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70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70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个弓兵,六个带伤,好在受伤都不算重,当时江匪仓促登船,一刀砍翻他们,很多都砍在了战袄上。
    这战袄虽然不是铠甲,但是里面有压实的棉花,浸水后变得极有韧性,江匪的刀砍上去都未必能砍透,就算看破了战袄,也很难伤到里面的身体了。
    因此大多只是划开了衣服受了点皮肉伤,只有一个被江匪直接砍在了脸上。
    幸亏杨潮的兵都带了头盔,明军的铠甲多种多样,有布甲、棉甲、皮甲和铁甲之分,但是头盔往往都是铁盔。
    这个士兵被砍在头上,没砍开铁盔,但是刀从脸颊上划过,留下了深深的一条伤痕。
    流了很多血,而且回营后,已经肿起来了,半边脸如同吹了气,把眼睛都挤得睁不开了。
    “还好,没伤到眼睛。”
    杨潮安慰伤兵道,心中却暗暗可惜,这张脸怕是就废了,伤痕几乎是从眼旁划到下颚。
    “大家现在受伤了,也不敢大鱼大肉,等大家好了,在给大家吃肉。老张,你去陈宽哪里,让他老婆帮忙熬些肉骨头汤给这些兄弟补一补。”
    杨潮最后吩咐张大桅。
    杨潮再看向其他伤兵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把头低下去了。
    这些人这次表现拙劣,结果杨潮却没有责骂他们,反而是一个劲的慰问,还专门给他们熬肉骨头汤补身子,一个个心中极为愧疚。
    其实这些弓兵,就像李五六一样,一个个都是现在这批士兵中的佼佼者,他们之所以被挑选出来,是因为练习刺杀练的好,杨潮认为他们在掌握武艺方面有天赋,这才挑出他们来。
    因此这样的兵往往也很骄傲,过去李五六就敢跟王璞顶嘴,最后都被打过军棍。
    但是这次他们的表现,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杨潮对他们的态度越好,他们越是愧疚,反而更加难受,他们宁可杨潮狠狠骂他们一顿。
    所有很多人不自觉的又低下头,不敢看杨潮的眼睛。
    杨潮立刻就冷喝了一声:“抬头!低着个头像个娘们一样,在看你们的小脚吗?”
    杨潮一声喝骂,突然李五六站了起来,眼睛红红的,竟然有泪花涌动。
    接着直挺挺的跪倒在地:“大人,小的给您丢脸了,求您别说了,打我一顿吧!”
    杨潮过去将李五六扶起来:“说什么屁话呢,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我们还赢了。”
    正说到这里,李五六硬生生再次跪下去,这次其他兵包括那个伤兵,也都跪了下去。
    并且在李五六的带动下,一个个嚎咷痛哭起来。
    杨潮心中也感到戚戚然,这到底是一群有血气的汉子。
    “都站起来!”
    没人站起来。
    杨潮耐心道:“不过是第一次上战场,而且都尽力了。本官凭什么责罚你们。而且不瞒你们,本官也吓的哆嗦呢。是汉子,那就记住,下次在遇到江匪就好好打!”
    “李五六!”
    杨潮再次喝令一声。
    “到!”
    李五六直挺挺的跪着,大声回答。
    “起立!”
    杨潮道。
    这次李五六如同弹簧一样立了起来,站的笔直。
    “全体都有,起立!”
    其他人这次才站起来立正。
    “是汉子,下次就别这么丢人,现在给老子好好养伤!”
    “现在,解散!”
    所有人啪敬了一个礼,这才松弛下来。
    杨潮转身离开,很快就听到李五六训斥士兵的声音:
    “以后训练都给老子好好练,上了战场,都给老子好好打,谁要是没胆子,就把卵蛋夹起来,以后别说自己是个爷们……”
    离开李五六弓兵营房,杨潮接着是去胜利者王璞的营房中。
    弓兵们一个个愧疚不已,枪兵们却争争吵吵。
    王璞和吕末的队在一个营房中,此时王璞手下的士兵们,正争执不下。
    “老子杀了四个人,这次怎么也能升到旗总去,我算过了,小兵斩首一级实授一级,斩首四级怎么也能升两级。”
    “你放屁,一共九个人头,你斩首四级,别人都没杀吗,老子杀了三个,这却是真的。”
    他们一个个在营房中争功,吕末的兵则在外面训练,给他们留出了空间。
    “干什么,都造反了!全体都有,立正!”
    杨潮大步进去,立刻大声呵斥,很快就镇住了场面。
    “王璞,怎么回事?”
    王璞都控制不住争功的士兵了。
    王璞道:“报告大人,我们队加上我有十二个人,可是这次只斩杀了几个人头。都说他们杀了三个四个人,这人头根本就不够分的。”
    杨潮哼道:“瞧你们这点出息。什么分不分的,当时的情况都知道,谁敢说那个人是自己杀的。再说了,当时都在用命,哪里有空算这些东西。全体都有,出去跑五圈。至于军功的事情,本官自有考量。”
    杨潮盛怒之下,渐渐的立功受赏的热情被浇灭,一个个黯然的离开营房。
    其实他们这次表现很好,理应得到奖赏的,结果却被责罚去跑圈。
    弓兵表现拙劣,理应受罚的,却被奖赏喝肉汤。
    但是这种做法,杨潮却有自己的想法。
    弓兵没有表现好,受到了打击,心情低落,杨潮如果再次责任,很容易将他们的自信心彻底打垮,而这些枪兵,这次侥幸立功,争功心切,如果不打击一下,却很容易骄傲自满。
    虽然杨潮带兵不行,可是琢磨人心的本事,却还不差,所以才能在南京城,在那些官场、商场上的老滑头面前如鱼得水。

第一百一十节 报功
    第一百一十节报功
    惩罚了枪兵后,给了他们一顿红烧肉吃。
    晚上又把他们一一叫道自己营房中宽慰一番。
    告诉他们奖励他们是因为他们打赢了江匪,而惩罚他们是因为他们胡乱争功。
    接着告诉他们自己打算给他们报功。
    如此一番,充分展示自己赏罚分明的一面。
    十二个人,只有九颗首级,自然不可能一人一颗了。
    因为分配不公他们才争执起来,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有。
    人头受赏来自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功制度执行极为严格,士兵斩首一级就能得到一级功勋,斩杀五人可以得到五户仆人,同时斩首还可以让获罪的父母亲人得到释放,让沦为奴隶的亲人得到解放。
    严格的军功奖励制度,保证了秦国士兵只要勇敢作战,只要能够斩杀敌军,就能够改善自己的命运,让一个穷苦平民,甚至罪民后代,变成贵族,变成军官。
    因此秦国士兵打仗的时候极为勇敢,同时腰里缠着砍下来的一颗颗人头,向前奋勇冲杀形似恶鬼,让六国士兵闻风丧胆。
    可以说人头受赏成就了威名赫赫的秦军。
    所以秦朝之后的许多朝代继承了这种制度,大明朝也不例外,明初时候还有其他奖励,后期完全就按照人头计算功劳了。
    可让人疑惑的是,人头受赏的秦军战力无双,同样人头受赏的明军,却堕落**。
    根源其实不在人头受赏制度,而在于执行,中国自从秦朝之后,大都矫枉过正,都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严刑峻法,因此后世的朝代大都讲求怀柔,在儒家的倡导下法律很宽容。
    对此杨潮很不理解,一个国家竟然会因为法律的严格执行而灭亡?这简直不可理喻。
    哪怕秦朝刑罚确实不够合理,但是法律绝对不会制裁无罪的人,相比因为严格执行法律,造成的罪犯过重惩罚,杨潮认为法律执行不力的危害更大。
    儒家统治理念之下,国家充满一种宽厚仁人的假象,实际上黑暗污秽暗中横流。
    杨潮管不了社会的黑暗,不过军中的问题却必须考虑了。
    人头受赏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在执行了几千年之后,各种空当早就被人发现,最严重的是杀良冒功和争抢首级。
    杀良冒功不用说了,就是杀害平民冒充贼寇首级领功;争抢首级则是战场上有时候会出现打败了敌军后,士兵不思立刻追击溃敌,反而就地争抢打死的敌人尸首,甚至兵戎相向,导致敌人从容逃走。
    更坏的是,有的敌人利用了这种情况,加装扔下一地死尸逃走,结果当明军争抢首级的时候,他们杀一个回马枪,结果反而把明军大败。
    当年戚继光大帅就经常遇到倭寇如此做法,倭寇甚至直接抛弃一些他们砍的人头,或者大量的财物逃跑,等明军争抢的时候,他们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将明军大败。
    杨潮的士兵虽然不是在战场上争抢,但是仍然属于争抢首级的性质。
    对杀良冒功解决的方式是严格的军法军规,和军官的高度自觉,戚继光的军队是不会杀良冒功的,因为戚继光本人不会这么做,而他也总能斩杀足够的人头,也不需要这么做,历史记载戚继光斩杀的蒙古入寇首级超过十五万。
    对于争抢首级的解决办法,戚大帅采用了重视战斗表现,压低斩杀人头的方法来抑制。
    戚家军“以冲锋陷阵者为首功,擒斩首级者次之”“交锋之际但顾杀贼,不许贪图功赏,拾斩死级”“凡官军奋勇先登、冲锋破敌、众目共见者,不论首级多寡,先行赏银壹百两,贼平后仍分与死级,破格叙功”。
    集体杀敌,就像杨潮这次,一个敌人可能是被好几个人同时杀死的情况,戚大帅也曾经遇到过。
    戚继光大帅的战法以鸳鸯阵为核心,打倭寇和蒙古的时候都编练过不同形式的鸳鸯阵,大家都在一个军阵中杀敌,乱军之中确实很难说清楚,哪个敌人是哪个士兵杀死的。因此戚大帅按照队伍位置不同分配人头军功,同时人头由固定的人来割,战场之上不容许战阵中的士兵随意离开军阵去割首级。
    “鸯阵中执长牌、长枪、狼筅等当先长兵不许带解首刀割首,只管当先冲杀,杀倒之贼由本队短兵割首,每一颗止许一人割,提在阵后。战后一队统一论功。”
    “每颗首级以三十两论之,当先牌枪筅分二十两,砍首兵二两,余兵无分者一两,火兵虽不上阵,本队有功,亦分五钱。每颗本队鸟铳手亦分二两。”
    杨潮遇到的问题,戚大帅都解决掉了,杨潮也觉得很合理。
    于是就以此向几个士兵解释,既然戚继光大帅曾用此法,他们也都很服气了。
    最后杨潮将六颗人头拿出来给枪兵平分,每人半级无法提升一级,但是赏钱有十多两,杨潮不但不克扣,甚至表示不等兵部核实下发后在发给他们,而是提前用自己的钱垫付。
    至于剩下的三颗人头,一颗给了张大桅,让他提升一级成为队正。
    另外两颗,则是给了弓兵共分。
    功劳很快就这样报了上去,文书造册,先送到顶头上司哪里。
    左司直属中部,中部千总见到杨潮竟然斩杀了江匪人头,极为高兴,因为斩杀的功劳,他头上也有一份。
    当即非常热情的表示他会尽快上报,让杨潮等好消息。
    杨潮也识相的送上去一百两银子,千总也笑纳了,表示他也需要钱活动一下,相信那样功劳会更快的下来。
    九颗人头的赏钱还不到三百两,用一百两来活动,足够了。
    但其中的功劳是钱买不到的。
    回到营中,杨潮立刻就颁布了新的军功制度,公开对士兵宣讲。
    战斗之时不许割首级,割首级的工作,全部统一由杨潮身边的亲兵来进行。
    其他士兵只管战斗就好。
    同时兑现自己的诺言。
    从城里取出来五百两现银。
    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开始发赏钱。

第一百一十一节 有功不赏
    第一百一十一节有功不赏
    一百个士兵分列成九列,杨潮则带着四个亲兵,站在他们的对面。
    “张二棍!”
    杨潮拿着一张纸,是统计出来的名单。
    “到!”
    最中间一列队伍中,一个身穿整齐的鸳鸯战袄,昂扬挺拔的年轻士兵应了一声。
    “出列!”
    “是!”
    士兵当即右转,往前齐步两步,走出队列,然后左转,接着跑步向前,从队列中,一直跑到了前面,继续右转左转,正面面对杨潮。
    他高昂着头,脸上抑制不住的骄傲和期待。
    他已经知道,杨潮会奖赏他,因为他杀敌有功。
    “张二棍,斩首半级,赏银十五两!晋升伍长!”
    水营中按照惯例是没有伍长这样的级别的,算是杨潮自己任命的,但是不外设,五个人为伍,不外设的意思是,伍长也属于这五人之一。
    不像队正是外设的,一个队正下辖十二人,不过此时每个队都被挑出了一个最好的兵,因此缺额一人。
    “谢,大人赏赐!”
    张二棍高兴的接过杨潮给的银子,敬了一个礼高声感谢。
    “不用谢,这是你赢得的。”
    杨潮非常严肃道。
    他希望士兵有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