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4章

三国军神-第4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大多数都姓陈,每家几乎都沾亲带故,是当地的一个大村落。

三人定计已毕,陈旭登高一呼,村中少年从者如云,最后除去陈旭、陈虎、陈静三人,从村中选出16到25岁身体健壮的族人104人。

村中兵器不多,大多数少年以木棍代之。

陈旭自己也没学过武艺,说到训练,无非是把后世军训的内容选择一部分出来,锻炼众人的纪律‘性’。

每日还要让众人围着村落负重长跑,锻炼众人的耐力。另外还让族中子弟蹲马步、打熬力气。

喜欢用刀的,就让他们用木刀每日练习劈砍、格挡;喜欢长枪的,就让他们每日练习刺、挑等最基本的动作。

陈旭深知‘熟能生巧’,他将来要带着这些少年上战场,真正的战场拼杀,比的无非就是速度、力量、耐力、以及团结作战的能力。

眼前这些对他们最基本的训练,以后都将是他们保命的根本。

从此以后,陈家村的少年每日‘操’练,喊声震天,四周盗贼胆寒,不敢侵犯。

张其也一直没有前来报复,好像当日在濮阳城‘门’口发生的事情,他真的不准备追究了一般。

如此过了一个月。'

第五章卧虎岭

晚饭时间,习武的少年们各自回家,陈旭依然在院落中锻炼。;:。

只见陈旭扎着马步,双手平举着一根四米长的木棍,木棍的另一端用绳子吊着一小筐沙土。

长时间维持这个动作,对人的力量、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陈旭本来天生神力,但是才开始只是端着四米长的木棍,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坚持不住了。

但是陈旭知道,他没有过人的智谋,甚至连这个时代的文字都不认识。

在这个‘乱’世之中,武艺才是他生存的根本,陈旭虽说有些蛮力,但是没有经过高人指点,就只能通过自己去慢慢‘摸’索。

结合他对冷兵器作战的理解,特意为自己制作了一根长四米、重45斤的木棍用来训练(那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24克,45斤的木棍相当于现在的20斤左右)。

演义中说张飞的长矛为一丈八,相当于4。2米,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特别是骑兵作战之中,兵器的长度尤为重要。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兵器是武将的灵魂,陈旭为了以后能够驾驭好长兵器,一个月来,他不停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陈旭平举木棍的时间,由才开始的半个时辰,变成现在的两个时辰。

其余的空闲时间,他还要不停的练习扎、拦、崩、点、穿、劈、圈、挑、拨等枪法的基本功,每天下来,胳膊都会变得红肿不堪。

好在村中有一位太公是军中退伍老卒,会用草‘药’消肿去痛,不然如此高强度的锻炼,陈旭肯定会伤到自己的身体。

渐渐的,陈旭感到自己力气也不停地增加,身体协调能力也大大增强,可以长时间平端四米长的木棍。

为了增加训练难度,他特意在木棍的前端绑了一个箩筐,一点点增加重量。

用后世的杠杆定律解释,箩筐里每增加一点重量,陈旭所承受的重量都会增加好几倍。

后世的陈旭碌碌无为,但是这一世他不愿再如此度过,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乱’世中博取一份功名。

看着日渐消瘦的陈旭,陈静不由出声劝道:“大兄,你也要歇息一下,这样下去你身体会吃不消的。”

不仅是陈旭,陈虎看到陈旭练习武艺如此拼命,他也没日没夜的锻炼,现在他们两个人都整整瘦了一圈。

而后,陈静‘欲’言又止地说道:“而且由于村中少年每日训练,个个饭量大增,村中很多人家粮食都已经所剩无几……”

他还有一些话没说出来,那就是,若再没有解决的办法,训练了一个月的族中子弟可能就会解散了。

放下手中的木棍,缓缓走到水缸前,陈旭看着倒影中那个消瘦的身影,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庞,苦涩的笑了一笑。

众人对于陈旭近乎自虐似的锻炼,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又何尝知道陈旭的担心?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他虽然不知道光和五年是公元几年,但是他对光和这个年号感到非常熟悉,他敢肯定黄巾起义已经不远。

‘乱’世将临,若没有武艺傍身,莫说建功立业,哪怕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亦难以保全。

所以,陈旭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实力。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样下去不行?

习武并不是一味的锻炼就行,正所谓‘穷文富武’,习武之人若是没有足够的‘肉’食、草‘药’,不能补充营养、调理身体,便会留下不可弥补的暗伤。

转身盯着陈静,陈旭的声音铿锵有力:“阿静,大家训练了一个月,好不容易有些功效,决不能就这样散了。”

“可是……”

摆了摆手,陈旭打断陈静的话:“没有什么可是,村中族人家里粮食不够,我们可以上山打猎。”

对于此事,陈旭早有思量,族中子弟每日高强度的训练却没有‘肉’食,长久下去绝不可行。

眼见秋收将至,再熬过一个月,等收获了粮食,各家都会宽裕不少。

陈静虽说敬重兄长,却也颇有主见。

濮阳境内虽说有不少地方可以打猎,但是如今猎户众多,能够猎杀的猎物却越来越少。

族中子弟又非猎户出生,哪怕倾巢出动,也不见得能够打到些许猎物,当即说出自己的担忧。

陈旭拿起木瓢,舀了一瓢水,狠狠灌入口中:“弟之所虑,我岂不知?濮阳与陈留相邻,我‘欲’带着族中子弟,到陈留境内的卧虎岭中打猎(地名杜撰,莫要当真)。”

“卧虎岭?”陈静失声叫道。

卧虎岭中有不只一头猛虎,坊间传闻,那里毒虫猛兽甚多,就连山中最厉害的猎户都不敢进去打猎,若是带族中子弟前往,岂不危险?

“卧虎岭中猛兽横行,若是族中子弟前去有些许闪失,却是如何?”

“此议,不妥。”

颇为赞赏的看着陈静,陈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擦干嘴角的水渍,陈旭活动了一下筋骨。

陈静的担心他如何不知?正是因为无人敢去卧虎岭打猎,陈旭才要带着大家前去。

正所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那里猎物众多,陈家子弟若是前往,必定收获颇丰,猎物的‘肉’类既可以为族人充当粮食、改善生活,也可以将皮‘毛’拿去贩卖,发一笔横财。

他对于陈静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却不会因为陈静的反对而改变主意。

“若不去卧虎岭捕猎,就没有钱财与食物维持族中子弟练习武艺,我等一个月来辛苦的成果,必将付之东流,阿静你可甘心?”

陈静自然不会甘心。

他素有大志,好不容易将族中少年凝聚在一起,若是就此解散,他又怎能甘心?

“我等召集族中子弟勤练武艺,所为何事?还不是希望以后能够建功立业?”

但是,每日打熬力气,无异于闭‘门’造车。没有见过血、没有在生死间徘徊过的士兵,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勇士。

“我会召集族中子弟,去留任凭他们选择,愿意跟着我去的,我陈旭必定最大限度的保证他们的安全,若我等团结一心,区区畜生,有何惧哉?”

陈旭说道这里,捡起木棍,用力往地上一刺,顿时,整个木棍的前端都没入土中。

陈静瞳孔一缩,他知道自己大兄勇力过人,却没想到,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大兄的武力更胜以往。

沉默半晌,陈静抬首说道:“大兄若执意如此,静敢不从命?兄有何要求,尽管道来,静定当竭力助之。”

听到陈静的话,陈旭欣慰的笑了,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有阿虎、阿静这两个兄弟,是上天对他最好的馈赠。

陈旭也不啰嗦,他曾闻陈静有一个猎户朋友,打猎本事颇为不凡,就想让陈静邀请此人,随陈家子弟一同前往卧虎岭。

陈静先是沉默不语,随后说道;“李郭此人颇有勇力,更兼义气深重,我若出口相邀,他定然不会拒绝。”

陈旭闻言大喜,说道:“如此便烦劳阿静将李君邀来,若有收获,绝不亏负与他。”

当下定于两日之后前去卧虎岭,陈静前去邀请李郭,陈旭将想法告知陈虎,然后两人召集族中子弟。

众人来到练武之地,都有些莫名其妙,往常这个时候,众人都各自归家休息,不用继续锻炼,却不知今日陈旭召集大家所为何事,简陋的演武场上顿时有些嘈杂。

陈旭走到众人前面,伸出双手在空中往下压了一压,演武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全都注视着前面的陈旭。

“‘蒙’诸位兄弟厚爱,陈旭不才,将大家召集起来演练武艺,但是我也也知晓村中各家情况。”

陈旭看着下面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开口说道。

“每日训练,让诸位家中粮食无以为继,旭深感愧疚,在此,陈旭向在场的诸位以及村中的父老道歉,希望诸位莫要怨我。”

话毕,陈旭向场中众人作了一揖。

“大郎如此说话,岂不是小瞧我陈家村子弟?‘蒙’大郎错爱,愿将我等集合在一起‘操’练武艺、学习本事,我等感‘激’尚且不及,又怎会埋怨与你?大郎与我等作揖,岂不羞煞吾等?”

陈旭刚说完话,只见一位少年向前踏出一步,厉声说道。

陈旭抬眼望去,见说话之人是陈青,刚满20岁,在族中少年中间也颇有威望。

“是啊大郎,粮食无以为继是我等自家贫穷,于大郎何干?如此言语,大郎休要再提。”

“正是因为生活窘迫,我等才愿意与大郎学习本事,以后好博出个功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陈青话语刚落,演武场上的少年们纷纷出言。

“粮食不够,我等以后少吃一些,让你们这些少年们吃饱。我家中粮食尚有富余,哪家无粮,可于我家就食。”

演武场四周也有不少村中大人前来围观,听到陈旭言语,其中一位男人当即出言说道。

男子话音刚落,围观众人亦是纷纷应和。在他们眼中,演武场中的子弟都是陈家村的未来,若是他们能学到一身本事,将来哪怕只有一人有出息,陈家村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有些家庭就已经知道,若家中子弟继续训练的话,粮食很难支撑到秋收,但是却没有一人让自家孩子停止训练。

听到众人的言语,陈旭眼中有些湿润,这就是陈家村,淳朴、团结而上进,众人皆如此,何愁陈家子弟不能出人头地?

止住众人话语,陈旭高声说道:“我意带上陈家子弟前去卧虎岭猎虎,一来可以锻炼众人实战能力,二来可以将猎物卖掉,为村中筹些钱财。”

陈旭话音一落,满堂皆惊,演武场中的陈家子弟与围观的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第六章虎啸

陈旭说到要去卧虎岭猎虎,村中族人虽然颇为惊讶,但是却无人反对。;:。

在他们眼中,年仅16岁的陈旭,就可以带领村中少年,将邻村男人们尽数打翻在地,猛虎即使再厉害,也比不过人类。

况且很多人家家中粮食已经无以为继,猎虎虽然凶险,却也是一个解决难题的办法。

若真能猎到猛虎,至少能卖25万钱(因为没有查到当时老虎的价格,再加上那时老虎还比较常见,就定了这个价钱)。

当时220钱可以买一石粟米,当于现在的53斤。25万钱,对于陈家村而言,这可是一天大笔收入。

于是,族中少年们尽数报名,就连一些成年男子都要求加入。

陈旭最后只挑选了参加训练的104名族中少年,然后吩咐众人,准备打猎的一应什物。

因为卧虎岭不在濮阳境内,大家需要一天路程才能到达,为了节省住宿费,众人准备在野外‘露’营一宿。

整个陈家村都忙碌起来,准备着武器、干粮、大车、帐篷、草‘药’等一应物品,还要委托里魁,帮众人置办相关文书,用以证明身份。

“大兄,阿静带了四五个少年回来了。”

陈旭正在督促众人准备一应什物,却见陈虎跑来,大声喊道。

“阿静既然带人回来,李君必然前来相助。”

陈旭闻言大喜,急忙丢下手上之事,赶到村口相迎。

老远看见陈静带着五人过来,只见领头之人身高一米七六左右,皮肤略黑,行走之间颇有威势。

跨步向前,陈旭高声喝道:“来者莫非长其兄乎?”

李郭现年二十一岁,虽说出身猎户之家,然心中有壮志,及冠之时无人为其取字,李郭却自己取字长其。

由于平民家庭大多数人都不取表字,李郭为自己取字的事,让很多人惊讶。

有人问他,取字长其所谓何意。

李郭却回答:我亦不知其意,然士族子弟加冠之时,皆有长辈为其取表字,我以后的成就不见得比士族子弟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