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46章

穿越1640-第246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啊这种前提之下,英国保皇党想要暗地里阴荷兰一把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西班牙人可是答应卖十艘蒸汽船给他们,所以保不准,英格兰人会关键时刻抽兵。这种可能性太大了。
  有多大呢,就拿英格兰人现在的部队来说,完全的处于第二防线上,他们要想随时抽兵。或者不出兵都有可能,荷兰人只能干看着。
  面对这种情况,荷兰人只能在本国尽量募集士兵,以及招募其他各国的雇佣兵来参与作战。强大的武器来源是荷兰不惧怕西班牙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即使知道英格兰人可能随时抽兵他们也是非常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英国内部也不稳定了克伦威尔绝对会给保皇党一次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何这么红。
  克伦威尔派来人其实是想从澳洲了这里得到支持。如果能够让澳洲人与荷兰人共同支持他,对于消灭掉保皇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澳洲武器支持。
  当然这样的想法是好的,至于澳洲人会不会同意那就要看了,澳洲支持他,按照澳洲那帮子政治家们的想法,应该让英格兰的内乱在持久一点,所以很有可能对克伦威尔进行支持。
  不过克伦威尔这家伙能给出的利益太少,掌握大权的时间也有限制,除了能从印度捞那么一点之外,遥远的北美大地,恐怕澳洲还没有想好,毕竟太远了,接下来的重点是消弱荷兰人的势力。
  “领事先生,这是克伦威尔将军阁下让我转交给您的信件,”克伦威尔的代表,很礼貌的将一封信交给了于博文。
  看过信件之后,于博文知道对方大概来的意思,也知道克伦威尔能够大概提供的条件。
  其实英国人在东南亚还是可以提供很多帮助的,如果可以的话,澳洲人可以联合他们一起将荷兰人在本地区的势力消弱,不过据可靠的消息分析,克伦威尔的主要支持者是荷兰的新兴资产阶级,这事情必须谨慎。
  于博文看了眼来人:“将军的意思,我知道,如果是希望澳洲出兵帮助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是希望获得一些武器上的优惠价格,以及其他一些物资支持,这个我们可以好好商谈。”
  于博文说的条件在克伦威尔看来也是澳洲人能看同意的,毕竟出兵英格兰距离太遥远了,澳洲人不可能从遥远的东方出兵到这里,即使有可能也会因为补给问题作战不利,最好的可能就是从他们手里拿到一些物资。
  澳洲人的战场应用无耻繁多,一直是欧洲两大参战集团所消耗量最大的,其中止血药罐头等都是军队必须品,克伦威尔对这些东西只能尽量减少使用,他必须将钱用在武器上,只有武器才能带来更多的金钱支持。
  于博文对于此事当然是知道的,只是克伦威尔这家伙给出的利益不是那么诱人,如果单从支持上来说,保皇党的利益的确要比之诱惑的多。(未完待续。)


第516章 马来半岛的地盘

  老克伦出生平民,可以说是个穷苦逼,措大出身,年轻的时候没钱没房没车,就像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不过这家伙吃苦耐劳品的精神还是有的。
  不过根据历史上记载,这家伙的父亲是一名乡绅,乡绅吗其实没有多少钱的,也就是比其他普通人过的稍微好一点罢了,能吃饱穿暖,当然了,克伦威尔也是有一个努力的人,学习成绩至少是很好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至少是学霸级别的,不然也进不了剑桥大学不是。
  但从18岁的时候起,就像很多小说中的狗血剧情一样,这家伙的家里发生了一场聚变,因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也即是老克伦威尔故去,所以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帮助母亲打理农场。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的话,也许克伦威尔会是一个不错的农夫,说不定能把家族农场在扩大几倍,毕竟是个读书人,知识就是力量,但错就错在他是个读书人,读过书还进过剑桥,那见识肯定不会与一般的乡野农夫一样,自然是想的更多一些。
  年轻的克伦威尔就想,自己不能一辈子做个农夫啊于是这家伙怎天想着怎么挣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这家伙的想法是好的,但同时他也付出了行动,在21岁那年顺利的迎娶了一位商人的女儿,从此走上巅峰的基石已经铺垫好。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野心更加大了,他有已经不甘于只做一个ceo了,必须要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去啊,于是在1626年当国王命令在亨廷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也就是这一年,他成为下议院的一名议员。算是真正参与到了国家大事的决策之中,不过下议院在英国是属于平民阶层,真正拥有决策权力的是上议院,贵族们掌控的。
  但是克伦威尔没有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政治斗争经验,也是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未来的战友。
  老克的崛起之路可谓说从迎娶了伦敦商人之起开始说,不过要说真正的崛起距离还远着呢,接下来他还会做几年的议员,直到1638年苏格兰人起义他才会重新崛起。
  为了募集到钱和镇压起义,查理一世不得不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中的激进派认定:公开反对王权专横的时刻到了。来自剑桥郡的议员乡绅克伦威尔成了这一想法的领袖人物。
  成为了领袖人物自然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出,克伦威尔在家休养的这几年其实也没闲着,必然是在筹谋着自己心中的一切。
  在到1642年,克伦威尔领导了议会军击败了王党军,这次胜利奠定了他在议会党内部的领导地位,并且成为实际的军队掌控者。
  有了军队自然就不一样了,克伦威尔的野心自然就是要推翻保王派,随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过穿越知道,这家伙后来并没有,而是进行了一场另外的独裁统治。
  这家伙也许是受够了,所以最后才会脑残的决定进行独裁。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家伙开始走上背叛人民的道路。
  最后这家伙死了都还被拉出鞭尸也是够可怜的,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于博文需要替他担心的,现在应该谈谈克伦能给澳洲什么样的好处。
  澳洲需要的是利益。不能完全在没有利益的驱动下进行支持,这在投资学上来说是亏本买卖。
  目前克伦威尔已经完全掌握了军队的控制权,可以说具有一定了话语权。只是东南亚的英国人听不听他的就很难说了。
  “芬克先生,我们澳洲很愿意成为克伦威尔将军阁下的朋友,只是不知道阁下能给我们的。”
  于博文看了眼来人,国内已经给了基本要求,就是英国如果能出让在远东马六甲的殖民地。
  克伦威尔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控大权,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快了,只要与之签订了合约不怕他反悔,即使反悔了也不要紧,澳洲的军舰直接开过去,大兵登陆还怕他不成。
  当然老克是不知道澳洲人真实想法的,他的意思是在北美用一块殖民地来换取物资。
  北美的殖民地太远了对于目前的澳洲人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用处,而且那个地方的生存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17世纪没有大型的取暖设备下,冬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作为扩张派的黄福,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像北美扩张,至少这几年内是不会考虑。
  “我们可以在美洲给这里,给澳洲,这里的港口还有土地,您看怎么样。”芬克手指着后世的弗吉尼亚一块。
  于博文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克伦威尔居然会想拿这里来交换,这里对于澳洲来说没有丝毫的用处,甚至可以说即使拿下了,澳洲在未来两年内也不可能大规模的移民到这里发展。
  “这里太过遥远了,芬克先生,恕我直言,澳洲并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管理这里,所以必须是距离澳洲本土近的。”于博文这样说,等于已经是在提醒对方,应该把东南亚的地图拿出来,我们需要的是这里的土地。
  目前马来半岛上的势力主要分为四方,其中荷兰人控制的地盘最大,其次是西班牙和英国人,虽然澳洲在几次扩张运动中扩大了不少,但相比于前三者的控制范围来说还是非常小的。
  所以澳洲希望能将这一代的以及整个马来半岛拿下就必须要付一定的代价,其中英国有块地是和澳洲接壤的,这块地盘如果能拿下,澳洲就可以直接将后期从荷兰人手里夺来的一块飞地联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马六甲政府的陆军防御。
  芬克能派出来谈判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距离澳洲人近的,不用想都能想到是哪几个地方啊,除了马来半岛之外,没有其他地方了。
  所以他很快心领神会的拿出了英格兰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地图供于博文参选。(未完待续。)


第517章 代价(求订阅)

  如果说用马来半岛的地盘来换取澳洲提供的物资,可以说是代价非常大的,英格兰人控制的地盘正好处于马六甲海峡沿岸,这条重要的水域通道,此时虽然没有后世那般繁忙,但在17世界的世界也是印度洋通往东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一条重要通道。
  英格兰人选择占据这里为据点不是没有目的,这里既可以控制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商船,同时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前进基地。如果与印度的殖民地相比较起来,其实还是微不足道的,毕竟这条水域还没有被完全重视。
  即使重视,以现在的航海技术和军舰的航行能力,也是不足以对任何国家的船舶造成威胁的。
  澳洲之所以要这里,完全是因为一块飞地中间被英格兰相隔,物资补给只能通过海上运输和借道英格兰的地盘,当然澳洲也能将这块地盘之间拿下,但这样做势必造成直接与英格兰交恶,这对于澳洲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同时与英格兰与荷兰交恶,对于澳洲实行分化政策不利,澳洲政府决定借助英格兰的势力将其共同对抗荷兰。
  芬克作为克伦威尔的代表,但在谈判的过程中决定将哪里土地用来交换他是没有权利的,他只能在克伦威尔交代的一片区域内进行选择。
  澳洲现在要马来半岛的土地,这对他来说是一件极其为难的事情。
  “领事先生,您真的不考虑一下,其他的地方,美洲的土地可要比那里好多了。”
  “芬克先生,美洲土地的确不错,不过那里对我们来说太过遥远了,而且那里的冬天很冷,我国的国民会很不适应那里的天气。”
  北美洲的天气以及当地的原始森林。那就是一块蛮荒之地,如果澳洲政府选择了去那,就是一个脑残的决定,为了获得一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守住的土地,这种利益交换简直太笨了。
  所以于博文坚决要马来半岛的土地,这是澳洲议会经过详细的商量决定的,所以决不会做出改变。
  “芬克先生,您不用着急回答,您完全可以回去请示一下将军阁下,如果他愿意我们的物资随时给您提供。您看怎么样。”
  芬克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不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过于博文敢肯定,克伦威尔绝对会同意,远东的土地利益至少与本土的控制权相比较起来,孰轻孰重他应该能明白。
  而此时英国保王党军,已经从西班牙人手里获得了一批军事援助,西班牙虽然陷入到了经济危机之中,但对于消耗掉尼德兰的对手势力还是非常热衷的。只要能让英格兰人制之事外,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所以西班牙即使在困难还是给予保王党军的支持,这一点大无畏的精神,好像有点事后世某大国的意思。
  也许大国都有这种情节。不只是21世纪才有,17世纪也许就开始了。
  芬克派人送回去消息,澳洲人提出的条件其实并不算苛刻,如果克伦威尔同意。那么用来支付方式将会是澳洲的武器以及军事物资等。
  这批物资对于克伦威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足够的物资他就能将对方打败,一举问鼎英格兰的政界。
  对于国内的保王党与西班牙的勾结。克伦威尔已经开始重视了起来,这对于他来说这件事情及其不利。
  当然为了尽快获得澳洲人的物资支持,他也出动了荷兰人进行帮助,不过效果不大。
  荷兰人此时与澳洲正在闹矛盾,双方就远东的殖民地归属正在谈判,所以澳洲人对于他们没有什么好眼色。
  芬克将于博文的话让人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克伦威尔,老克同志陷入到了纠结的思考之中,毕竟从地图上来看,这块地的重要性还是相当大的,英格兰在东南亚一带的殖民地其实并不多,这里可以作为前进的基地,也可以作为像整个东亚扩张的跳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