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孤狼 >

第288章

大明孤狼-第288章

小说: 大明孤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计划,第一步就是清理一下大多数士兵服役的年限,凡是四年以上的士兵,愿意留者,便可以留下来,不过这军饷略微涨了一些,要是不愿意留下的,朝廷发给一定的饷银,然后可以准许他们回家。
    如此的新法的京城的兵营里面引起了悍然大波,许多士兵开始都保持的怀疑的态度,不少人都开始观望,也开始有人议论纷纷,生怕一旦自己的退役了,必然遭到处罚,为此这兵部专门在军营的门口贴上了告示,盖上了大印,直到第一个表示自己要离开,然后顺利的拿到一笔钱,脱离了兵籍之后,那些老兵才开始纷纷的退役,当然,也并不是全部人都要退,有些家中没有妻儿老小,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也不愿意脱离军队,而是老老实实的呆下去,毕竟新法里面规定,三十五岁凡是没有职位的普通士兵必须强制退役,而且那时候发的银两也不少。
    为了查看新法的实施情况,在当天,江狼和于谦就直奔城东最大的一个军营,这军营也是当初大部分兵都是随着江狼出征瓦刺的士兵。
    和当初去兵营的时候不一样,现在的路上眼睛是杨柳依依,田里的庄家那也是绿树成荫,所谓瑞雪兆丰年,北方每天的冬天都有大雪。要是赶上风调雨顺的日子。这丰收也在望。
    看着田里长势袭人地庄稼,于谦率先说道:“这田中地庄稼不错,估计几年应该有个好收成!”
    江狼点点头,笑道:“你说得也是,经历了昨天的战乱,这百姓也应该过上几年舒心的日子了!”
    于谦微微颔首,突然奇怪道:“说实话。我现在对于你另外的一个打算非常的好奇,你说要奖励农耕,那你具体怎么打算?”
    “很简单!”
    江狼微微一笑。马鞭一指。道:“想必于大人也知道,每个朝代没落的很大的原因就是百姓穷困不堪,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于是不得不揭竿起义,我们大明朝也是这个原因,想当初太祖皇帝也是如此。所以要大明地江山千秋万世,那就得让百姓平平安安。有饭吃,有衣服穿!”
    “不错!”
    于谦狠狠的点头,道:“你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你的意思是要减税?”
    江狼微微一笑,道:“还是于大人明白我心,其实,我地打算双管齐下,降税,那是可以,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必须粮食地产量达到朝廷规定的产量,打个比方,现在我们一亩正常产量为五石,;两成税,,但是要是这百姓能增加一石的产量,那么我们就收一成税,同时,鼓励百姓开坑荒地,比如那些没有树木地荒地等等,只要经过官府确认之后,这些地就是他们的,前两年不收税!后面一年也仅仅收半成的税。这样一来,总的来说,国家的税收在农业上面并没有减少多少,而百姓家里有米有粮,这日子好过了,谁还去造反,你叫他去,他也不去!”
    于谦仔细地听着,然后笑道:“你说得也是,这样一来是不错,不过这实施起来可能有很大的难度,为什么啊,许多百姓是当地地主地佃户,自己有了土地那就去种自己的了,这地主的土地谁去种去?”
    江狼摆摆手,笑道:“于大人,你也别急,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正如你说,要是这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这大片的土地谁种?那势必引起这天下大乱,而且这土地还得百姓来种,当然也得奖励,具体怎么奖励,现在还在商议中,力求找到一个很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于谦眼睛一瞪,没有好气道:“那你岂不是什么都没有说?”
    江狼哈哈一笑,道:“其实啊,于大人,国库的税银,大多数都来至商业,这百姓上缴的粮食大多数都是用来军队用,要是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士兵吃饱,然后还有打一场打仗的粮食储备,何苦为难百姓?再说,放在了百姓的家里,如果打仗需要,征集粮草,有余粮的百姓也
    给。说穿了,这百姓就是那锅,这锅力有了,这朝有
    于谦顿时有些好气的看着江兰,然后笑道:“我说你这锦衣卫的厂督,一天不查案,破案,抓人,怎么好像对这些如此的敢兴趣,说穿了这可是兵部他们的时候,和你这个锦衣卫的厂督可没有多大的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
    江狼反问道,然后拱拱手,笑道:“所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我好歹也是这朝廷的堂堂三品官,你想,下面一乱,我这东厂岂不是忙得不可开交?所以说,只有下面好了,我这上面才轻松得了!”
    于谦微微侧头想了想,这才道:“你说得也是,好了,竟然你现在还没有整理出来,我也不多问,这兵营也到了,我们也先进去看看情况再说!”
    江狼点点头,和于谦策马进了军营。
    江狼可是这士兵心目中的神了,又有几人不认识他?进大门自然没有人阻拦,而且立即有人通知了沈蒙山等人。
    江狼等人也没有在军营里面多停留,下了马,直奔校场,只见在校场的上一溜烟的摆放着不少的桌子,在每张桌子的背后都有排着长长的队伍的士兵,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足足有上千人。
    “于大人,王将军,你们可来了!”
    沈蒙山带着一丝哭腔的声音传来,江狼扭头一看,只见沈蒙山正一脸苦相的走来,不由的笑道:“什么事情让我们这堂堂的大将军也愁眉不展了?”
    沈蒙山一拱手,道:“王将军,你有所不知,这朝廷的圣旨一下来,这要回乡的士兵光一个上午就多大三千多啊,这样下去的话,我这兵营的士兵岂不是要走*光了?”
    江狼拍拍什么的肩膀,笑道:“沈将军,你自然放心,这些士兵那可都是跟着我王某打过瓦刺得,老兵虽然有不少,但是大多数还是新兵,他们可不再可以返乡的行列之中,而且这京城的军队将被定为之重要的军队,要不了多久,一批精兵强将自然要补充过来,你何必担心?”
    “我怎么不担心?”
    沈蒙山接着说道:“我们可肩负这京城的安危,要是有敌人趁机攻打我们,那这京城岂不是危险了!”
    江狼依旧笑道:“现在还有人敢攻打我们?瓦刺吗?现在的瓦刺比我们更需要时间去休养生息,我们不打他们他们已经阿弥陀佛了,哪还敢来打我们,那岂不是找死?”
    不过沈蒙山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可是……!”
    “别可是了!”
    于谦这时插嘴道,:“朝廷在实施这个方案的时候已经想得非常的周到,按批来,你们是头一批,这个时候自然有其他的部队接替你们的位置,一旦你的人马整合完毕,就轮到他们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安排这些要走的士兵的善后,他们为国尽忠,这朝廷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是……!”
    沈蒙山也只有这样的说到。
    “好了好了!”
    江狼出来打着圆场,道:“你们那可都是当初和我一起打过瓦刺,为朝廷打下大片江山的人马,所以朝廷第一个选中了你们,因为这注意是我出的,要是你们都不利索点支持我,那其他的人能支持我?所以,就算有千难万难,你也得扛下去!”
    沈蒙山点点头,道:“这个我知道,说实话,这不少的士兵还念叨着,说这王将军什么时候在回来当我们的统帅,跟着你,士兵们感到踏实,我可惜的就是这一走,不少的好兵走了,挺可惜的。”
    江狼再次拍拍沈蒙山的肩膀,道:“好兵是练出来的,是打出来,在我看来,跟我去瓦刺的那几十万士兵都是好兵,没有一个孬种。再说了,那个没有自己的妻儿子女,经历了几场大战他们都活着,也算为国尽忠了,现在也该他们好好休息的时候了!”
    说完,江狼看向了校场,虽然陆陆续续有士兵加入到队列中,但是这心中却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悦!
                  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役法
    快,在江狼的身旁聚集了不少的士子,然后他们按照思,开始撰写兵役法和奖励农商的法律,在十多天之后,这些法律终于出台,在仔细核对没有任何的问题之后,江狼这才把这些法律叫给了三王爷,三王爷对此也非常的慎重,把朝中的一些元老找来,一条一条的商议,认真的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当然,这其中定然存在不少的分歧。
    至于江狼,为了取得一些证据,这短时间天天在外面奔波。
    在第十三天之后,早朝。
    早朝的钟声响起,在朝的大臣们纷纷整齐的走近了金銮殿,站好之后,这景泰帝才走了出来,诸大臣齐呼万岁。
    等这景泰帝说平生之后,诸位大臣这才起来,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钱公公一甩拂尘,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江狼这时一侧身走了出来,恭敬道:“臣,有事启奏!”
    对于江狼的事情,景泰帝多少也知道,当下便道:“准奏!”
    “谢皇上!”
    江狼恭敬道,然后站直了自己的身子,道:“启禀皇上,臣近日查看一下我朝的兵役制度,发现有不少的弊端。”
    “哦?”
    景泰帝微微露出了一丝诧异之色,问道:“有什么弊端,你不妨说来。”
    江狼这才正色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大明的兵役制度是世袭军户制,也就是说。凡是属于这种制度下的百姓。他们世世代代都得参军。这制度是太祖一手缔造,臣不敢乱下评论,但是,微臣以为,大明要想强国,这个制度已经不太适合于现在地情况。”
    兵役制在先前这三王爷已经邀请这朝中地一些重要的大臣商议过了,所以江狼在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些大臣并没有人出来反对,不过那些官小卑微之辈多少有些震惊之色,不过看到这顶头的人都。没有开口。他们自然不会出头,现在的江狼算得上军中的第一人,又是东厂的厂督。要是和江狼公然作对,在这些人地眼里,无疑之自毁前程的一件事情。
    见没有人反对,江狼也知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于是顿了顿。便接着道:“臣上次统兵攻打也先,所以对这军中地一些事情多少也有耳闻。士兵中有人怯战,并非无战力,而是心有所顾忌。为何?就因为他们中父亲是兵,战死沙场,哥哥是兵,同样也战死沙场,自己也是兵,要是同样也战死沙场,那么家中地妻儿老小便无人有能力养活,于是他们怯战,不是因为怕死,也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担心自己死后,家中的妻儿老小无人养活罢了。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我们兵役制度的一个弊端。所以微臣以为,我们地兵役法有必要修改!”
    “哼……!”
    突然有人冷哼道,江狼扭头一看,竟然是当朝的元老,内阁大学士丁旗,当下心中不由的有些诧异,微微扭头,只见对面的三王爷正在给自己使眼色,顿时明白,稍微这演戏自然要逼真一点,有人唱黑脸,自然有人得唱白脸,而这兵役法要是如此简单就通过,那朝中有些大臣定然不心服,但是要是通过争论而通过的话,那效果就不一般了。
    江狼立即会意,拱手道:“不知道丁大人有何不同意之处。”
    丁旗看看江狼,这才道:“这世袭军户制是太祖皇帝定下地规矩,现在尔等竟然说这有弊端,要是有弊端的话,我大明地太祖皇帝能打下一片这大明的江山?能守住这江山?”
    那些本来还在观望的官吏们这时也开始议论起来。
    江狼微微一笑,道:“大人只知其二,可不知道其二,敢问一句,大人上过战场没有?”
    “没有!”
    丁旗回答得非常的干脆;“我是文官,自然不会上战场!”
    江狼面不改色,道:“那大人去过那些士兵的家里没有?”
    “没有!”
    丁旗再次回答,道:“我哪有那个闲时间!”
    “但是我去过!”
    江狼一字一顿,道:“前段时间我去过,一遭,情况不容乐观!”
    龙椅上一直没有开头的景泰帝
    道:“什么情况,你也说说,朕也想听听!”
    江狼点点头,然后道:“这段时间,我去了不少的士兵的家里,给我的第一个感觉,那就是穷,很穷,破衣烂衫,房子更是连乞丐的窝都不如,为何,就因为他们的家里没有了劳动力,他们的父亲,丈夫,兄弟,都战死了沙场,这田没有了人耕,这地没有了人种,如何能果腹,如何又能温饱?而他们的孩子,几年之后那也得上战场,试问一句在场的各位大人们,要是是你们,你们又有谁能不怕死的为国卖命?平心而论,要是是我,我都不会,因为我这心里放不下,一旦我战死,家中剩余的人很可能就饿死。兵要勇,不怕死,就要他们无后顾之忧。”
    “可是他们战死都有抚恤!”
    丁旗再次的说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