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389章

辛亥军阀-第389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前意大利要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时候,中国就派出了大批的顾问教官去非洲,协助阿比西尼亚人对抗意大利,现在看起来这一步棋走的如同羚羊挂角,神妙非常。

经过几年游击战争的锻炼,阿军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不只是阿比西尼亚,连周边索马里等地都有了大量的阿军战士,他们和意大利军队进行着激烈的交战。

游击战争的核心和jīng髓并不在于消灭对方多少兵力,而在与sāo扰和疲劳,让占领军无法掌控地方,无法获得好处,也就没有办法以战养战。做不到以战养战,那就只能不停的从国内运送物资,势必造成财政的巨大压力,长此下去,任何一个国家都受不了。

侵略别的国家是想要捞取好处的,而不是一直往里面搭钱,意大利此时就处在这个尴尬的角sè之上,长达五年多的战争,彻底掏空了意大利的国库,他们除了一个虚名之外,什么都没有捞到。

而且更加要命的意大利又被绑上了德国的战车,先是参加对法国的作战行动,被法国人弄了一个灰头土脸,然后又参加了巴尔干的战事,又被那些不知名的小国痛扁,意大利这个国家海陆空军,国家工业能力都算不错,甚至比起rì本还要好一些,但是在战场之上却是处处碰壁,毫无用处。

好像谁都能够欺负,弄得希特勒也是十分无奈,自己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猪队友啊,在一战的时候意大利背叛同盟国,调转枪口和德国开战,而现在意大利虽然还算忠心,但是这本事未免也太糟了吧,似乎意大利天生就是坑德国的。

德国虽然无奈,但是也知道意大利的重要xìng,现在的北非战场和地中海都离不开意大利,无论多难,德国都不能放弃意大利,其实此时的意大利已经十分危险的边缘。

处处碰壁,人员死伤惨重,财富消耗一空,军民厌战情绪高涨,反对派实力越来越强,墨索里尼已经感到了自己的位置摇摇yù坠。

“大总统,自从克拉运河通了之后,我们向非洲运送物资的商路已经通畅了,另外在半年之前,阿军已经成功渗透到了索马里境内,还控制了一处港口,我们的船只就更加方便了,半个月之前张学良发来了一份报告,现在阿军已经训练出五万正规部队,全都装备了大炮机枪,还要为数不少的防空武器,已经能够和意大利的军队正面抗衡。另外还有超过五十万的民兵作为后备力量,他们已经掌控了阿比西尼亚九成的土地,另外在索马里南部还形成了一条游击走廊,能够保证中国物资输送畅通!”

听到蒋百里的报告,乔宇也是频频点头,当初自己还对张学良的能力有所怀疑,现在看起来他还是一个可造之材,这几年能够让阿军有这么大的进步,真是值得称赞。

“张学良在报告中认为已经具备了反攻的实力,请求国内能够提供军火支援,并且协调和英国的关系,共同将意大利从东非赶出去!”

五年的时间,世界局势已经大为改变,当初中国援助阿比西尼亚还要偷偷摸摸,不只意大利不满,就连英法两国都担心中国借机插手欧洲,而如今中国又一次和英国站在了一个战壕之中。

而且意大利占据了阿比西尼亚之后,对于埃及也有巨大的威胁,如果埃及失守,苏伊士运河就会失去,这是英国绝对不允许的事情,这个时候中国支持阿军将意大利赶出阿比西尼亚,对于英国也是一个好事情。

“东非至关重要啊,尽量满足阿军的要求,要什么给什么!”

乔宇对于非洲这块资源丰富的大陆是十分垂涎的,另外东非还扼守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出口,又能影响到中东,是最理想的战略支撑点,绝对不能放过,有了乔宇这句话,中国立即向非洲大肆输送武器。

这一次的武器之中就有107毫米多管火箭炮,历史上苏联是最早研制火箭炮并且大规模用于实战的国家,在苏德战场之上,喀秋莎火箭炮壮工烂的齐shè场面完美的诠释了苏联的大炮主义。

中国的军工企业由于乔宇的指示,也早早的开始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并且在三年之前推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107毫米轻型牵引火箭炮,受限于技术水平,准确xìng和后世大名鼎鼎的神器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中国也充分继承了神器的优良血统,一样采取十二发联装,火箭弹设计为18。8公斤,一个人正好扛一颗,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正好适合东非高原地形。

另外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

还不客气的说这就是为游击队专门设计的天生神器,东非就是检验这种武器的最好场所。

第五百七十八章印度洋上的珍珠链

()中国大批的武器被送到了阿比西尼亚,其中包括大量的军火和青霉素等药品,对于物资紧缺的阿军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送来的火箭炮更是让张学良倍感振奋,现在阿军虽然也有重型火炮,但是多数都是从意大利人手中缴获的,弹药补充很不稳定。

而且这些年意大利人也变得聪明了,积极修筑堡垒工事,不停在在阿比西尼亚境内打下一个又一个钉子,有了107火箭炮,正好能够对付这些据点,整个反攻计划势必变得更有力。。。

另外英国对于东非也十分看重,别看英国还牢牢守着苏伊士运河,可是一旦位于红海出口的曼德海峡被意大利完全掌控了,英国通向亚洲的道路一样会被掐断,因此能够赶走意大利是英国求之不得事情。

只是中国再一次抢先出手,让英国分外的不舒服,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尽可能的配合,并且送埃及方面调动了一批军火交给阿军,得到了两国的军火支援之后,阿军的势力壮大了很大,张学良也是信心十足。

阿比西尼亚的皇帝塞拉西已经和中国顾问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是他们帮助自己筹划经营,阿军不断的壮大,装备越来越先进,战术水平也不断的提升,经过战火的摔打考验,阿军在非洲的土地之上已经能算的起是一支劲旅了。

中国对待塞拉西的态度和周边的小国并不相同,周边的小国最终都要并入中国版图,原来的权贵集团就成了中国打击的重点,而非洲太遥远了,中国没有占领的本事,因此就要结交朋友。让阿比西尼亚自动绑在战车之上。。。

首批武器运到了阿比西尼亚之后。就立即开始武装阿军的jīng锐部队。张学良和塞拉西亲自视察基层部队,对他们进行指导。

这几年下来,东非高原酷热的阳光让张学良也晒得黑黑的,和那些黑人士兵也差不了太多。看到他们来了之后,士兵都显得十分兴奋,主动打招呼,甚至有些士兵还又蹦又跳。唱起了民歌。

非洲人对于音乐和舞蹈都有很强的天赋,这也是他们宣泄情感的方式,对于带领他们同意大利人作战的皇帝陛下,士兵们是真心拥护的,而帮助他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中国顾问更是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们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张学良一行人,甚至连皇帝塞拉西都变成了陪衬,其实这也是中国这些年经营的结果。

张学良刚到阿比西尼亚之后,就在士兵之中推动识字教育,在基层建立识字班,阿军之中的文盲率比起原本中国的军队还要骇人。很多高级军官都不认识字,军队之中的文件能看懂的都不多。

至于战术。条令之类的东西更是一无所知,这样一支军队根本不能称其为军队,连民兵都十分勉强,要指望他们学习新战法,cāo作新武器简直势必登天还难。

张学良等人也是硬着头皮在做这些事情,阿比西尼亚的官方语言是阿姆哈拉语,中国顾问制定了标准,每个士兵至少要回写五百个常用单词,能看懂简单的作战指令,要认识地图。

为了做表率,张学良等人也主动带头学习阿姆哈拉语,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张学良这些人基本上都能够熟练使用阿姆哈拉文了,无论是rì常交流,还是书写文件,至于阿军士兵能掌握五百个单词的还不到两成,学习能力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阿军的素质还是比以往提升了很多,尤其是想要升职当军官首先要通过的就是文化知识考试,过不去什么机会都没有,就算是权贵子弟也是一样,没有后门可走。

这对于阿军来说无疑是一种颠覆,以往贵族和普通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集团,军官只能由权贵担任,底层民众只能老老实实的当大头兵,现在却变成了唯才是举,只要有能力,肯学习,成绩优秀,底层士兵一样可以比贵族升迁的还快,要是立下战功,能够得到皇帝的亲自表扬。

这毫无疑问是很好的激励制度,阿军的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士兵不再畏惧战争,相反还把战争视作改变命运的途径,闲暇时间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中国下大力气推行文化教育也是有另一番算计的,非洲地区多数都是英法殖民地,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如此一来这些殖民地在dúlì之后,还要收英法的遥控,而阿比西尼亚则是一个特例。

中国现在推广文化教育,而阿比西尼亚本国的书籍人才也都有限,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学习外国的著作,汲取营养,这样就必须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由于有了中国顾问的教授,他们下一步很自然的就要学习汉语,看中国的书籍,进而学习中国的思想文化。

事实上就在两年之前,乔宇正式派遣了五位大学教授进入阿比西尼亚的游击区,成立了第一个海外的孔子学院,负责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学习谁的文化,天然就会和谁亲近。

中国想要做的就是在非洲打造出一个汉语文化圈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影响这个大陆,现在不过是撒下一些种子,至于会收获多少,那要几十年之后才能看到,不过乔宇很清楚这绝对是回报最为丰厚的投资。

张学良和塞拉西看了看士兵的装备情况,然后又到了演武场,一些中**人正在手把手的交给阿军使用火箭炮的方法,周围还有不少士兵认真听讲,这些人都是阿军之中的jīng锐,学习能力最强的。

其实区分阿军的战斗力也很容易,哪支部队的汉语水平最高,哪支部队就是jīng锐。汉语水平高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能够cāo作更复杂的武器,自然也是最早换装的部队。

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一些黑人在背诵唐诗的时候,也感到了天雷滚滚的感觉,不过现在也都习以为常,107火箭炮的cāo作十分简便,经过讲解之后,很快就有人学会了,并且开始实际cāo作。

张学良和塞拉西都在一旁观看,一名阿军士兵shè出了第一枚火箭弹,落在了一千米之外的卵石堆之上,石块崩裂碎屑漫天飞舞,看起来威力就相当不错。

塞拉西也看得十分高兴,有了这种武器之后,意大利人在山路上设立的据点碉堡都不在是问题,阿军能够一个一个的全部吃点,塞拉西甚至能够看到意大利人被灰头土脸的赶出阿比西尼亚的场景。

“张,感谢中国zhèngfǔ的支持,你们的武器永远都是最好的,阿比西尼亚和中国的友谊坚如磐石,是永远的兄弟!”

塞拉西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说到这里竟然高兴的跳了起来,许多阿军士兵也都是如此,他们一同载歌载舞。

就在中国武器陆续到位之后,阿军展开了酝酿已久的攻势,瞬间整个东非大地到处都是游击队的身影,大量的民兵一同出动,破坏公里铁路,对意大利人的据点进行袭扰,就好像是一锅粥一般,机场港口也都在袭击范围之内,意大利的空军作战能力严重被削弱,没有了空军保护的意大利陆军只能龟缩在城市之中,绝对不敢轻易出动。

而塞拉西和中国的顾问团亲自指挥着阿军之中的jīng锐有条不紊的清除一个又一个的据点,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作战行动,除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之外,大部分地区都被光复。

另外索马里也有八成的土地落到了游击队的手中,对意大利的决战态势已经成熟,而且游击队还成功夺取了摩加迪沙,这座城市是后世索马里的首都,也是非洲的重要港口之一。

拥有了这个良港之后,中国国内的物资就更加容易运到阿比西尼亚了,塞拉西占领摩加迪沙之后,第一时间宣布将这里租借给中国方面,成为中国在非洲大地之上第一个重要支撑点。

而乔宇在印度洋上面的布局也逐渐显露出来,从克拉运河出发,向西拿下了加里曼丹群岛,然后再加上摩加迪沙,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一条珍珠链,这条链子将印度锁在了里面,同时这又是一条海上输血管,能够将非洲大陆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