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超级训练大师 >

第539章

超级训练大师-第539章

小说: 超级训练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却引起了悍然大波!
  虽然这句话是维利·麦凯说的,乔伊·巴顿本人并没有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和乔伊·巴顿有关,否则维利·麦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条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那可是乔伊·巴顿!
  虽然乔伊·巴顿素有“坏小子”之名,无论场上还是场下,总是有他不安分的消息,可总归他出自曼城青训,是纯正的曼城人,他在曼城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当听到他要离开的消息,很多媒体都争相来到曼城训练基地,希望能采访到乔伊·巴顿本人来证实。


第二百零三章 慢走、不送!
  乔伊·巴顿可不敢真去和媒体证实要离开的消息,他确实对出场时间太少非常不满,但他并没有真想要离开。
  实际上,他也根本不舍得离开。
  乔伊·巴顿出身曼城俱乐部青年队,基冈把他提升到了一线队,他在球队一直表现还不错,也很适应曼彻斯特的生活,万胜接手球队后,球队的成绩也非常好,他相信自己呆在曼城能跟随球队赢下冠军,这样的球队他根本没有离开的理由。
  另外,在个人待遇方面,夏天里他也和俱乐部签了新合同,整个球队中,比他薪水高的就只有阿内尔卡、莫瑞斯、邓恩等有限几个球员,他的薪水也达到了欧洲球员的一流水准。
  乔伊·巴顿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名气和表现,如果去其他俱乐部,很难拿到在曼城的同等薪水,他在曼城拿到高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出身曼城青年队,任何俱乐部都喜欢对“自己的球员”特殊照顾,所以个人待遇方面,他可没有离开的理由。
  也就是说,除了出场时间外,乔伊·巴顿对其他都非常满意。
  他之所以放出消息说自己想离开,不过是为了给俱乐部,给主教练施压而已,他希望这样做以后,球迷和媒体会对他同情,那么球队迫于压力会给他更多的时间。
  ……
  万胜看到了媒体上的消息,但他并没有什么表示。
  在俱乐部门前,当有记者上前采访的时候,万胜也只是说道,“我不知道,他没和我说过。”
  此外,就没有了。
  万胜并不想在媒体面前谈球员要离开的事情,实际上,他对于乔伊·巴顿的处境和心思也有一些了解,这个小子肯定希望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多给他一点出场时间,但职业球员竞争就是这样,你不比其他人有能力,就只能安心踢球,否则就证明你比其他人更出色。
  曼城队内训练并没有受到事情的影响。
  球队该训练训练,该备战备战,万胜也没有对乔伊·巴顿区别对待。
  十月二十一日,英超联赛客场挑战维冈竞技。
  上赛季的维冈竞技,在赛季初几乎被看做是“第二支德比郡”,他们几乎没有知名球星加盟的情况下,一度占据了积分榜前三的位置,虽然在后半程逐渐落伍,但最终还是取得联赛第十的惊人成绩,以打橄榄球闻名的威根陡然成为足球的“奇迹之地”,教练杰维尔也升为英超一流教练。
  遥想在布拉德福德和谢周三不如意的岁月,杰维尔只能感慨造化弄人。
  夏天里,维冈竞技和一名中国球员的名字挂钩,那就是来欧洲试训的孙祥,但维冈竞技不肯掏孙祥的80万转会价格,结果交易并没有达成,维冈竞技也被人认为是英超转会市场上保守一派,其实这并不完全是真的,维冈老板惠兰只是不想把钱花在“陌生球员”身上而已。
  另外在上个赛季,维冈一线队员的进出人数已经达到20人之多,但前提是买入和卖出得保持平衡,惠兰不清楚自己球队能否在处子赛季中呆得住,在转会市场上相对保守也是情理之中。
  但要想在顶级联赛维持住地位,老是小作坊经营肯定不适合,在本赛季惠兰终于猛掏腰包,维冈也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各个位置进行了补强加固,一些在世界杯赛场上露脸的人也来到队中。
  利物浦的科克兰德、25岁的科克兰德、水晶宫的搭档埃莫森·波塞和菲兹·豪尔、水晶宫最佳队员波塞、身高1米93的豪尔、阿尔克马尔的兰扎特、波兰少年天才塞夫卡,等等,这些球员的入选可被看作是杰维尔在精心构筑未来维冈阵容的一种尝试。
  但联赛前八轮的成绩,证明杰维尔还没能很好的调教好球队,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打赢了两场比赛,另外也平了两场,也就是说,联赛前八轮,维冈竞技只拿到了8个联赛积分。
  顿时作为主教练的杰维尔就很有压力了。
  事实上,威根已经有球迷发出声音让杰维尔下课,因为球迷认为上赛季的成绩是很难复制的,而主教练杰维尔并不具备带领英超球队的能力,尤其在转会方面,他的眼光简直糟糕透顶,让俱乐部白白浪费了很多资金,还拿不到任何好成绩。
  维冈竞技就是在这种境况下迎来和曼城的比赛的。
  这场比赛对维冈竞技的压力很大,因为曼城是英超成绩最好的球队之一,面对曼城几乎和面对联赛第一的曼联没有任何区别,这两支球队都是可以让维冈竞技在主场拿到一分而满意的。
  相比之下,曼城就没什么压力了。
  面对一支联赛排名倒数的球队,曼城全队的心态都很放松,但或许是受到刚刚结束和皇家马德里大战的影响,这场比赛里,曼城的前场球员们都没带射门靴,就连莫瑞斯和阿内尔卡都错过了两次好机会。
  中场两队0:0战成平局。
  下半场进行了一半,比分还是没有改写,万胜考虑一下还是把乔伊·巴顿换了上去,没想到局面变得更加糟糕——全场第79分钟,乔伊·巴顿防守铲倒对方后,又在对方腿上“补上”一脚,他直接被主裁判红牌罚下。
  最终十人应战的曼城只能在客场和维冈竞技打个0:0平。
  比赛结束后,万胜感觉相当恼怒。
  在更衣室里,万胜当众大吼着批评了乔伊·巴顿,这个“坏小子”在万胜面前还算老实,只是低着头不敢反驳。
  这副神情让万胜也很无奈。
  他知道打平并不应该全怪乔伊·巴顿,整个球队前场球员似乎都没有带射门靴,运气似乎也到了对方那里,全场球队有两脚门柱就是明证,不过乔伊·巴顿的做法,还是很让人恼怒。
  上赛季,乔伊·巴顿还是很老实的,但现在他的“坏小子”细胞似乎活跃起来,先是媒体面前公开表示对处境不满要离开,接下来出场比赛直接上演“暴力一幕”导致直接被罚下,球队甚至可能会为此不得不支付一些英足总的罚款,赛后媒体也会抓住这一点不放进行报道。
  “还真是个惹祸精!”万胜苦笑。
  其实万胜已经有点放弃乔伊·巴顿了,巴顿的防守和进攻能力都不差,但他的风格并不太适合球队的战术,正因为如此,本赛季在大卫·席尔瓦爆发、厄齐尔加盟后,他的出场时间才会被压缩,再加上他这种善于“惹事”的光环,万胜就觉得这家伙不适合自己的球队了。
  但总归,乔伊·巴顿也能算的上是非常合格的替补,至少本赛季还能有些作用,万胜也没打算在冬天里卖掉他。
  可前提是,他不能总是惹麻烦!
  “就再给他一次机会。”万胜想着。
  如果经过这次后,乔伊·巴顿能安下心来正常进行训练和比赛,那么万胜就考虑至少把他留到明年夏天,反之,冬季转会时出售巴顿也不是不可以,既然他对出场时间不满,还表示想离开球队——
  那就走吧!
  “老子的球队可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
  打完和维冈竞技的比赛,曼城全队回到了曼彻斯特,之后球队就解散了,万胜也按照安排,去接受《科学》杂志记者的采访。
  采访地点就在俱乐部里,《科学》杂志要求万胜拍摄几张做研究的照片,还要表现的专注一点。
  万胜还是第一次接受这种采访,很有兴趣的照着做,他拿出了一些做研究时的资料,给《科学》杂志的记者勒布朗·简森,但勒布朗·简森的态度并不怎么好,他对万胜的穿着不满,要求万胜必须要穿研究员的服装,还要像模特一样做一些指定的动作。
  “这有助于宣传和拍摄,下一期,你的人物采访也会刊登这些照片。”勒布朗·简森解释道。
  万胜听到皱了皱眉头,他哪有什么所谓的“研究员服装”?
  另外,这个记者的要求也太多了,他本来以为只是来拍摄几张照片,却搞得好像是拍艺术照一样。
  今天带领球队战平维冈竞技,万胜的心情本来就不怎么好,现在更是被要求这要求那,他不耐烦地说道,“你要拍就拍。我就是这样做研究的,没有什么研究员服装,现在的我才是真实的,难道你们还要在报道里弄虚作假?”
  勒布朗·简森立刻恼怒道,“万胜,先生,我的拍摄工作可都是为了对你宣传,你可是入选了今年世界十大科学家提名,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得到这个荣誉,你只需要按照要求拍摄几张……”
  “难道不按照要求拍,资格就会被取消?”万胜反问道。
  勒布朗·简森有些傲气的撇起嘴,说道,“这个奖项本来就是《科学》杂志评选的,我们有资格评选,也有资格取消资格!”
  听到这话,万胜立刻怒了。
  他可不是眼巴巴的去“求着”《科学》杂志提名的,就算《科学》杂志的影响力再大,那又怎么样?他是个足球教练,研究只是为了自己更了解足球训练大师系统而已,根本不需要在科学界有什么影响力。
  至于奖项什么的,有当然最好,没有的话,也根本无所谓!
  于是万胜恼怒的直接送客了,“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拍摄就到这里吧!慢走、不送!”
  勒布朗·简森愣愣的站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居然就这样把他这位《科学》杂志的记者拒之门外了?他到底有什么底气这么做?难道他不知道,不按照自己的要求拍摄,就很可能被取消“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的提名吗?


第二百零四章 简森的本事
  作为《科学》杂志的特派记者,勒布朗·简森是有些高傲的,他的工作能让他高傲的起来——世界各大科学院的研究员,世界各个顶级学府的教授,在科学、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这些都是他的采访对象。
  在采访的过程中,这许多科学界的大人物都是很谦虚,很配合采访工作,其中许多人在科学界很有名气,在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知道的人并没有多少,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增加名气。
  正因为如此,简森无论到哪里都很受欢迎,他也习惯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简森认为,被采访对象就会以最积极的态度配合采访工作,因为《科学》杂志的平台,是他们增加名气最好的方式。
  《科学》杂志,在新闻娱乐界名不见转,普通人也很少接触这样的专业性杂志,但它却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也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
  1880年,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杂志,14年后,这份杂志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每一年《科学》杂志都会发行51期,每周一期的专业性学术杂志,在全球的发行量居然超过了150万份,这项数据就足以证明《科学》杂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影响力。
  正因为有这种影响力,全世界的科学人士都希望能登上《科学》杂志的版面。
  所以简森才会如此高傲,他认为,即便自己态度不像其他记者那样好,也根本不算什么,这一次的采访工作,他就是抱着这种心里来的,他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中国年轻人的,被《科学》杂志提名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这是《科学》杂志给出的巨大荣誉,这个年轻中国人肯定应该最积极的配合采访工作。
  同时,简森其实也不认为这个年轻中国人有什么了不起,在了解详细资料后,他甚至觉得这个年轻中国人就是走了狗屎运——一个足球教练,发表了一篇运动恢复相关的论文,结果就成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了?
  这家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所以简森觉得,对方肯定会巴不得自己去采访,可他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敢拒绝配合采访?
  这怎么可能呢?
  他是疯了吗?
  “他真不怕被取消资格,还是根本不认为我有这个能力取消他的资格?”直到走出曼城训练基地,简森还有愤愤,他咬牙想着,“那就让你看看我能不能做到!”
  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