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63章

南宋不咳嗽-第63章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小、有疍家人也有东南亚人,他们是第一批被送到金河湾的疍家孩子和奴隶中的几个孩子。洪涛已经自封为金河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数学课老师、语文课老师、航海课老师和体育老师,全学校只有他一个教职人员,他愿意当什么职务就当什么职务,没人和他抢。

在允许奴隶的孩子也进入学校的问题上,黄海和温老二倒是没说啥,那三个奴隶的孩子只有5、6岁大,干活也干不动,语言还不通,天天在院子里和疍家孩子一起玩,一点忧愁都没有。估计他们并不讨厌在金河湾的生活,不用顶着风吹日晒去海上跟着父母打渔,每天不光能吃饱大米饭,还有很多小伙伴可以玩,应该比他们原来的生活更美好。至于他们父母的脖子上为啥会带着一个铁项圈,还被一串铁链子串起来,显然还不是他们能想明白的。

“冲啊!谁先到大船边上谁就有鸡蛋吃啦!”等这些孩子报完数,洪涛就带头冲向了营地的南门外,那里是码头,这些孩子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游泳,跟着洪涛一起游泳。二百米泅渡,完不成的孩子会受罚,你可以慢慢游,多长时间洪涛都会等着,但不许中途不游,哪怕是没力气或者抽筋了,洪涛也会逼着你游完。

“休息一刻钟,想一想昨天我教你们背的口诀,一刻钟之后,每个人走两遍独木桥,爬一次桅杆再去洗漱,之后去食堂里集合!”等所有孩子都上了岸,就在原地休息,喘匀了气之后还要去跑独木桥、爬岸边泥滩地上矗立起来的一排十多米高的木杆子,这才算完成了早上的锻炼项目。吃过早饭之后,就是文化课时间,午睡之后则是劳动课,洪涛会带着孩子们去捡柴火、捡蘑菇、给被水牛犁过的地里撒发过酵的鲸鱼油渣,或者去拔杂草,反正不把这些孩子折腾累了不算完。

如果哪天洪涛过烦了这种生活,就会带着几个疍家人驾驶着掠食者号出航,一路向南搜索,一边教这些疍家人基本的航海和驾船知识,一边沿着吕宋岛的海岸线扫荡到加里曼丹岛北侧。只要发现落单的渔船、边架艇,一概不放过,不管上面是男还是女,有没有孩子,一律抓捕回来,编入奴隶队伍。

第一百一十八章理想

到了8月份,奴隶的数量已经翻了一倍,达到了49人。为了降低粮食的消耗,洪涛不得不又当了一次坏人,力排众议,把所有奴隶的日常伙食从三顿全部减到了两顿。不管是否干活都是两顿,只有1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吃三顿饭,而且还不用去做重体力劳动,只需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即可。

有了这些奴隶做为主要劳动力,金河湾营地扩展得非常快,原来的院子已经扩大了三倍还多,一排排木屋拔地而起,沿着河岸向内陆延伸。北岸的那些树木也被砍伐掉了很多,连树根都挖了出来,土地也被平整好,二十多亩稻田也已经长了一尺多高。那种翠绿和周围的绿色差别很大,如果从空中看下去,丛林密布的金河北岸,到了海岸线之内200多米的地方,突然就出现了一块光秃秃的空地,好像鬼剃头一般扎眼。

这种扩张还没有停歇的迹象,按照洪涛的计划,方圆五公里范围之内的树林都将会被无情的伐倒,只留下少许树木做为村庄和未来道路的点缀即可。开垦出来的土地将全部种上水稻,并且还得挖掘排灌溉设施,利用简易的风车和水车,把低于河岸的河水提上来,经过沟渠网络来灌溉这片农田。如果赶上雨季的大雨,这些沟渠网络又可以把多余的水份排到金河里去。

吕宋岛上常年气温都在25度以上,水稻只要把秧苗种下去,就可以正常成长,就算种不出三季稻、四季稻,两季稻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这些稻谷不出现大面积病虫害,就能够满足更多人的生活。不过目前金河湾村民们遇到的并不是病虫害,而是野生动物问题。那些猴子、野猪、野兔、野鼠之类的玩意,对水稻好像也很钟意,没事就过来扫荡一次。为此洪涛不得不安排人手,带着奴隶彻夜值班,在稻田周围点上篝火,用来驱赶那些讨厌的小家伙。

9月中旬,洪涛又驾船离开了金河湾,这次他不是去捕奴,而是要回西瑁洲接人。金河湾已经算是开荒完毕了,眼下急缺劳动力,西瑁洲上的人手还得向金河湾转移,不光翁家、布家、陈家剩下的人都要过来,恐怕还得再多拉上几家人,只剩下泊福和泊小二留在那里帮自己盯着鲸油的生产即可。

这么多人掠食者号一艘船能装下吗?肯定不成。不过没关系,掠食者号的姐妹船,捕鲸者号也应该下水了。7月份洪涛拉着鲸鱼回去时,温老大就已经把这艘船的船体基本造好,只剩下船舱里的一些零部件还没安装。有了这艘新船,洪涛手中可以调用的船只就变成了三艘,不光运力翻了一倍,捕鲸队也终于有了专用的捕鲸船,不用再劳烦洪涛亲自去出海追逐鲸鱼,顺便还能兼顾往金河湾运送给养的工作,这样他就可以把时间更多的用在抓捕奴隶、探索航线和完善海图上了。目前他的海图还停留在加里曼丹岛以北的位置,好几月都没新的发展。

“真说要离开这里,我这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啊……”最终跟着洪涛走的疍家人里又加上了荣老头,他是被洪涛死说活说弄上船的,洪涛的理论是祖宗规定两代领海人不能在一起,但祖宗的规矩里并没说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海上也不成。他是让荣老头去金河湾当正式村长的,有了这个明事理、无私情、威望高的老头帮自己在金河湾坐镇,即便是远航也会放不少心。而西瑁洲这里还有自己的老丈人泊福盯着,更是不用担心。

“呵呵呵……翁翁,到了那边,您立刻就会忘了这里的,不信您问问我三哥,他肯定不会骗您。”洪涛站在荣老头身边,看着越来越远的西瑁洲,心里一点儿留恋都没有。相反,他觉得自己好像一只刚从窝里起飞的小鹰,终于算是可以挣脱原本的束缚,展翅高飞了。

“翁翁,那里可好了,地多的都种不过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林子里有数不清的猎物。有时候都不用进林子,那些家伙晚上会跑来祸害我们的庄稼,一晚上能打死好几只!”泊小三这些日子在金河湾过得舒坦极了,甚至洪涛拉他上船一起回西瑁洲的时候,他都有点不想离开,总想多开垦出来几亩地,等将来哥哥和阿爷过来之后,就能有现成的好地可种了。

“世上怎么就会有这种好地方呢?”荣老头现在是不信也不成了,但他就是想不明白,为啥以前疍家人就没一个能找到这种地方,也没一个想起这个主意的。

“翁翁,好地方多着呢,我们以前走得太近,看得太少。这次温大伯一家跟我回去,会和温二伯一起开始造一艘更大的帆船,到时候我带着您去更远的地方转转。如果您看上哪儿了,咱们就再给占下来,以后只要咱们疍家船能到的地方,就都是疍家人的土地,说不定比大宋还大呢!”洪涛想起自己身边已经凑起来上百人,再加上那些奴隶差不多能够两百人了,算个小村子足够,也有点意气风发。按照这个速度滚雪球一样滚下去,不出三年,金河湾就能成为一个大镇子和一个大港口,到时候可以用这里盛产的木料、鲸油、肥皂、蜡烛、黄金和铜,与往来客商交换各种物资,很快就会变成一座繁华的贸易港。

到时候还可以顺着海岸线把山区前面这一片土地都开发出来,养活十几万人不成问题,甚至还可以顺着金河上游继续向内陆挺进,说不定还能找到合适的居住地和更丰富的矿产。金河海洋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就不光是个名字,它将成为一个拥有城市、生产基地、贸易港口的经济实体,或者说它将变成一片领地,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

“你这个伢子心太大了,难不成你还想当皇帝?”荣老头听出了洪涛的画外音,他到没像陈名恩那样惊慌,也不像黄海和泊福老人那样担忧,只是小声的询问了一下。

“没有,皇帝那个位置听着很美妙,其实并不是什么美差,整天提防别人会推翻自己、会篡权,连兄弟姐妹都不能信任,活得太累了。我的理想是让合作社永远这样维持下去,谁也不当皇帝,谁也不当篡权者,有了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有了利益大家一起分享,有了苦难大家一起扛着。当然了,我这个理想可能有点过于美好,不过我打算这样去试一试,能不能成功谁知道呢,不试就永远不知道。”既然荣老头提出了这个问题,洪涛正好和他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早晚要被提出来,早解释清楚比晚解释清楚好。能理解自己的人,那就一起合作下去,不能理解自己的人那就趁早离开,免得以后再闹什么矛盾。洪涛并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做到什么,有条件自己就多玩会儿,没条件自己就少玩会儿,或者干脆去玩别的。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上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有很多,没必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大家商量?如果商量不到一起去咋办?”荣老头对洪涛这种超出时代的言论和思想表示不能理解。

“商量不到一起就接着商量,哪怕什么都不干,也不能由某个人说了算。我们不怕慢,就怕走歪了路,那样更浪费时间和资源,还会伤了很多人的心,让后代也会想着去当这个一言九鼎的人物,然后就又变成大家一起拼了死命去抢皇帝的座位了。您愿意看到以后泊蛟他们为了当皇帝,天天琢磨着如何把我儿子弄死吗?我是不愿意看到。”反正还要在大海上航行好几天,洪涛有的是时间去和荣老头讲自己的理想,一天讲不完就讲两天,两天讲不完就讲十天,十天讲不完就讲一百天,只要把他说通了,就等于是说通了泊福、陈名恩、黄海、温老大、温老二这些疍家老人,有了这些疍家老人帮自己站脚助威,泊小二、泊小三、黄浪、黄涛这些疍家中年人也会守规矩。剩下那些疍家年轻人和小孩子,洪涛自己就能说服他们、影响他们,至于说少量的土人,他们翻不起浪花,那些奴隶更没有议事的权利,暂时可以不予考虑。

“你是个念过书的人,这些道理翁翁我听不太懂,疍家人跟着你干比任何时候都好过,翁翁我就信你,你说的翁翁我就支持。你说不当皇帝,那就不当,翁翁我帮你盯着,谁敢动歪心思,我第一个不答应。”可惜荣老头没给洪涛说服他的机会,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想了解洪涛是怎么想的,他只看重洪涛怎么做。

第一百一十九章人性很丑陋

有了这一批新移民,金河湾瞬间就变得人声鼎沸起来,男人们看到了那些绿油油的水稻,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是他们自己的地,不用再去赶海拿命换鱼,然后拿着鱼去换吃喝了。也不用整天啃那些山芋,只要自己够勤劳、老天爷给面子,以后的大米饭就真的可以天天吃、顿顿吃!

女人们看到先来的各家门口挂着的腊肉、皮毛,也是两眼发亮。天天吃咸鱼她们就觉得很幸福了,现在居然能天天吃肉,估计振州城里的大官也不过如此了吧?再看看这些用整根木料垒起来的木屋,太结实了,看着就那么放心,还不赶紧把分给自己的屋子收拾妥当,点上火盆驱赶驱赶潮气,再和丈夫商量商量以后的好日子该怎么过,就不配当人妻啊。

“涛伢子,他们是?”不过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看到那些两两一对儿被铁链拴住脖子的奴隶时,立马都傻了眼,就连一向不慌不忙的荣翁翁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们是咱们的奴隶,都是我抓来的,不是大宋人,是从外国抓来的。黄伯,还是您和荣翁翁说说吧,我怕我忍不住又射死一个。”洪涛本来就理亏,也想不出如何把自己抓奴隶的问题说得很高大上,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让黄海去说吧,他们之间应该能用他们自己的逻辑沟通这件事。经过几个月的熟悉,前两批先期移民到金河湾的疍家人,都已经适应有奴隶、驱使奴隶的生活了,该打骂的时候他们有一点都不比洪涛下手轻。不过只要那些奴隶不偷懒,这些疍家人一般不会虐待他们,算是很善良的奴隶主了。

看到大船变成了两艘,还来了更多的人,那些奴隶眼睛里的光芒好像又暗淡了很多。这里是哪儿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他们依旧不知道,那个凶狠的大个子是谁,还是不知道。目前他们知道的就是每天老老实实干活儿,然后就会有饱饭吃,逃跑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了,不是没人去尝试,可惜一次也没成功。这些一碰就哗啦哗啦响的铁链子,对于这些一辈子也用不上几件铁器的人来说,是个很高很高的高科技,如何把它弄开还有待研究。

你还别把铁链上弄出磨损的痕迹,如果让那个把他们抓来的高个子男人看到,轻了就是饿几顿饭,重了直接被吊在树上任凭蚊虫叮咬。而且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