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381章

燃烧的海洋-第381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击来得很突然,被第一枚PL…12E击中时,“费尔康”甚至没来得及发出警报。

    紧接着,后面三枚PL…12E把“费尔康”炸成了好几截。

    解体前,“费尔康”只发出了一段不完整的战斗警报。

    事实上,这份警报已经无关紧要了。一百多吨的预警机在空中爆炸解体,数十吨航空燃油爆燃时产生的刺眼火光,在一百多公里外都看得见。当时,十二架Su…30MKI就在预警机东面大约四十公里处。

    此外,布莱尔港的防空雷达也探测到了“费尔康”被导弹击中时的情况。

    战斗警报拉响,问题是,除了“费尔康”在两分钟前报告四架战斗机正在向西飞行,没有任何其他情报了。

    难道中国海军只出动了四架战斗机?显然不可能。

    重任全都压在了地面防空雷达身上,可是根本没有用。如果地面防空雷达能够发现中国战斗机,“费尔康”就不会遭毒手。

    一时之间,空中的印度飞行员人人自危。

    四点三十分不到,十二架Su…30MKI全部启动了火控雷达。

    虽然Su…30MKI也配备了相控阵雷达,而且在服役的时候还算先进,但是仅有本世纪初的水准,而且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能力远远比不上同时代的先进雷达,更别说与第四代战斗机上的雷达相提并论了。

    作为早已落后的战斗机,Su…30MKI绝对不是J…25的对手。

    此时,今井利村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印度空军的预警机被击落,中国战斗机已经来到布莱尔港附近。

    今井利村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让F…35B去搜寻中国战斗机,而是下令停止补给,让舰队立即起锚出港。

    留在港口里,绝对是死路一条。

    如果不立即停止补给作业,就算战舰没被反舰导弹击中,只要港口遭到攻击,补给设备遭到轰炸机,也会倒大霉。

    更重要的是,只有停止补给作业,才能让更多的战斗机升空。

    如果需要进行防空作战,也得首先停止补给作业,才能让防空战舰启动雷达,发射防空导弹。

    在进行补给的时候,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都得关闭,更别说发射防空导弹了。

    虽然联合舰队的十艘战舰全部在锚泊位置上,燃油补给通过专用船只进行,没有靠上码头,因此起锚后可以靠自身动力转向,不会耽搁太多时间,但是布莱尔港本身就不是大型军港,港内面积非常狭窄,可供大型战舰航行的水道也很狭窄,所以战舰起锚后,不可能迅速离开港口。

    行动再快,也需要二十分钟,第一艘战舰才能离开布莱尔港。

    联合舰队还有二十分钟吗?

    今井利村不敢抱任何希望,所以在下令停止补给后,他又让留在航母上的F…35B准备升空。

    也许,这些战斗机对防空作战没有多少帮助,但是至少能及时离开战舰。

    为了把损失控制到最低,今井利村还给所有舰载直升机下达了升空命令,只是得等到补给船只离开后,才能起飞。

    一时之间,联合舰队里的数千名官兵全都动员了起来。

    此时,空中战场上,印度空军的Su…30MKI已经遭到攻击。

    因为“费尔康”被击落,所以ZY…1转向西行。发现Su…30MKI发出的雷达信号后,预警机上的空战引导员没有改变雷达的工作模式,只是通过定向通信系统,把敌情发送给了在布莱尔港东面待命的十二架J…25。虽然此时偷袭“费尔康”的四架J…25离Su…30MKI机群的距离更近,但是与ZY…1的距离超过了定向通信设备的最大工作距离,所以预警机无法引导这四架战斗机。

    收到命令后,十二架J…25中的四架迅速转向,在五秒钟内锁定了十二架Su…30MKI。

    接下来,就是一场空中屠杀了。

    锁定目标后,四架J…25以交叉攻击的方式,各向六个目标发射了一枚PL…12E,然后继续向目标逼近。

    此时,十二架Su…30MKI也在向东飞行。

    这些战斗机中,八架的火控雷达在搜索东面空域,四架在搜索东北方向,而且都以最大功率工作。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Su…30MKI仍然没能发现一百多公里外的J…25。

    以Su…30MKI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对J…25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六十公里,而在进行超视距离空战时,J…25绝对不会飞得这么近。或者说,在Su…30MKI发现J…25之前,已经被导弹击中了。

    既然Su…30MKI没有转向,所以J…25没有再次启动火控雷达。

    四点三十四分,Su…30MKI的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

    在遭到两枚导弹交叉攻击的情况下,Su…30MKI被击落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要知道,PL…12E的机动性能以新一代战斗机为准,即目标的最大过载为十二个G。按照命中率为百分之八十计算,导弹的最大过载必须是目标的二点五倍,即必三十个G,而实际设计指标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冗余。PL…12E的最大机动过载为五十个G,在攻击最大过载为九个G的目标时,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Su…30MKI的最大机动过载只有七个G,比J…11还差了一大截。即便按照九个G计算,遭到两枚导弹攻击时,生存概率也不到百分之零点五。

    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等于不可能事件。

    仅仅十五秒,十二架Su…30MKI无一幸免,全部被PL…12E击落。

    这下,问题落到了今井利村手上。

    虽然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还没到达,至少印度空军的防空雷达还没发现,但是中国舰队派来了战斗机,肯定派来了攻击机。

    对今井利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现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

    四点三十五分,他收到了防空指挥中心发来的消息,所有Su…30MKI均被击落,已经返回机场的Mig…29最快也要十五分钟后才能升空,空中已经没有印度的战斗机了,也就无法发现迫近的威胁。

    此时,已经有一艘巡洋舰与一艘驱逐舰结束了补给作业。

    今井利村没有迟疑,立即命令这两艘战舰启动防空雷达,而且离开港口。

    问题是,战舰上的防空雷达只能探测到四十公里内的掠海目标,根本发现不了几百公里之外的攻击机群。

    今井利村别无选择,只能让升空的F…35B启动雷达,搜索东面空域。

    四点三十七分,ZY…1截获了四架F…35B发出的雷达信号。

    虽然在这个时候,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比较聪明,只让四分之一的战斗机启动雷达,其他战斗机则保持无线电静默,没有暴露行踪,但是这四架F…35B是各自小队的长机,间隔距离相对较大。

    据此,ZY…1上的引导员做出了正确判断:空中不止四架F…35B,肯定有更多的敌机。

    因为J…25已经消灭了Su…30MKI机群,又没有截获其他印度战斗机的雷达信号,所以预警机调整了雷达的工作模式,以主动方式搜索F…35B机群,以便为J…25提供更加精确的引导信息。

    当然,ZY…1的引导员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让八架没有参战的J…25分成四个编队,前去拦截已经暴露行踪的四架F…35B。

    这下,F…35B的被动探测系统发现了ZY…1。

    后方,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以及两艘日本战舰上的被动探测系统也截获了ZY…1发出的雷达信号。

    中国海军出动了舰载预警机,肯定出动了攻击机群。

    按照标准攻击战术,中国海军的攻击机群肯定在护航战斗机后方,将在空战开始后十五分钟内发起攻击。

    “费尔康”在四点三十分之前被击落,因此攻击将在四点四十五分之前到达。

    留给联合舰队的只有最后几分钟了。

    在防空战舰的引导下,F…35B机群没有转向,而是向ZY…1飞去。

    日本海军的防空战术也很简单:击落ZY…1,迫使中国战斗机飞到布莱尔港上空进行战术侦察。如果印度空军的防空系统能够发挥作用,就能击落来犯的战斗机。如果不能及时击落那架预警机,中国战斗机就没有必要进入防空系统的拦截区域,也就无法有效阻止中国海军的攻击。

    此时,F…35B与ZY…1大概有三百公里。

    在这个距离上,ZY…1探测不到F…35B,只能根据F…35B发出的雷达信号,引导战斗机前出拦截。

    只是,再过两分钟,距离缩短到二百五十公里,ZY…1就能发现F…35B了。

    在这个时候,F…35B最多用火控雷达探测到ZY…1,却无法发现离得更近的J…25,更不可能发现已经参战的八架J…25。

    四点三十九分,在ZY…1的引导下,正面迎战F…35B的八架J…25启动了火控雷达。

    半分钟后,在F…35B西北方向八十公里外,四架攻击了“费尔康”的J…25已经把速度提高到了两马赫。

    因为F…35B与ZY…1的距离还没有缩短到AIM…120D的最大射程内,所以ZY…1没有转向规避,为其提供直接掩护的四架J…25也没有参加战斗。

    四点四十一分,与F…35B机群的距离缩短到两百公里时,两架ZY…1才向南转向。

    此时,迎战F…35B的八架J…25已经用火控雷达锁定了目标,而且确认来袭的不是四架敌机,而是十六架

    这个时候,F…35B也发现了迎面飞来的J…25。

    第三十一章 风卷残云

    第三十一章 风卷残云

    发现J…25机群,让F…35B的飞行员陷入两难之中。

    因为ZY…1已经转向,所以要想攻击预警机,首先就得击败前方的J…25机群,不然得不到发射导弹的机会。

    可是,攻击了J…25机群,就无法攻击预警机了。

    日本飞行员迅速做出选择:攻击J…25机群。

    十六架F…35B对付八架J…25,正好是今井利村预料的情况,日本飞行员信心十足,认为胜利在握。

    显然,优势不在F…35B这边。

    日本飞行员只能发现几十公里外的J…25,而在此之前,J…25就依靠ZY…1提供的信息完成了战术机动。

    首先攻击F…35B的不是正面迎战的八架J…25,而是从西北方向上赶来的四架。

    此时,这四架J…25已经能用定向通信系统与其他战斗机交换战场信息,也就能在其他战斗机的引导下进行空战。

    四点四十一分,ZY…1转向后不久,四架J…25就向F…35B机群发射了导弹。

    因为攻击“费尔康”消耗了四枚PL…12E,所以四架J…25只发射了二十枚导弹,除了四架领队的F…35B遭到两枚导弹夹击,其他F…35B只分到一枚导弹。命中率不会太高,但是足以迫使F…35B机群机动规避。

    随后,攻击Su…30MKI机群的四架J…25也追了上来。

    这四架J…25用光了PL…12E,各剩下两枚PL…11C,因此只能追上去与F…35B格斗。

    结果就是,在准备攻击迎面的八架J…25时,F…35B的雷达告警机响了起来,日本飞行员被迫进行机动规避。

    只是,此时规避,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四点四十二分,迎面的八架J…25各发射了四枚PL…12E,以交叉攻击的方式,确保用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两次视距外攻击,距离都不到八十公里。

    在这个距离上,F…35B根本逃不出PL…12E的动力射程。

    发射了PL…12E之后,十二架J…25没有减速,继续向F…35B机群逼近,在日本飞行员进行机动规避后,分散追击逃窜的敌机。

    此时,空战力量对比不是十六比八,而是十六比十六。

    没有数量上的优势,F…35B在格斗中绝对不是J…25的对手。

    要知道,即便是空重最轻的F…35A,机动性能也比不上J…25,而F…35B的空重多出了近两吨,更不是J…25的对手。

    采购F…35B的国家,也没有哪个把其当成制空战斗机。

    在PL…12E的攻击结束之后,F…35B肯定会丧失数量优势。

    这下,更加没有胜算了。

    根据中国海军公布的战报,在这轮空战中,至少有十一架F…35B首次交火中被PL…12E击落,还有两架在第二次视距外交火中被PL…12E击落,只有三架F…35B在格斗中被J…25击落。

    不是PL…12E足够先进,而是中国海军掌握了主动权。

    说得简单一点,得到预警机支持的J…25可以毫不费力的打垮没有预警机的一方,不管对手是F…35B,还是性能更出众的F…35A,乃至F…22A。

    空战毫无悬念,打击联合舰队的行动就成功了一大半。

    因为巡航速度慢一些,挂上重型反舰导弹与大型副油箱之后,气动阻力更大,还得一直在超低空飞行,所以J…15B机群在四点四十五分才到达攻击海域,而且没有立即按照计划发射反舰导弹。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