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66章

明末行-第366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一课,原来汉人杀起满人来也是毫不手软的,从北京到巨鹿,再到朝鲜,庞刚以及他麾下的部队都给了他们巨大的杀伤。

几年前,原本全盛时期的满清至少拥有近二十万的大军,但是经过连续几年的损耗,如今满清的兵力只有十万出头了,这也让满清上至高层下至平民都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沉重压力,除了没有出征的上三旗外,其余的几旗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战死在沙场上。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战争并不是以往那种一厢情愿了,敌人的刀枪同样能给将死亡带给自己。

看到大殿上气氛太过沉闷,皇太极只好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左边最末尾处几个人当中的某人身上,这几人就是宁完我、范程、孔有德等汉臣。

看到皇太极将目光落在他身上,范程心中暗暗叫苦,前几日他而后豪格出兵锦州之事已经受到了众人的指责,现在怎么好意思再出来说话呢?不过老板有令,他就是再不愿意也得战出来。

范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对皇太极拱手道:“皇上,奴才有话要说。”

看到范程终于站了出来,皇太极喜道:“好,范爱卿有话请直言。”

偷偷看了看周围王公大臣们的脸色后,范程才大着胆子道:“皇上,奴才以为此次大华入侵我大清疆土,已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如何打的问题了。大华剑指盛京,咱们大清已然没了退路,只有尽起大军与敌决一死战,否则如何对得起已故的先皇!”

说到这里,范程的声音越来越大,原本弯着的腰也直了起来,看得一旁的阿巴泰等人暗自皱眉不已,不过范程此次却是搬出了已故的努尔哈赤,他们却是不能说半个反对的眼。

“范爱卿说的对!”皇太极使劲拍了下扶手,站了起来走下了龙椅,来到众位大臣中央,环顾了四周,犀利的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后才说道:“如今我大清已然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大华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他们这是要彻底将咱们连根拔起,众卿家你们说咱们能答应吗?”

说到这里,众人不管内心是如何的想法,他们都只能举手高呼道:“不能,绝对不能!”

“皇上,咱们和那些尼堪们拼了!”

“对,咱们大清自打立国以来从未被大人打到过盛京,身为努尔哈赤的子孙哪里受过此种奇耻大辱,皇上吗,咱们和他们拼了!”

看着群情激奋的人群,皇太极这才暗自点头,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对众人道:“此次没啥好说的,既然大华想战,咱们奉陪到底就是。此次作战,朕决定御驾亲征,和大华决一死战。”

“万岁、万岁!”

“决一死战!”

众人的高呼声仿佛要将崇政殿的琉璃瓦给冲破,只是在这些高呼声的后面隐藏着什么东西,就非人人都能知道的了。

会议进行了不久,皇太极和众武大臣就作出了决定,由于此次大华来势汹汹,满清高层们都一致决定将八旗尽数派出,就连实力最为雄厚的上三旗也全部出动。

最后,大伙统计了一下,此次八旗共出兵十万大军,另外还有蒙八旗、汉八旗等四万大军,共计十四万大军向着李岩率领的大华军浩浩荡荡的迎了上去。

大华元年十月初三,李岩在盛京城外的狮子山下扎下了大营,准备应战皇太极的十四万大军。十月初四,皇太极率领大军赶到狮子山外三十里处扎营,两军虽然相距只有三十里,但让人奇怪的却是双方的主帅仿佛一点也不着急似的,全都慢条斯理的命令手下们慢慢的加固营寨,做好防御。

大华军大营中军帐,李岩正在升帐,身为朝廷正二品大员、兵部尚的李岩威严的端坐在椅子上,周围则是数十名将领按照官职大小在恭敬的端坐在两旁。吴三桂和祖大寿率领辽东的将领坐在左边,以李源为首的第三军团的将领则坐在右边,双方正恭敬的望着前面的李岩,等待着他下达命令。

李岩首先转头问右边的李源道:“李将军,大营的防御工事都做好了吗?”

李源恭声说道:“启禀督师,都做好了,若是鞑子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听了双方的对答,吴三桂和祖大寿等人心中却涌起了一股奇怪的感觉,他们明明是来攻打盛京的,此刻不但不寻求和对方决战,反倒摆起了防御工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二十五章原因

更新时间:201341017:54:40本章字数:4592

吴三桂和祖大寿俩人都是从前明走过来的,在前明,文官讲究的就是一个敢说话,有些文官屡屡和上司甚至皇帝对着干,甚至不惜挨板子,就是为了获得一个不惧强权的名声。'。。'

但是这个习惯在武官这里却是行不通了,武官们讲究的就是一个尊卑之分,上级就是上级,下级就是下级,上官说的话就是命令,谁也不许违背。

因此,虽然看到李岩竟然不寻求和敌军决战,反而据营防守的举动有些古怪,但吴三桂、祖大寿俩人也只是坐在位子上不敢多言。

李岩又叮嘱了几名将领要注意的细节后,转头对吴三桂、祖大寿俩人笑道:“吴将军、祖将军,你们心里是不是对本官适才的安排有疑问啊?”

吴三桂和祖大寿相视了一眼,齐齐摇摇头,祖大寿苦笑道:“不敢,对于督师的安排末将是有些看不透,但相比督师此举必然有您的道理,末将绝不敢质疑督师的命令。”

“呵呵。。。。。。你们啊!”李岩指着吴三桂二人大笑了起来,“你们心里必然是有疑问的,只是不敢问本官而已。”

“这。。。。。。督师赎罪,末将错了。”吴三桂二人嘴角蠕动了几分后,只要咬着牙低头认错。

看着吴三桂和祖大寿在自己面前诚惶诚恐的样子,李岩心中涌起了一股满足感。曾几何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在家乡虽然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但对于像吴三桂、祖大寿这样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来说自己连只蚂蚁也算不上,但现在这两个往日里自己得抬头仰望的大人物却只能看着自己的脸色,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反差啊。

不过李岩虽然内心很是得意,但他同时也非常清醒,自己能有今天的权势和地位全都仰仗于那个坐在金銮宝殿上的那个人和第三军团的两万雄狮劲旅,离开了他们自己什么都不是。

想到临行前庞刚对自己的嘱咐,李岩的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如今也是时候将计划透露给他们俩人了。

李岩说道:“吴将军、祖将军,你们不必如此。都怨本官没有将事情和你们说清楚,但是事关军机大事,不单是你们,就连李源将军本官也没有透露。因此你们不知道本官所做事情的深意也不足为奇。”

“什么,难道这里头还有隐情?连李源这个皇帝心腹事先也不知道吗?”听到这里,辽东诸将心中都微微吃了一惊。

看到众人有些吃惊的神色,李岩微笑道:“此次咱们的目的大伙都知道了,皇上的意思很明确,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彻底的将满清鞑子给揍趴下,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可是要怎么打呢?难道光靠咱们这五万大军吗?相必诸位心理都有疑问吧?”

说到这里,众人的脸色都不好意思起来,对于此次进攻盛京的计划说实话他们都不太看好。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兵力实在是有些不足,如今的满清虽然比不得数年前他们全盛时期,但至少十数万大军还是拉得出来的,就凭他们五万大军想要攻下盛京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看着众人脸上疑惑的神色,李岩在桌子上敲了几下后才说道:“好了,大伙都别猜了,现在是时候告诉诸位谜底的时候了。此次收复辽东的计划是皇上和本官亲自制定的,自然不可能就靠着咱们这一路人马去完成,除了咱们这一路人马之外。还有一队人马会从另外一个方向盛京发起进攻,而咱们的任务就是要将鞑子牢牢的钉在这里。”

“哗。。。。。。”

听了李岩的话后,众人不禁一阵喧哗,除了他们朝廷还派出了另外一路人马,这可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啊。

祖大寿首先发话问道:“督师。这也是皇上的意思吗?”

祖大寿的话让李岩眉头皱了皱,从这句话里李岩从祖大寿的嘴里听出了他那隐晦的不满。祖大寿这是在不满自己向他隐瞒这件大事啊。

李岩再转头看了看吴三桂。发现吴三桂这个年轻人涵养明显没祖大寿这么好,更是直接就在脸上露出了不满并出言抱怨道。

“是啊督师,末将与祖将军身为总兵,这么大的事朝廷也不知会末将一声,这也有些说不过去吧?”

看到这两可以说是辽东将领代表的不满神情和话语,李岩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沉声道:“祖将军,这是皇上的意思,同时也是本督的意思,军机大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莫非你们有何意见不成?”

对于这件事,李岩罕见的并没有解释,而只是用军机大事这四个字来搪塞过去,并反问二人有什么意见,和平日里李岩那温和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这时,祖大寿和吴三桂猛然惊醒,他们这才意识到他们面前这个督师可不是什么善茬,早就刚到锦州的时候就给了祖大寿这些辽东本土将领一个下马威。

现在他既然敢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军机大事的话语,那就表明他并不在意众人的反应,也不会在乎他们的反弹。

看着辽东诸将隐隐愤愤不平的神色,李岩冷笑道:“岂不闻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也。此次朝廷分两路出兵辽东乃何等大事,皇上吩咐过,谁也不许透露口风,就连李源将军也是今天才得知,诸位又何必如此呢?”

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一直默默坐在李岩身边默不作声的李源身上,看到这位最早跟随当今皇帝的将领依然神色平静,并没有一丝的不满,看到此情此景,辽东诸将们也不得不收起了脸上的不满。

在讲究实力至上的军队里,李岩手握着这么一支实力强横的大军,即便众人再不满也拿他没辙,更何况他的背后的那个人还在冷眼看着他们呢。

看到辽东诸将都低下了头,李岩神色不变,但心里却冷笑起来,这些家伙都是些吃硬不吃软的货色,还是皇上说得对,早晚得叫他们从辽东滚蛋。。。。。。

就在李岩率领大军和皇太极在盛京外狮子山下对峙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有一个人背着手站在一面巨大的地图旁看着已经用红圈围起来的盛京以及周围的地方。

“皇太极啊皇太极,这回要是让你逃过了这一劫,可就太没有天理了!”一声幽幽的叹息在这间装饰得简洁大气的书房里响起。

这时,一个太监特有的尖锐的声音在外头响了起来,“皇贵妃驾到!”

随着声音的到达,以身宫装的朱媺娖就在两名清秀宫女的陪伴下盈盈的走了进来。

大婚之后,受到滋润的朱媺娖一改往日的青涩,开始绽放出惊人的魅力,虽然她今年也不过十六岁,但从小受到最严格正规皇家教育的她在庞刚的后宫当中显得最为华贵美丽,也甚是受到庞刚的宠爱。

不过虽然如此,朱媺娖并没有持宠而娇,她依然和魏蔓婷、孔若兰这两位东西宫的皇后以及陈圆圆、李雪珠两名贵妃保持着良好的友谊,甚至连灵儿、巧儿两位陪嫁丫鬟出身的妃子也谈得很来。这不得不让庞刚惊叹这位前明皇家公主卓越的外交能力。

进入书房后,朱媺娖将一袭披风盖在了庞刚的身上柔声道:“陛下,天气凉了,您怎么不多穿件衣裳,若是着凉了可怎么办?”

闻到了比重那一缕淡淡的幽香,庞刚并不答话,抓住了朱媺娖的小手,感受着那细腻的柔软只是微笑不语。

虽然抓住自己手的是自己的丈夫,但从小受到严格皇家教育的她依旧不习惯这种亲昵方式,只好羞涩的垂下了皓首低声道:“皇上,旁边有人在看着呢。”

庞刚哈哈一笑:“怕什么,朕和自家媳妇亲热,难道还犯了天条不成?”

说起来,庞刚这位从后世过来的家伙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人还真有些格格不入。比如说他现在既然娶了七房媳妇,并且都给了她们一个封号,按理来说每个人就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落,两名皇后甚至应该有自己的宫殿。

但是庞刚这货却不这么做,平日里他就住在乾清宫,而且在前乾清宫的后面又盖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让自家的七个媳妇和四个孩子都住了进去,这个举动可是把无论是宫外的文武大臣还是宫里的太监宫女都看呆了。

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皇上啊,偌大的皇宫难道还容不下皇帝和区区几个妃子吗?

面对纷纷上折子指责庞刚这种做法有问题的官员,庞刚只是淡淡的在折子上批示了四个字“关你屁事!”,就将这些人全都打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