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15章

明末行-第315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城西门三十里处,这里是距离北京城最近的一个县城,这个县城的名字叫洪武县地名虚构切勿深究,此时此刻,李自成就率领着手下一众十多名重要将领和谋士在议事

此时的李自成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麾下的二十万兵马比起前两年来已然大不相同,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撤裁老弱病残这二十万兵马的战斗力比起以前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了实力,李自成对于自己的现在的身份也有些不满意了

以前自己是反贼、是流寇、是土匪,当然了,这都是朝廷的叫法,他们自己都是自称义军的,但是有一个好名份那是很重要的,你没看到就连山东的那个庞刚都自封为什么周王了吗因此就在前不久,李自成也开始自己称起了王,并给自己封了一个称号就做顺王,并且开始大封官职

此次封赏官职和以前又有了写区别,这次李自成封赏官职那是照着一个朝廷的来标准来封的有六政府、文谕院、丞相、正副军师,武的有前后左右中五营兵马,还有李自成亲自统帅的御营亲军,从这点来看,李自成称帝的心思已然是昭然若揭

李自成志满意得的在众人脸上看了一眼,激昂的说道:“诸位,我等数十万大顺军已然抵达北京城下,不日即将对北京城展开进攻,只待攻下北京城后咱们则大业可期,不知两位军师何以教我啊?”

一时间,同僚们都将目光转到端坐在李自成下手的两位军师的脸上李自成称王后,丞相一职很出乎意料的落到了牛金星头上,李岩和宋献策则是当了一正一副的军师

宋献策长笑一声站了起来他是江湖术士出身,投靠了李自成后,就是依仗着此术深得李自成和闯王部下的将士信任,经过数年的努力当上了大顺军的副军师,可以说他已经是飞黄腾达身份既然不一样了自然就不能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他的分析,而是略微伸出左手,手掌朝上,用拇指掐着食指、中指……的关节,口中喃喃说道:“甲辰、乙巳,丙午,丁未。。。。。。。。。闯王,依臣看来,倘若二十八日有微雨,二十九日黎明破城倘若二十八日无雨,尚须等二三日破城”

看着宋献策煞有其事的模样,一旁的牛金星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他这位好友生平就爱的就是爱搞这套,不过宋献策倒也不是一味的装神弄鬼,他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

和牛金星不同,李自成却是面露喜色的说道:“看来这天气不会马上转晴,按照二十九日破城部署诸事好啦我军攻破北京后,日后定都还是在长安为好,北京只是行在,事定后将改称幽州府即可,此事在孤早已想好了只是攻破北京后,孤在北京行在,进紫禁城后将居住何宫为宜?”

牛金星早已知道宋献策的意思,李岩当然也知道,但他们都笑而不言牛金星在这一年多里却是又重获得了李自成的信任,不然丞相一职也轮不到他来当,

李自成看到众人皆不语,转头对牛金星道:“牛先生先说,孤在紫禁城中应居住何宫”

自从当上了丞相后,牛金星就不断对自己提出了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养成雍容沉着的宰相气度,做到既不与同僚争功,也要一切重大决策都归自闯王乾纲独断,所以他恭敬地向李自成欠身回答:“陛下应运龙兴,吊民伐罪,天与人归,成此鸿业,德比尧舜,功迈汤武攻克北京,其功大嫣”

李自成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牛金星文绉绉的话只是听懂了一般,他皱着眉头道:“牛军师,有话直说,不必这么文绉绉的”

“呃,糟了”牛金星心中一惊,暗呼不好,自己一时有些得意忘形,竟然对闯王拽起了书包,要知道李自成和手下一众将领大多数都是下九流和泥腿子出身,怎么能听得懂这些东西呢?

牛金星赶紧说道:“诚如宋军师所料在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日攻城魏家而且臣以为,陛下进城之后,当入居乾清宫,名正言顺,不必择别处”

“嗯”李自成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转头问李岩道:“李公子,你说呢?”

李岩想了想后说道:“《易经》上说‘大哉乾元’,又说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后故明朝修建皇宫,皇帝所居之宫取名为乾清宫,皇后所居取名为坤宁宫‘清’与‘宁’均是平安亨通之义,故两宫之间为交泰殿,盖取《易经》泰卦之义,象曰:‘天地交,泰’刚才牛丞相建议陛下入居乾清宫颇合正理然而学生却是别有担心,不妨另考虑一处宫殿”

“哦?这是为何?”这下不禁李自成不解,就连牛金星也是颇为不服的问道:“请李公子解惑”

李岩想了想这才说道:“依学生看来,崇祯虽是亡国之君,然与历代亡国之君不同崇祯性情刚烈,人所尽知城破之时,他绝不会投降,也不愿被俘受辱,必将自尽于乾清宫中,或自缢,或服毒或**,甚至他会将后妃们都召到乾清宫中,一起死于火中,轰轰烈烈殉国所以学生才恳请陛下考虑另一座宫殿为驻跸之处,方免临时忙乱”

“啪”的一声响起李自成的手用力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赞赏的说道:“好李公子不愧是河南的才子啊,遇事思虑周详,沉着果断,不愧是孤的军师”

众人也纷纷出言赞赏夸奖李岩的能干,只有坐在上首的牛金星眼里闪过了一丝嫉恨的光芒,只是他掩饰得很好,这道光芒只是在眼中一闪而逝

李自成继续问道:“既然乾清宫不太合适,那李公子以为孤栖身何处为好啊?”

李岩微笑道:“想那崇祯皇帝身为大明天子,他在乾清宫歇息的时间也是很少的,很多时候都是在暖香阁或文华殿歇息,暖香阁嘛,人气太少,学生以为还是文华殿为佳,文华殿为紫禁城内一处重要宫殿,在左顺门之东,东华门内不远文华殿……”紧接着,李岩就滔滔不绝的说起了文华殿的好处

李自成点点头道:“嗯,这个文华殿孤也曾多次听到它的名字,看来确实是很有名的”

此时,牛金星也出言赞同道:“李公子所言甚是,看来是本人欠考虑了据闻,文华殿始建于永乐年间,原来不常临御嘉靖践祚,将文华殿重修建,换成黄瓦,此后为春秋经筵所在地,也往往在此处召见大臣殿之正中设有臣工朝见的宝座,宫中习称金台,一般召见是在东西暖阁殿中横悬一匾,上写“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十二个字,为神宗御笔这文华殿和后边的谨身殿,加上文华门及其他房屋,成为一个完整的宫院,十分严密而且文华殿与内阁很近内阁在午门内向东拐,是从文渊阁划出来的几间房屋,为辅臣们值班之地我大顺虽然恢复唐宋以来的宰相制,称为天佑阁大学士,不用辅臣五至七人,以首辅为主,共襄国事,组成内阁制但是丞相府人员众多,不能都在紫禁城内午门内向东的内阁仍将为牛丞相在紫禁城内的值房,便于闯王随时召见,商议军国大事倘若陛下以文华殿为宫中临时驻跸之处,则内阁可以说近在咫尺故微臣无知,冒昧建议,请闯王进紫禁城后驻跸文华殿,不必考虑其他”

牛金星此话一出,众人心中都微微惊异起来,这个牛金星的度量还真大啊,李岩刚刚推翻了他的言论,他立马就能虚心接受,一点也不生气,难道说宰相肚里真的能撑船么?

“哈哈哈。。。。。。。。。”李自成大笑了起来,“好啊,难得牛丞相有如此度量,孤甚是为高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等到咱们攻入了京城,孤的寝宫就定在文华殿”

看到李自成这么高兴,牛金星也趁机凑趣道:“闯王,你可是说错了,待到攻入京城之后,您的称呼可就要改改了,届时您就该自称为朕了”

李自成一听,不由心中大乐,但面上却是蹦起了脸训斥道:“诶。。。。。。。。你牛丞相你这是什么话,没影子的事你可别乱说孤领着大伙打天下那是为了给全天下的百姓找口饭吃,可不是为了当皇帝的,你再这么说孤可是要罚你的”

对于李自成即系那个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里众人都在心里嗤之以鼻,不过表面上还是要配合一下,众人纷纷进言劝解

李自成推脱了一下后这才假惺惺的答应下来,待到攻入北京城后就立即登基称帝。。。。。。。。)



第四百七十二章惶恐的崇祯

更新时间:201341017:54:13本章字数:7094

说完,刘宗敏坚决而大步的走出了大厅,态度说不出的坚决,看到刘宗敏出去,大厅里有几名副将也跟着他走了出去

“嚣张跋扈,太嚣张跋扈了”

坐在首位上的李自成气得身子直发抖,众人在一旁皆不敢劝解

最后还是牛金星出言劝解道:“闯王,刘将军为人耿直,适才他只是一时糊涂,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恕他一回”

“哼,捷轩为人太过暴烈,又不服管教,日后若还是这般脾气,难免要吃大亏”李自成毕竟和刘宗敏做了多年的兄弟,又经过牛金星的劝解,他的气慢慢的消除了大半,也就趁势就驴下坡不再言语了倒是那位拍马屁拍到了麻烦的姓郭的谋士此刻却是吓得面色有些发白,那刘宗敏在李自成的手下中可是威望最高的一员武将,手下数万兵马,哪里是他这个靠耍嘴皮子跟着闯王混饭吃的人能比的,现下得罪了刘宗敏,日后恐怕有的是苦头吃了

李自成叹息一声,靠在了椅子上闭目不已,看到李自成兴致不高,宋献策眼珠子一转,笑道:“此事就算过去了,咱们还是商议一下进入京城后闯王登基之事贫道以为,登基还是在北京为好,长安虽然是千年古都,但北京毕竟是大明三百年国都,积累的龙脉之气也是非同小可,因此贫道以为在北京登基还是很适合的”

李自成的心里虽然对刘宗敏的离去还是有些芥蒂,但宋献策此言却着实挠到了他心中的痒处,因此他也顾不上谦虚了,转头道:“献策,你把这个道理讲出来让大伙听听”

宋献策含笑道说:“贫道遵命”又转向下首的诸位同僚,接着说道:“往年献策未遇真主,混迹江湖,卖卜京师偶于春秋佳日,云淡风清,偕一书童策蹇出游,或近至钓鱼台一带,远至玉泉山与西山,如卧佛寺、碧云寺、香山红叶,均曾饱览胜境,与方外之交品茗闲话以献策看来,八百里太行山至北京西山结穴,故西山郁郁苍苍王气很盛,特明朝国运已尽,不能守此天赐王气耳我皇上奉天承运,龙兴西土,故《谶记》云:‘十八孩儿兑上坐’如今定鼎长安,不仅是因为陕西乃皇上桑梓之地,山河险固,亦应了‘兑上坐’之谶钓鱼台与玉渊潭地理相连,恰在京师的兑方圣驾驻跸此处,亦是‘兑上坐’之意且西山王气甚盛,明朝运衰不能享有,而大顺义师自西而来,此郁郁苍苍之西山王气遂归我大顺所有”

在李自成跟前议事的众人都自诩有从龙之功,一个个在恭敬谨慎中面露微笑,纷纷点头,心中也在盘算着入京城后能捞多少好处

尤其是李自成,听得是满面春风,频频点头,可是就在他高兴万分的时候眼睛环视众人,却无意中看出众人都十分高兴,唯独只有李岩,虽然也面带微笑,但笑中又带着勉强分明是另有心思

这却是让李自成回想起来两个月前,在西安商议称王后就向北京进兵的决策时,虽然主张从陕西兴师北京,不同意马上就远征幽燕的文武官员并非只有李岩一人,但却以当时李岩的谏阻最为坚决这件事曾经很让李自成心中很不痛快,这也是为何李自成称王封官时牛金星封了丞相,而李岩只是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军士的原因

原本李自成是打算让李岩兼任兵政府尚书的,但后来李自成又改变了主意,只任命他在建立的军师府担任军士,只是他虽为正职,但实际权限却是在宋献策之下此刻李自成的脑海中像闪电般地又想起来这件不愉快的往事,不禁在心中暗暗寻思道:

“奇怪我大顺军一路胜利,此刻已经到了北京城外,数十万将士全都欢欣鼓舞,为什么惟独李岩却是另有心思呢,难道他不高兴我早日登基吗?”

只是李自成的性格颇为深沉,虽然对李岩很是不满,但在面上却丝毫没有将这种不满流露出来,随即望着军师说:

“献策,你的好意见还没有说完哩,再说下去,说下去”

宋献策接着说道:“况且,钓鱼台和玉渊潭一带,不仅有泉水从地下涌出,故名玉渊,还有玉泉山和来自别处的水也汇流于此,碧波荡漾,草木丰茂,为近城处所少有,倘若闯王驻跸此地,则最为合宜”

“好”

众人纷纷称赞起来,献媚的话仿佛不要钱般涌了出来,听得李自成摇头晃脑的高兴不已

李自成又问道:““诸位,适才大家都在谈论孤若是入驻紫禁城后,居住何宫为宜,有人主张孤居住乾清宫是理所当然,有人则是建议居住在东华门内的文华殿,应紫气东来之兆,而献策则是主张住钓鱼台,诸位又有何主张啊?””

“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