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91章

燃烧的海洋-第91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仍然走济州海峡,然后在釜山海峡巡逻,等待机会。”

    “要是没有等到机会,怎么办?”

    汪誉涵看了狄博威一眼,笑着说道:“那就溜进釜山港,把鱼雷全都射向那些停在码头旁的舰船。”

    狄博威愣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艇长。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我相信,釜山海峡里有很多机会。那边的平均水深超过两百米,非常适合吨位较小的常规潜艇设伏,反而不大适合攻击核潜艇。只要一个机会,我们就能创造奇迹。”

    见到说得差不多了,姜歆维敲了敲桌子,说道:“还有意见吗?”

    三名军官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差不多了,都回岗位吧。”姜歆维顿了顿,朝汪誉涵看了过去。

    “十个小时后,我们将进入济州海峡,各部门安排好轮休,对系统设备做全面检查,排除故障隐患。”汪誉涵扫了眼四名军官,“虽然这不是我们的战争,但是得把它当成我们的战争看待。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而我的职责是尽最大的努力,把这艘潜艇、以及潜艇上的官兵带回去。你们是潜艇上的主心骨,首先得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说服其他人。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么困难凶险,我们将并肩战斗。只有我们齐心协力,同进共退,才能战胜挑战、击败敌人。”

    五分钟后,军官回到岗位上。

    汪誉涵没为水兵做思想工作,而是让军官去说。

    “海蛇”号驶向济州海峡的时候,还有一艘040型、两艘039型、两艘636型潜艇转向前往济州海峡。

    为了弥补黄海上的潜艇兵力空缺,四艘隶属于东海舰队的常规潜艇正在北上。

    与汪誉涵的选择一样,另外五艘潜艇中,至少有四艘选择在釜山海峡设伏,然后去朝鲜港口补充燃料与弹药。

    四艘潜艇中,只有那艘040型是AIP常规潜艇。

    十个小时,不算长、也不算短。

    经过大黑山群岛时,汪誉涵还让“海蛇”号靠近海面,伸出通气管,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

    虽然能用燃料电池为蓄电池充电,但是会大大缩短燃料电池的使用时间,还得把潜航速度控制在四节以下。一般情况下,艇长情愿承担一些风险,也不愿意用燃料电池为蓄电池充电。

    大黑山群岛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岛屿,大部分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

    利用近岛航线,“海蛇”以岛屿做掩护,没有被联军的预警机与巡逻机发现。

    进入济州海峡后,“海蛇”号的潜航速度降到六节。

    随着水深加大,海洋背景噪声降低,被动声纳的探测范围大幅度提高。到达海峡中部的时候,汪誉涵还放出了拖拽式声纳。

    海峡里的船只并不多,但是舰艇不少,还有几架反潜直升机。

    此时,汪誉涵已经知道636型潜艇伏击韩国护卫舰的事。为蓄电池充电时,“海蛇”号用卫星通信天线接收了战场信息。为了保持隐蔽性,汪誉涵没有向司令部报告“海蛇”号的行踪。

    韩国海军加强济州海峡的反潜警戒力度,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过低的航速、以及为了避开韩军反潜巡逻区增加的航程,让“海蛇”号在接到命令后三十个小时,才到达釜山海峡南口。

    汪誉涵并不知道,“海蛇”号是第一艘到达釜山海峡的中国潜艇。

    此时,那艘040型还在济州海峡里向东航行。两艘039型在到达济州海峡西口后,发现韩军的反潜警戒非常严密,不得不绕道航行,从济州岛南面进入朝鲜海峡,再北上前往釜山海峡。两艘636型潜艇中,只有一艘进入济州海峡。另外一艘在进入济州海峡前,被一架韩军反潜直升机发现,不得不紧急转向,向西离开了韩军控制的海域。随后这艘潜艇北上前往新义州,向朝鲜人民军报道。

    “海蛇”号到达的时候,离它最近的040型潜艇在几十海里之外,至少得等到十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汪誉涵没有下手,因为没有发现可以下手的目标。

    联军停止用大型运输船向海州运送作战物资后,进入釜山海峡的船只数量骤减,即便是前往釜山的船只,也从对马海峡北上,在对马岛北面转向西行,避免进入容易遭到伏击的釜山海峡。

    利用拖拽式声纳,“海蛇”号在釜山海峡南口发现了很多艘船只。

    可惜的是,这些船只全都进了对马海峡。

    虽然对马海峡是开放式海峡,中国海军的舰艇可以无害通过,但是在法理上,对马海峡在日本领海线内,在海峡里袭击过往船只,等于打破了舰艇的无害通过权,从而对日本领海构成入侵。

    此外,依靠被动声纳,无法确定那些船只是驶往日本的货轮,还是驶往韩国的军用运输船。

    潜艇艇长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汪誉涵没有拿那些船只开刀。

    在釜山海峡南口等待了四个小时,“海蛇”号转向北上,准备到海峡北口,也就是釜山港外面守株待兔。

    第五十五章 两手准备

    第五十五章 两手准备

    黄峙博排兵布阵,准备在日本海大干一场,阻止联军在朝鲜东海岸登陆的时候,联军总司令阿伦上将也在调兵遣将,为登陆作战做准备。

    作战计划是现成的,六十多年前,联合国军就在元山打了一场漂亮的登陆战。

    战场局势非常有利,人民军主力大多集中在西线战场上,准备死守平壤,志愿军地面部队还没入朝,元山与咸兴一带的防御非常空虚,只有一个人民军的步兵师与一个未满编的装甲营。

    这个时候朝人民军后背捅上一刀,效果肯定非同寻常。

    只是这场登陆战该怎么打,阿伦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受了钱德勒的影响。

    按照林德伯格批准的作战方案,联军将在元山与咸兴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元山的港口设施较为完善,北面的永兴湾能够容纳上百艘舰艇,而咸兴的兴南港只是一座普通港口,咸兴湾正面东朝鲜湾,里面的船只很容易遭到潜艇袭击,所以元山的条件更为理想,是登陆地点的头号选择。

    开战第二天,美国海军的一艘攻击核潜艇用“鱼叉”反舰导弹击沉了躲在咸兴湾里的两艘人民军快艇。

    为了制造在咸兴登陆的假象,美军在随后几天里重点轰炸了咸兴与兴南。

    这些欺骗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人民军不但在咸兴湾出口处投放了数百枚水雷,还把两艘运送水泥的货轮凿沉,堵死了深水航道。

    因为元山没有遭到重点打击,所以部署在这里的人民军导弹快艇还发动了几次“自杀式攻击”。

    在元山登陆,联军能在两天之内站稳脚跟,攻占元山,然后挥师北上。

    从兵力投入上讲,一个陆战师就足够了。至于接下来的战斗,完全可以交给随后到达的韩国军队。

    那么,第二个陆战师用在哪?

    协助韩军向北进攻?

    从作战效率上讲,这绝对不是理想选择。

    联军登陆后,人民军肯定会调整防御部署。

    如果在元山上岸的联军太多,人民军肯定会收缩防线,把重兵放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阻止联军北上攻打慈江道与两江道,为志愿军入朝争取时间。如果在元山上岸的联军并不多,人民军有可能放手一搏,在北大峰山脉设置防线,阻止联军向西推进,甚至有可能反攻元山。

    要想速战速决,就得把人民军牵出来打,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

    前者显然不是理想选择。

    钱德勒的观点很明确:在元山登陆后,联军首先向西推进,摆出拦腰截断人民军战略防线的态势,迫使人民军在北大峰山脉设防,或者让人民军反攻元山,在运动战中充分发挥联军的空中优势,消灭人民军有生力量。

    牵制住人民军的主力后,联军再在北面战场上投入重兵。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从元山北上攻打咸兴,再约过盖马高原,攻打江界与惠山。也可以选择在金策或者清津登陆,从北向南扫荡鸭绿江南岸。如果兵力充足、战况顺利,还能扫荡图们江南岸地区。

    钱德勒的军事才能不可低估,担任CIA局长之前,他是美军中经验最丰富的上将。

    这套作战设想,既充分利用了联军的优势,还尽量避开了联军的缺陷。

    从作战能力上看,联军最突出的优势是制空权与制海权。虽然联军地面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差,打败人民军易如反掌,但是把重点放在地面战争上,很难提高进攻速度,也就无法及时完成作战行动。

    只有充分发挥联军的海空优势,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朝鲜。

    空中优势不必多说,志愿军空军的积极行动,没有扭转战场局面,只是迫使联军投入更多的制空力量。

    关键在制海权,准确说是如何利用制海权。

    钱德勒的作战设想中,充分利用制海权的作战思想得到了明显体现:多打登陆战,尽量缩短地面补给线的长度,争取在近海地区歼灭人民军主力部队,积极主动的在朝鲜东海岸地区开辟新战场。

    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

    这套作战方式,打人民军肯定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可是拿来打志愿军,风险就太大了。

    在多个地点登陆,各个登陆场相互独立,登陆部队只能孤军奋战。

    要是志愿军发起反击,分散的登陆部队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这种情况在上一次朝鲜战争中出现过,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就围绕着在西线孤军冒进的美军陆战队展开,差点歼灭第一陆战师。随后利用美军立足未稳的机会,在第三次战役中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还一度攻占汉城,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在第四次战役中大举反攻。

    钱德勒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是非常重视。

    在向阿伦提出建议的时候,钱德勒明确提到,是否再次发起登陆作战,得由战场局势决定。如果志愿军没能及时入朝,而且无法及时入朝,联军可以用第二次登陆作战,加快推进速度。如果情况恰恰相反,就得把重兵放在元山,争取在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挡住志愿军的前进步伐。

    钱德勒的建议很中肯,可是阿伦另有打算。

    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元山登陆成功后,如果及时投入第二个陆战师,开辟第二个登陆场,就有机会赶在志愿军入朝前占领整个朝鲜;如果把重兵放在元山,很有可能在北纬三十九度线停下前进步伐。

    到底是积极,还是保守?

    阿伦没想明白,只不过积极也好、保守也好,都得尽快把第二陆战师弄过来,为进攻做准备。

    与陆军不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师级部队更加庞大。

    一个陆军师,通常只有一万四千名官兵,即便像第一装甲师这种重装部队,也只有一万八千人。因为绝大部分时候,陆战队得背水作战,得不到可靠支援与配合,所以陆战队的编制更加庞大复杂,一个陆战师的规模在两万到两万两千人之间。如果得到加强,还会增加几千官兵。

    人员不是问题,美军有足够的运输机,还能征用民航客机。

    关键是武器装备,特别是无法大规模空运的重型武器装备。

    这个问题,在陆战队更加突出。

    由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搞的“轻型化”浪潮在陆军里大行其道的时候,陆战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二陆战师有一个编制完备的装甲团,配备了一百多辆主战坦克与两百多辆装甲战车,另外两个团也有大量重型准备。算上几个独立装甲营,全师配备的主战坦克数量高达四百七十四辆。

    这些重型装备不是没办法空运,而是空运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拿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来说,一架C…17C一次只能空运一辆,而且每四辆就得用一架C…17C空运附加装备,算上坦克的保障设备等等,空运一个有三十二辆主战坦克的装甲营,至少需要C…17C飞行八十四架次。空运第二陆战师的四百七十四辆坦克,需要飞行一千四百架次。美军的一百多架C…17C全部出动,按照一天飞两轮计算,也需要五天才能把全部主战坦克送到釜山。

    第二陆战师的重型装备不仅仅是主战坦克,还有数量更多的装甲战车、自行火炮、装甲工程车辆、重型工程车辆、维护车辆等等。全部空运的话,一百多架C…17C全部出动都需要十五天

    这不是阿伦的问题,而是美军自身的问题。

    美军空运力量的建设标准是:在一个月之内投送一个重型师的全部装备,以及十五天的作战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