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75章

燃烧的海洋-第475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不但没有航母,连巡洋舰都没有。

    丢掉了制海权,丢掉军事基地只是迟早的事情。

    战略航线被切断之后,中国的战争实力肯定会大幅度降低。

    当然,军事不是首要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牧浩洋早就提出,应该尽快加强巴基斯坦方面的基础建设,修通经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的战略铁路。二零三五年初,这条铁路已经通车,因此能够降低对战略海运的需求。

    问题是,只要日本在印度洋上取胜,必然造成难以预料的政治后果。

    说得直接一些,只要日本能够证明中国海军不是不能击败的,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印度参战。从政治上讲,日本要做的,就是攻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中国军事基地,然后以此作为筹码,让印度参战。

    同时与两个强大的对手交战,牧浩洋没有多少把握。

    准确的说,是中国承担不起两个战略方向上的作战负担。

    到时候,即便是黎平寇,也很有可能选择妥协,而日本需要的就是妥协,为完成核计划争取时间。

    那么,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作战方面的问题,牧浩洋早就考虑好了,他需要的只是时机,一个可以让他的作战计划完美实现的时机。

    这个时机,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确定。

    翻完情报文件,牧浩洋也抽完了第三根香烟。

    他没有去军官餐厅,而是倒在床上,盯着光秃秃的天花板,开始思索起来。

    首先分兵的不是中国海军,而是日本海军,所以取胜的机会只有一个,即在日本海军反应过来之前将其各个击破。

    可以说,这是天赐良机。

    在牧浩洋看来,日本海军指挥官把问题搞得太复杂了。

    或者说,日本海军指挥官犯了这个民族的通病。

    如果集中兵力,在西太平洋上与中国海军决战,日本海军至少有一半的胜算,而分兵行动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完败、一是完胜。显然,日本海军指挥官过于追求完美,不愿意接受两败俱伤的结果。

    想到这,牧浩洋去书柜里翻出了前段时间送来的情报。

    其中一份,正是日本海军上将、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祖望的个人资料。

    这家伙,原本姓近藤,因为十分崇拜指挥联合舰队击败白俄舰队的东乡平八郎,所以在参军服役后改姓东乡。年轻时,东乡祖望担任过驻华海军武官,于二零一二年到二零一六年在中国生活了五年。这五年,也是中国海军高速发展的五年,不但建成了航母,还打造出了远东第一舰队。这些经历,对东乡祖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他相信,中国海军是日本海军的最大威胁。

    毫无疑问,东乡祖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情报中明确提到,这家伙有十分严重的洁癖。虽然在日本,洁癖不是什么怪事,几乎所有日本人都有洁癖,但是东乡祖望却不一般。比如在担任“大*”号驱逐舰舰长时,他亲自过问日常卫生,要求舰员仔细清洗每一处地方,连烟囱内部也要清洗,搞得怨声载道,而他却乐此不疲。

    这样的人,在指挥作战时自然会追求完美。

    看到这些,牧浩洋觉得有些无法理解。

    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是不能流于形式。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胜,也就得为胜利付出代价。

    没有牺牲的勇气,哪来胜利的机会?

    只有懂得牺牲的价值,而且敢于面对牺牲,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牧浩洋非常高兴,因为东乡祖望是他的对手。

    在势均力敌的战争中,特别是在海战中,取胜的关键不是看自己有多厉害,而是看对手有多窝囊。

    可以说,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重大海战,转折点都是某一方犯下严重错误。

    只要日本海军犯下严重错误,胜利就不远了。

    第三章 战前会议

    第三章 战前会议

    马明涛找上门来,牧浩洋才发现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

    晚餐时间是七点到八点,分为两班,分别为上岗与下岗官兵提供就餐服务。牧浩洋赶到军官餐厅时,厨师正在做清洁。因为主要军官均已到达,所以牧浩洋要了一个做宵夜的肉松面包,就跟马明涛去了作战指挥中心。

    战舰上空间有限,舰队作战指挥中心也是会议中心。

    得益于科技进步,现在召开作战会议,不再需要把其他战舰上的军官请过来。有十多个位置的圆桌旁,除了牧浩洋等几位旗舰上的高级指挥官,其他位置上是杨禹方等人的三维影像,墙上的大屏幕上是各艘战舰舰长的头像。会议桌中央是投影的三维地图,桌面也是一面大屏幕,显示着一些战场信息。

    这些设备都是在第二次改进时安装的,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通信、指挥与影像技术。

    “大家都到了,我们就开始吧。”

    “我仔细看过二部的情报,如果日本舰队起锚出港,意味着战争将立即爆发。”因为声音从影像下方的喇叭里传出来,所以有杨禹方的声音有点不大自然。“以我的判断,日本海军将主动寻找我们决战。”

    “我赞成老杨的观点。”章玉廷紧接着说道,“以目前的形势,我认为很有必要调整作战部署,首先歼灭联合舰队,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远征印度洋。如果一切顺利,在我们夺取制海权之后,日本就会知难而退。”

    这时候,马明涛关掉了语音设备,对牧浩洋低语了一番。

    大概是马明涛说得很轻,所以周渝生与晏鹰搏还朝这边靠了靠。

    牧浩洋笑了笑,打开语音设备,对杨禹方与章玉廷说道:“你们的判断很有道理,只是我们得考虑另外一种情况。”

    “什么情况?”杨禹方抢先问道。

    “日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动舰队?”牧浩洋敲了敲桌子,又说道,“在判断日本的企图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点,日本没有打算在今年与我们开战,因此所有军事准备工作都在为一个目的服务,即制造核武器。”

    “你是说,日本在争取时间?”章玉廷问了一句。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可能非常大。”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根据最新情报,日本很有可能已经在核技术上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说不定已经组装好了第一枚原子弹,模拟爆炸实验也已取得成功。这也很好理解,只有在核武器项目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之后,日本才有理由进行军事挑衅。”

    “可是……”

    “老章,如果你是日本领导人,你会怎么做?”牧浩洋问了一句,也让章玉廷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做出另外一个判断,即日本并不打算跟我们真刀实枪的干上一场。”

    “为什么?”杨禹方问了一句。

    “制造出原子弹,不等于拥有了战略报复能力。虽然以日本的技术,制造出投送工具并不困难,比如一枚能够运载原子弹的弹道导弹,但是拥有技术实力,不等于拥有了真正的战略投送能力。更重要的是,日本至少需要拥有数十枚核弹头,才能对我们构成真正的战略威胁。”

    “也就是说,日本需要更多的时间。”马明涛补充了牧浩洋的话。

    “受此影响,日本肯定会在近期,也许就是几天之后,宣称已经制造出核武器。为了让我们打消战争念头,日本有足够的理由让舰队出海活动,而不是留在港口里等死。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日本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威胁,让我们投鼠忌器,不敢在第一时间发动战争。”

    “果真如此的话,战争将无法避免。”

    “这是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日本的观点。至少日本领导人相信,只要日本拥有核武器成为既成事实,我们就只能放下战争大棒,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日本也就能获得扩大核武库规模的机会。”

    杨禹方与章玉廷点了点头,认同了牧浩洋的观点。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没有理由调整军事部署。”牧浩洋点上香烟,抽了两口后才说道,“说得直接一点,日本舰队出海后,不会立即与我们决战,反而会避开我们,以实际存在对我们构成威胁。从政治上讲,只要日本舰队还在海上活动,我们在做出战争决策的时候就会有所顾虑。”

    “这样的话,就算我们去寻求决战,也不见得能够速战速决。”马明涛又补充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就是关键。如果我们不能速战速决,就得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从政治上讲,只要日本宣称制造出了核武器,战争就会爆发,而我们又不可能速战速决。因此从军事上讲,我仍然坚持之前的主张,首先铲除后患,在时机成熟之后,再与日本舰队决战。”

    “问题是,这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章玉廷说了一句。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牧浩洋又敲了敲桌子,说道,“按照原定计划,第一舰队必须在初期牵制住联合舰队,避免与联合舰队决战。这大概需要二十天,也许要一个月。在此期间第一舰队必须稳住西太平洋上的局面,避免在不利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交战。可是从时间上看,日本很有可能在我们的全部准备工作到位之前挑起战争,因此第一舰队在西太平洋上的行动变得更加重要。”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杨禹方说完,还叹了口气。

    牧浩洋所说的“全部准备工作”,指的就是最后一个要素,即预计在七月十五日左右到来的太阳黑子爆。

    在此之前,中国海军没有任何优势。

    在近地轨道上,除了日本的数十颗侦察卫星之外,还有美国的数百颗军用卫星,而中国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前摧毁这些卫星。事实上,中国也没有理由在对日战争中攻击美国的军事卫星。要知道,美国早就宣布,军事卫星是其战略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攻击军事卫星等于攻击美国本土。

    这些军事卫星,使中国舰队无处可藏。

    即便没有美国的情报支持,日本也有能力找到中国舰队,也就有能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第一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分兵印度洋,与找死没有区别。

    只有在太阳黑子爆到来之后,也就是所有卫星都彻底瘫痪之后,中国舰队才能隐秘进入印度洋,消灭日本的印度洋舰队,而留在西太平洋上的第一舰队也才有可能牵制住日本联合舰队。

    那么,日本会在七月十五日之前宣布拥有核武器吗?

    二部没有提供确切情报,不过牧浩洋也没有抱多大希望。

    “老杨,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对作战计划进行部分调整。我的想法是,立即加强印度洋上的军事存在,在七月十五日之前不与日本联合舰队决战,或者说尽量避免与日本联合舰队决战。”

    “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意愿。”

    “别忘了,日本海军也没有打算与我们决战。”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会尽快向元首汇报情况,希望元首能在政治行动上给予配合。如果没能达到目的,战争在七月十五日之前爆发,我们就得采用备用作战计划。”

    “哪一套备用计划?”

    “首先攻击日本的军用卫星。”

    杨禹方迟疑了一下,说道:“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日本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获得战场情报。”

    “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你的意思是……”

    “制造假象,让日本相信,我们将在西太平洋上与联合舰队决战,而不是首先出兵印度洋。”

    “这……”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日本将首先在印度洋上动手。只是在战局明了之前,印度肯定不会替日本火中取栗。也就是说,在经过了最初几天的艰难时期之后,我们就能顺利实施已定的作战计划。”

    “有这个必要吗?”章玉廷问了一句。

    “虽然我们是军人,不应该过问政治上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这个级别上,必须考虑战争产生的政治影响。”牧浩洋第三次敲了敲桌子,“在这场战争中,最应该考虑的不是美国进行军事干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不会介入。真正需要我们考虑的,是日本取得暂时性胜利之后对印度造成的影响。说得严重一些,如果印度参战,我们将不得不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作战,最终很有可能以政治妥协来结束这场战争。真要如此,不但日本的核大国地位将得到承认,连印度也将重新进行核武装。相信各位非常清楚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竭力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稳住局面,首先在印度洋战场上取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