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254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54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五十二节 援兵
    “史大人,跟我们走吧!”
    赵康很无奈,他找到史可法的时候,史可法正在蹬城。
    城上四处溃逃的士兵根本就不理会他这个督师。
    史可法非常无助,他刚刚升起的希望就这么突然破灭了,杨潮无敌的形象也在鞑子打击之下轰然倒塌,随着杨潮形象的倒塌,史可法更为绝望。
    那种看到了希望后,又再次失望的遭遇,对人的打击恐怕是无法修复的,那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绝望。
    史可法绝望的不仅仅是扬州城的命运,连杨潮都挡不住鞑子,那谁还能挡得住。
    立足江南,划江而治,这是史可法一直以来计划的,他对北伐不报任何希望,他只求能保持南宋的局势,可没想到这种机会也不给他,他没有勇气看到天下一步一步沦丧的样子,他不想离开扬州了。
    “此吾死所也,你快快逃命去吧!”
    史可法有气无力的对赵康说道,眼里是一个个逃命的士兵,还有已经开始蹬城的清军。
    “史大人,末将护送你杀出去,重整兵力咱还能杀回来。”
    史可法身边不止一个赵康,还有一个刘肇基,他是扬州总兵,从始至终对史可法忠心耿耿,或者说对史可法代表的大明王朝忠心耿耿。
    大浪淘沙,在覆巢之下,每个人的表现都是那么的不同,有选择良禽择木而栖的,有选择为故主殉葬的,也有选择不服输搏击风浪的。
    这个刘肇基显然是那种愿意为故主殉葬,但是也没有放弃搏击风浪之人,大明朝这种人太少了。
    “刘总兵说得对,史大人跟我们出去吧。我家大人的十万援兵顷刻记到,我们还能打回来的啊!”
    赵康再次苦劝道。
    史可法却决然的摇摇头:“本督看不到了。你家大人的兵来的太晚,太晚了。也许不会来了!”
    此时没人知道史可法复杂的头脑里想的什么。赵康一时不知道怎么劝他。
    这时候一股清军已经出现在目光之内,他们砍杀着城上的明军。明军只知道跪地求饶。
    “大人,鞑子杀过来了,等不及了!”
    刘肇基大喝一声,立刻抱起史可法就走。
    但是这时候史可法却挣扎起来:“吾史督师也!吾史督师也!”
    史可法朝着清军呼喊,顿时引起了清军的注意,他们立刻放弃混乱的明军,径直朝这边冲过来。
    刘肇基一看这情况,长叹一声。带兵冲了上去。
    史可法跌坐地上,呵呵哭笑起来,眼泪纵横,在他心中,他和他的大明朝已经死了。
    “大人,怎么办?”
    刘肇基带兵去聚集鞑子,赵康一个手下问道。
    其实此时赵康完全可以将史可法打昏,然后扛出去。
    但是他突然心里触动:“算了,史大人一心求死,让他全节吧。”
    明朝文官有殉节的传统。当一个文人决意以死反抗,表达不屈精神和为国殉葬的时候,旁人不应该阻挡他们。而应该让他们去死,叫做全节,这是一种荣誉,哪怕是文人的家人,也不能阻止,家人不但不能表达出痛苦,还要对此全力支持,甚至要穿着喜庆的衣服,只有人死后才会穿上丧服。举办丧事。
    “赵康怎么还不到?”
    杨潮不由焦急起来。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仓库。显然这是富商家的仓库。
    富商从自家的宅院,挖了一条密道通向自家仓库的通道。用来关键时刻逃生。
    不得不说大家族的忧患意识,似乎比江南文臣集团更强。
    通道这边的出口,是仓库中一个大米缸,铺上木板,上面堆放米粮,一般人发现不了。
    “要不要派人去找一下?”
    许多男也有些担心赵康,毕竟时间有些长了。
    “还是算了。你先走,护送邢夫人和士子去南京!”
    杨潮对许多男下命令道。
    许多男有些犹豫:“大人,还是您先走吧,末将断后!”
    杨潮摆了摆手:“鞑子要整顿城内,三天内都不可能出城追击,你不用担心我。”
    许多男还要再说,杨潮立刻道:“服从命令!”
    “是!”
    许多男再无二话。
    立刻带着士兵去护送已经出了仓库的邢夫人去了。
    半个时辰后,赵康才出来。
    “史大人呢?”
    杨潮没有看到史可法不由问道。
    赵康叹道:“史大人殉节了。”
    口气中对史可法充满一种敬畏,这种文官殉节的做法,充满一种凄美的味道。
    “你为什么不把他抢出来?”
    杨潮不由恼怒。
    赵康却感到奇怪,这种事怎么阻拦,阻挡文士殉节,可是不义之举啊。
    杨潮其实也理解这种情况,只是史可法被擒,政治意义太大了,自己会很被动。
    如果能抢出史可法,还能继续打着江北督师的旗号,聚拢四周军队,整顿一番然后反攻扬州,毕竟满清疾驰而来,扬州府的大多数州县都还在明军手里。
    如果自己将附近的城池力量都统一起来,能够凑到三五十万士兵,才有可能反攻。
    不然就算王璞带着十万人到来,要攻打扬州这样的坚城,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史可法一心求死,让杨潮失去了统领江北的名义,大局更为不利。
    史可法此举,站在杨潮的立场,颇有一些不顾大局的味道。
    “史可法既然殉节,为何不自缢?反而要被擒?”
    听完赵康的说法,杨潮不由有些懊恼,史可法如果自杀,那也不失为为大明殉节,至少也是与扬州共存亡,可是他却直冲清军被擒。这样多铎有很多办法做文章了。
    赵康道:“史大人说,他如果自杀了,怕鞑子迁怒城中百姓。他要告诉鞑子。守城是他一人之意,与百姓无干。希望鞑子约束军队,不要屠戮百姓!”
    杨潮对此无话可说,只能叹口气,带着自己的哀兵败逃。
    顺着运河,近千精锐,如同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沉默无言。静静前行。
    身后也没有追兵,就如同杨潮想的,多铎占领扬州城,第一时间肯定是受降。
    然后就是整顿扬州城的降兵,接着——
    接着会是屠杀!!!
    一想到屠杀,杨潮心中不由堵得慌。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亮了,默默走了半夜时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杨潮命令休整。
    也没有扎营。只是布置警戒兵力,其他人就地休息,并且分配人力开始埋锅造饭。
    在仓库里弄来了一些大米。也就是煮些清粥。
    老实说杨潮吃不下,心里的压力压的自己几乎喘不过气来,算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面对失败,但是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失败,他脑子里一片混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败得。
    杨潮感觉自己做到了能够做到的一切,但他还是败了,好似命运一般让人无法改变。
    吃过饭依然没有处罚,距离扬州已经够远。大家都是安全的,既然是逃跑。何苦那么急。
    于是让士兵们轮换着休息一番,知道中午时分。才开始继续开拔。
    以这种速度,大概到了明天才能赶到瓜州,然后坐船过江。
    空气中还有些湿润,前些天来下了不少雨,可是清军到来后立刻就晴了,连老天爷都在帮满清。
    傍晚,太阳无神的挂在西方,赤红赤红。
    余晖将整条运河照成了血河,杨潮恍惚间看到了一片白帆。
    “许多男,你是干什么吃的,扬州那么高大的城池,竟然都能被鞑子攻占了!”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大人就不该带你去,要是让我去,保准把鞑子杀光了!”
    许多男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想说。
    他护送邢夫人刚刚看到瓜州的城墙,就看到一片船帆从瓜州旁的水面驰来。
    这是王璞的船队,是杨潮期盼已久的援军,他们来晚了!
    将邢夫人暂时送到瓜州安顿,许多男带着士兵直接就上了王璞的船,往扬州开去。
    “能不能快点!老杆子,你还会不会开船?”
    王璞一边数落着许多男,一边喝骂着操帆的张大桅等人。
    “我说许多男啊——”
    王璞转过头来又想说许多那。
    许多男突然站了起来,直眼瞪着王璞,眼中一股激烈的怒火爆发。
    “你为什么不早来,你只要早两天,两天时间,我们就赢了。那几百兄弟就不会死了,他们的尸首都带不出来!你为什么不早来!”
    王璞愣了愣,声音稍有气弱,冷哼道:“这能怪老子吗,要怪就怪老杆子。”
    张大桅也不在沉默:“江面上风不对,船队险些吹散,今天能到这么些,已经是龙王爷开恩了。”
    在张大桅看来,这几天根本不适合出航,但是军令难为,长长的船队就只有这先头部队进入运河,大多数已经拉开,张大桅担心可能会有船只倾覆。
    “前面有人!”
    哨兵发现前面一队人马,突然高声喊起来。
    “准备战斗,把炮拉上来!其他人准备登岸!”
    终于碰到敌人了,王璞立刻来了精神,他急着赶去扬州,就是要杀一杀鞑子,可没想到他到之前,扬州城竟然丢了,他不敢说杨潮的错,但是骂骂许多男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干什么!你疯了!没看到那是大人的人吗。”
    许多男看了看对面的情况,看到全是步兵,铁甲在夕阳中偶尔闪过亮光,冲着王璞就嚷起来。(未完待续)

不喜欢,请走开
    在我们身边,总是会有这么一种人。
    他们见不得别人有好的家世,有美女相伴,有优秀的子女,他们会抱怨他们的父母不争气,抱怨他们的女人不漂亮,他们的子女不乖巧,他们总是说别人是有个好爹,是有个好皮囊,是有双好儿女。
    全世界都是别人的错误,他们肆意的抱怨,心里充满了负面情绪,双眼中充满了愤世嫉俗,疯狂的抛洒他们的不满,他们的言论在网络上更是司空见惯。
    他们从不会想着他们自身有什么不足,一切都怪别人,怪父母,怪妻子,怪子女。
    如果仅此而已,他们也不过是一种愤世嫉俗的失败者而已,这个世界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可是当他们看到有人暂时不如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会肆无忌惮的嘲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平衡点,他们全然看不到别人在默默的努力,默默的坚持,只是一时不如意而已。
    努力、坚持,我始终蠢笨的认为,这两种品质无论在何种时候都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许坚持的方向是错误的,但是坚持的人是可贵的,他们不该得到别人肆无忌惮的嘲笑,哪怕他们永远无法成功,但是他们坚持着他们的梦想,他们不该得到嘲笑,你可以不尊重他们,但是请你不要嘲笑他。
    好吧,说道这里,我明确的说,就是在说书评区某个书友,你可以说我的书不好看,可以说观点不正确,如果污了你的眼睛,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可以选择下架。
    但是我想你不应该一而再的用你的谩骂来诋毁作者本人,这本书成绩是不好非常不好,但是我在坚持,不是因为这本书还有什么前途,只是我自己觉得写得快乐,至少还有一小波书友在支持,那我就没有道理让她无疾而终。
    可是我没想到,这种坚持竟然被嘲笑了,我不知道这位书友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嘲笑我的坚持的,我也不知道如果我放弃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也许就是出自上面那种人的心态吧,我不得而知。
    我不知道这位书友在现实中是如何的,但我希望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是一个可以跟朋友同事和谐相处的人,因为我在现实中也是一个平和的人,一个普通的人,也有正常的工作,写作只是业余爱好而已,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坚持下去发不了财,放弃了也饿不死。
    胡言乱语这么多,是实在难以忍受,如果是第一次也就算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你可以说书不行,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可以罗列数据反驳,但是请不要用那种让人不舒服的语气表达你的意见。
    不喜欢,请走开!(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节 逆战
    
    进还是退,打还是撤,这是一个问题。
    汇合了王璞船队后,杨潮的手下就分为了两拨,王璞希望能直接进兵,许多男则感叹战机已经失去,现在就算回身,清军在扬州也稳定了一天时间了,路上在消耗一天,满清肯定已经稳定了扬州,加固了城防,整顿了兵马,又以少打多,怕是没什么胜算。
    但是许多男也表示,他也想去打,他得给跟着他的兄弟报仇,那些兄弟一个个就死在他面前,这个仇不报,他发誓今生都不成家。
    杨潮则默不作声,让手下们先讨论一番。
    杨潮也没耽误工夫,在船舱中,慢条斯理的看着一封封信,眼前则是一个女子。
    军中如何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