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159章

燃烧的海洋-第159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确的说,是志愿军飞行员的素质体现了出来。

    因为所剩战斗机不多,所以有资格架机升空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老鸟”。十二架J…11B的飞行员中,有五名空战王牌,其他七人也都取得过战果,在过去一个月里,他们平均每人参加过三十次以上的空中战斗,作战飞行时间超过一百五十小时,与联军制空战斗机的交手次数也在十次以上。

    参加这么多战斗,还能继续作战的,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相对而言,F…15C的飞行员就没有这么精锐了。

    虽然从总体上讲,美军飞行员的素质超过了志愿军飞行员,F…22A战斗机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在三千小时以上,F…15C的也超过了一千五百小时,但是美军绝对不会让最优秀的飞行员驾驶F…15C。

    十二名美军飞行员中,没有一个空战王牌,只有四人收获过战果,平均每人只参加了八次空中战斗,作战飞行时间不到一百小时。

    与J…11B的飞行员相比,F…15C飞行员最欠缺的就是经验。

    这个差距,在规避导弹时显露了出来。

    J…11B机群迅速散开后,十二架战斗机分成六个小编队,全部在五秒钟内转为俯冲,而且在俯冲中开始释放雷达干扰弹。一些胆子大的飞行员还在俯冲到中途的时候,打开了紧急放油口,放掉部分机内燃油。

    F…15C机群中,只有八架转为俯冲,四架试图通过跃升避开导弹。

    结果可想而知

    第一百四十四章 毫秒之差

    第一百四十四章 毫秒之差

    避开第二枚AIM…120C之后,晏鹰搏迅速稳住战斗机,空出左手,把火控雷达由跟踪模式调整到搜索模式。

    雷达扫描两周后,屏幕上出现了八个目标。

    晏鹰搏没有大意,用手动方式控制雷达,进行了广域搜索,确定在四十多公里外,只有八架F…15C。

    也就是说,第一轮交手就击落了四架F…15C。

    这个战绩,让晏鹰搏有点意外。虽然这是他第一次与F…15C交战,但是在KJ…2000上指挥空战时,J…10往往要用两个回合才能击落F…15C。

    惊讶归惊讶,战斗还没结束呢。

    把雷达调整到跟踪模式后,晏鹰搏同时锁定了六个目标,然后接通了导弹的电源开关。

    与“纯进口”的Su…27SK相比,J…11B除了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除了把空重降低了数百公斤之外,最大的改进之处就在电子设备上,特别是火控雷达。由南京电子所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高达二百四十公里,能够同时探测数百个目标,跟踪其中最有威胁的四十个目标,并且引导导弹同时攻击其中八个目标。这个性能,不但不比F…15C“金鹰”配备的雷达差,甚至不比F…22A的AGP…79差多少。

    只是,J…11B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一般携带八枚中程空对空导弹,如果需要在更远的距离上作战,或者执行的是防空巡逻任务,则要用两个翼根挂架携带副油箱,也就只有六枚中程空对空导弹。

    绝大部分,进行到第二回合的时候,J…11B都不可能同时攻击八个目标。

    “老晏,我们收获了一个战果。”

    “是吗?”晏鹰搏回答了一句,仍然盯着雷达的显示屏。

    “预警机已经确认了,是我们击落的。”后座上,邹偾勇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收获战果。

    为了便于确认战果,所以PL…12上都有一套无线电发射装置,在战斗部引爆前发出最后的信号,因此结合敌机被击落的时间,战斗机、或者是支持作战的预警机就能判断出是哪架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了敌机。

    晏鹰搏一点都不兴奋,或者说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琐事。

    前面还有八架F…15C呢。

    “老鹰二号,准备攻击。”

    “老鹰二号明白,准备攻击”

    听到僚机的答复,晏鹰搏回头看了一眼,却没有看到僚机。

    现实空战绝对与电影中不一样,长机与僚机不会靠得太近,至少不会近到用肉眼就能看清对方飞行员相貌的地步。在远距离交战的情况下,长机与僚机会保持五公里以上的间隔距离。按照习惯,僚机一般在长机左后方,保持五百米的高度差。只有保持足够的距离,在受到攻击时,长机与僚机才能无所顾忌的进行机动规避。

    把目光转回雷达屏幕,晏鹰搏开始倒计时。

    只要把开火距离缩短到四十公里以内,F…15C逃脱的机会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

    虽然这也意味着,J…11B避开AIM…120C的机会也将大大降低,但是晏鹰搏有信心,因为他们已经收到战果,而F…15C没有击落一架J…11B。

    “老晏,快看,有人发射导弹了。”

    晏鹰搏一愣,习惯性的朝左边看了一眼。

    “右边,十五公里外,一、二、三、四、五、六……又来了,还是六枚”

    回过头来,晏鹰搏也看到了。

    那两架J…11B在云层里面,但是划破长空的两股十二道白线表明,两架J…11B射出了剩下的所有PL…12。

    “**,这么急干嘛,害怕煮熟的鸭子飞走吗?”

    低声咒骂了一句,晏鹰搏没再耽搁,掀开控制杆上的盖子,开始发射导弹。

    “老鹰一号……”

    “老鹰二号,发射导弹”

    显然,僚机对长机单干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

    接下来的几秒钟内,另外四个小编队的八架J…11B也陆续发射了导弹。

    因为机动时完全散开,所以晏鹰搏只看到了另外两架J…11B发射的导弹。随后通过战术通信频道,得知其他战斗机也进行了第二轮攻击。

    对八架F…15C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十二架J…11B不计后果的,把七十二枚PL…12射了出来,平均每架F…15C分到了九枚。

    虽然不是所有PL…12都在最佳距离上开火,最先发射导弹的四批战斗机的开火距离都在四十公里以上,只有最后两批战斗机在四十公里内开火,但是要想避开几乎同时到达的九枚导弹,别说F…15C,连F…22A都办不到。

    在这个距离上,F…15C即便立即转向,也来不及逃出导弹的攻击范围。

    美军飞行员没有逃跑,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反击。

    PL…12飞得再快,也要大概二十秒之后才能进入自主攻击阶段,所以八架F…15C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发射了剩下的AIM…120C。

    这下,平均每架J…11B受到了四枚AIM…120C的攻击。

    当然,这只是平均,有的肯定更多,有的则更少。

    在双方均已发起第二轮攻击的时候,发射的导弹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

    如果一架J…11B只发射四枚PL…12,那么在发射导弹后,可以由长机或者僚机引导八枚导弹,另外一架战斗机提前转向规避,为第三轮交手,也就是视距内格斗做准备。在发射六枚导弹的情况下,长机与僚机都无法单独引导全部导弹,也就不能让其中的一架战斗机提前规避。

    F…15C机群的情况差不多,八架战斗机都得顶着风险继续向前飞行。

    只不过,这次是谁先开火,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PL…12提前几秒钟进入自主攻击阶段,所以J…11B战斗机可以提前几秒钟转向,F…15C则得在导弹告警机响起之后,继续向前飞行几秒钟,直到AIM…120C进入自主攻击阶段才能机动规避。

    这几秒钟,足以决定胜负。

    六枚PL…12全部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之后,晏鹰搏立即压下控制杆,让战斗机以几乎垂直的角度冲向地面。

    后方,僚机也在两秒钟后做出了同样的规避动作。

    垂直俯冲不能达到最大过载,但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导弹的自主攻击范围。

    主动雷达制导的中程空对空导弹都存在一个问题,即雷达的搜索范围有限,无法像红外制导的格斗导弹那样,同时探测整个前方空域。因此只要战斗机的规避速度够快,就能在被导弹发现之前,离开导弹的探测范围。

    J…11B的爬升性能比不上F…15C,俯冲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俯冲了不到一千米,导弹告警机就响了起来,表明已经有AIM…120C咬住了晏鹰搏驾驶的J…11B。

    “两枚导弹,正后方。”

    这个时候,领航员成了“导弹观察员”。

    “还有多远?”

    “十公里之外,正在高速逼近。”

    “抓紧了”

    晏鹰搏没有回头,而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下方的崇山峻岭。

    他并不知道,通过垂直俯冲,已经避开了两枚AIM…120C。

    现在,他也不需要知道。

    如果在海面、或者平原上,晏鹰搏肯定不敢做出这样的机动动作,因为平整的海面与平原无法为飞行员提供参照物,也就无法让飞行员通过目测判断战斗机的高度。虽然战斗机上有高度表,但是在俯冲速度过快的情况下,高度表的转速跟不上高度降低的速度,也就不能相信高度表。

    在山区上空,起伏的山峰就是参照物。

    “老晏,不到五公里了。”

    “释放干扰弹”

    晏鹰搏右手抓着控制杆,左手握着油门杆,没法做其他事。

    这时候,领航员的价值体现了出来。

    “没用,导弹还咬着不放。”

    “准备用诱饵弹,听我的指令。”

    干扰弹的效果确实不怎么样,不然J…11B的飞行员也不会选择在另外一处翼尖挂家上挂载诱饵吊舱。

    离地面不到一千米的时候,晏鹰搏把油门杆推到了底。

    战斗机咆哮着开始加速。

    仅仅两秒钟后,晏鹰搏使出全身力气,把控制杆拉了回来。

    “释放诱饵弹”

    邹偾勇哪敢迟疑,立即摁下了抛射诱饵弹的开关。

    此时,战斗机正以超过七G的过载改出俯冲。进入跃升阶段后,战斗机承受的过载很有可能超过九G。

    已经有飞行员证明,J…11B能够承受九G以上的过载。

    关键不在战斗机,而是在飞行员身上。

    过载超过九G,普通人会立即昏厥、甚至休克,即便是受过训练的飞行员,也会暂时性失能。

    晏鹰搏不是超人,几秒钟后就视线模糊了。

    在他前方,高大的山峰正在飞速向风挡下方移动,表明战斗机已经改出俯冲,正在转为跃升状态。

    感受到快要挺不住的时候,晏鹰搏松开控制杆,同时用力压住油门杆。

    大过载改出俯冲,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失速。

    如果在五千米高空,失速并不可怕,冷静应对就能改出。在不到五百米的高度上,失速就是最大的敌人,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在这个高度上把战斗机改出来,甚至没有时间启动弹射跳伞装置。

    如果避开了导弹,结果一头撞在地面上,那就太可惜了。

    战斗机转为跃升后,晏鹰搏的意识模糊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只是短暂失能,几秒钟后神智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在战场上,几秒钟能够发生很多事情。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绝地反击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绝地反击

    看到从左边靠过来的僚机,晏鹰搏松了口气。

    改出俯冲后的几秒钟内,晏鹰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

    编队通信频道里,充斥着飞行员兴奋激昂的吼叫声。

    第二轮交手,八架F…15C全被击落,只有三架J…11B被AIM…120C击中,其中两架被击落,一架被击伤。跳伞的两名飞行员都落在了人民军的控制区域内,几天之后就能回到作战部队。

    这个战果,绝对可以用“扬眉吐气”来形容。

    在之前的战斗中,J…11B与F…15C的交换比一直大于一。虽然导致J…11B损失过大的主要原因不是战斗机性能差,只要充分利用J…11B的优势性能,比如尽量把格斗控制在水平方向上,不与F…15C比拼垂直机动能力,以及在进入格斗之前,放掉部分燃油,减轻战斗机的重量,就有很大的把握击败F…15C,但是战绩摆在那里,即便在志愿军中,也有不少人认为J…11B不如F…15C。

    当然,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没有在第二轮交手中大获全胜,被迫与F…15C格斗,那么战斗结果肯定不会如此悬殊。

    深入分析就能发现,在这场空战中,飞行员的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第一轮交手中获得的数量优势,就无法在第二轮交手时抢先开火,也就无法获得至关重要的几秒钟规避时间。

    如果F…15C的飞行员也足够优秀,这场空战肯定得用格斗导弹与航炮决定最终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