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143章

辛亥军阀-第143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百里听到这里也点点头,“大帅,我当然清楚派兵好处极多,只是我担心不明真相的人会以此为借口,恶意中伤,如果你不能继续坐镇四川,那只怕四川的建设成果会毁于一旦啊!”

蒋百里这种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如今中国国内的局势云谲波诡,处处透着诡异,就在半个月之前四川最终同rì本达成了协议,由rì本给予民间赔偿十万元,而四川将俘虏的所用rì本士兵连同军官一同交给rì本。

这件事情双方都很有默契的选择了沉默,没有大肆宣扬,不过毕竟是rì本人拿出了赔款,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震撼,不可一世的东洋人竟然给了中国赔款,这绝对是中国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民间自然是欢欣鼓舞。

而蒋百里很清楚rì本人的脾气秉xìng,那是绝对不肯吃亏的,在乔宇这里丢了面子,只怕他们还是千方百计的找回来,rì后四川就是rì本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rì本的势力正在快速膨胀,尤其是海军进步很快,对于中国的威胁最为巨大不过。

除了rì本的因素之外,袁世凯积极筹划称帝事宜,报纸上时不时的就出现一些讨论国体政体的文章,不少所谓的中外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发表这样那样的言论,如果老袁真正要当上了皇帝,能不能会对四川动手树立威信,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百里兄,就算派兵也不是盲目派遣的,我前番已经派了一个军官团都欧洲观察战争,其中以海军为主,这次我们不妨就再派一个陆军为主的观察团,派遣劳工的事情都协商了好几个月,派军队打仗就更麻烦了,如何运送到欧洲,如何训练,如何装备,怎么指挥都是需要协商的事情,我看没有一年的时间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这一年的时间我看中国就会发生惊天之变,到时候我们干什么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阻力了!”

乔宇的自信来源于对历史的熟悉,同时也是对现实的观察,袁世凯这个民国总统并没有向其他的开国君主一般经过长时间的厮杀,而且基本接受了满清的旧官僚体系,靠着这个当上了大总统。

当然有些人会极力赞美这种和平的权力交接模式,就仿佛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一般,只要是和平的就是神圣的,就好像凡是mínzhǔ就是正确的一般,不过这种想法终究是腐儒的看法,历来改朝换代都是血腥残酷的,这种残酷的斗争之中,能够将前朝的渣滓全部清除干净。

建立起一套新的规则,四川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保路运动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给乔宇施行新政,扶植工商势力掌权创造了可能,不过很可惜袁世凯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正是他的妥协使得民国从建立之rì起就百病缠身。

袁世凯和他的智囊面对这种局面越发的无力,他们没有仔细反省北洋这个团体的问题,而是向靠着赋予袁世凯延续千百年的皇帝权威来整合国家,这就是袁世凯称帝的深层根源,这一切都不可逆转。

就在三天前一个全新的组织建立起来,这就是筹安会,杨度领衔,还有严复,孙毓筠,李燮和,胡英,刘师培等人参与,热热闹闹的君宪风cháo就刮了起来,就在筹安会成立的前夕,袁世凯的顾问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开始为袁世凯登基提供依据。

很快筹安会的分会就遍及天下,刚开始筹安会还打着学术研究的名义,但是随着告诉的发展使得杨度也失去了冷静,还以为天下人都已经认同了袁世凯的登基上位,因此越发的热心了。

写文章,搞演讲,民意调查,种种花样层出不穷,各地的大员也都很清楚这是老袁玩的一个把戏,有些心中还有道德底线的就选择沉默,那些品行低劣的投机分子就开始通电赞成,就在多数人还在观望之时,云南出现了变故,蔡锷通电全国,向全国说明了西南毒品案件的调查结果。

在电文之中蔡锷指出四川和贵州查获的大量走私鸦片八成都是云南提供的,而大肆走私鸦片全是唐继尧一人的主意,他为了谋求私利,不顾禁烟法令,在云南肆意扩大鸦片种植范围,云南已经有将近三成的土地全部种植了鸦片,只要这样下去,云南所有土地之上都将种上鸦片,遗祸无穷。

蔡锷在滇军之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虽然唐继尧清洗了倾向蔡锷的上层人物,但是滇军底层士兵还是倾向于蔡锷的,而且唐继尧督滇这几年除了打仗就只种鸦片,民生没有什么改善,老百姓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军队也面临了克扣军饷的情况,士气很低落。

蔡锷在川南假意调查之后,就直接进入了云南,表面上蔡锷不动声sè,频频给唐继尧发电报,告诉他同是滇军出身,知道云南的难处,蔡锷绝对不会为难唐继尧的,而且袁大总统也只是想要走走形式。

焦头烂额的唐继尧将蔡锷的话视作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哪知道蔡锷暗中已经开始大把的撒钱,顾品珍,戴戡,赵又新,罗佩金等人纷纷在强大的银子攻势面前倒向了蔡锷,可以说蔡锷用乔宇提供的二百万元将云南上下全部买了下来,当然这也源于蔡锷本人的威信,等到他进入昆明之时,唐继尧除了身边的一些人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可用之兵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沉默的四川

蔡锷进入昆明之后,并没有急着调查毒品的事情,其实这也不用调查,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谁都清清楚楚,唯一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拿下唐继尧,西南会不会因此爆发冲突而已,蔡锷首先同昆明大小士绅开始座谈,询问云南发展的情况。

云南上下都是一肚子苦水,唐继尧为了维持滇军,不得不搜刮地皮,无所不用其极,云南百姓不过是敢怒不敢言而已,特别是一战爆发之后四川飞速发展,云南和四川的距离最近不过,chóngqìng叙府距离云南的距离都不远,这些人看到四川告诉发展,工厂一个个的出现,道路越修越好,就连洋人都到四川采购物资,大把的真金白银流进四川,如今的四川商人说话的声音都要大了不少,正所谓财大气粗。

云南商人清楚的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落差,四川的条件固然好一些,但是云南现在弄得民不聊生,还比不上前清,自然要归咎于唐继尧的问题。

蔡锷不动声sè,只是安慰大家不要担心,会变好的,经过几天的功夫蔡锷摸清楚了云南上下的态度,一看倒唐的时机已经成熟,果断的向云南议会通报了唐继尧的罪行,同时滇军几位高级军官也一同发难,唐继尧大势顿去,蔡锷还算顾念旧情,并没有将唐继尧赶尽杀绝,而是准许他只身前往香港避难。

赶走了唐继尧,云南各界公推蔡锷接任云南都督,袁世凯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蔡锷的老师梁启超在běijīng开始积极运动,向老袁保证,蔡锷会忠于袁世凯,得到了梁启超的保证之后,老袁就同意了由蔡锷接任云南都督。

如此一来云南实现了权力的平稳过渡,虽然还有一些唐继尧的亲信并不服气,但是蔡锷刚一上任就靠着四川的借款将拖欠的军饷全部发了下去,这次可都是真金白银,没有一点云土,顿时就将云南军心拿了过来,有钱就好办事,这时候的军队还多是吃粮当兵,谁给钱给谁卖命,效忠蔡锷这位老都督也没有什么不好。

蔡锷继任之后,就同四川达成了六项商贸合作协议,引进四川资金开发云南的资源,加快修建成昆铁路的进度,将昭通地区开放,供四川商人贸易之用,蔡锷的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对四川的酬谢,另外也是促进云南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云南要是再不进步,这就真被四川彻底甩开了。

西南的变故对běijīng的影响并不大,杨度这些天一直在为筹安会的事情忙碌,眼见得各处的大员都纷纷表示支持君宪,杨度也开始得意洋洋了。

这一天筹安会正在开会之时,严复突然提出了意见:“皙子先生,如今筹安会看似红红火火,但是也是问题重重,北洋宿将之中段祺瑞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帝制,而另一位老将冯国璋也多次劝过总统不要当皇帝,在西南的蔡锷和乔宇都没有什么表示,这两位都手握重兵,尤其是乔宇要是发难,只怕就是一场大祸啊!”

严复本身就是一个学者,对于君宪的事情并不是很热衷,只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凑个数而已,可以随着筹安会的活动展开,严复本能的嗅到了一种不祥之气,无论是北洋,还是地方大员,真正说了算的实力派没有谁真心支持君宪,就连北洋宿将都是极为反对,真正给老袁摇旗呐喊的都是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政治投机客,这帮人除了能起哄之外,就没有别的用处了。

没有实力派的同意,这出君宪大戏就会变成闹剧,除了地方实力派之外,就连列强的态度也是十分暧昧,只有rì本表示支持袁世凯,欧美都没有什么表示,也让严复蒙上了一层yīn影。

“严先生,你过虑了,你可以算算地方的大员有多少支持我们的,zhōngyāng高官又有多少支持我们的,人数至少在九成之上,那一点人能做什么啊,我看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梁士诒,他建立什么请愿团,组织车夫,农民,工人,甚至是jì女请愿团,摆明了是要和我们抢夺功劳,是可忍,孰不可忍,梁士诒还不配摘桃子!”李燮和这时候也发言了,他可没有严复的那种危机感,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另一个组织,就是请愿团之上了。

“李兄说的没有错,皙子先生为了大总统百般谋划,理应是rì后的首相之选,我们这些人也是一个六部尚书,不只我们要当官,还要封妻荫子,这荣华富贵绝对不能让梁士诒抢了过去!”这回说话的是刘师培。

帝制还没有成功呢,这些人就开始争权夺势了,看着乱哄哄的会场,杨度心中竟然也产生了一丝疑问,这些利yù熏心之徒究竟能不能帮助袁世凯治理天下啊。

běijīng城一派热闹的景象,全国也被这股劝进的风cháo搅动起来,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发电报,劝进的浪cháo一浪高过一浪,唯独四川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动静,也不发表什么看法,似乎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一般。

不过这只是表象,四川的军政大员可全部云集到了雅安,昼夜商讨眼前的局势,韩勇,朱庆澜,吴桐,蒋百里,石翼,王怀,刘云鸿,苏鼎,李铁,邓锡侯,杨森,刘存厚,王瓒绪,包括从xīzàng赶回来的乔贞,刘湘等人都在当场。

乔宇亲自主持这次会议,乔宇威严的扫过了在坐的众人,沉声说道:“诸位,各地劝进风cháo越来越盛,老袁虽然明面上没有点头,但是我看不过是yù擒故纵而已,袁大总统即将变成袁大皇帝,我们四川在未来必须要有一个应对的态度,诸位可以畅所yù言,这是四川的一个机会,就看我们怎么利用了!”

乔宇说完之后,苏鼎接着发言了,“正如大帅所说袁世凯称帝已经成为了必然,这是倒行逆施,痴人说梦,不只天下万民不会同意,就连北洋的宿将也不会答应,我认为这称帝的戏只是一出闹剧,我们四川应该拿出坚决的态度,反对袁世凯称帝,同时也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只要袁世凯胆敢称帝,十万川军就要出川作战,为共和制度而战!”

苏鼎的话某种程度说出了乔宇的心思,就是四川绝对会反对袁世凯称帝,但是乔宇可不会冒冒失失的就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大帅,我认为这还不是川军大举出动的机会,我们要清楚四川的实力,也要清楚四川能够做到哪一步,贪图什么再造共和的虚名没有用,而是弄清楚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才行!”刘湘这个时候发言了,经过藏地的锻炼,刘湘明显更加干练,头脑也更加清楚。

乔宇微微点点头,“甫澄,你就说说四川这次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吧?”

“是!大帅,我赞同苏师长的判断,袁世凯称帝就是自寻死路,北洋上下也会一切摒弃这个首领的,但是北洋还占据了庞大的国土,底蕴雄厚,我们贸然大举出川,就会让北洋上下都感到危机,以为我们是同他们争夺天下,那样势必会促成他们的联合,而且一旦战争拖延rì久,就会影响四川的工业发展,得不偿失,因此我建议大帅将眼光放在云贵两省之上,只要袁世凯登基,天下必定大乱,到时候将云贵两省拿到手中,就能够雄踞西南,进可以夺取天下,退可以自保!”

刘湘说完之后,乔宇啪啪的拍起了巴掌,“甫澄说的很好,作为一个中**人,我不希望袁世凯破坏来之不易的共和制度,但是既然我们无力扭转,那就只能够尽量借助这次机会谋求更大的利益,只要我们手中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才能够改变中国的面貌!”

乔宇一锤定音,在场的这些高级军官也都是野心十足的人物,谁不想高升一步,眼前就是最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