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90章

南宋不咳嗽-第90章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还是独相,没有分权,那岂不就是大权独握了。而这位叫做郑清之的军委副主席,就是史弥远的亲信。

“老罗啊,早知道你们家水这么深,我就不趟了,要不你自己去吧,我看见太大的官儿就别扭。”洪涛其实想说看见太大的官就手痒痒,想上去揍一顿。

“并不是因为家中的缘故,如果我空着手来此,他必不会见我,家父到了琼州,之所以能以通判致仕,也都靠他的照拂,并不亏欠。只是有了灯油和蜡烛,又接了宫廷扑买,大家才又重新有所走动。这次献马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并且亲自去码头看过,非常感兴趣。我和舍弟对养马一无所知,洪兄要是不去,该如何回答老大人的问题?”罗有德以为洪涛怕见大官,忙着把自己撇清,顺便还将了洪涛一下,这个计划都是洪涛出的主意,你不去谁把握方向啊。

“也是啊,还是养马要紧,我管他是不是奸臣呢!”洪涛一想也是,自己又钻牛角尖了,谁是奸臣谁是忠臣,对自己来说基本没啥区别,因为几年之后,不管是奸臣还是忠臣,估计都不会太待见自己,倒时候说不定越是忠臣越讨厌自己呢,甚至会天天咒着自己死。所以吧,这些南宋官员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跳板,他们的风评对自己毫无用处。

罗有德请客的动静很大,很快就有五六个人被伙计叫到了院子里,和罗有德一起讨论着这个饭局都来什么样儿的客人、该放到哪家酒楼、请什么样的官妓、上什么样的菜式,就连餐具、家具、环境、座位、请帖都仔细安排了一番,这才呼啦啦散去,只留下罗有德这个请客的主人还在院子里悠闲的和洪涛聊天。

“他们是你朋友?”洪涛的好奇心又来了,这几个人年龄有大有小,穿着、口音也都不同,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罗有德的熟人,也不像他的雇员。

“局长和司长,大宴请得有他们帮衬才可,为兄人生地不熟的,离不开他们。”罗有德的回答得云淡风轻,好像是小事一桩的样子。

“啊!老罗啊,你和我老实讲,你们家是不是皇亲国戚?局长和司长专门跑来帮你筹备宴席!”洪涛的小心脏都快承受不住了,先是请了一个军委副主席来吃饭,现在又搞来一群局长、司长当使唤丫头,这尼玛得多大根基啊!

“局长和司长不来筹备宴席,要他们何用?”罗有德这个逼装得太大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得,你先和我说说他们都是啥局长和司长吧,我琢磨着又是误会了,怎么看你也没那个能耐。”罗有德说得越理直气壮,洪涛越觉得可疑,借鉴之前无数次因为日常用语不同而产生的误会,他觉得这次很可能又是说岔了。

“果子局、蜜饯局、排办局、油烛局、香药局、菜蔬局,还有厨司、茶酒司、帐设司和台盘司。咱家在酒楼里请客,菜蔬局、果子局、蜜饯局、厨司、帐设司、台盘司都免了,但是其它省不了,总比为兄自己去料理好多了。”果然,罗有德说出来的东西和洪涛想像中的官职不同。

“哈哈哈哈……在小弟的家乡,局长和司长都是大官……哈哈哈,好了,好了,明天罗兄在家筹备着,我自己先出去转转,不必跟着,我丢不了。”洪涛都快笑岔气了,这尼玛宋朝人太能搞了,不就是后世里专门给人家安排家宴的一套班子嘛,到他们这儿都成局长、司长了。洪涛决定要去多走走,还得自己转,有误会才好玩,这也是一种旅游的乐趣。至于会不会引来麻烦,洪涛觉得自己能应付,这个信心主要来自于社会宽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洪涛觉得不会有什么太危险的事情,大家心态都挺放松,即便是出现了误会,也会一笑而过,尤其是自己名义上是个外国人,可以有出错的理由。

晚饭没在罗有德的院子里吃,这倒不是因为自己来了,罗有德特意要请客,他自己住在这里也不怎么起火做饭,一般都是去外面的酒楼里吃。不得不说的是宋朝的餐饮业之所以如此发达,在大城市里一天24小时都有饭吃,都因为宋朝人比较懒、对生活的要求比较高。有点像后世里那些白领,不光不想受累,还要求吃好喝好,再加上宋代的大城市里没有宵禁,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外面吃饭。从这点上看,宋朝的城市居民确实也比较富裕,否则也没钱天天下馆子。

临安人不光喜欢下馆子,还喜欢叫外卖,洪涛在街道上不止看到过一次,有饭馆里的跑堂拖着托盘或者提着食盒快步穿行于市井之间,除了没穿着带店铺招牌的工作服、骑着电动车之外,和后世送外卖的没啥区别。此时洪涛还看到了金瓶梅里的一幕,就是一个小娘子在自家二楼,打开一扇窗户,顺下一个吊篮,把外卖提上去,再把铜钱放到篮子里送下来。

PS:  PS:洪扒皮说了,各位战斗力不成啊,这刚哪儿到哪儿啊,刚加更了十几章,还没活动开呢!!!

第三十七章南宋背包客(保底二)

来到南宋都城临安的头一晚,洪涛居然失眠了,睡到半夜就死活睡不着,很有点小时候去春游的感觉,老想着明天该如何玩。既然睡不着,那就起吧,连罗有德都没打搅,独自溜出了院门,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估计也就3点左右。干啥去呢?先去御街边上看看,看看大宋朝的官员们是如何上朝的,是否真要起这么早上班?

至于今天有没有早朝、官员们上不上朝,洪涛根本不关心。出来玩嘛,就得有一个好心态,不能要求什么都和自己的意,很多时候,挫败也是一种享受,看到了算赚的,没看着就没看着,再找别的看,没什么可失去的。洪涛就打算当一次南宋背包客,在临安城里来个一日游,看到啥算啥,看不见也不想,累了就找个茶楼歇会儿,晚饭前能回来就成。

今天洪涛运气不错,还真看到上朝的大臣了,他们还真和罗有德说的那样,大多数全骑着马,有红袍的有紫袍的,有的是由家人提着个灯笼在前面引路,有的干脆自己在马上提着灯笼,从御街两边的道路上一直向南而去。洪涛和个二傻子一样,站在御街的十字路口,嘴里还嚼着一个环饼,一边吃一边和看守御街的街道司职工聊天。洪涛有这个本事,就是能随时随地与地层民众打成一片,几句嘘寒问暖的话一献上,那个街道司的职工就放下手中的竹扫把,和他聊了起来。主要是给洪涛介绍刚过去这个是谁、官职是什么,顺便再说说有关这位官员的流言蜚语,两个人一会窃窃私语,一会儿哈哈大笑,相处得很欢乐。

有了良好的开端,洪涛的信心就更足了。宋人很好相处,只要慢慢说话,也能大部分听懂当地的语言,有了这个清洁工的介绍。洪涛下一步的行程就确定了,坐船去北城,那边有大瓦舍,热闹!

坐船?没错。临安城是标准的江南水乡,不光有马路,还有水道。主要的水道是两条河,一条在御街东边叫盐桥河,连通了北边的运河和南边的钱塘江。航运非常繁忙,既有运货的商船,也有专门载客的客船。这条河洪涛大概知道,后世在杭州城里也有一条中河,估计就是宋代的盐桥河,位置差不多。这条河南端的两岸全是大宋政府职能部门,还有新开门附近的木柴市场。北端的两岸全是粮仓、草料场。中间这段东岸是临安城里最大的兵营,里面驻扎着好几万禁军,什么全胜军、全捷军、司马营、禁卫班值全在这里。河西岸则是临安的高档住宅区,很多皇亲国戚、高官显赫们的住宅都集中于此。

另一条在御街西边。叫做清湖河,也叫浣纱河,因为它的河水引自西湖,比较清澈。河南端就是三桥街附近,河中段两岸有很多大酒楼,最有名的就是五间楼、熙春楼、风月楼、日新楼、春风楼,另外这里还有临安最大的书市,文人墨客喜欢在这一带转悠。河北端西岸是平民区,也是临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大型瓦市N多;东岸有不少大宅门。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杨析中都住在这里,还有就是像检点司、提管厅、三省枢密府缴赏库、都钱库、六院房等等一大堆政府部门。

这些都是那位南宋清洁工和洪涛唠叨的,洪涛也大多听明白了,于是他的旅游路线就定了下来。他先要沿着御街向南走。到太医局附近去盐桥河上雇一艘载客小船,一路向北,看到好玩的就上岸转转,没意思就上船接着走。这里的船家专门提供包船服务,就像后世里包出租车一样,按时间收费。还管做饭的。洪涛已经打听好价格了,他就打算包这么一条船,到了北城的梅家桥一带再下船,然后徒步穿过城北三分一的地区,一路向西,最终在钓桥再雇一条船,沿着清湖河一路向南,再把两岸转一转,最终就回到三桥街了。这样一圈下来,基本上临安城里的地方他也就算逛完了,至于更细致的了解,洪涛觉得除非自己住在这座城市里,否则用不着,又不是画地图,玩那么细致何用?

“母女啊!太给力了!开船啦,哈哈哈哈……”洪涛一个人溜溜达达的沿着御街走到皇城附近,这才蹭到了河边,开始踅摸那些船家。很快,他的小心思就得逞了,一艘小船上只有母女两个人,他连价格都没问,直接就窜了上去,吓了人家一跳。等看清楚他这幅外国人的德性之后,母女俩又笑了,那个笑容里的内容很清楚,洪涛就快挨宰啦!

洪涛怕挨宰吗?他不怕,尤其是让他看着顺眼的人宰,一点都不难受。就好像打车一样,如果赶上个漂亮女司机,自己又没啥急事,那聊聊天还是挺好玩的,就算她绕路多收费,能多收多少?所以吧,不用担这个心,只要高兴就好,你是聊高兴了,对方是因为小计谋得逞而高兴,你们俩都高兴,这不挺好嘛。要是你和盯贼一样盯着计费器,一块钱都得掰扯半小时,那你是生了一肚子气,对方也得不痛快,结果呢,两个人的情绪都不好。

人生吧,别整天盯着钱,也别琢磨别人是不是坑自己,很多时候,这几块钱并不比十分钟的快乐合算。一发愁、一生气,得死多少脑细胞啊,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绪中,再得了癌,你说冤不冤?难得糊涂,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它不是说要让人越糊涂越好,而是让人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情绪一好,很多事情就会变得顺利,这一点非常灵,不信可以试试。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有些人就喜欢较劲儿,整天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和自己斗,怎么纠结怎么来,这样的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一赶上这个事儿就忍不住。习惯这个东西,短时间内改不过来,但愿大家都能每天多找快乐,别去自寻烦恼。

连一顿海鲜中午饭,带划着船带着洪涛走了十四五里水路,再加上给洪涛讲解两岸的风土人情,最终还得陪着洪涛一起笑、一起闹,收费两贯钱。贵吗?洪涛觉得一点儿都不贵,其实洪涛知道大概的船钱是多少,这母女俩黑了自己500文左右。不过她们俩一高兴,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不同,两张笑脸几个小时肯定值500文了,如果是两张别别扭扭的哭丧脸,洪涛连一贯钱都不想给。

天桥,这就是天桥!洪涛虽然没见过真正的天桥啥样,但他在临安北城里见到的街市景象,立刻就让他想到了这个词儿。和南城的瓦舍不同,这里的项目更多、气氛更热闹、环境也更乱糟糟的。刚逛了一个时辰,洪涛就看到了三拨小偷小摸和好几拨摆摊的骗子,其中一拨小偷还盯上了自己。越是这样,就越有生活的味道,更接地气,让人觉得非常自然,至少洪涛是这么感觉的。

如何甩开这些小偷儿,洪涛根本不发愁,他一扭身进了路边的大茶楼,这里算是平民娱乐项目里的高消费场所,也有各种表演,但是收费稍高。一般这种地方,就会担负起客人的一部分安全保护工作,不光在后世是这样,宋朝也这样,门口那三个小偷等了一会儿,看到洪涛没出来,也就散了。

既然进来了,洪涛就打算多坐会儿,歇歇脚,顺便尝尝茶楼里有啥自己没吃过的东西。还真别说,有!一种汤,他没喝过,于是他就来了一碗,一边喝一边听台上那个说书先生说书。这个汤的味道很冲,问过跑堂的伙计才知道,汤的原料是豆豉,还放了砂仁、良姜、陈皮、花椒、茴香、木耳、笋片、蘑菇和羊肉末。这时候洪涛很想让伙计再给自己端一碗汤饼上来,也就是面条。这尼玛不是汤,简直就是打卤面的卤,甚至比很多卤的用料都坐实。

可能是听惯了临安人说话,也可能是台上的人为了照顾大部分人的耳朵,并没用当地话说书,洪涛居然听懂了台上说书人说的大部分词句,然后就不由自主的扭头看了看茶楼外面。他看啥呢?看有没有警察来抓人!这两个说书人说的是一种叫做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