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腾1856 >

第143章

龙腾1856-第143章

小说: 龙腾185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纪泽不答话我扑嗵就跪在了曾国藩的面前,其余曾纪泽等三十多名湘淮两军将领也跟着齐齐跪了下来。

    曾国荃也故意一脸诧异问道:“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鲍超头一个叫道:“大帅,咱们今儿个不为别的,就是要你当吴王,将来当皇帝。”

    听到这话,曾国藩惊怒之极,竟是不顾着身份,抬腿就是一脚踹在鲍超的肩上说:“你个混账东西,活不耐烦了吗?这般大逆不道之话你也敢讲。”

    曾国藩能有多大力气,鲍超壮得跟牛似的,几脚下去一动不动。

    曾纪泽上前道:“父亲,满清朝廷如今已是腐朽之极,八旗绿营也是溃不能战。天下百姓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煎熬。父亲坐拥东南半壁江山,正当为天下苍生。南面称王,使百姓之福!”

    曾国藩做梦也没到他那器重的儿子,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来。一时间,种种过往的画面飞快的从眼前闪过:

    他主动请求救援上海,建立淮军。

    他以洋务为名,建军工厂,造枪造炮。

    他向洋人购买数艘军舰。

    他建淮军军官学堂。

    他在安徽施行土地改革。

    他派淮军和左宗棠争地盘。最终汇聚成一幅清晰的画面,直到今天。才为这幅画卷添上最后一笔。

    这个儿子,不简单!

    “牝鸡司晨,国之不祥!”曾纪泽回视众人,道:“父亲,我等为天下之计,带领数千万同胞脱离苦海,岂能只贪念一己私名?!”

    话音一落,鲍超第一个冲了上去,将手中的吴王服往曾国藩身上披。曾国藩吓了一大跳,动手推拒,而这时,刘铭传等众将紧跟着鲍超,一窝蜂冲了过去,七手八脚将那王服强套在了曾国藩的身上。

    形势发展到这般地步,曾国藩的最后一根脚趾,也被强拖上了前行的大船。

    在这一刻,他的退路已彻底被截断。

    曾纪泽对着那殿外数千将士高喊:“吴王万岁!”

    数千湘淮将士兴奋难抑,挥舞着手中刀枪,齐声高呼,嘹亮的喊声震天动地。随着初升旭日的光明,照耀南京城的每个角落。

    曾纪泽知道,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在这一刻就此改变,历史的车轮,已经变向!

    “封皇长子曾纪泽为吴王世子,封彭玉麟为郑国公,封鲍超为宋国公,封杨岳斌为越国公,封李鸿章为苏州侯……”

    与历代开国皇帝一样,曾国藩也是对属下大加封赏,如杨岳斌等人,若是效忠于满清朝廷。最多不过封侯。而今受开国公之封,实在是做梦也不敢之事。这无疑促使他们坚定了效忠于吴王的决心。

    北京,颐和园。

    跟往常一样,三十岁的慈禧太后寅初时分就醒过来了。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这是她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刻。她通常是闭着眼睛,安卧在重帏叠幛遮掩的龙床上,在细软柔和的绣龙描凤的垫被和盖被之中,无边无际、无拘无束地胡思乱想。

    儿子继承的却是一片动荡的破碎的江山。时至今日,她不得不听从恭亲王的劝告,重用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她要利用汉人来打汉人,要利用汉人来收复、巩固儿子的江山。

    儿子的江山保住了,她的圣母皇太后的地位也保住了。虽然如此,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岁月毕竟是孤苦的,寡妇的烦恼郁闷时常会有。她想起这一辈子就要永远这样孤孤单单地生活下去的时候,龙凤绣被所象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便再也不能填补她内心深处的寂寞空虚。

    和世间所有的女人一样,梳妆打扮,是慈禧最感兴趣的事。她有出众的美丽,也有出众的妆扮技巧。她的美容材料中用得最多的是花。她的枕头里是空的,一年四季装满晒干的花朵。她认为这些晒干的花朵中的花蕊之气,可以使她永葆花容月貌。她要太监以新鲜红玫瑰做胭脂,以娇嫩的白牡丹做扑粉。

    但是,化妆好了给谁看?除了荣禄。

    夕阳渐渐落下,内湖畔金光荡漾,清风携冷爽水汽,吹入亭阁楼台之中,惹得檐下的风铃轻声细语。

    在那碧水湖中,一艘凤雕大船正自随风而行,竹帘遮掩的诺大船阁中,传来阵阵男女喘息之声。慈禧抓扯着竹帘的手,因用力过猛,竟将帘子呼啦一下扯落于地。

    在那窗帘处不远船舷边,正背对着侍立着一名宫女,听到这声音,忍不住回头,正瞧见慈禧一脸满足。

    而慈禧的目光在那一刹那正与宫女的目光相遇,她那享受的表情猛然间现出慑人的杀意,宫女吓了一大跳,急是转过头去,不敢再多看一眼。

    长久的沉默之后,船阁中的喘息声渐渐平复,不久这后,圣母皇太后扶着内务府大臣荣禄的手悠然的走出了船阁。

    慈禧的目光锁定了那个头低得几乎要贴到膝盖的宫女,对在外一直候着的太监总管安德海道:“小安子。那个贱婢方才竟然敢偷听哀家与荣大人谈论军机大事,罪无可恕,立刻法办。”

    那宫女一听,顿时吓得魂不守舍,两腿一软扑嗵跪倒在慈禧面前,哭求道:“奴婢不是有意的,请太后开恩……”

    慈禧赖得再看她一眼,在荣禄的搀扶下望船头去看风景,安德海便叫道:“来呀,将这犯上的贱婢绑了,溺死在这湖中。”

    “太后饶命啊,饶命啊——”那宫女疯了一般喊叫扑腾,但这些太监虽然不是男人,力气还是有的,几人三下两将她全身绑了个结实,顺便拴了好几个沉重的石头,接着便将她抬到船尾,扔入了碧水鳞鳞的湖中。

    一串串越来越少的水泡之后,很快,颐和园的湖面便又恢复了平静。

    慈禧令下,这凤船便很快的驶回了岸边,而在那码头上,恭亲王、醇亲王、文祥、宝鉴等一干大臣已恭候多时,各人均是脸色铁青,神色沉重。

    跪拜已毕,早就狐疑的慈禧便不悦,问道:“六爷,你们个个哭丧着脸,着急赶来颐和园,可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吗?”

    恭亲王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启奏圣母皇太后,确实发生了一件不太吉祥的事,曾国藩,曾国藩他杀了富明阿,自立为吴王……”

    “他反了!”慈禧听到这里,也要哭了,“本宫早说了,不要派富明阿去南京,你们偏不听!”

 第五十八章 率军北上

    “回宫再说吧!”慈禧听闻曾国藩自立为吴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愤怒的目光,尽数投于恭亲王身上,说道。

    咸丰皇帝死后,在搞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中,恭亲王拥戴功勋巨大,受封议政王,当时朝廷一切大事,皆出于恭亲王一手。恭亲王为了拉拢曾国藩,给予了曾国藩父子完全的信任,直至节制四省兵力,成为三藩之乱后军权最大的汉人。

    而西太后叶赫那拉氏是一个权欲极强,心机极多,手段极狠的女人,她不甘心于大权旁落,与恭亲王翻脸,常有龃龉,已经过了蜜月期。女人翻脸无情起来,那也是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恭亲王还多次因为慈禧召荣禄进宫批评慈禧,她更加不高兴了,正想借机打击恭亲王。

    慈禧于是借机回宫,在路上盘算着怎么借此事搞掉恭亲王。荣禄一时头脑发热,上前搀扶,却被慈禧当众一把摔开,他只好闷闷不乐与恭亲王等大臣一样,跟随慈禧的凤辇去往紫禁城。

    平素垂帘听政之外都在前殿的东暖阁,那日慈禧特意安排在西暖阁。这里是前代皇帝批阅奏章的地方,从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之后,便成为皇帝与军机大臣密谈的房子。

    慈禧踏进西暖阁时,慈安已端坐在那里了。慈禧向慈安行过礼后,就挨在她的身边坐下。因为商量极为秘密的大事,故未叫值班大臣传令,而是叫安得海到军机处朝房去传醇亲王奕譞,还有赶回来的僧格林沁。这两个人,一个是咸丰皇帝的亲弟七爷醇郡王奕譞,一个是咸丰皇帝的表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

    恭亲王到后,慈禧建议:“七爷、僧王都是自家亲人,干脆去掉黄幔帐,这样谈得也会深入些。”

    原来,自从挫败了以肃顺为首的辅政八大臣之后,两宫太后每天便和小皇帝一起召见臣下,处理国事。召见时,小皇帝坐在正中,两宫太后坐两侧。为严男女之防,前面挂一块薄薄的黄幔帐。这样,太后可以看得清奏事的臣工,而臣工却看不见太后。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垂帘听政。慈安太后钮祜禄氏比慈禧还要小两岁,对国事不感兴趣也缺乏这方面才干的女人。她思量僧格林沁名义上是大行皇帝的表兄,这时候示僧格林沁以亲切也好,犹豫一下,就同意了。

    皇太后见慈禧回来,惶恐道:“妹妹,曾国藩他自立为吴王,咱们可该如何是好啊?”

    慈禧表情倒比方才镇定了许多,她深吸了一口气,安慰慈安道:“姐姐莫慌,曾国藩只是自立为吴王,并没有称帝,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两宫皇太后相携坐下,恭亲王惭愧不已,道:“曾国藩自立之事,微臣有失察之责,还请两宫皇太后降罪。”

    慈禧冷冷道:“六爷,哀家当初就说过,曾家父子权势太重,所作所为,又多有疑点。“

    恭亲王是议政王,权威尚在,道:“臣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但臣也听说那曾国藩并未主动自立为王,而是被他儿子曾纪泽等人怂恿,他们觉得朝廷封赏不公,应该按照大行皇帝的遗愿,先入金陵者封为王。”

    慈安太后说:”本宫早就说过,封曾国藩为王,完成先皇誓言,没什么不好。现在可怎么办?“

    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慓悍勇猛,他率领的军队向来号称能征惯战,八旗兵、绿营他都看不上眼,更何况那些临时招募的练勇。可偏偏就是这些他眼中的乌合之众,这些年来在江南战果累累,最终攻下了江宁。他的蒙古铁骑在与捻军的角逐中常常打败仗,相形之下,昔日的声威锐减。这个一代天骄的后裔,对曾氏兄弟和湘军窝着一肚皮无名怒火。

    湘军进江宁后,打劫财富,朝野谤讟四起,僧格林沁听了十分得意,赶紧打发富明阿以视察满城为由,去江宁实地了解,没想到还被曾纪泽给杀了,

    僧格林沁又派了几个有心眼的幕僚偷偷到了江宁城。他们秘密地查访了十天,掌握了湘军高级将领窃取金银财宝的铁证。僧格林沁据此向太后、皇上密奏一本,要求撤掉曾国藩的爵位,将曾国荃、萧孚泗、朱洪章等人押至刑部严讯,并立即全部解散湘军。这个为泄私愤而企图将湘军一网打尽的密奏,也被曾纪泽截获,成了说服曾国藩自立为王的重要砝码。

    慈安太后的话刚一说完,僧格林沁便迫不及待地奏道:“太后,奴才早就看出湘军不是好东西。三年前打下安庆的时候,就有人向我禀报,说湘军把安庆城洗劫一空。这次打江宁更是疯狂,金银财宝掠夺光不说,连江南女子都给他们抢尽了。老百姓说,湘军都是强盗、畜牲,比长毛坏多了。太后,只要将奴才的全部蒙古铁骑开到江南去,就能踏平江南。”

    僧格林沁这牛皮吹得清新脱俗,仿佛他的骑兵就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队伍。慈安轻轻地点头,像是赞许。慈禧冷笑道:”僧王,时代变了,这已经不是一个骑兵能踏平江南的年代了。你的铁骑能敌得过曾国荃的吉字营吗?能打得过曾纪泽的淮军吗?“

    西暖阁里又是一阵沉寂。四周摆设的几具西洋座钟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愈发衬托出阁内阁外的宁静。叔嫂四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才能尽快尽好地去掉大清王朝的这块心腹之病。突然,醇亲王奕譞猛地拍了一下大腿,两宫太后都吓了一跳。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说:“请太后饶恕。”

    慈禧笑着说:“醇亲王心中一定有了好主意。”

    慈安也笑着说:“不要紧的,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说吧。”

    醇亲王奕譞说:“打仗常常采用诱敌进圈套的办法,远远地将敌人引过来,进了圈套后,他就不得不听我们摆布。我们要把湘军引进朝廷布置好的圈套,然后再来名正言顺地收拾它。不过,得设一个好圈套。”

    “曾国藩可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呀!”慈安面有难色,她于这方面是一点主意都没有的。

    “有个最简单的办法。”恭亲王说:“请皇上下道谕旨,说要封曾国藩为吴王,让他进京陛见,再派几个人在半途杀掉他,事后找两个替死鬼了结。曾国藩这一死,湘军群龙无首,自然就瓦解了。”

    ”好主意!“僧格林沁觉得这是最好的主意,曾国藩本是他嫉恨已久的对头,现在却通过太后的手来除掉他,岂不太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