为,中国军队在华北并不占地利优势,毕竟中国军队早已经对华北失去控制,而日军,由于已经将华北、东北、朝鲜连成一线,不管是从东北和朝鲜增援还是从日本国内增援,都要方便容易很多。

    而且,以中国军队的能力,几乎不可能像上海战事一样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并夺得制空权。

    上海战事,中国军队取得那么大的优势,作战过程还依旧如此困难,自身损失也不小,还让上十万日军逃走,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关东军加上华北方面军总计超过三十万,朝鲜方面也随时可以抽调兵力增援,还有日本本土。

    日本有着七千多万人,从九一八到现在,日本侵略中国,一直都没有真正将战争潜力都释放出来。可以说,以日本的能力,召集几百万大军根本不是问题,而现在侵华的兵力先后加起来才六七十万左右。

    也就是说,随着战事的艰难,日军会持续的将侵华兵力增加。但是中国方面,面对不到百万的日军入侵,便已经动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来应对了。

    现代战争,打的是国力,打的是兵员素质,在这点上,中国连日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怎么还能轻易的小看日本这个对手呢?

 第一九七章 苏联的觊觎

    当南京方面收到了魏起东的长封电报之后,立即呈给了蒋委员长。

    蒋委员长仔细的看了一下之后,沉默不语,如果是别人说这样的话,他可能会很不高兴。但是,对战争格局有着重大改变的魏起东说的这样的话,他就不得不重视了。说实话,蒋委员长并不是个高明的战术家,甚至说并不会打仗,他高明是在他的政治手腕上。

    魏起东在电报中陈情了中日各个方面的对比,力劝蒋委员长不要急于发起决战,要稳扎稳打,因为中国本来就是表面上的勉强统一,输不起。要是这次上海作战是中国军队的主力被重创甚至消灭了,恐怕,这个国家又要分崩离析了。

    可以说,魏起东对日本人了解最多,从他的战功就可以看出一二了。即便连拿着先进武器的魏起东和唐欣怡都不敢小看日军,很多还穿着草鞋的中国军队,怎么能轻易的小看小鬼子呢?蒋委员长也渐渐的冷静了一点。

    这个时候,中国军队还未大规模调动,就传出关东军增兵华北了。日本关东军本就离华北比中国军队主力要近不少,而且机械化程度又要远远领先于中国军队,所以在日军第一批增援部队抵达的时候,中国军队还没有动身。

    其实,在上海战事陷入危局的时候,日本大本营便命令华北的日军加强修筑各防御工事,现在上海战事结束,他们更是刻不容缓的进一步布置防御线。

    蒋委员长也终于知道,驱除鞑虏,任重而道远。

    正是考虑到了这点,蒋委员长也不再那么急切的准备与日军决战了,毕竟将兵力从华中调到华北,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且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也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

    可就在中国军队准备动身之时,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蒋委员长的面前。

    苏联驻中大使波格莫洛夫在与外交次长陈介的交谈中,明确的暗示苏联对魏起东和唐欣怡在上海战事中所使用的武器很感兴趣,希望在这方面与中国合作。当然,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苏联也愿意加大对中国的援助。

    虽然话说得很漂亮,但其中隐含的意思很明显,既然可以加大援助,那么,如果不配合的话,减少援助,或者直接不援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眼下,西方列强都是坐山观虎斗,表面上对中国持以同情,却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如果有好处,还想着要和日本一起分享。只有苏联是眼下中国最大的援助国,当然,聪明人都知道苏联并非真正的无私,援助中国的目的也不过是想借助中国的力量拖住日本而已,一旦中国战败对他们也没有好处,日本人肯定就会集中精力威胁苏联了。

    虽然理是这个道理,但苏联如果不援助中国,中国还是得拼尽最大能力去抵抗日本。所以,在这点上,中国是需要感谢一下苏联。现在,苏联主动向中国提供这个要求,还真的不好拒绝,南京方面有不少人赞同将魏起东和唐欣怡手中的武器转让给苏联,从而换取更多实质性的援助。

    但是,魏起东和唐欣怡现在并不算国府编制,而且对抗战有着巨大的功绩,抵抗倭寇之心,也是铮铮可见。而两人的辉煌战绩,也与他们二人手中的武器是分不开的,现在让他们交出赖以生存的武器,他们愿意吗?

    如果二人为了国家之大义,愿意自然是最好,如果不愿意该怎么办?

    所以,在魏起东和唐欣怡不愿意的前提下,这件事情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得罪苏联,要么得罪魏起东和唐欣怡,这才是难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不少人认为魏起东和唐欣怡恐怕是不愿意交出武器的可能性居多。

    为此,南京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表示这件事情首先要让魏起东和唐欣怡知道,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决。而另些人则表示,此事不能让魏起东和唐欣怡知道,否则二人必会起疑,从而与南京方面离心,最好的办法是,先将二人邀请到南京,然后软禁起来。

    陈诚对这种卸磨杀驴的可耻行径进行了大声斥责,魏起东和唐欣怡才是正统中国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无私的为抗战,而苏联不过是利用中国而已。即便这次中国向苏联妥协,下次他们也可以找到另一个理由拒绝援助。甚至,他们拿了武器会不会真的履行承诺,谁又能够完全保证?即便他们背信弃义,中国还能拿他们怎么办?

    陈诚说的话虽然不大中听,但道理却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还是蒋委员长拍板,先不管怎么样,苏联想要觊觎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手中武器的事实还是得让两人先知道,等两人做出决定之后再另作讨论。

    蒋委员长能力排众议做出这个决定,也未不出陈诚等蒋委员长的心腹所料。蒋委员长虽然政治手段高明甚至是狠辣,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知恩图报,从张学良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二。

    毫无疑问,魏起东和唐欣怡对蒋委员长是有恩的,先不说二人在华北战事中的贡献,光是上海战事做出的各种建树,可谓是帮了蒋委员长太大的忙了。如果没有二人的全力帮助,不但上海守不住,南京也必然保不住,当时蒋委员长已经做好了迁都的准备了。

    如果被日本人逼得连首都都放弃了,这对蒋委员长的政治生涯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是莫大的耻辱。在这个方面,魏起东和唐欣怡救了蒋委员长一次,接着,两人又帮助中国军队返攻并重夺上海,还重创了日军,为他蒋委员长捞足了政治资本,同时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无疑又是大大的帮助了蒋委员长一次。

    这两次都是大恩,并不比张学良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帮蒋委员长一把来的情义轻。后来张学良软禁蒋委员长,他都没有下令将张学良除掉,只是终生软禁。现在的魏起东和唐欣怡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他蒋委员长的事情,要向他们下手,这种事情,蒋委员长还是做不出来的。

    蒋委员长对中国的统治是独裁形式的,他做出了决定,这件事情暂时便这样定了下来。

    为了解除魏起东和唐欣怡二人的疑虑,蒋委员长想了想,没有召集两人来南京,只是命人以电报的形式将情况通报给魏起东和唐欣怡,并表示南京方面尊重二人所做出的决定。

 第一九八章 未来人?

    在收到南京方面的消息,得知苏联人的目的之后,魏起东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不管是历史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魏起东对苏联这个国家是没什么好感的,而且魏起东觉得,苏联这个国家强大起来,对中国没有好处,反而还有不少的坏处。

    因为这个虎狼这邦,就是通过压榨和抢掠邻邦才慢慢发家的,甚至是,连成为他们同一个阵营都不会被放过。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可是和他们一个阵营的,一直尊他们为老大哥,但是,新中国没有同意他们的一些非分要求,双方的关系慢慢的交恶,甚至是发生了战争。

    虽然现在苏联是主要的援助中国的国家,但利用中国的用心显而易见,按照正史中,再过几年,在日本明确不会北进苏联之后。苏联人便放心了,开始和日本人暧昧起来,然后迅速的抛弃了中国。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让魏起东对这样一个国家是真的不感冒。

    其实,倒并不是魏起东有多舍不得手中的武器,如果能够利用手中的武器将利益最大化,他也愿意出手。其实,魏起东最想交易的国家是德国,魏起东对德国元首唯一看不过眼的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人屠杀,这太过残忍了。但是对于希特勒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是非常赞赏的,这样一个从士兵干到国家元首的家伙,还迅速的带领被制裁的德国复苏并威慑整个世界的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对中国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据说是在他年轻落难的时候是一对中国夫妇救助了他才让以后的他对中国这个国家非常的有好感,反而对日本有些看不上。所以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就和中国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两国进行了不少深层次的交往,德国帮助中国建立的二十个德械师在抗战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者,德国距离中国路途遥远,即便强大了也对中国的影响不大,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