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459章

三国军神-第459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州之地更是天府之国,其重要性甚至要远远超过并州、凉州,假如刺史之位所托非人,陈旭很有可能会自掘坟墓。

关中诸将都以为,这次陈旭会再次任命自己族人,担任益州刺史的职位。

却没想到,陈旭最终居然会选择田丰。

“主,主公,益州刺史之位并非小可,还望主公谨慎为之。”

哪怕一向泰然自若的田丰,此时也都有些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起话来居然也有些磕磕绊绊。

陈旭却是走到田丰身旁,挽起他的手臂感叹道:“关中众多谋士之中,先生最早投奔于我,若无先生又岂有陈旭今日?”

说到这里,陈旭环顾众人,朗声说道:“尔等都是忠贞之辈,先生更是其中翘楚,若连先生都不能信任,我还能信任何人?”

这么一番话,听得众人脸色潮红,心中激荡不已。

一州刺史职位都能假手于人,而且还不是自己宗族之人,这不由让众人感受到了,陈旭非同一般的气魄。

对于众人表现陈旭非常满意,他再次对田丰说道:“益州之地,日后就交给先生了。”

随后,陈旭就拿出了益州刺史的印绶,将其递给田丰。

田丰情绪亦是激动异常,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印绶,说道:“除非我死,否则益州之地,绝对会成为主公最坚实的后盾。”

陈旭将田丰拉了起来,道:“以先生之才,为我守住益州乃是轻而易举之事,又何谈‘死’字?”

对于益州之地,陈旭不得不谨慎对待。

虽然他也想让自己族人,担任益州刺史之位,可是思来想去,都觉得没有合适人选。

毕竟,陈氏一族的底蕴实在太过薄弱了。

陈群固然有才华,却是那种内政型人才,可以帮助陈旭,将境内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却不能独挡一方。

陈虎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更是不能担当大任;陈青太过谨小慎微,才能与其余贤才相比,也只能说是一般。

特别是陈静之死,也让陈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人唯亲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假如凉州刺史当初不让陈静担当,也许就不会出现陈静战死,兵败凉州的事情了。

既然有了这个教训,陈旭就不得不转变心态,开始启用那些真正有才华,并且足够忠诚的人独挡一方。

他也相信,田丰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够成为关中的粮仓,以及兵源的出口地,日后也是攻打荆州的桥头堡。

仅仅凭借田丰一人,根本不足以担起这个重任,益州境内,还必须有精兵猛将驻守才行。

考虑过各方面因素以后,益州人事安排终于被决定下来。

田丰为益州刺史,张松为益州从事;甘宁为巴郡太守,吴懿为副将;徐晃担任汉中太守,阎圃为汉中主薄,邓贤为副将。

张松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平衡益州境内的各种势力,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甘宁生于巴郡,当初更是率领锦帆贼纵横于巴郡境内,声名赫赫,让他担任巴郡太守,却是非常恰当。

而且巴郡境内河道纵横,更有长江直通荆州,假如让甘宁在此训练出一支精锐水军,日后必可顺着长江直接杀入荆州境内。

哪怕荆州兵来犯,凭借甘宁的才能,也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无论如何考虑,巴郡太守的职位,都非甘宁莫属。

至于徐晃,本来就是汉中太守,阎圃也是汉中主薄。

汉中乃是益州与关中、凉州、荆州的交界处,往东出了汉中境内,不到一日路程即可杀奔荆州治所襄阳。

汉中境内不仅人口众多,战略位置也极其重要,没有大将驻守根本不行。

可以说,为了让整个益州变得固若金汤,陈旭狠下心来,派遣数位在关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领兵驻守此地。

至于荆州,却随时暴露在益州军的兵锋之下。

人事安排完毕以后,陈旭不仅将益州降卒打散分派了出去,还留下了三万关中精锐。

随后,陈旭就让贾诩、张既、张裕、法正、张任、刘璋等人,率领大军返回关中。

至于他自己,却是不带一位谋士,只率领典韦、吕布等人,以及一万兵马直接杀奔凉州。

临行之前,陈旭握着贾诩的手说道:“前番多亏有先生劝谏,否则我定会酿成大错。”

“关中士卒久战疲惫,虽然休整了一段时间,终究因为水土不服,战斗力下降十分厉害。”

“而且吾此次与马超交战,很有可能会远赴荒漠,步卒并不足以担当追击敌军的重任,故此才会只领一万兵马前往凉州。”

“子龙很快就会率领关中骑兵,奔赴凉州助战。”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冷静,陈旭也思考了许多问题,知道想要彻底击溃羌人,还是要以骑兵充当主力。

陈静以步卒出塞,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一次,不仅赵云会带领一万精锐骑兵奔赴凉州,还有新组建的五千骑兵,也会一同前往。

至于为何没有带谋士,陈旭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塞外不比其他,与羌人作战也不需要太多谋略,要的只是以实力进行碾压。

更何况,谋士在战场上的作用,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大多都是在战场之外进行策划。

真要等到两军交战的时候,倚仗的还是综合实力,有些地方谋士们根本没有能力插手。

就比如,面对一座岿然不动的大山,哪怕谋士们智谋再如何出众,也不能让山岳崩塌。

还比如,哪怕多智如妖的诸葛亮,在攻打陈仓的时候,面对郝昭无懈可击的防守,任他智计百出也无能为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塞外作战不同其他,哪怕精壮的士卒都可能因病死亡,更不用说是谋士们了。

就好像历史上郭嘉那样,若不是因为远征乌桓,因为水土不服加上长途奔波,也不会死那么早了。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郭嘉身体不好的事情,而且曹操后来还说过,想要等自己去世以后,托孤给郭嘉。

由此可见,曹操一开始认为郭嘉会比自己活得长,虽然其中有郭嘉年轻的缘故,也可以推测出郭嘉平常时分,身体应该不会太差。

假如没有那场远征乌桓的战役,说不定郭嘉会比曹操活得更久呢。

正是考虑到这种不确定因素,陈旭才没有让一位谋士跟随自己,他不想这些人出现一丝意外。

而且陈旭自信,论起领兵打仗,抛弃妇人之仁的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

曾想那个带领黄巾军,以弱势兵力纵横天下的陈文昭,此时将会再次君临大地,让整个荒漠为之震动。

他要以手中长枪,心中热血,麾下精兵猛将,将整个陇西踏为平地。

(第二章,今天具体还会不会更新先观望一下吧,当然,如果兄弟们足够给力,就算拿不到奖我也会继续爆发,继续推荐好友的《极品帝王》。)

第七百九十八章入凉州

就在陈旭攻打益州的时候,荆州局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却说孙策、周瑜攻克江夏以后,兵锋直指襄阳,大军所过之处无人可挡。

刘表派人想要将文聘召回来,却得到了文聘战死的消息,更是忧虑交加,居然因此一病不起。

就在江东兵长驱直入,将要打到襄阳城下的时候,刘表突然病逝,荆州变得群龙无首,混乱不堪。

蔡瑁、蔡夫人等人,虽然想要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可是如今的刘琮尚且不满十岁,根本难以担当重任。

而且,由于刘表比历史上提前去世好几年,此时刘表长子刘琦尚且没有完全失宠,支持刘琦的人也不在少数。

刘表也知道次子太过年幼,知道将荆州托付给他,荆州家业就将毁于一旦。

故此,刘表临死之前,直接将荆州之主的位置,传给了刘琦。

可是蔡瑁等人却不愿如此,再加上江东兵即将兵临城下,一时间襄阳城内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刘备却领军杀回襄阳。

刘备一反往日温和,以铁血手腕将蔡瑁等人清处,然后辅佐刘表长子刘琦,登上了荆州牧的位置。

随后,刘备整顿荆州兵马,以徐庶为军师,关羽、张飞为上将,开始与江东兵交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却有一人前去面见曹操,此人正是凤雏庞统。

自从陈旭派人将诸葛亮书童送回来以后,诸葛亮就隐居的更加隐秘了,哪怕是徐庶等人,也不知道他住在何处。

徐庶为了扩充刘备势力,就不停游说自己好友,希望他们能够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诸葛亮认为天命难违,出言拒绝了,而且拒绝的十分坚决。

庞统正觉无聊,听到诸葛亮的说法,偏偏想要逆天而行,就去与刘备见了一面,两人见面的时候,刘备还是寄人篱下,正是求贤若渴之际。

他并没有因为庞统的长相而对其冷落,反而因为徐庶先前之言,对于庞统极为看重,甚至不亚于历史上对于诸葛亮的器重。

徐庶乃是谦谦君子,并且认为庞统才华在自己之上,自愿担任右军师的职位。

至于庞统,却是被刘备授予左军师职位。

在华夏古代,以左为尊,庞统此时地位明显在徐庶之上。

当然,因为庞氏在荆州影响力非凡,为了不让刘表对于刘备心生忌惮,庞统投奔刘备之事,并不为外人知晓。

就在曹操领兵退出关中以后,庞统就动身往徐州赶去。

却说曹操刚刚撤兵退回徐州,听见荆襄名士庞士元前来求见,不敢有丝毫怠慢,亲切会见了庞统。

庞统虽然长相丑陋,曹操却不是那种以貌取人之辈,与其交谈过后甚爱庞统之才,待其甚厚。

庞统得了曹操欣赏,当即说道:“陈文昭鲸吞益州之事已成定局,此人大势已成,无可匹敌,若不减去羽翼,天下早晚都会为其所得。”

曹操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正色问道:“我虽有心杀贼,奈何无能为力,不知士元可有妙策教我?”

庞统侃侃而谈:“此次诸侯伐陈,若非孙伯符攻打荆州,致使刘荆州慌忙召回玄德公,武关不见得不会被攻克。”

曹操闻言却是不置可否,面含微笑的看着庞统。

庞统继续说道:“今陈文昭与孙伯符缔结盟约,将军、袁本初、刘荆州乃是盟友,孙伯符兵锋强盛,围困襄阳。”

“假使陈文昭攻下益州,孙伯符拿下荆州,此二人再合力攻打将军与袁冀州,却该如何是好?”

曹操心中凛然,表面仍旧不动声色,因为这种事情郭嘉等人都跟他提过。

曹操却装作惶恐的样子,拉低姿态问道:“还请士元教我。”

庞统捋了捋自己那并不算长的胡须,说道:“孙伯符虽然围困襄阳,可是玄德公却已经领兵回援,料想短期之内襄阳可保无虞。”

“如今江东空虚,将军何不趁此良机南下攻取豫州、扬州?”

“孙伯符若不退兵,将军可断其根基,再添两州富庶之地,也有了与陈文昭相抗衡之资本。”

“江东军若是领兵回援,将军即可与玄德公相约攻打江东。”

“事若成功则平分其地,纵然不成,荆州之危解矣,玄德公必然感念将军恩义,歃血为盟,共抗旭贼,匡扶汉室,岂不美哉?”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道:“士元之言正合吾意,我这就点齐兵马杀奔江东!”

庞统使命完成,当即不顾曹操再三挽留,飘然而去。

待庞统走了以后,曹操才将郭嘉等人召集起来,商议起兵攻打江东事宜。

荀攸脸色凝重的说道:“庞士元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不想却投了刘玄德,看来荆州早晚易主啊。”

过安家却是轻笑道:“如今陈文昭势大,荆州若是仍由刘表掌控,早晚必被他人所得。”

“刘玄德假如能够拿下荆州,也会成为主公一大助力,致使陈文昭不敢小觑关东诸侯。”

其实在此之前,曹操已经与麾下谋士定下策略,要领兵攻打江东,行那围魏救赵之计。

无论如何,荆州都不能被孙策所得,曹操、袁绍也不能失去荆州这个盟友。

不然的话,待陈旭拿下益州,彻底稳固后方以后,再与孙策联合兴兵,纵然曹操、袁绍联盟,也不能与其相抗衡。

庞统的到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罢了。

就算刘备没有派遣庞统,前来徐州充当说客,聪慧如曹操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会出兵。

至于庞统所言,两相联合攻打江东,平分其地的说法,曹操也并不以为意。

孙策并非常人,手下兵多将广,人才济济。

曹操先攻关中失利,士卒战意本就不十分浓重,荆州军现在虽有自保之能,却无进取之意。

曹操只希望,能够逼迫孙策退兵罢了。

庞统其实也知道这些,他相信,曹操不会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定会发兵相救,这才会淡然处之。

庞统此行,也不过是为了释放亲善的信号罢了,好使刘备拿下荆州以后,可以继续与曹操结盟,共抗陈旭。

曹操出兵扬州以后,正在与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