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144章

燃烧的海洋-第144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军还在两百公里之外,你怕什么?”

    “到了后,能洗个热水澡就好了。”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陆工,你多久没洗澡了?”

    “少校,你觉得向女士问这个问题合适吗?”陆雯靠在椅背上,说道,“不过,确实有好几天没有洗澡了。”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下去。

    虽然在很多方面,陆雯都不像女人,更像大老爷们,但是她毕竟是女人,与男性军人有很大区别。

    万幸的是,江界的情况并不糟糕。

    给陆雯他们安排好住宿后,牧浩洋找到了提前赶来的曹安国与庞跃龙等人,然后去了人民军城防司令部。

    不管离战场多远,安全工作都得安排到位。

    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光无限

    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光无限

    随着第一陆战师逼近金策港,联军的神经也绷紧了。

    虽然在“东朝鲜湾海空战”之后,联军加强了针对人民军弹道导弹部队的打击力量,仅美军就调集了三个联队的上百架F…15E,专门执行搜索与攻击导弹机动发射车的任务,韩国空军还提供了两个联队的F…15K,协助美军打击人民军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但是联军的积极行动没有换来对等的回报,持续数天的高强度空中打击,仅仅发现与摧毁了不到二十台导弹发射车。

    万幸的是,人民军没有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这几天里,联军对作战力量、特别是针对弹道导弹的作战力量做了调整。

    为了增强部队的反导能力,联军首先增加了战区反导系统的数量,用C…17C从美国本土与欧洲运来了八套THAAD,其中六套分别部署在东西战线后方,专门为预警机、电子战机等支援飞机提供保护,剩下两套送往前线作战部队,一套部署在咸兴,一套部署在刚刚占领的利原。

    只是,THAAD战区反导系统不是万能的,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事实已经证明,面对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时,THAAD系统的拦截能力非常有限,只需要一枚配备了电磁弹头的弹道导弹就能摧毁整个反导系统。在对付低空的巡航导弹时,反导系统也不太理想。

    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拦截手段上,而是如何及时发现来袭的导弹。

    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任何性能先进的反导系统也派不上用场。

    为此,在第一陆战师从咸兴出发的第五天,美国航空航天部用一枚“德尔塔”火箭发射了一组导弹预警卫星。

    三颗预警卫星全部部署在近地轨道上,与之前发射的三颗预警卫星一起工作,能够确保对朝鲜全境进行不间断监视,在导弹升空后十秒钟之内发出警报,为反导拦截系统提供五分钟以上的预警时间。

    必须承认,美国确实财大气粗。

    六颗导弹预警卫星价值二十亿美元,算上两枚运载火箭,总投入近三十亿美元。

    花这么多钱,仅仅为了对付那些价值不到一百万美元的中短程弹道导弹

    导弹预警卫星能够发现弹道导弹,却发现不了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远程火箭弹,以及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巡航导弹。

    要想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导弹预警系统,联军还要加把力。

    为此,联军不得不把西线战场上的预警机巡逻空域由元山转移到咸兴,使其能够探测到飞越鸭绿江的巡航导弹。

    与预警机一道,美军的E…8C“联合星”也靠前部署,用来搜寻远程火箭炮。

    联军这一系列的部署调动足以说明,志愿军在反击中大规模使用电磁武器,已经对战争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不管联军是否认识到,电磁战已经改变战争面貌,至少开始重视志愿军的新战术。

    可是,对付电磁打击,并非易事。

    作为电子战的先驱,美军在数十年前就研究过电磁战,只是随着苏联解体,很多研究工作都被迫下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独大的局面形成。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后,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不再是某个大国,而是没有国家形态的恐怖组织。美军进行军事改革,打击恐怖组织、对付流氓国家成为主要任务。

    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军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大到航母、小到士兵手里的枪支,几乎都有电子元件,而且电子产品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美军开始降低军用电子产品的标准,甚至在一些次要领域采用了民用标准。比如在美军最新式的“濒海战斗舰”上就采用了大量商用计算机芯片,一些美军士兵甚至把“苹果”手机当成必要装备。

    民用设备能大幅度降低武器装备的制造成本,可是因此产生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早在冷战期间,美军就发现,晶体管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远不如电子管,在核大战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有电子管产品。

    电磁战中,同样是这种情况。

    遭到大功率电磁打击之后,晶体管电子设备很容易烧毁,而电子管却不易受到破坏。

    可以想象,高度现代化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美军发现了风险,却没有找到消除风险的办法。

    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哪一样没有电子设备?步枪上的红点瞄准镜,坦克上的红外成相系统,战机上的雷达与飞控计算机,战舰上的通信系统与雷达系统,乃至美军战斗力倍增器的军事网络系统,均建立在电子设备上,如果细化的话,都是一个个以硅元素为主的晶体管构成的。

    换下这些装备,显然不可能。

    关键是,美军强大的战斗力,正是建立在强大的通信与指挥系统上,而这些系统又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上。

    没有了由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组成的微处理器,美军还能得心应手的作战吗?

    不管是THAAD反导拦截系统,还是导弹预警卫星、靠前部署的预警机,都是被动防御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威胁。

    要想消除威胁,就得主动进攻。

    问题是,美军能够主动进攻吗?

    志愿军名义上是雇佣军队,与中国没有关系,可是志愿军的作战支援系统全部放在中国本土。

    美军要想主动进攻,就得攻击中国本土,至少得袭击中国本土上空的作战飞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攻击中国本土目标存在巨大的军事风险,美国总统也不会批准,因为这存在更加巨大的政治风险。

    美军走入了死胡同,找不出有效解决办法。

    几天下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已经在电磁攻击中尝到甜头的志愿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正在积极组织新的反击行动,而且会再次使用电磁武器,甚至会扩大电磁武器的打击范围。

    志愿军会再次攻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吗?

    因为在第一陆战师发动进攻后不久,两艘041型常规潜艇离开了清津港,所以联军把保护航母战斗群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到这个时候,美军已经搞清楚,袭击“华盛顿”号的不是攻击核潜艇。

    虽然这个结果让斯特劳斯非常难堪,因为在单方面退出停火谈判前,他已经明确无误的向英法俄与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中国首先破坏了交战原则,动用了非常规武器,但是阿伦上将却松了口气,毕竟攻击核潜艇的威胁比常规潜艇大得多。如果当时袭击航母战斗群的是一艘攻击核潜艇,沉没的肯定不止“华盛顿”号。

    问题是,两艘041型常规潜艇的威胁也不小。

    如果不是核潜艇击沉了“华盛顿”号,那就肯定是常规潜艇干的。从幸存官兵反应的情况来看,五条鱼雷分两批击中了“华盛顿”号,其中前两条鱼雷的爆炸威力大得多,可以断定为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

    果真如此,那么击沉“华盛顿”号的就是一艘041型常规潜艇,而且肯定是后来到达清津港的那艘。

    要是志愿军故伎重演,第71特混舰队的下场不会比第72特混舰队好多少。

    为此,美军随即发起了专门针对两艘041型潜艇的反潜作战行动。为了表示支持,韩国海军还派来了几艘驱逐舰。

    在茫茫大海上搜寻两艘能在海面下潜伏二十多天的AIP潜艇,有那么容易吗?

    即便掩护第71特混舰队的攻击核潜艇多达七艘,其中三艘是“弗吉尼亚”级,但是美军仍然没有多大信心。

    主动权在进攻方手里,航母战斗群只能被动防御。

    更重要的是,威胁不仅仅来自海面下,还来自大气层外。

    志愿军要用潜艇袭击航母战斗群,首先得粉碎航母战斗群的反潜能力,也就得使用携带电磁弹头的弹道导弹。

    第72特混舰队的遭遇已经证明,美军原有的反导战术无法对付饱和攻击。

    必须扩大拦截范围,在弹道导弹的上升阶段、最迟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绝不能在弹道导弹的再入段进行拦截。

    除了在陆地上部署THAAD系统之外,美军只能让反导战舰靠前部署。

    万幸的是,志愿军已经没有能力与联军争夺制空权了,也就很难发现脱离航母战斗群的反导战舰,更无法进行攻击。

    只是,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呢?

    面对严峻的导弹威胁,美军肯定在咒骂当年让ABL计划下马的国防部长。

    虽然在钱德勒与阿伦的坚决要求下,五角大楼已经重新启动了ABL计划,让封存的载机重新进行飞行测试,并且委托波音公司制造三架工程样机,以加快研制速度,但是美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架具有作战能力的激光反导飞机。

    别看联军地面部队所向披靡,可是包括阿伦在内,几乎所有联军高级将领都在暗自祈祷人民军用光了中短程弹道导弹,志愿军无法再次发动导弹突击。如果第71特混舰队落得同样的下场,联军将永远失去打赢这场战争的机会。

    志愿军还能发动导弹突击吗?

    第一百二十五章 挑战困难

    第一百二十五章 挑战困难

    进入作战策划阶段,志愿军最大的问题正是缺少能用的弹道导弹。

    “我们对人民军储存在江界的弹道导弹做了全面检查,这是详细清单。”屏幕上,陆雯拿起了一张表格,在另外一块屏幕上,出现了表格的放大图像。“与我们预料的一样,储存在江界的都是一些早已退役封存的导弹,大部分是由SA…2改造的短程弹道导弹,即便进行全面维护与改造,最大射程也无法超过两百公里,控制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较为现实。虽然我们找到了几十枚‘飞毛腿’与‘蛙’式导弹,但是状态都非常糟糕,长期缺少正确合理的维护与保养,弹体已经损毁,修复的难度不比重新生产低多少。此外还有几枚‘劳动’,不过都是测试产品,无法进行作战改装。”

    “陆工,你的意思是,那些导弹都派不上用场?”母祁铁问了一句。

    “对SA…2进行改装后,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就不要指望了。”

    母祁铁点了点头,转口说道:“很明显,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糟糕,人民军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打到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弹道导弹了,甚至无法组织一次有效的导弹突击,我们必须改变作战目的。”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黄峙博。

    虽然没有参与作战策划工作,但是在此之前,黄峙博就明确提出,以打击联军的支援力量为主,力争一举改变战场形势。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瞄准第71特混舰队。

    虽然在占领顺川之后,联军西线军团没再北上,放弃了攻打江界与新义州的想法,把重点转向东边,集中力量支援第一陆战师。如此一来,即便没有航母战斗群,联军地面部队也能依靠部署在韩国的空中力量。但是联军此次进攻的目的不是占领朝鲜全境,而是为接下里跟志愿军的地面战斗做准备。从长远来看,只要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肯定会在两条战线上开战,航母战斗群将成为东线军团的主要支援力量。

    打掉航母战斗群,等于瓦解了联军在东线战场上的进攻与防御能力。

    只要联军司令官稍微有点理智,就会在志愿军地面部队打过来之前,让东线军团主动向后撤退,缩短战线长度,减轻空中支援的压力。如果战线拉得过长,部署在韩国的空中力量肯定会被繁重的作战任务压垮。

    没有空中支援,联军别想在地面战场上取胜。

    从一开始,志愿军的反击行动就围绕着第71特混舰队展开。让两艘041型潜艇进入日本海,正是反击行动的一部分。因为潜艇的部署周期比战斗机长得多,需要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