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46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46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阿巴泰的担心是老成持重,不想折损太大,这次出来虽然没怎么跟明军打仗,可是也损失了很多旗丁,原因很简单,疾病,进入大明后,劳师远征确实让很多战士水土不服,其实到现在已经是士气低落,真要攻打坚城,损失必然惨重。
    尽管眼馋海州城里的财帛女子,但还有一个虏酋担忧道:“但是也不能强攻啊。”
    图尔格点点头,他也不想强攻:“那就看那个明人千总的了,他要是真能里应外合,帮我大军拿下海州,本将不介意给他分一份!”
    其中一个虏酋笑道:“怕他不敢拿啊。”
    图尔格笑道:“赏他是本将的恩宠,不敢拿是他的本分!”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图尔格道:“就看那小千总是不是识相,是不是真心归附了。”
    旁边一个虏酋点头:“那就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他们说的正是杨潮出卖给他们海州知州的消息,如果消息是假的,杨潮说的自然是骗人的,如果那消息是真的,他们真的抓住了海州知州,他们就愿意相信杨潮真心投诚,当然杨潮也有可能骗人,进城后又不投降了。
    但是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多放了几百个明军入城而已,尽管正红旗那几个逃出来的墩拜信誓旦旦,说这股明军战力极强,但是图尔格他们这些人其实并不在意。
    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大都都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有些猫腻他们也清楚。
    他们怀疑墩拜这么说,不过是在给自己开脱,而且墩拜手下大多数都是余丁,真正的战士不多,因此他们打不过明军,不意味着图尔格打不过,要知道图尔格可是带着上万大军。
    这时候突然从海州城东南角,几十个骑兵过来。
    一群虏酋一直看着这些人跑到营前,其中一匹马上的军官立刻奔过来,跪在地上一脸喜色。
    “主子大喜,真的抓到了海州知州!”
    此人正是黄琦。
    图尔格脸上也是一喜:“黄琦,你做得好!回去后本将做主,赏赐你三十个丁口!”
    黄琦连忙叩头:“都是奴才分内之事,不敢劳主子赏赐。”
    图尔格摇摇头:“你这汉奴嘴里就没有实话,明明想要却非说不要。你真不要,本将就不赏了。”
    黄琦连忙媚笑着:“奴才该死,说错话了,主子赏赐是恩典,奴才不敢不要!”
    图尔格哈哈一笑:“好了,你在去一趟明军哪里,告诉那千总,本将允许他进城里应外合。若是耍花招,就等死吧!”
    黄琦是图尔格的亲信,虽然胆小了些,但是脑子很好,因此这次才得到劝降杨潮这个差事。
    黄琦本来以为是苦差,但是现在眼看要办成了,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因此动力十足,不顾辛劳,立刻就跑去找杨潮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节 蹬城
    黄琦态度比前几次更加倨傲。热门
    直接告诉杨潮,他主子同意杨潮进城里应外合了,让杨潮进了城后不要耍花招,否则就抱着石头城墙一起去死。
    杨潮忙不迭答应下来。
    但却告诉黄琦还得等几天,他如实相告,说海州城不让他进去,他正在跟城里的官员交涉。
    黄琦作为投降的大明军官,自然明白明军的弊政,知道客军不能入城的陈规。
    因此不但不怀疑,反而更相信杨潮了,要是杨潮有诈,早就跟城内通气,恐怕很着急进去,断不会在等几天,只能说海州真的不同意杨潮入城。
    于是黄琦警告杨潮要抓紧时间,他主子可没有多少耐性。
    杨潮表示自己正在紧急联系。
    杨潮自然是骗黄琦的,其实姜阳已经过来回复,海州典史同意让百姓入城,但是拒绝杨潮入城。
    这点杨潮也有心理准备,起码这典史比知州强点,而且典史还暗中担心杨潮带兵入城是不是别有图谋,反倒是让杨潮感觉这典史思虑周全,毕竟明军投降的事情太多了。
    因此杨潮拖住黄琦,为的正是先将百姓送进城去,至于自己的士兵,当然也要进去,但得先让没有纪律的百姓进去,自己的军队只要动了,那很快就能进去。
    仓库这里一直有两百多个老百姓,男女老幼都有,这段时间吃杨潮的,喝杨潮的,跟杨潮的士兵也都很熟悉了,早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现在跟杨潮的士兵聊天都非常随意,甚至有的穷汉试图将女儿嫁给杨潮的士兵呢,还有的小寡妇也没少动这个心思,杨潮知道有几个士兵还收到小寡妇做的鞋。
    入夜后,早就被黄凤府通知过的百姓们。一个个拖家带口的悄悄走出仓库,秉着呼吸往海州城下走去。
    到了城下,自有姜阳压低声音对着口令,很快一个个垛口处就扔下一个个吊篮,百姓们被一个个拉了上去。
    接着是各种物资,盐就不要了,但是杨潮那些铁甲、皮甲。武器都悄悄的转移进了海州城。
    光干完这些,天就快亮了。热门只能停下来。
    第二日黄琦匆匆来过一回,杨潮告诉他还没有跟海州城交涉好,不过已经送了典史一千两银子,托人在疏通关系,杨潮还很识相的给黄琦塞了一百两银子,黄琦立刻赞赏杨潮懂事,什么都没说,直接就回朐山大营了。
    晚上,杨潮继续转移物资。这次转移的是大炮,虎蹲炮自然不是问题,大将军炮和千金弗朗机就有些困难了,而那尊四千金的红衣大炮简直就是难题了,光是这三十门大炮,就折腾了一晚上,尤其是那尊四千斤红衣大炮光它就用去了两个时辰才费力的弄上城墙。
    白天。黄琦来的时候,杨潮都不给他机会在大营中四处乱转,立刻就将他拉进了房子里,好酒好肉一通招待,临走送了一百两金子,喝的醉醺醺已经加上早就没有了怀疑的黄琦。就心满意足的走了,至于杨潮求他帮忙通融的事情,他满口就答应了下来,甚至巴不得杨潮多延误几天,延误了他最多被主子骂几声,但是这可是有实打实的实惠能拿啊。
    再说了,不纠缠一番。怎么能体现出难度,没有难度,怎么能体现出他的功劳,所以黄琦对杨潮迟迟不能进城,也不太在乎,反正只要杨潮最终能进去,这桩大功劳就跑不了了,想想这次回去,他又能得到几十个包衣,加上这次劫掠的收获,日后他的日子就该很滋润了,当年他投鞑子看来没错。
    “快快快,孙二棍该你了!”
    夜里,已经吊了两天的海州卫兵,非常娴熟的扔下三十多个吊篮,每个吊篮每次都能吊上去三个人,三次就是一队人。
    杨潮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形,一个个蹬城,效率非常的高。
    杨潮和姜阳站在海州城下,并不焦急,虏兵哪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都在等着杨潮行动呢。
    其实杨潮大可以大白天蹬城,之所以晚上,其实不是防着虏兵,而是防着明军,准确的说,是防着海州文官的。
    毕竟海州典史并没有同意杨潮入城,杨潮是说服了海州千户,那千户跟姜阳家有姻亲关系,又得到了杨潮一千两银子的好处后,咬着牙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心里很明白,如果杨潮突围走了,或者战死在海州城下,那么海州城是万万抵挡不住虏兵上万人的攻击的,还不如放杨潮入城,接着这只强军也许能有一战之力。
    千户跟那些文官不一样,他家可是世代都在海州的,海州城被攻破的话,他一家妻儿老小包括亲戚朋友都完蛋了,所以他不可能像文官那样,光棍一条,说走就走,说死就死。
    所以千户才答应放杨潮入城,但是如果被典史知道阻挠的话,千户还真没有勇气跟文官叫板,虽然文官是流水的衙门,而他们军户是铁打的兵,可是文贵武贱之下,文官集团又往往拧成一股绳,得罪现任的文官,谁也不敢说继任者会不会找麻烦。
    所以杨潮只能在夜里行动,以瞒过典史的耳目。
    杨潮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们叫板,再说杨潮心里其实也愿意晚上行动,白天众目睽睽之下,在虏兵面前蹬城,杨潮自己心里也不是那么的安稳,因为他也不得不防虏兵一手,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着自己蹬城的时候突然偷袭。
    虽说跟黄琦说的很好,谁敢说那不是虏兵的阴谋,杨潮更愿意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上。
    “大人,请蹬城吧!”
    所有的士兵都蹬上了城墙后,赵康才催促杨潮起来。
    其实本来其他军官都希望杨潮第一个蹬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杨潮坚持带着自己的亲兵断后。
    现在所有士兵都蹬上城,就只剩下自己和亲兵后,杨潮也不客气,立刻就踏上一个吊篮。
    这是用藤条编制的大框,地步还铺着木板,人踏上去倒也稳当。
    城墙上面挂着滑轮,滑轮上连着麻绳,麻绳沾了水非常结实,十多个壮汉喊着号子用力往上拉。
    随着那些壮汉用力,杨潮感到一顿一顿,每次都能升起那么将近一尺的样子。
    吊篮慢慢升高,慢慢高过了仓库,能够看到仓库那边停靠的船了,杨潮知道这些船保不住了,但是也不会留给虏兵。
    虏兵的军营也尽收眼底,河西的一大片营房,北边的一片营房,以及南边山下的那片大营。
    这些大营都距离一里地外,其实并没有脱离大炮的打击范围,但是如果为了躲避大炮扎营太远,就失去了围城的意义,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大炮都能够在这样的距离造成威胁,所以虏兵才大胆扎营,他们可不认为海州这样的小城里拥有辽东重镇那样的红衣大炮。
    杨潮心中暗想,不知道自己集中所有大炮轰击虏兵的朐山大营,会是什么效果。
    终于踏上了城墙,所有的军官都等在这里,看到杨潮上来,都上前行礼。
    虽然杨潮一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等级观念,可是这种观念在手下心中却很深刻,因此常常杨潮的举动会让他们感到一些不自在。
    “好了,都散了,各自带队休息!炮兵给我准备,一会火起之后,所有立刻开炮!”
    “杨大人,我看海州城上也有不少大炮,要不要一起发啊!”
    说话的是淮安史可法帐下的炮手,但是却不是南京神机营那样的军兵出身,而是从淮安卫所调过去的匠户,铸炮的匠户。
    这时代,西方也很少有专业的炮兵,往往战场上担任炮手的都是那些铸炮技师。
    大明虽然有专门的炮兵,可是铸炮的工匠也常常被调去打仗,尤其是主要炮兵集中在边塞和南北两京的情况下,史可法在淮安就只能从当地卫所调集匠户。
    这个匠头说的有理,杨潮点点头:“也好,你去跟海州的千户商议借他们的炮,全都调往南墙,给我照着朐山虏兵大营狠狠的打!”
    匠头应了一声就要走。
    “常匠头!”
    杨潮却突然叫住了他:“借炮归借炮,但是火起后,我们的大炮立刻开炮!”
    杨潮早就定好了,一旦所有人上城后,就开炮给虏兵来个突然袭击,相比在夜里会给他们造成一些恐慌的。
    要追求突然性,就无法等待海州的大炮全部到位了。
    常匠头躬身回话:“尊大人命!”
    杨潮点了点头,这个常匠头让杨潮挺满意,管着手下二十多个炮手这段时间的表现有目共睹,更难得是始终临危不惧,哪怕这次突然被围困了,他也比其他匠户强的多。
    杨潮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要将这个人收归帐下,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交还给史可法了。
    杨潮已经蹬城许久,可是还没见亲兵上来,反而等到了码头哪里燃起了大火,仓库哪里也燃起了大火!
    接着很快就听到城墙上隆隆的炮声响起!

第二百一十七节 夜谈
    不但有大火,很快还发生了爆炸,留在仓库哪里的大量火药没有用掉,此时全都堆在各个墙脚,当被大火引爆后,整座仓库都倒下了,炸塌了总好过留着给虏兵用。
    杨潮的眼光一直盯着火光,知道看到火光中一些影子闪动着朝城墙这边来,并且踏上了吊篮,这才转过了目光,盯着正被大炮轰击的虏兵大营。
    其实杨潮心中知道,单靠这些炮,还真不可能杀伤多少虏兵。
    虏兵大营距离海州南墙一里左右,自己营中号称千斤实则三百斤的弗朗机大炮,有效射程其实也就是一里的样子,再远就没多少威力了,真正能造成杀伤的是那几门五百斤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跟弗朗机相比,不单单是更重,最关键的是要比后装的弗朗机气密性好,因此火药爆炸的能量没有损失,更多的转化为了炮弹的动能打了出去,结果就是五百斤的大将军炮比三百斤的弗朗机射程远了很多,打一里外的虏兵轻轻松松,甚至二里之外也有些威力。
    尤其是现在杨潮的炮阵就在海州城上,居高临下威胁虏兵大营简直太容易不过。
    但是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