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160章

辛亥军阀-第160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护国战争的结束,四川再度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一战打的越来越残酷,英法两国拼命让中国派遣劳工进入欧洲,而沙皇俄国也向中国送来了大礼包,一共是十五吨黄金,要求换取军火物资,枪支弹药,飞机大炮,什么都要,甚至二手货也无所谓。

俄国人已经疯掉了,俄国落后的工业根本不能支撑一战这种高强度的消耗战,士兵手中连基本的步枪都不能装备齐全,甚至有不少士兵赤手空拳,等着前面的战友死掉,然后自己捡死人的武器。

到了这种程度沙皇依旧坚持作战,并且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这不是愚蠢,而是无奈,国内的起义多如牛毛,俄国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咬紧牙关,坚持到战争胜利,只要能够击败德国,不但能够得到巨额的赔偿,还能够大幅度扩张领土,凭借着战争的红利沙皇有办法平息国内任何的风波。

这是出于放手一搏的赌徒心态,沙皇尼古拉二世才从国库之中拿出了十五吨黄金采购中国的物资,这笔黄金实际价值也就在四千万元左右,但是这可是真正的黄金啊,和纸币完全是两个概念,四川正好要进行金融改革,有了这些硬通货支撑着,四川的改革一定能够更加顺利。

乔宇心花怒放,优先给俄国提供了各种战略物资,步枪三十万杆,火炮四百门,装甲车五十辆,飞机二十架,机枪两千挺,各种弹药三条货轮,除此之外还有粮食,军装,帐篷,药品等等,一共装了二十几船。

最后乔宇还十分难得的大方了一次,从四川,湖北等地的仓库之中将所有的压箱底的步枪都找了出来,有单打一,有马蒂尼,还有一些青铜炮,全部用半卖半送的价钱交给了俄国人,对于乔宇的慷慨俄国表示了最大的谢意。

按照原本的贸易约定,是有英法出钱帮助俄国购买四川的军火,然后在卖个俄国,不过俄国人也不傻,渐渐的就发现了这种贸易的弊端,英法两个孙子也不是好东西,他们也在承受着巨大的消耗,因此会经常将好东西截留下来,给俄国全是一些破烂货,而且价钱还高的离谱。

沙皇最后才咬咬牙从自己的钱袋子之中拿出了这一批黄金,直接与四川进行贸然,这个办法果然好,这批军火的价钱比原来能降低两成多,而且乔宇还有礼包送上,再加上为数不少的回扣使得俄国人简直欣喜若狂,开始加大同乔宇的直接贸易,这条渠道也成了四川黄金积累的重要途径。

四川大学从一九一三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按照原计划第一批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半,而且学习的内容也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大学,不过这些学生都基本完成了学业,而且很快就被社会追捧,四川大学首批毕业的一千七百多名学生之中有超过九百名理工科学生,这些人多数在学校的时候就和企业签订了合同,还没毕业就能够挣到工资,还能够随意进入工厂实习,待遇之高简直超乎想象。

在学校期间就有不少文科学生开始变换专业,开始向钱看,乔宇从一开始就主张四川大学要重视理工科,不过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文理科的人数只能勉强持平,而成绩更好的学生都选择了文科,将理工科还是视为出苦力的。

不过一战之后技术工人的工资暴涨,甚至有的高级技工月工资已经超过了五百元,还有各种福利奖金,这种高工资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大学教授了,学生们再也受不住了,因此纷纷转专业,每一堂理工课程都是人数爆满,很多人干脆毕业之后直接从小工做起也行,凭着真本事照样能够快速升迁,何必在文墨之间浪费时间呢,毕竟吟风弄月是个技术xìng很强的职业,成功率太低,远不如当技工,挣工资来的实在,整个社会的观念也在急速的转变之中,那些还残存着旧式士大夫高傲情节的人也只能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钧座,教育部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云南和贵州再建立五所大学,帮助两省完善教育体系!”教育部长张澜向乔宇说道:“这五所大学有三所设在云南,两所设在贵州,同时再成立一所海事学院,主要培养熟悉海洋的人才!”

“这是一个好事,我完全同意,张部长是资金上面有缺口么?”

张澜一脸的苦笑:“钧座,资金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社会上有不少大商人都以投资教育为荣,就是捐款都能应付一阵子,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老师严重缺乏,这已经是四川所有大学的通病了,就连川大也不例外,现有的老师甚至没有任何休息的rì子,但是教师缺口也太大了,如果再创办五所大学,只怕我们没有足够的老师可以提供了!”

乔宇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张部长,你就没有想办法么?”

“钧座,不瞒你说为了招聘足够的人才,教育部上下已经是费劲了心机,章太炎,蒋百里,杨庶堪等人也都帮助搜罗合格的教师,不过缺口还是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了大学的教育质量,万般无奈,我这不来找钧座了么!”

第二百七十二章西南联合开发计划

“张部长,高薪聘请也不行么?”

张澜摇了摇头:“钧座困难有两点,第一是合格的教育人才本来就不多,而且多数都是前清的旧式人物,教国文,教历史,一点问题都没有,教物理化学就不行了,第二就是高薪也有一个限度,教师工资一旦太高了,只能加剧社会矛盾,而恰恰有些人就不满四川给出的条件,选择了拒绝!”

四川的急速发展,让四川的这些官员能够接触的范围更广,有些事情也看得更通透,从清末开始,中国的读书人享受的待遇一直是超人一等的,别看这些读书人多数都骂zhèngfǔ,但是他们实际上既得利益者。

以工资为例,běijīng上海的一些工人每个月能拿到三五块大洋已经不错了,同时期的北大教授每个月四百块,而普通工人还会被克扣,这些教授绝对不会被拖欠的,zhèngfǔ再困难,也会尽量给他们足额拨款,教授和工人的收入能达到一百倍,正是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才让所谓的文人能够玩得起民国范儿。

但是对比后世如果大学教授和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在三五倍那算是对知识的尊重,可是一旦达到了一百倍,那就是制造仇恨,只能造成两大集团的尖锐对抗,可以说民国对于读书人的待遇是很出格的。

后世的读书人在吹捧民国的zìyóu,也吹捧学者的dúlì,感叹民国范儿,未尝不是在追忆这种拿着普通人百倍收入,俯瞰苦难众生的一种优越感,对比他们的前辈,他们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是民国这种对读书人的尊重并没有带来国家的富强,科技也没有真正的发展,那些教授拿着巨额的经费去研究故纸堆,玩文化,玩古籍,一个个忙着著书立说,何尝有人把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面,有谁做出了能够增强国家实力的军工产品,不是说文化层面的东西不重要,而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坚持弄这些,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了。

本来应该被严重鄙视的一群人,却因为他们的徒子徒孙掌握了话语权,拼命去美化他们,把一些人送上了神坛,而真正支持这个国家脊梁的无数的劳动者,是为这个国家研制出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技术人员,不是吟风弄月的所谓士大夫。

如今的四川已经大踏步的进入工业时代,技术工人,工程师,企业家的收入都在迅速提高,相应的教师的收入就减少下去,大学教授们已经不能维持一百倍的收入差距了,因此很多文人是不愿意来到四川教书的,张澜也是文人出身,对于这些人的想法还是很了解的,不过也越发的鄙视。

“张部长,什么时候都有既得利益者,他们依旧喜欢高高在上,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没有了他们我们一样能够办好教育,我有一个提议,就是要求我们zhèngfǔ之中的各级官员,从中抽调出一批能力见识出众的,担任兼职教师,包括我在内,各个部长全部要承担一门课程,每周不能少于两个课时,另外也可以让商界的贤达参与其中,而剩下的缺口我看就从海外华人身上弥补,现在在美国的华人已经开始陆续回归国内,我们再到南洋去聘请一部分,总归能把缺口补上的!”

乔宇这个主意算是异想天开,不过张澜仔细想了想,这还真是一个办法,四川zhèngfǔ之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新派人才,这些人更贴近社会,对于很多问题理解的更深刻,当然他们的对于教育还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办法。

“大帅,让这些官员去当老师,会不会影响官员的威信啊?”

“孔子不也是老师么,教书育人本来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这个巡阅使不还是四川大学的名誉校长么,以后每周我至少去两次,就讲国际关系学,你们也不能闲着,谁都要有课程!”

张澜一见乔宇玩的是真的,心中也认同了这种应急的办法,谁叫老师如此匮乏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张部长,我们先咬牙挺过一段时间,只要欧战战事结束了,我们就能低价聘请一批外国教师,而再过几年我们培养的第一批学生也会成长起来,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就好办了,现在只能这么办吧!”

“钧座能亲自去给学生讲课,我怕是四川的官员都会加入其中,只是要让钧座辛苦了!”

乔宇送走了张澜,心在也在不断的提醒自己,四川虽然看起来发展很好,但是根基还是薄弱的,连像样的教师队伍都没有,更别提人才培养了,偏偏这个又是不能投机取巧的,看来自己只有静静等待了。

很快乔宇按照所说真的就换上了长衫来到了四川大学,开始讲授国际关系学,每周四个课时,堂堂巡阅使亲自去讲课无疑是一个爆炸xìng的新闻,有人感慨这么大的官老爷竟然真的去讲课了,当然也有人质疑乔宇的水平,一个武夫出身的家伙不是去起哄么,乔宇对于这些怪话基本忽略,前后一共在四川大学讲授了将近一个学期,后来出于安全考虑,才结束了教课,不过乔宇也开了一个好头,四川各级官员,商界的达人都渴望到大学讲授一番,这些人虽然理论上可能有些欠缺,但是他们能够将实际的学问交给学生们,因此四川大学渐渐的改变了象牙塔的状况,学生们丰富了见识之后,对社会的理解也趋于成熟,更容易出成绩,这也成为了一种很好的传统,知名人士争相以能够在四川大学讲学为荣。

经过半个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四川制定出了第一份西南联合开发计划,在计划中,四川在三年之中拿出四个亿的资金协助云南和贵州两个省份发展经济,尽快完成成昆铁路,黔渝铁路的建设工作,要加快黔桂,滇黔铁路的考察设计,尽快破土动工,另外要修建公路十万公里,力争将云贵川三省的主要城市全部用铁路公路连接起来,现实区域内的物资流动畅通无阻。

四川协助两省发展农业,建立十座化肥厂,整修农田水利工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使得两省粮食的自给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云贵两省全面裁撤厘金关卡,实现和四川的zìyóu贸易,共同抓住欧洲战争的机会,扩大出口,实现民众温饱。

在云贵两省全面禁烟,三年之中将鸦片种植面积降低到百分之五以下,三省共同发行统一的西南纸币,共同监管货币的发行。

蔡锷拿到了乔宇的计划之后,脸sè很不好看,最近蔡锷的老师梁启超来到了昆明,他也想要扩大统一党的影响力,不过进入西南之后,梁启超真切的感受到了四川的力量,到处都是四川的商品,到处都是四川商人的踪迹,这时候梁启超才真正理解了蔡锷的难处。

“松坡,我看乔宇虽然在计划之中说的很好听,但是处处暗藏轨迹,如果一旦接受了这个条件,云南差不多就成了乔宇囊中之物了!”

“老师高见,事实的确如此,只是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办法拒绝么,四川势力太过强大,乔宇又是西南巡阅使,插手云贵事务名正言顺,而且贵州的张百麟又是乔宇的走狗,现在就剩下了云南一省,我也是孤掌难鸣啊!”

梁启超的脸sè也很不好看,的确如同蔡锷所说,四川的势力又是太大,云南根本没有抗衡的可能,本以为给徒弟谋到了西南边防司令的职务,能够统管西南的军队,就能够制衡乔宇,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厢情愿了。

梁启超和蔡锷反复翻看计划文本,四川在计划之中处处以利民为主,修铁路,建工厂,办学校都是蔡锷无法决绝的,如果他不答应,云南的老百姓一定会站起来反对他的,就算是都督也不例外,现在云南的老百姓生活水平太低了,对比接壤的四川简直是天上地下,老百姓不满情绪越来越积压,现在已经到了临界点,只要蔡锷拒绝了眼前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