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125章

三国军神-第125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投奔董卓以后,吕布深得董卓器重。再加上他本人勇冠三军,所以吕布的小日子过得极为滋润。

方才他在外面玩得正高兴,忽然听到董卓召唤,他不敢怠慢,急忙前来面见董卓。

董卓现在正一肚子的怒火,看到吕布满面春风,一脸笑意,顿时勃然大怒。

他想起了那些被他极力拉拢,最终却是反叛的人,就拿起了身旁的武器,向吕布扔了过去。

他扔武器的时候,口中仍旧大声骂道:“你们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我如此厚待你们,你们却全都反叛我!该死,该死,真是该死!”

吕布见状,心中大骇,急忙躲避董卓扔向他的武器,而后转头就逃向了外面。

“莫非义父知道了,我与他婢女私通的事情?”

想起董卓的残暴以及喜怒无常,吕布心中就感到十分惶恐。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直接带领自己的部曲,逃离长安。

吕布跑到门外,突然将一人撞倒在地。吕布定眼望去,才发现是李儒。

以李儒在西凉军中的权势,哪怕吕布也不敢得罪他。吕布急忙扶起了李儒,说道:“冲撞了郎中令,还请勿怪!”

李儒起身,揉了揉有些发痛的屁股,看着满脸惊慌之色的吕布,不由问道:“奉先为何如此慌张?”

吕布这时才想起来,刚才屋中的事情,急忙说道:“太师想要杀我,还请郎中令救命!”

李儒闻言一惊,急忙安慰吕布道:“奉先勿忧,此事必定有所误会,待我去向主公问个明白。”

听到了李儒的话,吕布这才心中稍定。他向李儒行了一礼,说道:“如此,就有劳先生了。”

话毕,吕布匆匆离去。

李儒走进屋中,看着凌乱的大厅,只是呆立一旁,也不说话。

董卓发泄完毕,情绪稳定以后,李儒才上前问道:“主公方才为何缘故要杀奉先?”

董卓闻言,先是一愣,而后说道:“我方才只是太过愤怒,所以才将武器扔向他,并没有想要杀他的意思啊。”

李儒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对董卓说道:“奉先有霸王之勇,在军中也非常有威望。主公若是果真想杀他,亦当早图。”

“若方才只是一个误会,主公当好生抚慰奉先,以安其心。”

董卓想了一下,知道他的麾下还有很多并州军。这些士卒,都只听吕布的话。

若是果真要杀吕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李儒才说要尽早图之。

好在董卓也甚爱吕布勇武,根本没有杀掉他的心思。方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罢了。

想了一下,董卓说道:“赏其金银财物如何?”

李儒摇头说道:“以吾观之,奉先心中已有惧意。若是主公不当面向他解释、道歉,其心中必定难以安定。”

董卓怫然不悦的说道:“奉先乃孤之义子,孤又岂能向他道歉?此事文优休要再提!”

李儒张了张嘴,想要继续说些是什么。但是他忽然想到,此时的董卓,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主公了,当即闭嘴不语。

吕布回到家中,心中一直难安。他思来想去,仍旧以为,董卓是知道了自己与他婢女私通的事情,这才要杀他。

直到董卓派人赏赐了他很多的财物,吕布心中才稍微有些安定。但是每当想起,董卓杀气腾腾的,将武器扔向他的时候,吕布心中都不禁有些发寒。

就这样,吕布提心吊胆的过了一段时间。

一日,家仆来报,说是温侯请吕布上他府中一叙旧。

“温侯?”吕布低声呢喃了一下,才猛然惊醒,“那不是王司徒么?”

董卓把持朝政,虽然很多士人都与董卓为敌。但是也有像王允这样的士人,曲意风城董卓,追求荣华富贵。

对于这样的士人,董卓自然是封官赐爵,所待甚厚。

董卓见王允不仅很有才华,而且对他忠心耿耿,就格外提拔王允为当朝司徒。去岁,他更是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吕布虽然也被封为都亭侯,但是他的这个爵位只是亭侯。与食邑五千户的温侯,根本没有丝毫可比性。

可以说,现在的王允,在董卓面前非常得势,董卓对他也极为信任。

吕布听到王允相邀,不敢怠慢,就携带了礼物,前去拜访王允。为了款待吕布,王允亦是摆下了丰盛的宴席。

一方有心拉拢,一方曲意奉承。就这样,双方推杯换盏,关系极为融洽。

王允这个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是把吕布哄得高高兴兴。酒过三巡之后,吕布已经稍微有了一丝醉意。

王允不经意间问道:“奉先,我听闻前段时间,太师想要杀你,可有其事?”

吕布这段时间一直为此事心烦,猛然听到王允的话,再加上他已经有了一丝醉意,当即一拍案几,怒声说道:“某杀掉丁建阳,率领并州士卒投奔与他。”

“但有战事,某必定冲锋向前,为他立下了多少战功?却不想,只是为了一个婢女,他就想要杀我!”

直到现在,吕布仍旧以为,董卓是知道了自己的婢女他私通,才要杀他的。

王允听到吕布的话,心中一喜,脸上却装作愤怒的样子,说道:“好你个吕奉先,太师待你不薄,不想你却对太师满怀恨意。”

“今日,我就要拉着你去见太师。”

话毕,他就拉住了吕布的手臂,就要带他出门。

吕布见状,心中大骇。那些喝进腹中的酒,顿时化作冷汗全部流了出来,他的头脑也变得清醒了起来。

吕布眼中凶光一闪,就要杀人灭口。但是略一思索,就知道不能如此行事。

于是乎,他急忙向王允哀求道:“某方才只是酒后胡言,司徒可千万不要告诉义父啊!”

王允松开了拉着吕布的手,打量了他一番,幽幽说道:“将军身高异于常人,相貌堂堂,又怎会成为他人的螟蛉之子?”

吕布以为王允还在试探自己,顿时说道:“义父威震四海,待我亦是很好。成为他的义子,某深感荣幸。”

奈何王允是个老狐狸,又怎么听不出吕布的言不由衷?

他当即跪在吕布面前,悲泣到:“大汉江山,黎明百姓的命运,都在将军身上。”

“某观将军脸有正气,铁骨铮铮。还请将军看在天下百姓的面子上,助我诛杀****董卓吧!”

吕布骤然听闻王允之言,骇得面无人色。他指着王允说道:“王司徒,你不是非常拥护我义父么?”

王允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鸠杀先帝,残害忠良,某恨不能生食其肉,又岂会与其同流合污?”

“这段时间某之作为,只是为了迷惑董贼,取得他的信任,好再寻机为国杀贼而已。”

“将军若是愿意助我,诛杀董贼,匡扶社稷,必定能够名扬天下。岂不好过屈居人下,认贼作父,每日担惊受怕的活着?”

吕布闻言,心中有些动摇,口中仍旧说道:“并非我不愿帮助司徒,奈何我与他有着父子名分,不忍杀之。”

这个时候,王允却是起身说道:“将军自姓吕,董贼却姓董,又哪来的父子关系?若是董贼顾念父子情义,那日又岂会,将武器扔向将军?”

吕布想到那日差点被董卓杀掉,顿时恶向胆边生,怨恨的说道:“某愿意为国除贼,奈何董贼势大,急切之间难以图之啊!”

王允却是大笑起来,将嘴巴凑到吕布的耳朵旁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吕布闻言,顿时面露喜色。

第两百五十三章初平三年

初平三年四月,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

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让他们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

董卓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

随后,董卓被吕布所杀,并且诛连三族。

长安城,李府。李儒这两日,总是感到心绪不安,每日亦是有些昏昏沉沉。

忽然之间,他听到了门外的喧哗之声,顿时脸色一变。

李儒的一个家仆,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慌的神色。他对李儒喊道:“主人,吕布联合王允反叛,已经杀掉了太师。”

“现如今,李肃又带着兵丁前来李府,要抓走主人啊。”

李儒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叹息一声:“我早知会有今日,却不想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话毕,他整理了一下衣着,对那个家奴说道:“某之头颅在此,你可以将其取走,拿到吕布那里请功。”

那个家奴闻言,骇得面无人色,急忙跪在地上,说道:“主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又岂能做出如此事来?”

“还请主人乔装打扮一番,我这就率领家中的奴仆,为主公断后。”

李儒听到家奴的话,欣慰的笑了起来,他说道:“这样的话,咱们谁都活不了,你还是拿着我的脑袋,献给吕布吧!”

长安城中,乱成了一锅粥。

这次诛杀了董卓,李肃心中感到十分兴奋。当初他投奔董卓,说降吕布,本来以为是件大功,能够得到董卓的重用。

却没想到,之后的董卓,并没有重用他,这不仅使得李肃一直郁郁不平。

“这次帮奉先杀掉董卓,为国除贼,我一定能够闻名天下。若是再抓到李儒,必定又是大功一件。”

想到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李儒,将会被他狠狠踩在地上。李肃的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将军,前面就是李府!”

一个士卒来到李肃面前,向他汇报。李肃挥了挥手,说道:“你等将李府团团围住,休要放走了一人!”

众军士听令,顿时将李府围得水泄不通。

“哐当!”

李肃一脚踹开了李府的大门,带着一些士卒冲了进去。他正要让众人散开捉拿李儒,却发现有人提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向他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方才李儒身旁的那个家奴,他跪到李肃面前,说道:“将军,李儒这厮助纣为虐,方才还想着逃走。”

“好在小人眼尖手快,这才一刀结果了那厮的性命。”

“还请将军念在小人识相的份上,放过府中的佣人,他们都是无辜的。”

李肃接过李儒的脑袋,细细打量了一阵。虽说死者的脸庞显得非常狰狞,但是依稀之间,仍旧能够看到李儒的模样。

既然李儒已死,李肃的任务自然就已经完成。

他挥了挥手,说道:“就依你所言,除了李儒的亲人,其他人我就饶了他们的性命。”

而后,李肃猛然拔出腰中的佩剑,将那个家奴的脑袋砍了下来。

那个家奴丝毫没有防备,被杀死的时候,眼睛仍旧睁得很大,一脸的不可思议。

李肃将剑上的鲜血,在那个家奴身上擦了几下,不屑的说道:“其他人我可以放过,但是像你这种卖主求荣之辈,却没必要活在这个世上。”

话毕,他对着身后的士卒高声喝道:“诛杀李儒家眷,拿走他家中的财物。至于其他的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一时间,整个李府之中,李儒的家眷被诛杀一空。

诛杀掉了长安城所有的董卓党羽,王允为了撇清与董卓的关系,辞掉了董卓封给他的所有职务。并且将温侯的爵位,封给了吕布。

他自己却是领着录尚书事的职位,总揽朝政大权。

录尚书事是汉昭帝时期设立,当时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历史上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也曾担任录尚书事的职务。

由此可见,录尚书事的职位,是何等的显赫。可以说,王允现在的职位,哪怕比起当初独断朝纲的董卓,亦是不逞多让。

大权在握,以及百姓、士人们的称赞,使得王允不禁有些飘飘然。

以前王允为了图谋董卓,所以不管面对何人,总是一副折节下交的态度。但是现在,每逢在别人面前,他总是摆着架子,板着一张脸。

下面的人稍微有些不如他的心意,他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言抚慰,反而肆意责罚。

与他人议事,他甚至连做下样子都不愿意,一直都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的,所有人都开始疏远王允,并不像以前那么亲善他。

就连献帝刘协,心中亦是惧怕不已,深怕王允成为第二个董卓。

王允的行事,越发飞扬跋扈。以前就连董卓,都不敢擅杀那些德高望重之辈。但是王允,却因为蔡邕的一句话,就将他斩杀。

当时蔡邕与王允对坐,谈到董卓被杀之事。想到了董卓对他的器重与尊敬,叹息了几声,脸上有不忍的神色。

王允见状,顿时勃然大怒,斥责蔡邕道:“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王允随即将蔡邕收付廷尉治罪,想要杀他。

蔡邕乃当世大儒,满腹才华,在士林之中非常有名望。就连董卓这个出身西凉的武夫,都对他敬重有加,更何况是其他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