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56章

燃烧的海洋-第456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二零二二年左右,中国海军加入了J…X项目。

    原因与美国一样:开发新式战斗机的费用高得吓人,没有任何理由分别为空军与海军各自研发一种性能相似、战术要求相当的重型战斗机。只有把两个项目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成本优势。

    问题是,海军加入后,对J…X项目提出了一个空军在当时无法接受的要求:轻型化。

    海军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非常单纯:提高航母的载机数量,增强舰载战斗机的出动率。

    不管怎么说,航母的机库容量非常有限,战斗机做得越小,搭载数量就越多。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器可以调整能量,因此在弹射较轻的战斗机时,输出功率较小,也就能提高弹射效率。

    问题是,空军不存在这些问题。

    如此严重的分歧,几乎使空军与海军分道扬镳。

    比如在二零二三年,海军就提出在尽量利用基础技术的情况下,单独研制一种中型舰载制空战斗机。

    为此,海军在当年投入了四十亿元的启动资金。

    所幸的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改变了空军的观点。

    在这场战争中,中型的J…25成功的击败了印度空军的F…22I,证明在制空作战中,特别是在以格斗为主的空战中,中型战斗机不但不比重型战斗机差,而且具有更大的战术灵活性与战场适应性。

    在此之后,J…X项目被定性为一种正常作战重量不超过二十四吨、最大作战重量不超过二十八吨的中型战斗机。

    虽然从重量上看,J…X的标准已经超过了初期的F…15,比F…22A差不了多少,但是横向对比就能发现,J…X绝对是中型战斗机,因为美国的F…X项目在设计的时候,就把正常作战重量定为三十二吨。

    限制作战重量之后,J…X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空战斗机。

    虽然在招标阶段,空军与海军都明确提出,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更换任务模块,执行各类作战任务,但是空军与海军也明确要求,J…X的标准作战任务就是制空。

    到二零二九年,成飞在竞争中胜出后,获得了工程研发合同。

    随后,J…X项目被正式命名为J…30与J…32。

    当然,这是新的命名规范。按照总参谋部出台的战斗机命名原则,所有以制空任务为主的战斗机都采用双数编号,以多用途为主的战斗机则采用单数编号,空军与海军交替使用对应编号。

    与F…44相比,J…30的最大特点就在重量上。

    事实上,这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

    原因很简单,虽然决定战斗机重量的是任务需求,但是在考虑任务需求的时候,可供选择的动力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得直接一点,即便是军方,也要根据动力系统来确定任务需求。

    如果把J…30定性为一种正常作战重量在三十吨左右的重型战斗机,至少需要配备两台推力为两百千牛的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才能在机动性上与F…44抗衡(F…44的动力是两台最大加力推力为二百四十千牛的涡扇发动机),而在二零二七年,也就是J…30项目的初期招标工作开始的时候,中国的航空企业只能提供加力推力为一百八十千牛,推重比为十四左右的涡扇发动机。

    可以说,动力系统存在的缺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在J…20时代,中国战斗机就缺乏高性能发动机,到了J…22与J…25时代,好不容易追上了美国,结果到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上马的时候,美国又领先了一大步,率先制造出推力在两百四十千牛以上、推重比超过十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而且有望在二零四五年,研制出推力在三百千牛以上、推重比达到二十的高性能发动机。在这个时候,中国能拿得出手的都是中等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而且推重比都偏低。

    俗话说,有多大的力量办多大的事。

    在发动机推力上不去的情况下,降低战斗机重量,成为唯一选择。

    如果说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直接决定了战斗机的作战重量,那么发动机的推重比就决定了战斗机的作战用途。

    美国在拥有推重比高达十五、推力高达二百四十千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情况下,也把F…44定性为重型制空战斗机,中国只能用推重比十四、推力一百八十千牛的发动机,自然也只能把重点放在制空上。

    单纯从设计指标来看,J…30与F…44的制空作战能力相差不大。

    相对而言,F…44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在不降低机动性能的情况下,携带更多弹药,具有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只是在现代化空战中,特别是在格斗空战中,弹药多寡并非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在制约战斗机格斗性能的因素中,最大的短板不是战斗机的机动性能,而是飞行员的承受能力。

    理论上讲,如果没有飞行员,无人战斗机的机动过载可以做到跟格斗导弹一样高。

    通过抗荷服,中国空军率先把战斗机的机动过载提高到了十二G,到二零三零年左右又进一步提高到了十五G。受材料等技术限制,十五G基本上是抗荷服的极限了,如果要继续提高过载,只能在飞行员身上下功夫。

    当时,成飞率先提出“抗荷座舱”概念。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通过全密封增压式座舱,取代抗荷服,更大限度的提高飞行员短时抵抗高过载的能力。

    问题是,这么做的代价太大了。

    以二零三零年左右的技术,“抗荷座舱”至少会使战斗机增重二百五十公斤,而且成本高得吓人,比如必须用整体弹射逃生系统取代弹射座椅,因此不管是战斗机性能、还是制造成本都无法承受。

    最终,中国与美国都在飞行员身上做文章。

    当时,中国采用的办法是通过药物刺激,在短时内提高飞行员的抗荷能力,并且使其整合到抗荷服中。在二零三一年的测试中,这套系统曾经使飞行员在二十G的过载下坚持了十五秒。

    美国的做法更加直接:为飞行员提供用于抵抗高过载的生命维持系统。

    核心是一套心脏助力器,即通过增强飞行员的心脏功能,在高过载的情况下仍然能让血液进入大脑。

    与抗荷服结合使用,也能使飞行员在短时内的抗过载能力达到二十G。

    可以说,二十G是第五代战斗机格斗机动性能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第五代战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这样一来,空战武器成了新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空对空导弹、特别是格斗导弹的最大机动过载必须达到战斗机的…五倍才有可能击落战斗机,而在实战中,往往需要达到战斗机的五倍,才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把握击落战斗机。比如在第四代战斗机的机动过载普遍为九G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第四代格斗导弹的机动过载都在四十五G以上。

    如此一来,在第五代战斗机的机动过载能够达到二十G的情况下,第五代格斗导弹的机动过载就得达到一百G。

    从理论上讲,任何依靠气动面控制的飞行体都不可能达到一百G的过载。

    也就是说,格斗导弹必须采用矢量推力控制技术。

    虽然矢量推力控制技术不是什么难题,早被第四代战斗机普遍采用,在第四代格斗导弹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机动性能提高,导弹的弹体强度也得提高,而一百G的过载要求已经超过了现有材料的极限。

    说得直接一点,在保证其他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很难用现有的材料制造出过载高达一百G的格斗导弹。

    美国最先研制第五代格斗导弹,而得出的结论是,除非把最大射程减少到五公里,不然就得投入巨资研制新材料,而且谁也不能保证能在什么时候拿出成果,也就无法保证第五代格斗导弹与第五代战斗机同时服役。

    中国的理论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事实上,在格斗导弹的最大射程仅有五公里,而实际射程肯定不足两公里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知道,第四代格斗导弹的最大射程普遍在二十公里以上。

    只有达到这个级别,才能保证对五公里内的敌机进行尾追攻击。

    结果就是,在第五代战斗机上,中国与美国都高度重视早已被人认为是鸡肋的航炮,而且均把重点放在了电磁速射炮上。只是战斗机不是战舰,能源系统不可能做得很大,也就极大的限制了电磁速射炮的作战应用。

    只有一点非常明确,即中美的第五代战斗机都以格斗性能为主。

    受此影响,第五代战斗机又被称为“格斗战斗机”。

    第四十四章 理想主义

    第四十四章 理想主义

    花了几天时间,牧浩洋对中日军力对比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从根本上讲,中国军队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海军上,中国拥有性能先进,而且经受了实战考验的舰载战斗机,而日本的F…35CJ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就已证明,绝对不是合格的制空战斗机。在空军上,中国空军的优势更明显,不管是J…20的高度改进型,还是J…22的后期型号,都优于日本空军的战斗机。此外,在作战系统上,中国空军与海军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军队早已实现装备国产化,而日本还在为此奋斗。

    战争期间,中国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只由生产效率决定装备生产速度,而日本必须受外界因素限制。比如,F…22J与F…35CJ的发动机只在日本进行组装,国产化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关键设备需要从美国进攻。只要进攻渠道、也就是海运与空运被切断,日本连一架先进战斗机都造不出来。

    在全面战争中,日本遭到战略封锁只是迟早的事情。

    八月初,牧浩洋按照黄峙博的建议,向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对日作战总体战略计划报告”,并且将副本递交给了黎平寇与黄瀚林,正式提出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对日本进行战略禁运。

    必须承认,有目光的不是牧浩洋,而是黄峙博。

    在他提交这份报告之前,黎平寇刚刚在东京吃了闭门羹。

    七月底,在当选下一届国家元首之后,黎平寇以国务院总理身份,对日本进行了任职期间的最后一次政务访问。

    事实上,这是一次纯政治性的外交活动。

    黎平寇主动放下身段,去东京会晤日本首相,主要是谋求一个较为稳定的周边环境,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使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以便在他的出任国家元首的时候,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开局。

    为此,在会见日本首相时,黎平寇主动提出,共同开发东海中性海域内的油气资源。

    在东海战争结束之后,日本被迫接受中国提出的划界标准,即以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为经济专属区边界,但是在资源开发方面,中国也做出了让步,即在东海中线到大陆架自然延伸线之间为中性区,中日双方都不能进行单方面的资源开采活动,必须在商议之后共同进行开采。

    黎平寇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建议,摆明了是给日本一个台阶下。

    虽然在二零三二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原油与天然气进口国,但是中国在可控聚变反应堆领域掌握着最尖端的技术,而且有望在二零三五年建造第一座商用聚变电站,也就有望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之内,使聚变核能成为主要能源,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即便在此之前,中国也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国内的电力消耗中,百分之七十五由火电站提供。更重要的是,在中南半岛战争之后,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南海问题,国内的原油与天然气产量正在逐年提高。即便在总体能源需求上,中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与天然气,但是至少可以确保在战争时期有足够的油气供应。

    与之相比,日本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就算日本在可控聚变技术上也投入了巨额资金,可是至少比中国差十年,能在二零四五年建成第一座商用聚变电站就很不错了。在此之前,日本的国内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化石燃料与裂变电站。前者主要来自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而后者非常不安全,特别易遭到地震与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

    从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来看,日本远远超过了中国。

    根据日本官方在二零三零年公布的数据,日本的石油有百分之八十八来自海外,天然气则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极易遭到战争封锁。

    即便在和平时期,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也能对日本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