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244章

南宋不咳嗽-第244章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看啦?我还没看明白……高速撤离!”孔沛有点不甘心,但还是执行了洪涛的命令。在战舰上船长的命令就是最终裁定,有问题可以事后讨论,但绝对不能当场质疑,这是重罪!

“呵呵,别发愁,我知道他们的大炮大概是个什么玩意了,一会让五号舰把那枚炮弹送过来,看看它的口径就清楚了。”洪涛知道孔沛的疑虑,但自己已经看明白了,再继续试探下去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没必要。

此时接到命令的皇家舰队都在往北转向,对方的第四轮炮击也来了,不过这次他们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一发也没击中正在高速驶离的两艘战舰,但蒙古舰队里却爆发出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很显然,敌人被他们击退了,还是被他们的新式武器打败的,完全值得高兴。这支蒙古舰队的指挥官也是个明白人,他没有指挥舰队去追赶,看来他对自己战舰和敌人战舰的航速心中有数,知道追不上,索性就保持现有的队形和航向,继续向东北方赶路。

“我靠!还是开花弹!”双方舰队脱离之后,五号舰派小艇把那枚击中了船头的炮弹送到旗舰上,洪涛只看了一眼,就惊呼了起来。因为这枚炮弹已经摔成了三瓣,它居然是空心的,里面还有小铁球和黑火药。

“是用生铁直接铸造成俩个半圆,然后再焊接在一起的,没经过热处理,太脆了,一摔就碎。引信倒是没问题,仿造得挺好。”蹲在这堆废铁旁边,洪涛好好的研究了一下蒙古帝国制造的开花弹。

这枚炮弹和金河湾制造的开花弹基本一样,尤其是引信部分,完全一致,软木塞里的火药通道弯曲形式都丝毫不差。别问啊,这是一枚山寨产品。至于说原型炮弹蒙古人是怎么搞到的,很简单,洪涛在狮子口、金州都没少使用开花弹,孔沛在襄阳城下也差点把船上的炮弹打光,里面也有部分开花弹。金河湾生产的开花弹虽然热处理做得很好,但也不敢保证每发都能爆炸,蒙古人手里很可能会有不止一枚样品。这玩意难就难在后期热处理和引信上了,整体技术并不高,很容易仿制,效果嘛,哑弹率估计很高,还不如直接使用实心弹呢。

“这得有二百五十毫米了吧!他们有这么大口径的炮了?”孔沛还在纠结蒙古水师的大炮,尤其是看到这枚炮弹的口径之后,他脸上写满两个字儿,担忧!

“口径是没错,不过他们造出来的不是我们这种炮,而是臼炮。这玩意炮管很短,管壁很厚,基本不用担心炸膛问题。不过炮管短膛压就低,所以它发射的炮弹不能直线飞行,而是吊射。看来他们还没弄出来强度足够的青铜合金,不得不先用臼炮凑合着。这这种炮不适合在大海上用,直射都没什么准头,吊射就只能瞎猫碰死耗子。还别说,今天还真让他们碰上了。”洪涛一边给孔沛分析蒙古水师舰炮的状况,一边拿起块炮弹碎片,在甲板给孔沛画了一张简易的臼炮示意图。

“这不和咱们之前用的榴弹发射器差不多嘛?”孔沛一边听一边看,很快就弄明白了臼炮的原理,还举出了一个例子。

“没错,道理一样,不过臼炮口径能做的很大,真要让它砸上一发,不管是开花弹还是实心弹,都够受的。看样子蒙古人的发射药好像还不太过关,射程不太远。但这玩意只要不断试验,早晚会找出合适配比的。好了,直接去明州吧,这次胜利会让他们心气更高的,说不定会把他们每艘船上都装备几门臼炮,嘿嘿嘿……等他们折腾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把那些臼炮全抢回来,都是好铜啊。”现在洪涛心里已经有底了,蒙古人的大炮对皇家舰队没有太大威胁,所以先不用管他们,继续执行军备竞赛策略是最佳方案。洪涛还得去警告一下大宋朝廷,臼炮虽然用于海战是个废物,可是它非常适合攻城战,如果数量足够多、口径足够大的话,可以很快砸塌一段城墙。

目前蒙古帝国高层恐怕还没意识的臼炮的正确用途,或者因为重量太大没法解决运输问题,所以才没出现在陆地战场上。但早晚会出现的,一旦蒙古骑兵有了臼炮这个攻城利器,南宋朝廷光靠水泥恐怕还是挡不住滴。

再次进入甬江,金河号依旧受到了小船的骚扰,现在这支挂着鼠头旗的舰队已经被大宋老百姓熟知了,有关它的传说也逐渐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大宋百姓对于这支来自海外、帮着自家一起对付蒙古人的舰队充满了好感。宋人都喜欢凑热闹,而且胆子很大,上次金河号撞沉小船的事情并没让他们退缩,反倒更热情了。

不过这一次的骚扰方式与上次不同了,上次有点欺负外国人的意思,手段比较低劣,前堵后推不管不顾。这次大家都选择了跟在金河号旁边,不管是叫卖商品还是看热闹的船只,都不去阻挡金河号的正常航行,比较有礼貌。洪涛就是个顺毛驴,别人尊敬咱、对咱礼貌,他也乐意去尊敬别人、以礼待人。怎么以礼待人呢?鸣放礼炮就算了,那会惊扰到这些大宋人的,他们没这个习惯。

站坡就比较合适嘛,洪涛让金河号上的水手除了操帆手之外,全换上干净制服,然后去右舷从船头站到船尾,他自己当然是把新制服换上,带着一身、一帽子的金光闪闪,站到了队伍的最末一个,微笑着冲下面的那些船只招招手。不知道是他这身军服确实好看啊,还是态度比较友好,金河号的右舷很快就成了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花全都往上扔,南宋人是真爱花啊,干嘛去都不忘了在头上、身上插两朵。

玩够了军民鱼水情,金河号也开始慢慢降帆、落锚,舟船转运使仓库码头到了。这里和上次来的时候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岸边的破砖烂瓦和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地面用青砖漫上了,码头还用水泥加固过,几条水泥小路通向附近的几座库房。原本破破烂烂的库房也休整一新,最显眼的就是院子中间一座二层小楼,它并不太高,也不太大,但建筑风格与周边完全不同,倒是和金河城里的房子摸样差不多,方方正正的大平顶,一看就是文南剽窃了自己的原创设计。

“有劳父母官大人,您今天不是特意来的吧?”站在码头上的除了罗有德、文南之外,还有一个穿着紫袍的大宋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和洪涛聊得挺投机的那位沿海制置使吴潜。

“自然是特意来此等候,洪先生难得一见,某还有很多问题要向先生请教。”吴潜对洪涛的态度比上次又好了很多,丝毫没有高官的架子,看样子他这一年多来过得不错,水泥厂和修大坝的事情都进展顺利,心情不错。

“吴大人太客气了,咱进屋说吧,码头上江风大,大人请……”洪涛不清楚吴潜干嘛特意跑过来见自己,文南和罗有德也没给自己足够的暗示,估计他们也不清楚。既然都不清楚,那就聊聊吧,无非就是修水坝和水泥厂的事儿。

“造船厂!”众人进了文南的二层小楼,客套话还没说完呢,吴潜就提出一个让洪涛不得不皱眉毛的事情。他居然提出要从金河湾雇佣工匠到明州来工作,并要在甬江上建一座更大的造船厂,专门用来建造大海船。

这种事情洪涛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每次海峡公司开董事会,只要他出席,必定会有海商在各种场合提出造船的合作意向。洪涛一般都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全答应。他会建议那些有心进行商业造船的人向振州造船厂投资,把振州船厂规模扩大。造船是个非常耗费人力、财力的买卖,一个大型船厂产生的效益远比十个小船厂高得多,弄一大堆造船小作坊没意义,钱都浪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不如把这些资金全投入振州船厂,让它的产量成倍增长,不敢说能全部满足南部沿海城市的造船需求,但满足高端需求绝对没问题。其它档次的船只洪涛不想插手,技术含量太低,附加值也低,正好留给南宋原有的小造船厂干。

二百六十四章新问题

但吴潜提出这个建议,洪涛就有点疑问了。这船厂肯定不是他自己投资,那还有谁能让他出面呢?只有大宋皇帝,或者说是大宋朝廷。私人开设船厂洪涛支持,那是商业行为,是为了赚钱,但国家开设造船厂,他就不支持了。大宋朝廷用这座造船厂肯定不是造商船,他们是想利用自己的技术造战舰,看来大宋朝廷也要被卷入这场军备竞赛里来了。洪涛不是不希望大宋朝廷有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但不是现在,还有很多更急迫的地方需要投资,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海上显然不明智。别看大宋比蒙古帝国富裕得多,但海军是个烧钱的机器,有多少钱也不够烧的。

“这恐怕要拖一段时间了,目前我的工匠正在加班加点赶工,实在抽不出人手。另外我也是以私人身份最后一次来明州了,我的国家发生了一点变化,具体的细节估计过些日子吴大人就会知道的。”教授大宋建造战舰,洪涛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这是自己的吃饭家伙,失去了技术上的优势,金河帝国分分钟会被庞大的南宋压死。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就是金河湾改制为帝国的事儿大宋朝廷还不知道,但很快就会有正式的外交人员去临安递交国书的,到时候金河公司和大宋朝庭的合作关系肯定会发生变化,两个国家之间会充满了猜忌,反正洪涛对前景是不太看好的。

“你的国家?据我所知洪先生是大宋的官员,南洋制置使!”吴潜虽然热心各种水利建设,但他毕竟是大宋的高官,对某些词汇非常敏感,罗有德和文南没反应过来呢,他先听出不对味儿了。

“实不相瞒,金河公司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金河帝国,我有幸成为了帝国的第一任皇帝。正式的使节正在出发前往临安的路上,他会帮我亲自向大宋皇帝辞去制置使的职位。”话都说到这儿了,洪涛也就不再隐瞒,吴潜早知道几天和晚知道几天对自己并没什么影响。

“什么!帝国?皇帝!”洪涛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三个人全都被吓住了,吴潜甚至从椅子上直接站了起来,看着洪涛张了半天嘴,依旧没想起该说什么。现在洪涛是皇帝了,而且是位外国皇帝,两个人原本的关系瞬间消散得干干净净。现在他考虑的是一位大宋高官该如何与一位外国皇帝相处,这件事儿还真是个新课题,以前好像也没人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们从欧洲回来的时候你不还好好的,没提起过建国、称帝的事情啊!该不会是开玩笑吧?那这个玩笑就开大了,再怎么也不该拿这种事儿随便说。”罗有德惊愕之余又有点不太相信,他最后一次见洪涛就在几个月前,连半年都没有呢,怎么董事长就变皇帝了。以他对洪涛的了解,自然而然的认为洪涛又在搞恶作剧。

“登基仪式刚过去不到一个月,这次是真的,不是开玩笑。我这次来,就是打算把这件事儿提前通知给你们俩,免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没想到吴大人也在,索性就一起通知了吧。”洪涛努力让自己严肃一些,再次重申了一遍这件事儿是真的。

“某先告辞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朝廷里恐怕又得起轩然大波。官家这次很难再说服那些不喜欢文转运使的大臣,这两年多来的联手抗蒙局面就不好说啦……洪先生,别过……”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吴潜也重新变回了沿海制置使的样子,规规矩矩的向洪涛抱了抱拳,然后摇了摇头,神情落寞的转身走了出去。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对今后两国之间的合作不抱什么太大期望,原因他简单带了一句,但由于身份问题无法细讲,看来大宋朝堂中对金河湾这股外来势力的看法和意见并不统一。

“先生,您真的当了皇帝?”文南在之前一直没说话,低着头一直在想什么,直到吴潜出了屋,他才重新抬起头,脸上已经没有了错愕的表情,眼睛里反倒有一股子期盼。

“真的不能再真了,刚才吴大人在这里我不好多讲,其实我是专程来找你和罗兄的。咱们相交时间已久,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的问题很简单。你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罗兄只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以后和帝国的关系发展即可,但文兄你就不同了,做买卖可以不分国界,可是做官就只能选择一个国家。我想让你回去担任金河帝国的外交部长,差不多就是礼部郎中的职位,你意下如何?”洪涛看到文南的眼神之后,心中稍微轻松了一点儿,索性就开门见山的把自己的来意全说了出来,也别等这二位慢慢考量了,水热刀子快,一秃噜一个。

“好家伙……那我以后岂不是皇商啦?帝国皇帝在我的公司里有股份……嘿嘿嘿,有意思。洪兄……哦,不对,是陛下啊,您可真敢干啊!”罗有德的性格很多地方和洪涛相像,越是遇到大事儿他反倒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