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超级训练大师 >

第124章

超级训练大师-第124章

小说: 超级训练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搜壶体育》来说,目前的发展处在一个瓶颈,在这个瓶颈上,做事就一定不能出什么错,他们一直以跟着国内舆论导向走为报道前提的,这样老用户不会对网站舆论导向抵制,同时也要可以挖掘一些新用户,他们就是带着这个心里去做报道的。
  现在国内舆论的焦点就在这个英格兰甲级联赛球队主教练身上,他们也排出了记者找到了一些资料,同时确认了这张简历上的一些消息的真实性。
  那就是关于毕业学院的。
  “果真是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生!”他们确认这个消息的同时,也确认了报道导向的方向,那就是只谈事情,不谈看法。
  ……
  当天晚上,《搜壶体育》就抛出了个新闻消息,“经确认,英甲俱乐部主教练万胜,为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这则消息才刚公布,无数点击就蜂拥而来。
  国内很多人都关心万胜的新闻,这可是最近最引人瞩目的新闻消息了,很多人都在谈论着万胜的那张简历,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万胜简历的真实性吵个不停,现在《搜壶体育》抛出这样确定性的标题,自然能吸引无数用户点击。
  在这则新闻里,《搜壶体育》确认了万胜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身份,他们的证据是一张万胜的运动科学学士学位证书照片,以及对伦敦大学学院一名教授的采访视频。
  这名教授的名字叫本·霍克华,在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运动生物力学,他听到记者问起万胜的消息,略微想了一下,确定的问道,“你是问一个叫万胜的中国留学生?”
  记者确定的点头。
  本·霍克华笑眯眯的谈到说,“我记得他,他很有天赋,他的生物力学课程一直是满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学生。我觉得他是个天才,本来还建议让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我想当他的导师,可惜他似乎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想法,反倒天天去读一些足球的东西,真有点不务正业……”
  “真是可惜了。”本·霍克华遗憾的摇头,“我甚至打算在他毕业后,推荐他去伦敦生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没有接受。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他现在在一家足球俱乐部工作,我真难以想象,一个生物力学的天才,居然去做那种低级工作……”
  记者听的直翻白眼,显然本·霍克华对于“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具有相当的歧视性心里,但记者目的也达到了,本·霍克华足以证明万胜就是在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而且成绩还相当的不错。
  不过,本·霍克华的话,虽然有些“歧视性”,但听起来确实有点道理啊,要是毕业后不读硕士,都有机会直接进入伦敦生物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机会,为什么还要放弃去当什么足球教练?
  常人的思维难以理解啊……
  当时采访的记者是这么看的,同样的,来到《搜壶体育》的广大中国网民也是这么看的,新闻报道下关于这一点的吐槽数不胜数——
  “伦敦大学学院高材生的思维就是难以想象!”
  “伦敦生物研究所啊!进去偷点技术再回国也好!那肯定比国内技术高端多了!”
  “估计进去了,就直接移民英国了吧!”
  “有可能!”
  “顶楼上!”
  “不过重点是……万胜真是伦敦大学学院毕业啊!高材生啊!那教授也真逗比!”
  “成绩还相当好!没听教授说嘛,他都想直接推荐万胜去攻读硕士!国外的硕士可难读了!”
  “那张简历是真的?MY GOD!I fule he!”
  “说鸟语的滚粗!”
  “……”
  不论网友们怎么吐槽,但这则新闻足以证明万胜伦敦大学学院的留学生身份了,同时《搜壶体育》也凭借这则真实的报道,赚来了几十万量计数的点击,这才只是一天的效果,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几天点击流量肯定会更高。
  为此,《搜壶体育》的掌舵人是相当的满意。
  这就是大新闻的作用,而《搜壶体育》为这则大新闻,只是付出了让一个派驻英国的记者去做个采访而已,付出和收获对比,这收益明显是太大了。
  于是《搜壶体育》的掌舵人立刻发布命令,“查!继续查!那份简历每一条都要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位掌舵人已经想好了,他们《搜壶体育》根本不需要表明什么态度,就顺着这股舆论风潮,把简历内容一条条的查下去,然后挨个发到报道中,这样做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反倒会吸引无数用户点击。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而且还有大收益的买卖!
  《薪浪体育》拿到了第一手消息,但他们没有做好,现在就轮到了他们《搜壶体育》来摘桃子了!
  ……
  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风潮也传到了英国。
  中国有大媒体在英国做采访,英国也有大媒体在中国做采访,当然,他们不是采访的足球,对英国来说,中国足球可真没什么可报道的,但这些英国记者关心中国的大新闻就足够了。
  中国国内对万胜简历的质疑声音很大,英国记者根本不用去查,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要是一般的消息,他们根本就不会关注,但这则新闻关系到了英国二级联赛的俱乐部,他们自然要注意一下。
  于是他们把消息发回了国内。
  这其中有《每日镜报》的记者,也有其他,诸如《太阳报》、《英国广播电讯》、《财经报》等多家综合大媒体记者。
  在英国,万胜不算什么大新闻。
  其他新闻媒体也只是对这则新闻稍稍提及一下,小小的随着中国的声潮质疑下万胜简历的水分,《每日镜报》则是完全不同了,他们的体育部门,看到这则新闻简直是如获至宝!
  他们和万胜本来就是敌对的!
  尤其是国内体育足球部门,以布兰德为首的几个记者,谈到万胜都是咬牙切齿的,但现在德比郡的成绩非常好,还晋升到了联赛第一,他们没有把柄可以去攻击万胜,他们也只能偃旗息鼓,甚至跟着大众的报道,来谈一下德比郡重回联赛榜首。
  但他们非常不甘心。
  现在有了看到这则中国国内的报道,他们真是欣喜若狂。
  他们根本就没有质疑报道的真实性,因为那份简历确实是太过骇人了,更何况,万胜作为一个中国人,这还是中国国内的报道,有可能是假的吗?
  不可能!
  当前其中也会有一些是真的,但只要有一点水分,那么他们就足可以说这份简历是假的,所以这根本不用多做考虑,他们完全不相信那个该死的中国人是个天才!那个家伙会是天才!?
  别犯蠢了!
  根本不可能!
  在中国,公众人物有过,做一份假简历来找工作的经历,也只是一个大众娱乐的污点而已,但在英国就完全不同了,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信誉,是相当严重的问题,甚至足以逼迫德比郡裁剪掉万胜,万胜也会在舆论下辞职。
  这就是个人信誉的影响力。
  布兰德等人心中窃喜,他们能肯定,这次那个中国人是死定了!


第六十一章 舆论下的胜利
  只用了一个晚上,布兰德等人就赶出一篇报道,第二天这篇报道也出现在《每日镜报》体育版面的最新新闻消息中。
  不少读者看到这一版《每日镜报》的体育报道,都感觉有些惊讶,因为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关于体育的新闻,反而是提到了英甲球队德比郡主教练,在将近一年前,拿着一份履历去德比郡求职的小故事。
  当然,故事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那张履历……华丽的一塌糊涂。
  “这就是这个中国年轻人的履历!看了这份履历,现在英国的年轻人真都要自惭形愧了……”
  “对比这份履历,看来英国的失业率不断上涨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理智的对英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怀疑——我们的教育体系肯定是有问题的,否则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怎么就培养不出如此的人才呢?”
  “二十五岁,伦敦大学学院毕业,有在曼联俱乐部执教经历,当然,这些都是真的,但他居然说自己精通七门语言,拥有十三种教练资格证书?这真的很有创意……哈哈哈哈……”
  “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时德比郡主席吉·史密斯先生会同意让他进入俱乐部担任助理教练了。”
  “没有足球俱乐部会邀请一个没有经验的人直接成一线队助理教练,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德比郡俱乐部,是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他简直太天才了,让德比郡俱乐部的主席先生感觉自己不能错过这个人才!”
  “但前提是,这张履历是真实的,但……可能吗?”
  “可以肯定的是,他用一张假履历欺骗了德比郡俱乐部主席吉·史密斯,从而得到了助理教练工作,我们不禁要问,做过这种事情的人会值得信任吗?”
  “……”
  《每日镜报》对万胜真是不吝啬吹捧之言,在这篇报道中,万胜被捧得高高的,但前提是那张履历是真的。显然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就是质疑那张履历的真实性,由此来抨击万胜一年前找工作的行为。
  这本来是件小事。
  就算有人稍稍在个人履历上加一些内容进去,其实也只是件小事,当放在公众人物身上,就不是小事了。
  《每日镜报》甚至有信心用舆论彻底击垮万胜,就算不能直接逼迫德比郡俱乐部解除万胜的主教练职务,也能够让两者之间产生裂痕,同时还能够让球迷更清楚万胜的形象……总之,这是个一举多得的报道。
  在英国媒体行业,《每日镜报》和《太阳报》就是各种小报的风向标,当《每日镜报》出台报道,并吸引很多读者后,很快跟风的小报不计可数。
  随着媒体不断的报道,事情似乎有越闹越大的趋势。
  ……
  德比郡俱乐部。
  吉·史密斯坐在主席办公室里,手里捏着一份《每日镜报》的体育新闻,他坐在那里有些发愣。
  当时是他面试的万胜,也是他同意万胜成为俱乐部主教练的。
  但他对于万胜那张履历是否是真的,还真的不清楚。
  他不可能细化到每一条细节去考察万胜,同样的,足球教练这个工作,其实和履历的关系不大,这不是技术型工作,而是实干型的工作,就算履历再漂亮,没有能力也完全没用,尤其是主教练的工作,有没有教练资格证都无所谓,只要俱乐部认可能力,那就能够成为主教练。
  万胜显然干的很好。
  在助理教练时,万胜的工作成绩就很显著,所以吉·史密斯从未想过他的履历是否是真的,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重要,但他没想到现在这张履历居然会被揭发出来,这就有点影响了。
  考虑一番后,吉·史密斯还是打电话给万胜,询问道,“你来俱乐部时,拿的那张履历是真的吗?其中有多少水分?”
  万胜看到是主席电话,还奇怪主席先生今天有什么事情,听到这句问话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问?”
  “你看过今天的《每日镜报》了吗?”
  “还没,那群家伙又说我坏话了?”万胜更疑惑了。
  吉·史密斯道,“你去看看吧。”
  万胜点点头,就派找了个工作人员,帮他去那一份今天送来的《每日镜报》,他没把这当成什么大事,估计就是那群孙子又说自己什么坏话了吧?
  不过最近自己连采访都没接受过,下一轮比赛也是明天才进行,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他有些搞不明白。
  ……
  与此同时,远在三分之一个地球之外,薪浪国外新闻组组长杨超真是有些焦头烂额了。
  他本来也认为高继贤的报道是真实的,对那份简历的质疑也是真实的,但他没有想到简历中有多少水分的问题,结果就有了现在的情况。
  现实有网友爆料出之前的国内新闻有关于万胜的报道,这个质疑声随着方乾的公开道歉有些平息了,但随着竞争对手《搜壶体育》爆料出,万胜本就是伦敦大学学院留学生,并且拿到了学士学位,《薪浪体育》一时间成为很多网友质疑的对象。
  你们不是说报道是真实的吗?
  之前有个“不真实”的报道,你们说那只是实习记者的失误,现在《搜壶体育》证明了万胜本来就是伦敦大学学院留学生,至少简历中这一条是真实的,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少网友甚至质疑薪浪就是在哗众取宠!
  这些网络上的声音带给杨超的压力很大,他当即有些恼火,直接联系到了高继贤,说起了国内舆论的事情,并劈头盖脸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万分确定那份简历是假的吗?”
  高继贤直接傻眼了。
  本来他美滋滋的想着果断时间自然会升职加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